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的照顧

照顧寶寶讓你慌了手腳嗎?本類別提供各種育兒撇步,包含奶瓶性蛀牙、如何換尿布、嬰兒包巾的使用等等,讓新手父母不再「聞寶寶哭而色變」,游刃有餘的應對。

基礎知識

嬰兒期的照顧

寶寶耳屎好多怎麼辦?亂清有風險、教你正確清理原則

大人可能會基於衛生考量,覺得寶寶積了很多耳屎,要幫他們清理、掏耳朵。但很多大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清耳朵時耳道內的耳屎不用清,只需要清理外耳就好。以下來為大家說明為什麼耳道內的耳屎不用清,以及幫寶寶清耳屎的方法。 亂清恐將耳屎更往內推 如果用棉花棒等工具掏耳朵,有可能會把寶寶的耳屎推向耳朵更深處,導致耳朵發炎。掏耳朵的動作,也可能會不小心傷到寶寶的耳膜。如果爸媽擔心寶寶耳屎堆積太多,與其使用棉花棒,專家建議使用過氧化氫耳滴劑(Hydrogen peroxide drops,俗稱雙氧水)。使用前請務必先諮詢醫師,取得醫師的同意,並記得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 幫寶寶正確清耳屎的 4 個方法 1. 只用軟布清理外耳:將軟布用溫水浸溼,用以清理外耳的耳垢。一般來說,這樣就足以清掉肉眼看得到的耳屎了,請勿將軟布硬塞入耳道。(同場加映:幫新生寶寶洗澡:簡單上手的安全指南) 2. 去醫院請專業護理員清理:如果很想幫寶寶清耳道內的耳屎,可以把寶寶帶到醫院請專業的護理人員處理。專業護理人員會用專門的挖杓來清除耳屎,必要時也能為你開立專用的滴耳藥劑。 3. 用雙氧水清耳屎:將雙氧水和清水以 1:1 的比例混合,並均勻搖晃,使液體混合,再將玻璃瓶握在手中,讓手的溫度將過氧化氫溶劑加溫。將寶寶的頭枕在你的腿上,把需要清理的耳朵朝上,用滴管將溶劑滴入耳內,一次一滴,直到滴滿整個耳道為止。過程中可能需要一邊安撫寶寶,請他保持冷靜。過氧化氫溶劑在寶寶的耳道裡泡五分鐘後,讓寶寶起身,溶解的耳屎就會隨著溶劑流出耳道。這時再用沾濕的軟布,將流出的耳屎及外耳擦拭乾淨即可。一天最多幫寶寶清耳垢一次,三到五天後才可再清一次。 4. 趁洗澡時利用溫水清理:幫寶寶洗澡時,用耳用棉球將溫水擠入需要清理的那隻耳朵中,耳屎可能就會隨著水整塊流出。(同場加映:寶寶皮膚柔嫩脆弱 肥皂清水保養就夠) 使用雙氧水清耳朵的注意事項 如果寶寶已經能靈活控制自己的頭部,建議不要使用雙氧水幫寶寶清耳屎,因為寶寶亂動的話,溶劑可能會無法順利從耳道流出,進而演發成併發症。 除了如何幫寶寶清耳垢,嬰兒從三到六個月大時,就會開始長出乳牙,新手媽媽也要小心奶瓶性齲齒!注意寶寶口腔衛生預防蛀牙。 【點我前往親子教育專區】

看更多 嬰兒期的照顧 相關文章

嬰兒期的照顧

寶寶第一次笑了!不只開心 背後真相父母必知

寶寶出生後,不少父母們要忙著照顧寶寶哺乳、洗澡等事宜,家庭、工作兩頭燒,各種失眠、工作壓力與財務負擔的煩惱也接踵而至;但只要看到寶貝露出的第一個微笑,任何煩惱都馬上拋到九霄雲外;其實,寶寶第一次微笑不只意味著開心,也代表寶寶逐漸具備社交和辨識臉孔的能力。《Hello醫師》帶您一起探索寶寶第一次微笑的背後蘊含的意義! 寶寶的第一次微笑代表什麼? 寶寶的第一個微笑,在身心發展上有重大意義,它代表寶寶以下重大成長進展: 視力發展:代表寶寶的視力已經可以對焦物體,也具有辨識能力。 大腦和神經系統:代表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較為成熟,笑容不只是反射性,而是表達情緒,以及展開互動的溝通方式。(推薦閱讀:寶寶怎麼笑了,6種行為秒懂他們內心) 如何辨別寶寶第一次微笑? 寶寶約2個月大時就會停止反射性微笑,在3個月大時,就能釋出真正的笑容了,不過反射性微笑跟真實的微笑有什麼差異呢?我們可以根據微笑的時間點和持續的時間作判斷: 反射性微笑:可能突然發生在寶寶睡覺或感覺疲倦時,時間較短。 真正的微笑:在特定狀況下,針對特定事物或事件,持續地微笑。 真實的微笑也會透露寶寶眼神中所含的情緒,父母也能透過一些方式,來和寶寶多作互動,例如:跟寶寶說話、固定與寶寶眼神接觸,或是陪寶寶一起笑;有些父母則會模仿動物的有趣聲音,或擺出滑稽表情來逗寶寶,也很有效果。 另外,父母也可以模仿動物的行為或玩躲貓貓,並給寶寶一些時間來做反應,但請記得不要過度頻繁,因為寶寶還無法處理太多的情緒,過多的刺激會導致寶寶對某些動作失去興趣。(同場加映:嬰兒牙牙學語在說什麼?這樣做聽懂並回應寶寶說的話) 父母如何應對寶寶笑了? 寶寶學會微笑後,會一直露出笑容,父母也應給予笑容作為回應,因為寶寶看到對方笑了,也會一直展露笑顏;起初,寶寶只會對逗他笑的人做反應,但慢慢地,隨著寶寶的視力日漸變好,會開始主動對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微笑;當寶寶在學會咧嘴笑後,約在5個月大時,寶寶可能會開心地露出笑容並伴隨著笑聲。 寶寶一直不笑,怎麼辦? 寶寶展露笑容的時間點不太一樣,有些寶寶出現得早,有些寶寶則需要多一點時間,然而,若寶寶到三個月大左右,還是不見笑容的話,可以諮詢看看小兒科醫師,了解確切狀況。(推薦閱讀:寶寶遲遲不叫媽~模仿他鼓勵開口說話)


嬰兒期的照顧

新手父母快看!布尿布vs.紙尿褲哪個好

隨著國民的環保意識抬頭,許多新手父母開始擔心紙尿褲的材質,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甚至可能造成尿布疹(Diaper rash),因此,在台灣有父母們共同創立了推廣布尿布的協會,希望藉此推廣使用對地球友善、成本又低的布尿布。若您還在考慮該用哪一種尿布,以下對於布尿布與紙尿褲的5點比一比,供您參考。 1. 寶寶的排便與屁股通風 布尿布:布尿布因為沒辦法吸乾所有的水分,所以寶寶一旦尿了或便便了,馬上就會感覺到屁股不舒服,但父母剛好能藉這機會,訓練寶寶排便,尿布的更換也會比較頻繁,因此有助於寶寶的皮膚保持通風乾爽,不會過分潮濕,可降低皮膚受感染的機率。另外,布尿布的材質主要為棉、麻、竹等天然纖維,觸感較舒服。 紙尿褲:紙尿褲的吸水能力非常強,所以寶寶根本不會感覺到尿尿和大便帶來的潮濕和不便,因此更換也較不頻繁,加上紙尿褲有3層:內層、吸水層與防水層,一旦尿了沒有馬上換穿,就容易悶著。紙尿褲的材質多為結合塑性纖維製成的不織布,或生物塑膠,有的紙尿褲上層還會用隔離霜處理,保護肌膚不受刺激。 2. 尿布3年的用量與價格 布尿布:布尿布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重複使用性(甚至第二胎也可續用),尿布髒了洗一洗就可以繼續用,以寶寶的尿布期一般為3年來計算,一天平均更換8次,若隔天才清洗,則需要準備16件做替換。布尿布包含了學習褲和尿布墊,建議父母選購時挑選可調整尺寸的防水學習褲,就不需隨著孩子長大而買新的,只需多加一張尿布墊即可。若購買台灣製的學習褲和尿布墊,便宜的一件學習褲加一塊尿布墊,共100元有找,3年的花費約1,600元。 紙尿褲:紙尿褲由於沒法更換,用完就要買新的,隨著寶寶成長共分6種尺寸,單件價格最小尺寸便宜的4元起跳,至最大尺寸16元,同樣以一天8件計算,3年共需8,640件紙尿褲,也就是至少34,560元以上,這還只是用最小尺寸的4元來計算而已,就算取中間值10元,3年也要86,400元。 3. 尿布疹的發生機率 布尿布:布尿布必須時常更換,不然寶寶就會出現尿布疹,若父母發現即使換了尿布還是有異味,就代表仍有細菌存留在尿布上,應該馬上換掉洗乾淨。有的寶寶會對聚氨酯層壓板(PUL)材質過敏,有的則對潮濕過敏,這是因為皮膚直接接觸到水分的關係,尤其會發生在無法頻繁更換尿布的晚上,因此,父母可以在尿布上加排汗層隔開它。 紙尿褲:針對紙尿褲的超強吸水能力,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皮膚科臨床教授布魯斯布羅德(Bruce Brod)表示,紙尿褲能吸收比它重好幾倍的液體,相較對皮膚比較好,但父母也要留心,若紙尿褲有橡膠、黏合劑、芳香等成分,有的小孩會對此過敏,而患上尿布疹。此外,若長時間不更換,可能會導致男嬰的陰囊溫度過高,造成精子數量減少。 4. 大便的處理與對環境的影響 布尿布:由於布尿布需要用水洗,因此寶寶的尿尿和便便,會以汙水的形態排往化糞池,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唯一的缺點就是過程中會浪費大量的水,而且用熱水消毒尿布,將會更耗能量。現在市面上的布尿布多採用不同造型設計和織物,外圍一般是防水的塑料材質,內層則是天然纖維或超細纖維,黏扣則有塑膠卡扣、尼龍搭扣,或較環保的亞麻貼。 紙尿褲:紙尿褲用後即丟,一件紙尿褲預計需250~500年才能被完全分解,若處理不當,附在寶寶排泄物上的細菌,可能會造成地下水源的汙染,引發傳染病。有些紙尿褲對環境的破壞很大,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喬蘇瓦茲博士(Joe Schwarcz)指出,紙尿褲中有無法被分解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以及要透過大量伐木才能獲取的木漿。 5. 尿布的成分 布尿布:一般的布尿布不會含對寶寶有害的化學物質,但父母還是要小心,有的布尿布內側,會用聚脂纖維羊毛製成(一種石油合成材料),想避免人造材質的話,父母可選購天然纖維的布尿布。 紙尿褲:紙尿褲的成分一直都讓人很擔心,父母在購買時務必先確認商品成分的安全性,也可以先上網做好功課,以免危害寶寶的健康。紙尿褲可能有的危險成分包括:超吸收性聚合體(Super Absorbent Polymer,簡稱SAP)、戴奧辛(Dioxin)、 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芳香及染料,其中戴奧辛最恐怖,它是被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列為劇毒性最高的致癌物質。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嬰兒期的照顧

想教寶寶自主進食?爸媽應選這類食物

新手爸媽除了常遇到餵寶寶的問題之外,有時可能會想「到底何時能鼓勵寶寶自己進食呢?」如果寶寶能學會用手把食物送進嘴巴裡,甚至可以使用湯匙用餐,對於沒日沒夜照料寶寶:看寶寶睡、看寶寶吃的爸媽來說,絕對是一件有進展的成就,本文中我們將會分享一些小技巧,來協助爸媽們教導寶寶自主進食,寶寶從需要爸媽一口口餵食,到能掌握進食方法的過程中,相信會令爸媽們頗有成就感。 寶寶學習自主進食的最佳時機 一般而言,寶寶7~8個月大時,應該已經能自己坐穩,爸媽就可以開始教導寶寶,開始練習用自己手指抓取物品,若爸媽觀察到寶寶已經能做到以下4種動作了,那就可以開始教他自己吃東西了: 能夠自己坐穩 愛把東西放進嘴裡 開始咀嚼的動作 餵奶時會用手握住乳房或奶瓶 如何鼓勵寶寶自主進食? 首先,爸媽要耐心給寶寶適當的機會來練習進食。第一步要提供寶寶一些好入口的食物,食物體積不宜過大,以免寶寶噎到。為避免一次給太多食物,寶寶可能較難拿取、不好進食,甚至不小心把食物弄掉,爸媽可以將食物切成4~5小份,並放到寶寶盤子裡,寶寶一邊吃的時候,爸媽再慢慢添加食物。同時,爸媽也應該在寶寶練習拿杯子或其他餐具時,多給予鼓勵,來建立寶寶的信心,然而,若寶寶還不擅使用餐具,也別心急,爸媽可以循序漸進指導寶寶,並給予寶寶多一些機會去嘗試。 哪些食物適合來練習? 讓寶寶練習自主進食的食物應有所挑選,建議該類食物應能做成泥狀,或切成碗豆大小,能放在湯匙上面為佳,適合的食物,諸如起司、水果切丁(香蕉、梨子、芒果等),或其他質地柔軟,且營養充足的食物,另外,麵包跟煮熟的義大利麵也可以列入考慮。 寶寶自主進食要小心噎到 爸媽有耐心指導寶寶,讓他們嘗試自主進食的同時,也要多注意寶寶被食物噎到的情況。因此,在挑選食物時就應有準備,如同上述,質地較軟、切成小塊狀,並能放在湯匙上的食物,比較適合給寶寶練習,相反地,質地太硬、未切塊的食物,例如整顆水果、生的塊狀蔬菜或內臟等,因為這類食物對寶寶不好處理,難以咬碎,甚至容易導致寶寶噎到,所以,爸媽應讓寶寶練習自主進食的同時,多留意是否有噎到的徵兆。


嬰兒期的照顧

學步期口腔保健~適量含氟牙膏防蛀牙

家中的寶寶開始長牙齒了嗎?通常在6~10個月大時會開始長牙,父母們也要開始注意寶寶的口腔清潔囉!為了讓小朋友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口腔衛生從小就要做好,以下介紹1~3歲(學步期)的兒童,適合哪種牙刷牙膏,以及如何照顧兒童牙齒健康。 長乳牙和換牙時間 一直到3歲左右,寶寶會長齊20顆乳牙,接著到6歲才會開始自然掉牙換成恆齒。然而有些人父母認為,反正小孩遲早都會換牙,所以蛀牙無妨,但其實換牙並非短期內就可換完,整個換牙過程,基本上會持續到12歲才結束,所以維持乳牙健康還是很重要的。 兒童刷牙用品挑選 1. 牙刷:挑選小孩的牙刷非常重要,建議可選專為該年齡層兒童設計的牙刷,刷頭最好小且刷毛柔軟。如果小朋友一直抗拒刷牙,不妨選擇有卡通圖案的牙刷,或是電動牙刷,可能會增加小孩對刷牙的興趣。 2. 牙膏:建議在寶寶18個月大之後,在刷牙時使用一點點低氟(low-fluoride)牙膏。氟化物(Fluoride)是一種礦物質,有助於強化牙齒和預防蛀牙,有些父母會讓小孩吃氟錠保健牙齒,但須注意氟的用量,若使用過多會導致氟中毒(Fluorosis),導致氟斑牙,反而傷害牙齒健康。 兒童刷牙方式 寶寶的門牙長出後,可以先以乾淨的小毛巾或紗布巾,來擦淨小孩牙齒、牙齦和舌頭,而大約到2歲之後,就可以開始用牙刷來刷牙了,每天早上起床和睡前各刷1次。通常小孩在18個月大以前,用清水清潔牙齒就好,除非牙醫師建議須配合其他清潔用品,18個月大之後,可開始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牙膏用量約豌豆大小,且至少刷2分鐘,並且使用牙線,清潔效果更好。 溫馨小提醒 在訓練小孩刷牙時,可以讓小孩一起握著牙刷刷牙,以熟悉這個動作。在小孩7~8歲以前,最好都由父母協助刷牙,或是看著他們刷牙,因為小孩的手還不夠靈活,自己刷可能會不夠乾淨。另外,根據美國牙醫學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ADA)的建議,最好在小孩滿1歲時,讓牙醫檢查牙齒,除了能即早發現可能的問題,牙醫也會告訴您正確且合適的口腔清潔方式喔!


嬰兒期的照顧

1歲前不可吃蜂蜜?小心嬰兒型肉毒桿菌中毒

蜂蜜既天然又富含多種營養素,不少人都會用來取代糖漿或蔗糖,作為糖分的來源,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看似健康又溫和的蜂蜜,可不適合給寶寶吃喔!在日本就曾發生過小男嬰因每天吃 10 克蜂蜜,最後中毒死亡的案例。到底蜂蜜為何會導致中毒,那麼幾歲以上的寶寶才適合吃蜂蜜呢?以下為你說明。 蜂蜜對寶寶的影響 寶寶之所以不能吃蜂蜜,是因為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孢子(Clostridium botulinum spores),它能在腸道內生存,並分泌肉毒桿菌素(Botulinum toxin),這是一種神經毒素,會造成嬰兒型肉毒桿菌中毒(Infant botulism),症狀有呼吸困難、肌肉無力等,嚴重可能會導致死亡。 1 歲後才可吃蜂蜜 通常三週到六個月大的嬰兒,特別容易受嬰兒型肉毒桿菌中毒,因為該時期的寶寶,消化系統還不夠強壯,無法抵禦該菌在腸道生長,最好等到寶寶一歲以後,再讓他們食用蜂蜜等食品。此外,成人之所以不受蜂蜜中的細菌影響,是因為成人腸道中的菌種較為豐富,可以抵抗肉毒桿菌的生長。(延伸閱讀:嬰兒常見消化問題有哪些?小撇步教爸媽幫寶寶緩解) 肉毒桿菌中毒症狀 寶寶在吃下含有肉毒桿菌的食物後,中毒的症狀會在 12~36 小時內出現,但有些寶寶會在 14 天後才出現症狀。通常會先出現便祕的情形,其他症狀則包含沒精神、全身無力、沒食慾、昏睡、呼吸困難、煩躁或哭鬧,甚至癲癇(Epilepsy)等。若父母們發現孩子有這些症狀,且近日曾餵食寶寶蜂蜜或含有蜂蜜的食品,請盡快送醫治療。肉毒桿菌中毒算是嚴重的情況,若於良好的醫療照顧下,死亡率約 2.0%,否則死亡率相當高。(推薦閱讀:嬰兒第22週:寶寶 5 個月的照顧須知、注意便祕和假咳嗽) 其他食物也可能有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是自然界中十分普遍的細菌,在灰塵、土壤中可能都存在。除了蜂蜜外,甘蔗、甜菜製成的糖蜜或玉米糖漿,根莖類食物如地瓜、胡蘿蔔等,都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孢子。雖然肉毒桿菌不耐高溫,但其孢子並無法輕易用高溫殺死,因此,在製作寶寶離乳食品時,請謹慎使用甜味添加劑,並將食材確實清洗乾淨再烹煮。(推薦閱讀:哺乳媽媽如何斷奶?抓準斷奶時機、循序漸進並注意鐵質補充)


嬰兒期的照顧

幫新生寶寶洗澡:簡單上手的安全指南

新手爸媽不免都會對幫寶寶洗澡感到緊張,但其實只要掌握好訣竅,很快就會上手了。因為新生兒寶寶們的皮膚很脆弱,身體也不會有什麼髒汙,不需要天天洗澡或用清潔用品,除非寶寶流很多汗,那麼可適當清潔就好。以下告訴新手爸媽如何幫新生兒寶寶洗澡。 寶寶洗澡前的準備 請先將雙手洗乾淨,確認指甲已剪短並修整齊了,準備好以下物品: 小澡盆 紗布澡巾 浴巾 換洗的衣物 尿布 關於寶寶的洗澡水溫,專家的說法眾說紛紜,因為寶寶的皮膚很敏感脆弱,有些醫師建議攝氏 28 至 32 度,但有些則認為 37 至 38 度最佳。建議大家在開始洗澡前,請先用手測試水溫,避免過熱或過冷。除了洗澡水溫要注意之外,也記得要將空間的室溫調暖,以免寶寶離開溫水時著涼。 新生寶寶的洗澡流程 1. 將寶寶放在更衣墊子上,脫下所有衣服,只保留尿布,然後用浴巾包裹身體。 2. 將澡巾浸濕,擰掉些許水分後,從寶寶的鼻子向外擦拭眼睛,並一次到底,不可來回擦,另一隻眼睛則用澡巾其他的部分擦,避免有細菌交互傳染的機會。接著像額頭、臉頰等部位,也都是由內往外、由上往下的方式擦,在清潔耳朵時,注意不要擦到耳道內。 3. 接著要讓寶寶的下半身浸入澡盆內,先用一手的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和肩頸,另一手托著屁屁,以讓寶寶輕靠著您的方式抱起來,建議讓屁屁先浸水,可使寶寶適應水溫。 4. 用大拇指及中指壓住寶寶兩耳,以防止水跑進耳朵,再用澡巾擦洗寶寶的頭髮,注意別讓太多水流過臉部。身體的部分可用手指頭來擦洗,如手肘窩和屁股溝等皺褶處,較易藏垢,記得搓洗乾淨。身體正面洗淨後,再換洗背面。幫寶寶翻面時,用手扶著腋下並撐著寶寶的軀幹,不需用力只要輕輕轉過來就好。 5. 洗好後將寶寶抱出澡盆,用乾淨的浴巾擦乾身體,連皮膚皺褶處也都要擦乾,最後換上乾淨的尿布和衣服,就完成囉! 幫寶寶洗澡的注意事項 洗澡時間最好不要在剛餵完奶,或是餵奶前,且洗澡過程中,都要用手扶著寶寶的頭和頸部,絕對不能讓寶寶獨自留在澡盆中。當寶寶覺得緊張不安時,不妨多對他們說話或唱歌,可幫助寶寶放鬆。


嬰兒期的照顧

用手傳遞愛!這樣按摩寶寶就對了

嬰兒真的很可愛,讓人很想好好呵護一下,父母平時照顧寶寶時,有沒有多和寶寶互動呢?推薦一個活動:按摩。有時候幫寶寶按摩,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間的關係,對寶寶的身體也有所助益。因此,有時間時不妨幫寶寶按摩一下,藉由按摩傳達對孩子的愛,為親子間增添更多的樂趣! 按摩嬰兒的好處 幫嬰兒按摩時,嬰兒和媽媽的體內,都會產生讓人感覺良好的催產素(Oxytocin),若爸爸在一旁觀看,體內也會產生催產素,按摩寶寶的好處包含如下: 寶寶比較容易放鬆、不容易沮喪。 寶寶比較不會哭鬧與焦躁不安。 寶寶較容易哄睡,睡眠品質也會比較好。 減緩寶寶肚子的不適、長牙期的疼痛、強化肌肉生長。 對於有產後憂鬱症,或是可能有憂鬱症(Depression)的媽媽,按摩寶寶可舒緩自己的情緒,並預防憂鬱症。 爸爸按摩寶寶,則可增進和寶寶的感情,對自己也有減壓的效果。 按摩嬰兒的注意事項 幫嬰兒按摩,對於父母及寶寶都有好處,但在按摩前,以下5點一定要知道: 每天可在的固定時間幫寶寶按摩,寶寶會很期待、很享受,但請盡量在時間充裕時按摩,不要在很忙時硬挪出時間,匆匆忙忙地按摩。 寶寶沒有進食或空腹時,盡量不要按摩肚子,他會感到不舒服;也不要在寶寶很飽的時候按摩肚子,他有可能會吐。 按摩的環境要舒適,溫度至少要攝氏24度,才不至於讓寶寶覺得冷,可以在床上按摩,在寶寶身體下鋪條毛巾,放點柔和的音樂,或是單純地對寶寶說話、唱歌。 若要用油來按摩寶寶,盡可能選能吃的、沒味道的油,例如椰子油、葡萄籽油、橄欖油、杏仁油、酪梨油等,都很不錯,因為寶寶的皮膚容易吸收,而且就算寶寶吃到了,也很容易消化掉。 尊重寶寶的感受,如果在按摩時,寶寶轉過身去、皺眉頭或是哭了,就先別按摩。 按摩的方式 按摩可以讓寶寶感到舒服,以下介紹按摩不同部位的方式: 頭部:將雙手放在寶寶頭的兩側,從頭部開始按摩,到身體兩側,再到腳趾。按摩完後,再以指尖在寶寶頭部畫小圓圈。 臉:將雙手合十(如禱告一般),放在寶寶額頭中央,再將雙手打開,分別向外輕輕推,再來用拇指從寶寶一邊的臉頰,撫摸至上嘴唇,再到另一邊臉頰,像是在畫微笑曲線,下嘴唇也做相同的按摩。 胸部:將雙手平放在寶寶胸部,往外推向兩邊。 肚子:用指尖在寶寶肚臍下方,順時鐘方向畫橢圓型(遵照腸胃蠕動方向),再將指尖從寶寶肚子其中一側,以畫對角線方式按摩至另一側(有如在畫X一樣)。 腿和腳:按摩者一手抓寶寶的一邊腳跟,另一手從寶寶大腿上部一路往腳踝輕輕撫摸、按摩,再反方向從腳踝按摩至大腿。再來以拇指輕抹寶寶的腳,輕輕把寶寶的腳趾拉直、撫摸。另一隻腳做相同動作。


嬰兒期的照顧

避免寶寶曬傷!防曬配備全方位

不論男女老少,人人都需要防曬,尤其是皮膚細嫩的寶寶,在陽光下,更需注意避免紫外線的傷害。但寶寶的防曬產品,可不能隨便用,到底該如何幫家中小孩做好防曬準備?以下將一一介紹。 應避免的日曬時間 曬傷是因為皮膚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其中的紫外線(UV)輻射所造成的傷害,過度或多次曬傷,會使皮膚提早老化,且若兒童時期常曬傷,未來得皮膚癌(Skin cancer)的機率就會增加,必須多加注意。18歲以下的兒童,若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對皮膚的傷害破壞最大,通常夏天的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紫外線最強。 曬傷的症狀 若不慎曬傷,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紅、皮膚腫脹、長水泡,感覺皮膚痛、身體發冷和虛弱等,接著皮膚會變乾燥、搔癢和脫皮。 曬傷後的處理 在發現曬傷後,除了務必多補充水之外,最好盡快在曬傷的地方,沖冷水和冷敷,接著塗抹不刺激的保濕霜,或蘆薈凝膠,但請注意,曬傷後的皮膚更敏感,不可馬上塗涼感藥膏如薄荷油等,需選用溫和的產品。許多人會用蘆薈或絲瓜等天然植物,感覺較安心,但其實仍有可能引起過敏不適,最好等降溫後再嘗試,若有傷口則不可擅自塗抹。 何時該看醫師? 出現水泡時,請不要自行弄破以免感染,並建議盡速求診請醫師處理,若出現中暑(Heat stroke)或熱衰竭(Heat exhaustion)等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暈眩時,也需盡速就醫。 寶寶和兒童如何安全防曬? 防曬乳可以保護皮膚免於曬傷,阻擋紫外線輻射滲透,但其實沒有任何防曬乳,可以100%阻擋紫外線輻射。未滿6個月的寶寶,最好不要用防曬乳,請用棉質的長袖衣物、帽子和太陽眼鏡,遮擋陽光。6個月以上的寶寶或兒童,可用兒童專用的防曬乳,建議選SPF 30或更高的防曬係數,出門前30分鐘塗抹在露出的皮膚上,且每1.5~2小時補充一次。


嬰兒期的照顧

寶寶尿布疹原因預防~可以用痱子粉嗎

嬰兒的皮膚薄又嫩,很容易受到刺激,但每天都必須包著尿布,而屁屁長期在濕熱的環境中,容易被悶出許多尿布疹(Diaper rash),讓寶寶常痛得哇哇大哭,也讓許多父母煩惱,究竟尿布疹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請見以下的介紹: 什麼是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嬰兒身上常見的皮膚症狀,皮膚會出現紅腫、皮屑,寶寶會感覺痛。但大多數情況,都可藉由常換尿布來改善。 造成尿布疹的原因 通常尿布疹是因皮膚受刺激、感染或過敏而產生,當長時間包著尿布,尿布本身或是寶寶的大便,會因反覆摩擦刺激皮膚,而寶寶的尿,也會改變皮膚的酸鹼(pH)值,使得適合細菌和真菌滋長,加上尿布本身會阻擋空氣和水氣流通,如此溫暖潮濕的環境,更易助長細菌和真菌,引起尿布疹。而寶寶的皮膚,也比大人敏感,有些會直接接觸到寶寶皮膚的產品,如肥皂、尿布、濕紙巾等,都可能造成長疹子。 此外,若寶寶嘗試吃新的食物,可能大便的頻率及分量也會不同,進而導致尿布疹,且若拉肚子還會使症狀惡化。尿布疹若持續好幾天,也有可能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酵母所引起。 尿布疹的症狀 通常疹子的外觀是紅色的,略微凸起,並有小紅點散布在疹子周圍。通常尿布疹會從寶寶的屁屁,擴散到正面和背面的皮膚。 如何預防尿布疹? 為了防止尿布疹,請盡量保持寶寶皮膚乾燥和清潔,經常更換尿布,最理想的是每2小時換一次,以免大便和尿液刺激皮膚。換尿布時,請用水及溫和的肥皂清洗屁屁,並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輕輕拍乾,再穿上新尿布。有些專家建議,每天讓寶寶不穿尿布幾個小時,讓受刺激的皮膚有呼吸的機會。如果您有大毛巾,把它鋪在不怕水弄濕的平台或床墊上最好,就可安心讓寶寶躺在上面。 如何治療尿布疹? 記得經常注意寶寶的尿布是否需要更換,並保持乾爽,就能恢復回健康的皮膚。通常大約2~3天,疹子就會消失,必要時,可擦專用藥膏(例如含氧化鋅Zinc oxide) 讓屁屁更舒適。需注意的是,有些父母會用痱子粉,但其實有許多專家並不推薦,因為容易被寶寶吸入而刺激肺部。 何時該看醫師? 若疹子一直沒消失,且症狀惡化,甚至出現瘡等傷口,或是寶寶發燒、疹子流膿等,請盡速求診治療。


嬰兒期的照顧

嬰兒乾性皮膚... 了解原因與治療方法

不管是小孩還是嬰兒,都可能因為諸多原因造成乾性皮膚,雖然它不會危害到生命,但若不治療,則會感到很不舒服,還可能發炎。 造成乾性皮膚的原因 許多嬰兒生下來就是乾性皮膚,尤其是滿40週的嬰兒,更常見到此症狀,這都是正常現象,在短期內症狀應該會消失。除了孩子本身的皮膚問題之外,太常泡澡或使用過多肥皂,也可能造成乾性皮膚。當您用肥皂幫小孩洗澡時,肥皂會去除皮膚原有的天然油脂和保濕能力,使得小孩的皮膚變得更乾燥。另一個導致乾性皮膚的原因,則是天氣。天氣太熱、太冷、太潮濕,都會讓寶寶的皮膚變乾燥。其他原因還有遺傳疾病,例如濕疹(Eczema)或罕見疾病如魚鱗癬(Ichthyosis),都可能是造成兒童乾性皮膚的原因。 乾性皮膚何時該就醫? 若小孩有下列症狀,請至皮膚科就診: 使用成藥後,乾性皮膚並沒有好轉或痊癒。 患處開始發紅而且會癢。 患處有刺激、疼痛感。 要審慎注意這些症狀,因為這代表皮膚可能受到感染。 治療乾性皮膚 要控制水溫,並讓您的寶寶盡快沐浴完畢。水溫應該要溫暖舒適,切勿太熱或太冷。冬天因為濕度較低,小孩無需每日泡澡,或是沐浴完畢後,請記得固定幫他塗抹溫和的保濕霜,能有效改善乾性皮膚。要找到適合寶寶用的保濕霜,一定要先試試看不同品牌,在購買任何產品前,也請先仔細閱讀產品上標示的成分,以確保此產品不會傷害到寶寶細嫩的皮膚。 雖然乾性肌膚經過上述方式保養會好轉,但還是可能再次復發。請試著找出誘發此症狀的原因,以及每年發生的頻率,這能幫助您有效預防。氯水和鹽水,也都會使皮膚變得乾燥,因此不論在海邊或游泳池,孩子游泳完後,請確保用清水將孩子洗乾淨,接著,別忘了要塗保濕霜。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