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的功效、好處
維生素D是一種出現在特定食物的微量元素,包含鯡魚、鯖魚、沙丁魚及鮪魚的脂肪都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
醫學審稿: 陳哲信醫師 · 家醫科 · 郭綜合醫院
維生素D是一種出現在特定食物的微量元素,包含鯡魚、鯖魚、沙丁魚及鮪魚的脂肪都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
為了讓人們更容易取得維生素D,廠商有時會將維生素D添加到奶製品、果汁及穀片中,不過多數的維生素D都是藉由照射陽光下來獲得,約佔身體的80%~90%。
維生素D可以用來治療及預防佝僂病(Rickets)、骨質疏鬆症 (Osteoporosis)、 軟骨症(Osteomalacia)、副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parathyroidism)、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俗稱玻璃娃娃 ),也能用於減低骨質疏鬆症患者跌倒及骨折的風險、避免腎衰竭(Kidney Failure) 患者鈣質過低及骨質流失(Renal Osteodystrophy,又稱為腎性骨病變 )。
維生素D也能用來治療心血管狀況,包含高血壓(Hypertension)、高膽固醇、糖尿病(Diabetes)、肥胖、肌肉無力、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氣喘(Asthma)、支氣管炎、經前症候群(PMS)、牙齒和牙齦疾病、白斑症(Vitiligo)、硬皮症(Scleroderma)、乾癬(Psoriasis)、日光性角化症(Actinic keratosis) 及紅斑性狼瘡(Lupus vulgaris) 等皮膚症狀。維生素D也能用來活化免疫系統,避免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和預防癌症。
由於維生素D有助維持特定礦物質的恆定,例如鈣和磷,因此當出現磷含量低的狀況時,例如:家族性低磷血症(Familial Hypophosphatemia)、范可尼氏症候群(Fanconi Syndrome)及鈣含量偏低時,如副甲狀腺機能低下或假性副甲狀腺機能低下,都會使用維生素D治療。
當維生素D以骨化三醇(Calcitriol)或鈣泊三醇(Calcipotriene)的形態存在時,會用於治療特定類型的皮膚乾癬。
若您有以下情形,使用前請先諮商您的醫師或藥師:
使用維生素D安全嗎?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口服或適量靜脈注射維生素D都很安全,除非使用過量。
長期每天使用超過4000單位(IU)的維生素D並不安全,血鈣過高的風險會隨之提升;然而,短期治療維生素D缺乏會需要較高的攝取量,因此需在醫療人員的指示及監督下食用。
使用維生素D的注意事項
研究指出,維生素D濃度較低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感染後的死亡率也更高。然而,面對選擇眾多的維生素D,究竟該如何挑選?為您提供5大方向,幫助您快速掌握選購要點。
1.維他命D怎麼選:D2、D3差在哪?
市售維生素D主要分為兩種:D2(麥角鈣化醇 Ergocalciferol)、D3(膽鈣化醇 Cholecalciferol),維生素D2是由植物、真菌和酵母製成,維生素D3則是由動物體內合成。
研究發現,對於提高血中維生素D濃度,維生素D3比維生素D2表現更好,更容易被身體轉化、吸收度更好,且維持時間更久。
2.「非活性」維生素D3:安全有保障
維生素D3又分為活性、非活性等兩種,活性D3是醫療用途,僅能由醫生開立處方箋才可使用,通常是開立給急性低血鈣或洗腎患者;未經指示自行食用具活性的D3,劑量可能會超標,導致高血鈣。
「非活性維生素D3」安全性高,攝取後會自行在肝、腎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3」,即使攝取過多,人體也可自行調節,不會造成鈣磷失衡,只要依建議指示補充皆十分安全。
3.維生素D3每天劑量?成人每日800IU最好
根據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的建議,成人每天需要600至8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
不過,維生素D攝入量需求會因人而異,如年齡、體重、飲食習慣、運動量等,每個人對於維生素D的敏感度也不同,建議在攝取前,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
4. 維生素D3原料怎麼挑:選擇萃取自天然羊毛脂?
市面上的維生素D3原料主要來自羊毛脂,特點如下:
羊毛脂製成的D3
5.安心原料:國際大廠、專業認證安全有保障
挑選維生素D3補充品時,建議選擇國際知名大廠,例如來自瑞士的DSM專業製造商,並最好通過第三方檢驗,例如SGS、全國公證等,塑化劑、重金屬檢驗皆符合政府規定,確保其品質與安全性。
使用過多的維生素D會產生,虛弱、疲勞、想睡、頭痛、失去胃口、口乾舌燥、口中有金屬味、噁心、嘔吐及其他等副作用。
並非所有人都會經歷這些副作用,可能有些副作用未列出,若對副作用有任何疑慮,請洽詢醫師。
維生素D可能會和您當正在服用的藥物或身體狀況產生交互作用,使用前請與醫師或草藥醫師討論。會和維生素D產生交互作用的產品包括:
以下整理各國醫學機構,針對各類疾病、族群所提供的建議用量:維生素D的一般使用量是多少
口服:
美國醫學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簡稱IOM)所公布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依照大多數人所需要的維生素D來估計,依照年齡而有所不同: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建議:
美國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The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簡稱NOF) 建議:
北美更年期協會(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建議:
加拿大骨質疏鬆症協會(Osteoporosis Canada)維生素D每日建議用量:
加拿大防癌協會(The Canadian Cancer Society) 建議:
許多專家現在建議使用含有膽鈣化醇的維生素D營養品來達到基本攝取量,因為膽鈣化醇似乎比另一種稱作麥角鈣化固醇的維生素D型態更有效。
維生素D的用量因人而異,主要會受年齡、健康狀況和其他疾病所影響;而這類型的補充劑也不一定安全,因此,在補充前請諮詢您的醫師或藥師、營養師以了解適合您的用量。
維生素D的製成品類型
※若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