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ads sign icon廣告

【醫師幫幫我】季節轉換好困擾?異膚照護找對「神隊友」!皮膚名醫蔡逸姍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約有近30萬異位性皮膚炎病友,但實際上,這個數字可能被嚴重低估;《Hello醫師》線上影音節目【醫師幫幫我】特別邀請京硯聯合診所皮膚專科院長蔡逸姍醫師接受訪問,帶您了解,在季節轉換時,如何做好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照護,同時破解民眾最常遇到的皮膚健康相關迷思。

【醫師幫幫我】季節轉換好困擾?異膚照護找對「神隊友」!皮膚名醫蔡逸姍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每年9月14日是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蔡逸姍醫師在專訪中,深入解說異位性皮膚炎的定義、類型、治療方法、照護須知及日常生活、清潔習慣或飲食調整建議,希望幫助異膚病友在換季或觸發因子出現時,能有效避免症狀惡化,減少不適感!

此外,蔡逸姍醫師也為網友破除皮膚保健常見迷思,例如皮膚保濕程度是否影響肌膚痘痘或是引發脫皮反應?洗澡水溫度是否影響皮膚清潔效果?使用含奈米二氧化鈦的防曬產品是否有致癌風險?透過簡短扼要說明,讓您最快了解皮膚相關疑問。

據衛福部指出,全球約有5~20%的孩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並可能合併紅疹、脫皮、組織液滲漏、結痂或苔癬化等症狀。「異膚」孩童在年紀漸增後,症狀可能隨之改善,但也有人在長大成人之後仍持續發作,甚至繼續惡化。

蔡逸姍醫師指出,異膚病友數可能被嚴重低估,主因可能為民眾缺乏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未前往就醫,或被診斷為其他皮膚科疾病所致。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最常見的皮膚疾病,蔡逸姍醫師提醒家長,別過度擔憂,因為約50~70%的異位性皮膚炎屬於輕度或中度,僅有20%為重度,只要及時就醫並接受合適治療,多能控制得相當理想。

若家長發現孩童符合以下3大特徵,可能為異位性皮膚炎,建議應前往皮膚專科就診:

  • 常見於特定部位:手肘、膝蓋後、對摩區或耳朵;一歲以下嬰兒則常出現在手肘伸側、頭部或臉部。
  • 症狀反覆、不定時發作
  • 伴隨嚴重搔癢感

蔡逸姍醫師強調,氣候是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環境濕度或溫度過高時,除了容易引起皮膚不適,更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與日常生活;特別是塵螨更是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因子,生活中務必要準備好「異膚三寶」,即冷氣、除濕機及空氣清淨機。

最後,蔡逸姍醫師也呼籲患者,不要放棄治療,如今醫療資源相當進步,「醫師即是神隊友」,使用皮膚專科開立的健保給付用藥、特殊治療,避免聽信偏方,外加調整飲食、選擇非鹼性的清潔產品,發作頻率有機會大幅降低,甚至趨近於零。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現行版本

2025/09/15

文: Hello 醫師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張如青 更新


相關文章

異位性皮膚炎吃益生菌有用?海鮮、牛奶要忌口?飲食重點完整看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有效嗎?調查:4成中重度病友治療後降為1成


資料查核:Hello 醫師|文:Hello 醫師 · 更新日期:2025/09/15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