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ads sign icon廣告

汗斑怎麼消除?會自己好嗎?汗斑原因、部位及治療藥膏分享

夏天流汗時,有時胸口會出現白色、粉色色塊,伴隨著皮屑掉落;但到了冬天,類似情況反而沒有那麼明顯。這種皮膚狀況其實就是「汗斑」,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雖然不難治療,卻很容易復發。《Hello醫師》帶您了解什麼是汗斑?教導您如何治療與預防,避免反覆發作。

汗斑怎麼消除?會自己好嗎?汗斑原因、部位及治療藥膏分享

什麼是汗斑?

汗斑(Tinea versicolor)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正式名稱為「變色糠疹」,也有人稱之「花斑癬」。

發作時,皮膚會出現大約0.5~2公分大小的白色、粉色色塊,由於跟一般膚色有明顯落差;當色塊愈來愈多,皮膚外觀上就容易看出有明顯色差,感覺並不美觀,常讓病患常感到困擾。

其病灶的顏色多樣,可以是淺白色、膚色、棕色,或淡紅色都有可能。病灶型態通常為界線分明、微隆起的小圓斑塊,搔抓時可見輕微脫屑,病灶數量眾多時甚至會彼此融合成一片。

汗斑怎麼消除?會自己好嗎?汗斑原因、部位及治療藥膏分享

汗斑原因?

汗斑是由皮屑芽孢菌(Malassezia)所感染,人體較少出現此類黴菌。

其主要成因是人體出現適合黴菌繁殖的環境時,皮屑芽孢菌便會在皮膚上生根茁壯,最適合皮屑芽孢菌繁殖的環境常出現在夏天,例如當流汗、天氣潮濕讓皮脂分泌過度旺盛時,身體因此潮濕而悶熱,此時若未無即時擦掉抹去濕汗或讓身體回復乾爽,便容易讓皮膚出現發炎反應而產生不同顏色的色塊,形成汗斑。

汗斑通常好發於以下4大部位:

  • 背部
  • 胸口
  • 腋下
  • 臉部

皮屑芽孢菌也會引起頭皮屑、毛囊炎、脂漏性皮膚炎,但為何色塊反而是白色或粉色?主要原因是因為皮屑芽孢菌會製造一種名為「杜鵑花酸」(Azelaic acid)的物質,它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並讓皮膚變白

(延伸閱讀:「毛囊炎」要人命,毛囊炎症狀、治療與預防

汗斑、汗疹的差別

不少人會將汗斑與汗疹搞混,其實兩者差別很大。如上述所提,汗斑是皮屑芽孢菌大量生長導致皮膚發炎,產生白色色塊;但汗疹是俗稱的痱子,是經由大量流汗後導致汗孔堵塞,讓汗液滲入周圍組織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通常會長出小小的痱子,較常在兒童身上發現。

汗斑的症狀

當汗斑發生時,幾乎不會感覺到明顯症狀,但仍有部分患者會出現下列症狀:

  • 皮膚出現白色、粉色的變色斑塊:部分患部可能出現輕微的皺紋
  • 脫皮:輕摳斑塊時會有碎屑、脫皮
  • 輕微發癢:但並非每個病患都會發生

汗斑會傳染嗎?

有些人擔心汗斑可能具傳染性,事實上,汗斑並不會傳染給他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少量的皮屑芽孢菌,只有皮膚常常處於潮濕狀況,或是體質多汗者,才有較高的致病性,因此不必過度擔心汗斑會傳染。

汗斑怎麼消除?多久會好?

汗斑是皮膚表層受到黴菌感染,治療方式並不困難。醫師通常會開立外用抗黴菌藥膏,或使用含有硫磺、水楊酸的藥物,患者只需塗抹在患部色塊上即可。

除非是治療效果不好或汗斑範圍過大時,醫生才會輔以口服抗黴菌藥物搭配治療。一般來說,約2週後就可痊癒,不過白色色塊恢復至一般膚色約須需1~2個月後,才會完全正常。

日常6招遠離汗斑

汗斑會受濕度、溫度和皮膚的酸鹼度影響,因此復發機率相當高;除了勤擦藥膏之外,還可透過下列6大習慣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一舉遠離汗斑發生時的困擾:

  • 運動完馬上沖澡、換上乾淨的衣物;若無法及時沖澡,也應將出汗部位擦拭至乾爽。
  • 使用抗屑之沐浴用品,並使用乾淨的毛巾
  • 穿著寬鬆,保持皮膚乾爽
  • 避免過度曝曬
  • 避免穿著尼龍、不排汗的衣物,以免悶熱致汗助長黴菌生長
  • 當家中有人患有汗斑時,衣物可先分開清洗直至治癒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夏季常見皮膚疾患(為恭紀念醫院)

http://www.weigong.org.tw/healinfo-content.php?&seq=1050711421

Accessed October 19, 2021

傳染性皮膚疾病—汗班(新竹馬偕醫院)

http://www.hc.mmh.org.tw/object/Downloads/2740download.pdf

Accessed October 19, 2021

汗班(國泰醫院)

https://neihu.cgh.org.tw/rwd1309/store/F4/56-25.pdf

Accessed October 19, 2021

現行版本

2025/09/04

文: 文子齊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張如青 更新


相關文章

流汗與體味

止汗劑推薦哪一種?有副作用?體香膏差異?挑選5大重點


資料查核:Hello 醫師|文:文子齊 · 更新日期:2025/09/04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