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搖寶寶搖出命!「嬰兒搖晃症」恐傷腦,嗜睡嘔吐為關鍵前兆

醫學審稿: 黃斯煒醫師 · 兒科 · 萬芳醫院


文: 文子齊 · 更新日期:2022/10/14

    搖寶寶搖出命!「嬰兒搖晃症」恐傷腦,嗜睡嘔吐為關鍵前兆

    有些父母或長輩為了安撫寶寶哭鬧或逗弄寶寶開心,常會抱起他們左搖右晃,試圖讓寶寶停止哭鬧或轉移注意力,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萬芳醫院小兒心臟專科醫師黃斯煒表示,此種搖晃行為很可能造成孩子腦部損傷,稱為「嬰兒搖晃症」(Shaken baby syndrome),屬於受虐性腦傷的一種,但卻無明顯外傷可見。

    究竟應如何避免嬰兒搖晃症發生?有哪些動作需格外小心?《Hello醫師》與黃斯煒醫師帶領新手爸媽一起認識何謂嬰兒搖晃症,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嬰兒搖晃症:外觀難辨識、嚴重時致死率達3成

    有些家長習慣將嬰兒搖來搖去,或以拋接的方式逗弄寶寶,卻不知這動作對寶寶來說,其實是很致命的傷害。這種被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病症,是一種嬰兒承受非意外、重複性的劇烈搖晃時所產生的傷害。

    衛福部國民衛生署指出,由於嬰幼兒在發育初期,頭部比例較身體其餘範圍大,當頸部肌肉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前,若安撫或玩鬧過程中沒有妥善支撐或過於劇烈搖晃,例如與嬰幼兒進行拋接或旋轉,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的風險就相對提高。(延伸閱讀:嬰兒撞到頭怎麼辦?寶寶撞到頭注意4症狀,「頭3天」是重要觀察期

    黃斯煒醫師表示,嬰兒搖晃症候群於1971年首次被英國小兒神經外科醫師亞瑟.諾曼.古特凱爾奇提出,由於寶寶的頭部、頸部肌肉發育尚未成熟,腦含水量較高,頭部也比成年人來得柔軟、脆弱。

    在頸部無足夠支撐力的狀況下,若經歷時常性的大力搖晃,即容易造成頭骨下方的靜脈破裂,並隨之引發硬腦膜下血腫或是蜘蛛膜下腔出血,有時更會伴隨脊髓部位的傷害,造成一輩子難以抹滅的遺憾!

    根據台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醫師呂立的研究顯示,國外的兒童虐待案件中,就有近10%是兒童搖晃症候群而引起的傷害所造成死亡率更高達近3成。雖然頭部不會有明顯的外傷,實則是相當嚴重的身體虐待,常見於2-4個月大、未滿3歲的幼兒,有3~5成的寶寶會留下學習、情緒、智力障礙等後遺症。

    嬰兒搖晃症候群」因搖晃力道相當強烈,可想像成類似成人承受車輛重複被撞擊的情形,因而產生如顱內出血、視網膜出血,並可能導致嚴重性腦損傷等病變,甚至死亡。

    萬芳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 黃斯煒

    嬰兒搖晃症4大症狀

    若寶寶有搖晃症時,由於症狀多數不明顯、或易使照顧者誤判為其他病症所引起的不適,因此仍須留心密切觀察。以下為經常出現的4大症狀:

    • 痙攣
    • 嗜睡
    • 嘔吐
    • 焦躁不安

    嬰兒搖晃症的醫療處置

    醫師會依照搖晃症的嚴重程度做不同的處理,可以藉由腦部超音波或是頭部電腦斷層來查看腦部出血狀況。若為少量出血,可以採用穩定腦壓的方式及持續的觀察;若出血量多,會需要外科醫師將腦內血塊取出,出血量大會壓迫到神經,導致小孩日後的語言、情緒發展皆有影響,甚至有失明的可能。

    預防嬰兒搖晃症,避免6大地雷動作

    在照顧嬰兒時,下列6大動作相當危險,尤其容易引發兒童搖晃症候群,更需格外提醒照護者與親友們共同注意:

    • 晃動:雙手抓住寶寶的腋下並來回劇烈地晃動。
    • 拋接:上下拋接嬰兒,或將寶寶直接大力地丟到床上。
    • 撞擊:大力掌摑寶寶臉部或頭部。
    • 翻滾:將寶寶架在成人肩膀或坐在膝蓋上,使寶寶突然向後翻轉。
    • 旋轉:抱著寶寶如旋轉木馬般高速旋轉。
    • 無支撐:抱起嬰兒時並沒有用手協助扶住嬰兒頸部。(你也想知道:寶寶撞到頭要送醫嗎?)

    台灣兒科醫學會指出,其實照護者看似無心的舉動,卻常因數種誘發因素而發生;像是當嬰幼兒強烈哭泣,引發照護者挫折感急遽升高,甚至產生怒氣,進而以握住嬰幼兒手腳、肩膀或胸廓的方式,劇烈搖晃或甚至投擲嬰幼兒,因此亦可能於過程中與床墊等非堅硬表面的撞擊,產生合併挫傷,因此通常第一時間很難自外表發現明顯外傷。

    嬰兒兒童搖晃症

    保護寶寶從這3招做起

    • 穩固支撐力:抱著寶寶時,讓寶寶的脖子靠在穩固的地方,例如可以枕在照顧者的手臂上。當有了穩固的支撐後,小幅度的晃動不會對寶寶有影響。
    • 輔助安全用品:當使用背帶、包巾包裹嬰兒時,應確認包到嬰兒頭部,也應避免採後背的方式背著寶寶;乘坐汽車時,則應使用對應嬰兒體型、年紀的安全座椅,亦能減少因煞車或不慎碰撞時引起的晃動或強震。
    • 細心照顧:嬰兒搖晃症候群因沒有特異性,亦少有外觀上的傷害而容易被忽略。當嬰兒出現不尋常的反應與模式,家長們應提高警覺密切觀察,以把握關鍵治療時間送醫求助。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黃斯煒醫師

    兒科 · 萬芳醫院


    文: 文子齊 · 更新日期:2022/10/14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