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肺癌是台灣國民的頭號殺手,症狀如胸痛、臉部或頸部靜脈腫脹、不停 咳嗽 、咳血、吞嚥困難、聲音嘶啞、喘鳴、血痰、體重減輕等。吸菸、 空汙 、遺傳是主因。治療以手術、化療、放療、標靶為主。

基礎知識

肺癌

別讓腦轉移成困擾!ALK肺癌治療帶來新希望

本文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授權《Hello醫師》轉載   諮詢/臺大醫院內科部 何肇基副主任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肺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之首,不論發生率或死亡率皆為第一。雖然ALK基因突變肺癌僅佔非小細胞肺癌的4%,卻常見於年輕、不抽菸的族群,更令人棘手的是,近三成病人在確診時已出現腦轉移。所幸,目前有很多標靶藥物可以治療,成效大幅提升,不僅可延長無疾病存活期,還能有效防止腦部轉移惡化,平均存活時間突破六年,ALK肺癌已從令人聞之色變的極惡性肺癌,變成一種「慢性病」。 別以為年輕或不吸菸就安全!ALK肺癌初診約三成已有腦轉移 台灣約七成晚期肺腺癌病人帶有基因突變,其中以EGFR最常見,約佔55%,其次就是ALK突變,約佔3%到6%。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何肇基醫師指出,ALK是一種融合基因,特性是好發於60歲以下及不吸菸的族群,且癌細胞惡性度相當高,常一診斷即為第四期。 肺癌最常轉移至腦部、骨頭、腎上腺與肝臟,其中腦部轉移的治療最為困難。ALK型肺癌的特性之一,就是極易腦轉移,初診斷的病人中有30%已轉移至腦部,治療十分棘手。 接力使用二、三代標靶藥物,存活期可突破三年 ALK基因突變肺癌的治療,隨著標靶藥物陸續問世而改變。第一代標靶藥物「截克瘤」(Crizotinib)雖較化療效果佳,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約10.7個月,但之後上市的第二代標靶藥物,如「安立適」(Alectinib)、「癌能畢」(Brigatinib)與「立克癌」(Ceritinib)等,療效好非常多,目前是以第二代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無惡化存活期平均可達17至35個月。 何肇基醫師說,當病人對第二代藥物產生抗藥性時,則可進入第二線治療,改用第三代藥物「瘤利剋」(Lorlatinib),延長約6到7個月的無疾病存活期。以二、三代標靶藥物接力使用,總存活期可超過42個月,即三年半。 但他也坦言,目前還沒有第四代標靶藥,儘管有新藥正在進行第一期、第二期臨床試驗,第三線治療只能採化療。至於免疫治療,對ALK突變型肺癌幾乎無效,健保也未給付。 若瘤利剋挺進第一線,存活期可望突破五年 現在醫界將瘤利剋直接用於第一線治療,效果驚人,「根據臨床數據,瘤利剋的無疾病存活期突破60個月,將近五年之久。」何肇基醫師指出,若病人在之後出現抗藥性,屆時若有新藥可接力使用,整體平均存活期有望達六年以上、甚至十年。 更令人振奮的是,瘤利剋在防止腦轉移方面表現相當好,「五年內有92%的患者腦部腫瘤未惡化,其中大部分人的腫瘤甚至完全消失。」對於ALK患者常見的「一開始就腦轉移」,瘤利剋成為扭轉命運的關鍵。 精準治療+可控副作用,讓ALK肺癌慢病化 儘管標靶藥物帶來治療成果,但仍須注意副作用。第二代藥物常見肝功能異常、便秘、噁心及肺部損傷等症狀。何肇基醫師表示:「肺損傷會有發燒、咳嗽、喘等症狀,多在服藥前兩週內出現,發生率低於10%,及早處理大多可以改善。」。 至於瘤利剋,則有三大副作用:體重增加、血脂上升及下肢水腫。患者需配合飲食控制,或搭配降血脂藥物以穩定狀況。此外,部分病人的中樞神經可能會受到影響,出現情緒低落、詞不達意、甚至幻覺等,建議治療期間由家人陪伴觀察,如有症狀可透過減量或暫停藥物緩解。 何肇基醫師強調,ALK肺癌已邁入慢性病化階段,只要接受精準治療,配合規律服藥、定期回診與生活調整,不僅能長期控制病情,也有機會擺脫腦轉移陰影。「ALK突變的病人其實算幸運,因為這類型的癌症對標靶藥物反應最好,長期存活,絕對不是夢!」 《肺癌攻略》專為肺癌病友治療而設計的LINE數位工具,改版後功能更強大,幫助病人「懂看、會問、有資源」 📱手機版:https://line.me/R/ti/p/%40028qfntl 💻網頁版: https://lungcancer.ecancer.org.tw 原文連結:https://knowledge.pse.is/82ugq4

看更多 肺癌 相關文章

肺癌

罹患肺癌後總是悶悶不樂?4招扭轉悲觀想法,挺過抗癌生活!

由於病痛的折磨和治療的艱辛,肺癌病患心情總是較為沮喪或負面,也因如此,身旁的親友經常會向癌友說要正面、積極、努力,但有時相同的話聽久了,就會感到厭倦,甚至因無法改變心情而自責,產生放棄的念頭。 事實上,身為肺癌癌友的您不必對於無力感、疲憊感或其他負面的情緒感到內疚,抗癌的過程本就艱苦孤獨,會產生負面想法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不應壓抑自己。可適時發洩心中的沮喪與不滿,但也不要身陷負面情緒之中,以免對抗癌過程產生負面影響。 以下《Hello醫師》教您4個改變心情的具體方法,幫助您克服抗癌低潮。 1. 選擇正面、積極的環境 多與開心、積極、樂觀的親友來往,或加入病友支持小組,當身邊被正向積極的人圍繞,人不自主地便會被其他人的正面心情感染;反之,若身邊盡是負面、緊張或消極的人,就會容易感到負面、悲觀。 除了處在正面的環境之中,肺癌癌友們平時也可聆聽令人振奮的音樂,或觀看鼓舞人心的書籍和電影,以建立度過抗癌生活所需的積極動力。 2. 改變思考模式 您必須深刻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尋找方法來改變觀點,有時候幽默感很有幫助,您可以用自嘲的方式,公開訴說心裡的挫折與擔憂,如化學療法會讓人掉髮,您可能會為失去頭髮感到傷心;又或者,改變看待事情的方法,想想不用理髮可以省下很多錢,掉髮會影響情緒,但頭髮永遠都會再長回來。 3. 對自己說出正面、肯定的話 唸誦或自言自語,聽起來可能有點好笑,但當您對自己說出肯定的話,您會感到放鬆、壓力減輕,例如:我會打敗癌症、我是堅強的人。唸誦是一種冥想,可以讓您專注在語言與呼吸的方式上,藉此改善症狀。 4. 專注在快樂的事物上 想想看,在診斷出肺癌之前,您都喜歡做些什麼?對什麼有熱情?得了肺癌不代表就必須遠離會讓您開心的活動,例如上繪畫課或森巴舞課,可以邀朋友一起去,讓它變成定期的活動,幫助轉移負面消極想法,並加強正面積極想法,而且多活動身體也能讓人感到更開朗。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肺癌

吃蔬果抗肺癌~5維生素增強抵抗力

維生素(Vitamin)對人體健康十分關鍵,尤其當罹患肺癌(Lung Cancer)時,補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就更重要了,所以分享以下5種抗肺癌的維生素,供讀者們參考。 1. 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一種,可以保護肺部,抵禦致癌毒素的侵害,只要多吃紅、橘、綠色蔬菜,就能攝取到天然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例如番茄、胡蘿蔔、番薯、波菜、羽衣甘藍與其他綠葉蔬菜。 2. 維生素B6 維生素B6主要存在於胡蘿蔔、蘋果、香蕉、綠葉蔬菜、番薯及動物內臟中,適度攝取,同樣能為肺部增強保護傘,對抗外來物質的侵害,促進肺部健康,並有效對抗肺癌。 3. 維生素C 許多研究顯示,抗氧化劑(Antioxidant)能減緩或預防癌症,因此建議多攝取柑橘、甜椒、綠葉蔬菜、莓果、番茄與南瓜等蔬果,其維生素C中富含抗氧化劑,能抵抗肺癌、增進人體免疫力。 4. 維生素D (Vitamin D) 維生素D證實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和轉移,而骨化三醇(Calcitriol)是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能調節細胞生長,也能限制腫瘤的血液供給量,與減少癌症轉移現象。平時可以從蛋黃或魚肉中獲得維生素D,魚肉中以鮪魚尤佳,也可以依醫師或藥師建議,選擇補充品,或是多曬曬太陽。 5. 維生素E 維生素E具備優異的抗氧化能力,能降低臭氧與肺部汙染物帶來的傷害,因此,在飲食上多攝取雞蛋、小麥胚芽、肝臟、未精煉的植物油與深綠色蔬菜,其中皆含豐富維生素E,有益身體健康。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專家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與專家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