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骼的骨量約在20至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便會逐漸減少;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65歲以上民眾身體至少有一個部位量測出有骨質疏鬆的比率為14.1%,等於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因此,「存骨本」也成為身體保健重要基礎,其中包括日常飲食補充鈣質,或選擇市售鈣片產品。
目前市面上鈣片主要有檸檬酸鈣、海藻鈣、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5大類型,每種鈣片的吸收度、優點、缺點與特色都不盡相同。《Hello醫師》為您比較常見5種鈣片,讓您輕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鈣片!
鈣片5大種類比較!補鈣吃什麼最快?
鈣片種類 1. 檸檬酸鈣(Calcium citrate)
吸收率35%|含鈣率21%
檸檬酸鈣是碳酸鈣的一種改良型,由碳酸鈣和檸檬酸結合而成,生物可用率比碳酸鈣高,較少有腸胃道副作用,可空腹服用,但與食物一起服用效果最佳,適合胃酸較少、有吸收障礙者。(延伸閱讀:2024鈣片推薦15款!解析鈣片何時吃、不能跟什麼一起吃)
優點與功效
- 不用隨餐吃:不需要胃酸活化吸收,能輕易轉化為離子鈣,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
- 吸收率較快、高:副甲狀腺素的抑制作用也比碳酸鈣高出了50%
- 預防結石:檸檬酸根會拾奪結石成份中的鈣,而達到預防產生草酸鈣結石的功能。
[embed-health-tool-bmi]
缺點與副作用
- 價位中等
- 排尿變少
- 可能因高血鈣症而排尿增多
鈣片種類 2. 海藻鈣(Seaweed Calcium)
吸收率39%|含鈣率32%
海藻鈣的原料為紅藻,含有鎂和鋅等礦物質。因為蜂窩多孔狀結構使海藻鈣更容易被小腸吸收,吸收率高達39.4%,遠高於其他鈣片種類。研究顯示,海藻鈣對骨質疏鬆症動物實驗中有顯著改善。
優點與功效
- 吸收度高
- 含70多種天然礦物(例如鎂、鋅、鐵、碘等)
缺點與副作用
- 價位較高
鈣片種類 3. 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
吸收率26%|含鈣率40%
碳酸鈣常見的來源為珍珠、貝殼、牛骨中的提煉物,是最常見的鈣片類型之一,且是最便宜的選擇;碳酸鈣可作為胃灼熱的解酸劑、舒緩胃酸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適的問題。此外,碳酸鈣因需要胃酸的幫助來提高吸收率, 因此建議飯後服用。(延伸閱讀:胃食道逆流或胃灼熱?消化不良的症狀與治療)
優點與功效
- 價位平價
- 鈣含量高
缺點與副作用
- 吸收率低
- 需隨餐服用
- 腸胃不適
- 易脹氣
- 肚子痛
- 排尿增多
- 食慾不振
- 嘔吐
- 打嗝
- 便秘
- 口乾
鈣片種類 4. 乳酸鈣(Calcium Lactate)
吸收率29%|含鈣率13%
乳酸鈣是由乳酸和碳酸鈣結合而成,被美國FDA歸類為公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乳酸可以提高鈣的吸收率,且有助於預防鈣沉積,還有助於預防鈣沉積、保持酸鹼平衡,對於消化系統健康有益。
優點與功效
- 強化牙齒,預防蛀牙
- 有助於預防鈣沉積,保持酸鹼平衡
缺點與副作用
- 價格較高
- 與特定藥物有相斥作用:利尿劑,抗生素和抗癲癇藥
鈣片種類 5. 葡萄糖酸鈣(Calcium Gluconate)
吸收率27%|含鈣率9%
葡萄糖酸鈣是由葡萄糖酸和碳酸鈣結合而成;葡萄糖酸可以提高鈣的吸收率,且有助於預防鈣沉積。
優點與功效
- 比碳酸鈣、檸檬酸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缺點與副作用
- 價格較高
- 對胃有刺激性,腸胃較弱者不適合
鈣片挑選必看!5招快速決定適合鈣片
鈣片選擇 1. 吸收率
選擇吸收率高的鈣片,例如海藻鈣、檸檬酸鈣,吸收度則分別有39%、35%,可能的副作用也較少。
鈣片選擇 2. 鈣含量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9歲以上成年人每日需補充1000毫克的鈣,人體一次能吸收的鈣最大劑量約為500毫克,因此建議每日攝取鈣片可分2~3次補充。
鈣片選擇 3. 添加維生素D
維生素D負責提高骨骼中鈣的吸收率,在骨骼合成上有重要的作用。
鈣片選擇 4. 補充方式、價格
常見有粉包、錠狀的鈣片,以粉包來說適合長輩、小孩食用,也可以沖泡在牛奶中,補充方便且易補充到足量,舉例來說,市售中有一包粉包鈣含量就達500毫克,相當於兩杯牛奶;價格部分則可依據自己的預算選擇鈣片的價位。
需要注意的是,鈣片不能完全取代飲食中的鈣質,建議還是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豆類、蔬菜、海鮮等,以維持健康的身體機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