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子宮頸原位癌是什麼?子宮頸癌前病變因素與CIN

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醫學上可分為「子宮頸癌前病變」與「侵犯性癌症」兩階段;簡單來說,子宮頸癌前病變是侵犯性癌的前奏。

子宮頸原位癌是什麼?子宮頸癌前病變因素與CIN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幾乎所有(約99%)的子宮頸癌都與高危險型HPV相關,若持續感染,即可能造成子宮頸上皮細胞出現異常增生(CIN),若未接受適當處置,可能會進展為子宮頸癌;以下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認識子宮頸癌前病變與子宮頸原位癌。

子宮頸原位癌 = CIN3 子宮頸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分期中的第 0 期又稱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子宮頸癌前病變即是子宮頸上皮細胞嚴重性病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以下簡稱為 CIN),CIN依嚴重程度可分為1~3級;一般來說,子宮頸原位癌即是CIN3。

CIN 的成因與進程

CIN 的主因是持續感染高危險型HPV病毒(特別是16、18型等)。免疫系統會清除大部分的病毒,所以感染HPV不代表一定會發展成癌前病變;不過,如果持續感染HPV(持續陽性),就會大幅增加CIN與罹癌風險,相關風險因子如下:

  • 性行為相關:多重性伴侶、較早開始性行為、合併其他性傳染病(如披衣菌)等,會提高感染與持續感染機會。
  • 病毒型別與持續時間:感染高致癌型HPV(如16、18)且持續感染者風險較高。
  • 其他因素:吸菸、高產次、長期口服避孕藥(在 HPV 陽性女性中可能助長病變,停用多年後風險可下降)、服用免疫抑制劑(如HIV感染)。

CIN的分級與定義

  • CIN1:輕度上皮細胞病變,佔上皮層下 1/3
  • CIN2:中度病變,佔上皮層 2/3
  • CIN3:重度病變,幾乎達整個上皮厚度,也就是俗稱的子宮頸癌 0 期,或是子宮頸原位癌。
從持續感染HPV到發展成侵犯性癌通常需15–20年;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5–10年就可能罹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症狀

CIN 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異常細胞通常都是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或是HPV檢測才發現,因此定期篩檢很重要。

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

1. 輕中度病變的處理

CIN1 多半屬於輕度病變,許多案例可在 1~2 年內自然消退,因此醫師通常會採取觀察與定期追蹤,並不會馬上治療。若持續存在或惡化,才會進一步介入。

2. 高度病變與原位癌(CIN2、CIN3)的治療

CIN2 與 CIN3,包含子宮頸癌第 0 期(原位癌),則需積極治療;常見方法是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Cone biopsy),切除子宮頸外口與異常組織,並進行病理檢查,以確認是否已有侵犯性癌細胞。若檢查結果顯示沒有侵犯性癌症,治癒率可達 90~100%。

3. 其他治療選項

依病灶大小與患者需求,醫師也可能選擇以下方法,適合年輕、仍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

  • 冷凍治療(Cryotherapy):利用低溫破壞異常細胞。
  • 電燒或環狀電切術(LEEP):切除或燒灼病變組織。

4. 若檢出侵犯性癌細胞

若圓錐切片發現癌細胞已進入基底膜下方,表示已轉變為侵犯性子宮頸癌,治療通常需進一步進行子宮切除術(Hysterectomy),以徹底移除癌變部位。

5. 治療後的追蹤

即使治療後復原良好,仍需定期子宮頸抹片與 HPV 檢測,因為部分患者仍有復發風險。對於希望保留子宮者,若有復發,醫師會再評估進一步治療。(延伸閱讀:子宮頸癌早期無症狀!復發與末期症狀有這些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前病變

HPV是引發癌前病變的主要因素,因此最佳預防方式是接種HPV疫苗、定期篩檢(子宮頸抹片檢查+HPV篩檢)、安全性行為、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為核心:

1. 接種HPV疫苗

未發生性行為前接種保護力最佳,即使有性經驗,仍可以接種疫苗,仍可預防未感染的HPV型別,能大幅降低CIN與子宮頸癌風險。

2. 定期篩檢

CIN通常無症狀,因此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和HPV檢測可早期發現與治療,避免進展為癌症。

3. 安全性行為

正確使用保險套、減少性伴侶可降低感染機率,但無法完全阻絕HPV。

4. 戒菸

吸菸者罹患中重度CIN與侵犯性癌的機率高出2-3倍。

5. 維持良好免疫功能、治療共病

HIV感染或免疫功能不全者癌變進程快,需更積極追蹤與治療。

公費抹片檢查與HPV篩檢

1. 子宮頸抹片檢查

  • 25–29歲:每3年1次免費補助
  • 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免費補助

2. HPV篩檢

提供女性35、45、65歲時,各1次免費HPV檢測,強化抹片之外的篩檢效果。

3. HPV公費疫苗

國內自2025年9月實施國中男女公費補助HPV疫苗施打。

台灣30年來透過抹片推廣,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已下降逾7成;民眾配合HPV疫苗接種與篩檢,達成WHO消除子宮頸癌的目標。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子宮頸上皮贅生瘤第三級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grade III (CIN III)≠子宮頸癌第三期 -從藝人傅娟罹病事件看子宮頸癌迷思(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  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4710/contents/m/26-9.htm  Accessed Nov 9, 2020.

子宮頸癌的分期與治療(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63  Accessed Nov 9, 2020.

子宮頸上皮內贅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5493  Accessed Nov 9, 2020.

國健署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878&pid=19321 Accessed Oct 16, 2025.

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ervical-cancer Accessed Oct 16, 2025.

cdc.gov/std/treatment-guidelines/hpv.htm Accessed Oct 16, 2025.

cdc.gov/cervical-cancer/screening/ Accessed Oct 16, 2025.

https://www.cancer.gov/types/cervical/

現行版本

2025/10/17

文: 鄭光廷

醫學審稿: 何懷德醫師

周士閔 更新


相關文章

重拾性生活!子宮頸癌後的親密關係

子宮頸癌疼痛難耐!抑制疼痛的方法


醫學審稿:何懷德醫師 · 腫瘤科 · Wikibooks(維基書)|文:鄭光廷 · 更新日期:2025/10/17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