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3】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3】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

糖尿病高居國內主要死因第5位,估計糖友高達250萬;糖友可能對於共病與併發症所帶來的危害有所警覺,但也常忽略糖尿病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包括低血糖、糖尿病用藥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陷糖友於駕駛風險之中。

《Hello醫師》特別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作,針對「糖尿病與駕駛安全」推出一系列報導,並佐以影音、解釋性資訊圖表、動畫及電子書E-book等形式,讓民眾更了解「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的重要性(編按:即血糖值 90)。

個案故事

資深糖友羅先生週末開車載家人出遊,才剛上路不久,就出現手抖症狀。他緊急將車停在路邊,拿出血糖機測血糖,發現數值低於70mg/dL。

他立即補充糖分與麵包,等血糖回升至90mg/dL以上,並且充分休息45分鐘,等症狀緩解後,才繼續開車上路。

羅先生回診時,向醫師提及上述經歷。醫師為他安排眼底攝影與腎功能等共病檢查,顯示他除了血糖偏低,也有輕微的視網膜與腎臟病變;好在及早發現,沒有釀成更嚴重的駕駛意外。

腎功能不佳會影響降血糖藥物的作用,醫師根據羅先生的腎指數,調整降血糖藥物,同時叮囑他將血壓、血脂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避免病情加重。所幸,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醫師評估羅先生狀況穩定,可安心駕駛無慮。

糖尿病友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各種併發症,包括大、小血管病變與神經病變,其中,小血管病變會影響眼睛與腎臟等器官。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接受《Hello醫師》專訪時表示:糖友的視網膜病變盛行率約2至3成,嚴重時會影響視力;腎臟病變則是導致低血糖發生的原因之一。她提醒,視網膜及腎臟病變都可能影響駕駛或騎車安全,因此,糖友除了應預防併發症,駕駛前更應確認血糖值是否超過90mg/dL,「測了再上」才能確保安全。

小血管併發症對駕駛安全潛在影響

糖友眼睛病變 嚴重恐失明

長期血糖超標,會造成大、小血管病變,其中,眼睛病變即是小血管病變之一病,包括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以及黃斑部病變等;其中又以視網膜病變最常見;根據統計,罹患糖尿病5年後,約20%病友會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罹病20年後,出現視網膜病變的比例更高達90%。

視網膜病變的典型症狀,包括導致視力模糊、視野中心產生黑點或扭曲等,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導致失明;目前同時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長與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的楊宜瑱醫師提醒,若眼睛病變發生在駕駛或騎乘機車時,將造成立即性的危險。

糖友腎臟病變 低血糖機率增

在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小血管病變中,糖友罹患腎臟病變的人數近年也不斷增加,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資料顯示,第2型糖尿病合併腎臟病變比例約17.92%,最後除了可能必須面臨透析治療,短期也會面臨低血糖造成的駕駛問題。

楊宜瑱表示,某些降血糖藥物的作用需要透過腎臟代謝,當腎功能不全時,會影響腎臟製造醣與藥物作用的效果,因此,容易導致低血糖,進一步影響行車安全;她呼籲,這類糖友除了平時應做好糖尿病控制外,必要時,也應和醫師討論,是否該適度調整降血糖藥物。

定期篩檢 儘早揪出小血管併發症

眼睛病變: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底檢查;若已發生眼睛相關病變,則依疾病狀況,每3至12個月定期追蹤。

腎臟病變: 

  1. 檢測尿蛋白:尿蛋白正常值應小於30mg/g;若數值在30~300mg/g,表示腎臟出現損傷;若已超過300mg/g,腎臟損傷已較嚴重,可能發生心血管病變。
  2. 檢測腎絲球過濾率(eGFR):若eGFR 小於60 ml/min/1.73 m2,則已進入慢性腎臟病階段。

如何預防小血管病變

糖友的血管病變和長期高血糖、血脂與血壓有關,此外,許多研究都發現,膽固醇過高、體重過重、吸菸或不運動等,也會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或惡化。

楊宜瑱提醒,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與血脂,維持良好的飲食與健康習慣,同時注意體重,可以延緩眼睛與腎臟疾病惡化,避免視力喪失及洗腎的機會。

以眼睛病變為例,只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並積極接受治療,同時配合血糖、血壓的控制,可以減少50%失明的機會。

糖尿病低血糖駕駛安全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

勿忽略低血糖症狀 嚴重恐致命

低血糖是糖友最常忽略的急性併發症之一,當血糖值低於70mg/dL,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症狀,例如,頭暈、發抖、冒冷汗,嚴重時甚至會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楊宜瑱表示:「糖友常認為,糖尿病只是血糖過高的問題,因而忽略低血糖的症狀,其實低血糖症狀往往來得又急又快,若發生在駕駛時,將影響自身與其他用路人的安全,因此,避免低血糖也相當重要」。

太晚吃、吃不夠 小心低血糖上身

低血糖發生的可能原因,包括如下:

  1. 藥物使用不規律
  2. 主餐之間相隔過長
  3. 肝、腎功能不全
  4. 長時間運動

楊宜瑱指出,現在因藥物所引發低血糖的機率較不常見,反而是糖友使用胰島素或刺激胰島素的藥物後,忽略應儘快進食或吃的量不夠,而引起低血糖症狀;楊宜瑱建議,用藥後不僅要盡快補充食物,還要吃到足夠的量,吃太少,就算是使用低血糖風險的藥物,也容易有低血糖症狀。

做好日常照護 糖友也可以很健康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11%,初估有250萬名糖友,楊宜瑱表示,罹患糖尿病背後的生理機轉很複雜,不只是源自於飲食或體重等單一因素所導致,因此,就算確診糖尿病也不要氣餒,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疾病相關風險因子,正面去面對糖尿病,糖友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樣,過得很健康。

糖友駕駛須知 「測了再上 就是(90)要安全」

  1. 上路前測血糖,超過90mg/dL,才可上路,若低於90mg/dL,必須先補充15公克糖分。
  2. 休息15分鐘後再測一次血糖,若血糖值仍未高於90mg/dL,持續補充15公克糖分,直到血糖超過90mg/dL,休息30分鐘且症狀消除後,才可開車上路。
  3. 當駕駛時發生疑似低血糖症狀,須立刻將車停靠在安全的位置,拔出鑰匙並離開駕駛座。
  4. 補充15公克的糖後,同時攝取麵包、餅乾等長效型碳水化合物,15分鐘後測一次血糖,若血糖達標,須再等待45分鐘,直到血糖穩定與症狀消失,才可繼續上路。
  5. 糖友上路前須準備血糖機、試紙與血糖補充劑,下車時不要留在車上,避免高溫與陽光破壞機器與影響食物保存。
  6. 當車程超過2個小時,若有使用特定降血糖藥物,或導致低血糖風險的胰島素與胰島素分泌劑,即使沒有低血糖症狀,也建議停下來休息,並且檢測血糖。

更多糖尿病相關資訊,請點選下方【糖尿病與駕駛安全】專區或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查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1. 2022第2型糖尿病照顧指引(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http://www.endo-dm.org.tw/DB/book/88/11103%E6%8C%87%E5%BC%95_v6-2_all(%E5%85%A7%E6%96%87).pdf.Accessed August 15, 2024.
  2. 你可能不知道的糖尿病腎病變,成因有哪些?(糖尿病關懷基金會)https://www.dmcare.org.tw/article/346.Accessed August 15, 2024.
  3. 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http://www.endo-dm.org.tw/dia/direct/index.asp?BK_KIND=36¤t=%E8%87%BA%E7%81%A3%E7%B3%96%E5%B0%BF%E7%97%85%E5%B9%B4%E9%91%912019%E7%AC%AC2%E5%9E%8B%E7%B3%96%E5%B0%BF%E7%97%85+++++++++++++.Accessed August 15, 2024.
  4. 糖尿病友駕駛安全專家會議綜論(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http://www.endo-dm.org.tw/dia/direct/.Accessed August 15, 2024.

現行版本

2024/08/26

文: 黃欣妍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黃欣妍 更新


相關文章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1】糖友最常忽略「低血糖」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測了再上 90要安全」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5】「糖友和一般人一樣」沈宜靜醫師:低血糖可預防 可處理 可避免 測了再上免緊張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黃欣妍 · 更新日期:2024/08/26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