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孕婦在懷孕期間有掉頭髮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出現一些變化,或是和孕婦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關。若懷孕時掉頭髮情況較平時嚴重,雖然可能無法完全避免,但可以盡力保護或保養頭髮,以減少掉髮情形。
懷孕期間掉頭髮的原因
其實孕婦掉頭髮的機會不高,因為懷孕時會分泌雌激素荷爾蒙(Oestrogen Hormone),讓頭髮的生長停留在靜止狀態,頭髮的毛囊反而不太會掉落。而掉頭髮通常是因為荷爾蒙產生變化,或孕婦身體狀況改變。研究發現,約40%~50%的孕婦懷孕後會掉頭髮,加上懷孕時黃體固酮(Progesterone,也稱助孕素)大量分泌,而讓髮質變乾燥、髮根容易裂開,可能因此讓掉頭髮情形加重。以下是其他造成孕婦掉髮的原因:
- 荷爾蒙變化:懷孕前期(約3個月)孕婦身上的荷爾蒙會大量轉移到胎兒身上,在荷爾蒙不平衡之下,孕婦會感到壓力,而壓力會影響頭髮的生長週期,讓頭髮進入休止期落髮(Telogen Effluvium),造成更多掉髮。
- 生病:有些孕婦患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或是長癬(黴菌感染),這些症狀都會造成掉髮。有些治療高血壓(Hypertension)或憂鬱症(Depression)的藥物,也可能造成掉髮。
- 營養不足:孕婦需要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鐵質等營養素,懷孕前期因為孕吐,身體會流失營養,若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可能會造成掉髮。
- 甲狀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甲狀腺素(Thyroid Hormone)可以調節代謝率、消化系統,有助心理健康,甚至幫助指甲及頭髮的生長,所以甲狀腺素低下也可能造成掉髮。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這是一種荷爾蒙失衡的狀況,孕婦身體會產生大量雄性激素,造成身體的毛髮變多,但是頭髮部分則會掉落。
- 皮膚:皮膚有過敏或其他相關症狀的孕婦,頭皮也會受影響,造成頭髮變薄或是掉落。
避免懷孕時過度掉頭髮
- 健康均衡的飲食,多攝取蛋白質、鐵質和其他重要營養素,也可諮詢醫師,補充適合的產前維生素。
- 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
- 洗頭髮時力道輕一點,梳頭髮時用齒距較寬的梳子,比較不會拉扯到頭髮。
- 洗完頭,頭髮還濕的時候,最好不要用梳子梳,因為濕髮的毛囊很柔軟,很容易就會被拉扯掉。
- 避免綁辮子、包頭、馬尾,或任何需要拉扯頭髮的髮型,若必須要綁,盡量不要扭、拉扯或摩擦到頭髮。
- 避免使用頭髮造型工具,例如電髮捲、捲髮棒等等。
- 避免使用含化學成份的護髮保養品或染髮劑,因為對孕婦的頭髮可能有不好的影響。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