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長濕疹原因有哪些?症狀不只發癢、紅腫,教你4妙招改善濕疹

濕疹多無致命危險,但卻相當難以根治,每當症狀發作時,總讓人發癢難耐、十分惱人。而且濕疹種類繁多,更讓許多患者摸不清頭緒,甚至可能因反覆發作而放棄治療。

長濕疹原因有哪些?症狀不只發癢、紅腫,教你4妙招改善濕疹

《Hello醫師》將會介紹濕疹的主要原因以及濕疹最常引發的症狀,幫助您判斷並積極接受治療,以盡早改善濕疹症狀,以及到底要用什麼方式、才能有效預防甚至是改善濕疹。

濕疹是什麼?10種常見濕疹與原因

濕疹(Eczema)是一類引起皮膚發炎的疾病統稱,常見症狀包括乾癢、紅腫、水泡、脫皮等。濕疹並非單一病因所致,而是由多種外在刺激或體內反應引發。

以下整理10種常見濕疹類型與可能原因:

  1. 手部濕疹:常因頻繁接觸水、清潔劑或酒精,導致皮膚屏障受損而引發紅腫脫皮、乾裂等症狀。
  2. 汗皰疹:可能與氣溫變化、壓力、接觸過敏原或攝取含鉻食物有關,常在手腳出現群聚水泡。
  3. 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及皮膚屏障脆弱有關,常見於兒童,症狀反覆發作。
  4. 接觸性皮膚炎: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如金屬、乳膠、香料)後引起局部紅腫、搔癢、水泡等反應。
  5. 錢幣狀濕疹:可能因皮膚乾燥或搔抓刺激所致,患部呈現圓形紅斑,可能伴隨滲液與脫皮。
  6. 神經性皮膚炎:多與壓力或長期搔抓有關,導致皮膚增厚、粗糙,伴隨強烈癢感。
  7. 鬱滯性皮膚炎:由於下肢靜脈循環不良引起,小腿容易出現紅腫、脫屑,嚴重時可能潰瘍。
  8. 脂漏性皮膚炎:與皮脂分泌旺盛或皮屑芽孢菌增生相關,常見於頭皮、鼻翼、耳後等部位。
  9. 對磨疹:因皮膚皺摺處反覆摩擦或潮濕悶熱造成,常見於腋下、腹股溝、乳下等區域。
  10. 光敏感性皮膚炎:部分體質對紫外線敏感,日曬後可能出現紅疹、脫皮與搔癢等過敏反應。

濕疹4大原因:外在刺激、免疫異常、過敏、遺傳

濕疹並不是單一病因所引起,而是多種內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根據臨床觀察與研究,濕疹的常見原因可歸納為以下4大類:

  • 外在刺激:包括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如清潔劑、酒精、香精、羊毛、緊身衣物等,容易破壞皮膚屏障,引發紅腫、乾裂或搔癢等症狀。天氣忽冷忽熱、氣候乾燥潮濕的劇烈變化,也可能加劇皮膚敏感度。
  • 過敏反應:吸入型過敏原如塵蟎花粉、黴菌孢子,或食物過敏(如牛奶、堅果、海鮮、小麥等),都可能誘發濕疹症狀。此外,金屬飾品、乳膠手套、染髮劑等也屬常見接觸性過敏源。
  • 免疫調節異常:當免疫系統失去平衡時,容易產生過度發炎反應,導致皮膚長期處於刺激狀態。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營養失衡、慢性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免疫穩定性。
  • 遺傳體質:若家族中有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病史,罹患濕疹的風險也會提高。這類體質的人通常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對外界刺激的耐受性較低。

濕疹症狀

濕疹症狀:濕疹初期、急性與慢性濕疹

濕疹雖有多種類型,但常見症狀大致相似,包括患部起丘疹、紅腫搔癢、起水泡,若不慎抓破還可能流出組織液。若皮膚長期處於發炎狀態,皮脂膜會受損,導致保水能力下降,進而出現乾燥、脫皮、皮膚增厚等現象。

不同濕疹階段的症狀表現會有所差異,臨床上通常依發作時間與皮膚變化分為以下三期:

  • 急性濕疹:發病迅速,常出現紅斑、丘疹、水泡、滲出液、糜爛與結痂等多樣皮膚變化,伴隨強烈搔癢。患者若反覆搔抓,會加重病況並延長癒合時間。
  • 亞急性濕疹:多為急性症狀緩解後的過渡期,患部仍有丘疹、鱗屑、結痂等表徵,若繼續搔抓仍可能流出組織液並惡化。
  • 慢性濕疹:急性或亞急性期反覆發作未癒,皮膚會出現乾燥、增厚、脫屑與色素沉著等長期變化,甚至可能苔癬化(皮膚變硬粗糙),有些人還會因為習慣性搔抓形成類似「神經性皮膚炎」的症狀。

目前醫界對慢性濕疹的定義較偏向「反覆持續的皮膚發炎狀態」,不像蕁麻疹那樣有「6週未癒即為慢性」的明確時間標準。

濕疹藥膏

濕疹治療方式

一般而言,濕疹患者通常會先接受外用藥物治療,以緩解發炎症狀,以下是常見能有效治療濕疹的藥物:

  • 滋潤劑:滋潤皮膚,使其有充足水分,降低搔癢以及不適感。
  • 類固醇:分外用及內服,是治療最有效的藥物之一,但對於患者有許多副作用,如:皮膚萎縮、變薄、皮膚色素改變、長毛、影響荷爾蒙分泌等,切勿自行塗抹,須與醫師討論,方能有效控制病情。(延伸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 非類固醇藥劑:其他能治療濕疹的藥物,且不會造成類固醇藥劑的副作用,如:抗生素、局部塗抹免疫調節劑藥膏等。
  • 組織胺:組織胺可對患部止癢,令患者不因搔抓而造成傷口二度傷害,但僅能短暫控制病情,並無法根治。

另外,針對反覆發作的濕疹,醫生也會視情況為患者進行「光照療法」,透過紫外線光照控制並減緩病情,能夠有效降低服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4招改善濕疹

對於濕疹患者而言,除透過醫生開立的藥膏或是口服藥改善情形,平時皮膚保健也相當重要,因此《Hello醫師》提供以下4點改善建議,幫助你盡早擺脫濕疹的不適:

  • 控制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咖啡因、辛辣、高油食物等等,並多攝取蔬果,穩定免疫系統,減緩濕疹症狀。
  • 擦去汗水:汗水會引發濕疹惡化,若是天氣較熱皮膚容易出汗,不妨隨身攜帶面紙,以保持患部不會因此受到刺激。
  • 以乳液保養:由於濕疹會導致皮膚的角質細胞失水,使得肌膚增厚、乾糙、起屑。為避免此情形,建議洗澡後或是睡前在皮膚塗抹乳液,能夠幫助角質細胞回復健康,並改善濕疹。若乾癢情形十分明顯,或是患部經常得碰水,則應不定時塗抹乳液,以防止患部過於乾燥而脫屑。(延伸閱讀:勤洗手皮膚太乾燥?7招治療皮膚乾裂
  • 避開過敏原:避免皮膚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物質,如香水、化妝品、清潔劑等,也能改善膚況、降低罹患濕疹可能。另外也建議民眾可使用溫和或天然的沐浴乳、洗潔精等,以減少皮膚所受的刺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Overview of Atopic Dermatitis. https://www.ajmc.com/view/overview-of-atopic-dermatitis-article Accessed March 23, 2022

濕疹皮膚癢難受,中醫「換膚方2.0」來解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https://tpech.gov.taipei/mp109231/News_Content.aspx?n=24FE4D010EFC4A54&sms=72544237BBE4C5F6&s=89D11FED66C0A5E8 Accessed March 23, 2022

濕疹成因、治療與保養方法(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https://adpa.org.tw/%E6%BF%95%E7%96%B9%E6%88%90%E5%9B%A0%E3%80%81%E6%B2%BB%E7%99%82%E8%88%87%E4%BF%9D%E9%A4%8A%E6%96%B9%E6%B3%95/ Accessed March 23, 2022

鬱滯性皮膚炎及潰瘍(Stasis dermatitis and ulcer) 須知 (成醫皮膚部):https://derm.med.ncku.edu.tw/var/file/112/1112/img/3631/734111401.pdf Accessed March 23, 2022

neurodermatitis.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neurodermatitis/symptoms-causes/syc-20375634 Accessed March 23, 2022

過敏性接觸皮膚炎(台中榮民總醫院)https://www.vghtc.gov.tw/UnitPage/UnitContentView?WebMenuID=02297287-5ea6-41a4-9676-c16f8e075163&CompanyID=e8e0488e-54a0-44bf-b10c-d029c423f6e7&UnitDefaultTemplate=1 Accessed March 23, 2022

認識異位性皮膚炎(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https://www.cgh.org.tw/rwd1320/store/F4/1509-01.pdf Accessed March 23, 2022

談擾人的手部濕疹治療及照護(仁愛長庚醫療合作聯盟)https://www.jah.org.tw/form/index-1.asp?m=3&m1=8&gp=361&m2=365&sid=49&id=1405 Accessed March 23, 2022

手指冒水泡極癢 汗皰疹真惱人(南投醫院)https://www.nant.mohw.gov.tw/?aid=302&page_name=detail&iid=1210 Accessed March 23, 2022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臺大醫院皮膚科)https://www.ntuh.gov.tw/derm/Fpage.action?fid=208 Accessed March 23, 2022

濕疹之防治 (臺大醫院)https://yldepweb.ylh.gov.tw/department/28/nurseform/%E7%9A%AE%E8%86%9A%E7%96%BE%E7%97%85%E8%88%87%E7%85%A7%E8%AD%B7/61%E6%BF%95%E7%96%B9%E4%B9%8B%E9%98%B2%E6%B2%BB1080910.pdf Accessed March 23, 2022

紫外光也可以治皮膚病?!趕快聽聽光照專家–皮膚科醫師怎麼說!(台灣皮膚科醫學會)http://www.derma.org.tw/index.php?sort_no=1559544030&sort_s_no=1559545130&id=1559545151 Accessed March 23, 2022

現行版本

2025/07/18

文: 吳承諦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張凱安 Kyle Chang 更新


相關文章

皮膚長痣、長斑是皮膚癌前兆?皮膚癌初期4大症狀快確認、檢測、9大皮膚癌風險全解析

皮膚炎、濕疹、乾癬?差別在哪一次弄懂!


資料查核:Hello 醫師|文:吳承諦 · 更新日期:2025/07/18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