有些父母或長輩為了安撫寶寶哭鬧或逗弄寶寶開心,常會抱起他們左搖右晃,試圖讓寶寶停止哭鬧或轉移注意力,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萬芳醫院小兒心臟專科醫師黃斯煒表示,此種搖晃行為很可能造成孩子腦部損傷,稱為「嬰兒搖晃症」(Shaken baby syndrome),屬於受虐性腦傷的一種,但卻無明顯外傷可見。
究竟應如何避免嬰兒搖晃症發生?有哪些動作需格外小心?《Hello醫師》與黃斯煒醫師帶領新手爸媽一起認識何謂嬰兒搖晃症,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嬰兒搖晃症:外觀難辨識、嚴重時致死率達3成
有些家長習慣將嬰兒搖來搖去,或以拋接的方式逗弄寶寶,卻不知這動作對寶寶來說,其實是很致命的傷害。這種被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病症,是一種嬰兒承受非意外、重複性的劇烈搖晃時所產生的傷害。
衛福部國民衛生署指出,由於嬰幼兒在發育初期,頭部比例較身體其餘範圍大,當頸部肌肉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前,若安撫或玩鬧過程中沒有妥善支撐或過於劇烈搖晃,例如與嬰幼兒進行拋接或旋轉,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的風險就相對提高。(延伸閱讀:嬰兒撞到頭怎麼辦?寶寶撞到頭注意4症狀,「頭3天」是重要觀察期)
黃斯煒醫師表示,嬰兒搖晃症候群於1971年首次被英國小兒神經外科醫師亞瑟.諾曼.古特凱爾奇提出,由於寶寶的頭部、頸部肌肉發育尚未成熟,腦含水量較高,頭部也比成年人來得柔軟、脆弱。
在頸部無足夠支撐力的狀況下,若經歷時常性的大力搖晃,即容易造成頭骨下方的靜脈破裂,並隨之引發硬腦膜下血腫或是蜘蛛膜下腔出血,有時更會伴隨脊髓部位的傷害,造成一輩子難以抹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