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是什麼?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 GERD)也就是俗稱的胃酸逆流,指胃的內容物上行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呼吸道,並導致火燒心、打嗝及咳嗽等症狀;在台灣的盛行率超過30%,相當常見,《Hello醫師》以下為您介紹胃食道逆流症狀、飲食、原因、診斷及緩解與治療方式。
胃食道逆流症狀:初期和嚴重症狀一次看
許多患者在胃食道逆流發作前,會先出現脹氣、打嗝,最初只有氣體嗝出,但隨著症狀惡化,最後便可能演變為胃酸或食物逆流。
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的症狀如下:
- 火燒心(胸口灼熱):病患的下胸(胃部)至頸部區域,出現疼痛或灼熱感;有時症狀會往上影響至喉嚨部位。
- 胃酸逆流:感覺食道有液體往上逆流至口腔,經常發生於夜晚睡覺平躺時,部分患者會因此被嗆醒而影響睡眠。
胃食道逆流的其他症狀:
胃食道逆流嚴重者,除了可能會因胃酸反覆刺激食道、咽喉,而導致慢性咳嗽之外,胃酸也可能灼傷聲帶,或影響周遭器官,併發胸悶、胸痛等症狀。
胃食道逆流飲食吃什麼緩解?建議、禁忌食物整理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什麼?
- 低纖蔬菜、瓜果
- 低纖、低糖水果
- 雞蛋或低脂蛋白質,例如魚肉、雞胸肉
- 其他低纖、低糖、低脂、少油、少鹽之口味清淡的食物或料理,例如白飯、麵條。
胃食道逆流可以喝什麼?
- 水(尤其重要,能幫助稀釋與減弱胃酸)
- 低糖果汁
- 低脂或脫脂牛奶
- 豆漿
- 杏仁茶
胃食道逆流不可以吃什麼?
- 辛辣食物或料理:辣椒、胡椒、咖哩、芥末
- 高油脂食物:炸物、油脂含量高的肉類或料理
- 甜食:蛋糕甜點、冰淇淋、餅乾、巧克力
- 酸性或高纖水果:檸檬、葡萄柚、蔓越莓、番茄、柳丁、奇異果、鳳梨
- 刺激性食物:洋蔥、韭菜、酸菜、薄荷
- 糯米製品:飯糰、油飯、糯米腸
- 加工食品:香腸、臘肉、培根或其他加工食品
胃食道逆流不可以喝什麼?
- 酒
- 含咖啡因之飲品,例如茶或咖啡
- 碳酸飲料
- 油脂含量高之飲品,例如全脂牛奶、奶昔
胃食道逆流原因
一般認為胃食道逆流的主因是胃酸或膽汁進入食道裡頭,在正常情況下,食物和液體會往下流進入胃部,當人吞嚥時,環繞食道下方底部的括約肌,也就是賁門會放鬆,讓食物進到胃裡,並再度關閉;然而,若賁門括約肌發生異常或是較為虛弱,便可能導致胃的內容物逆流至食道中。這個過程稱為胃酸逆流。當胃酸逆流的現象重複發生時,便可能引發其他消化系統症狀。
胃食道逆流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 常吃刺激性食物
- 不良飲食習慣:經常暴飲暴食、吃完食物就馬上躺下
- 抽菸、喝酒
- 藥物因素:服用會刺激胃酸的藥物,例如阿斯匹靈或部分高血壓藥物
- 肥胖、懷孕:增加腹部的壓力,讓賁門容易鬆弛
- 氣喘(胃食道逆流和氣喘 惡性循環「雙生病」)
- 糖尿病
- 胃部排空延遲
- 結締組織缺陷,例如硬皮症
胃食道逆流怎麼辦?會自己好嗎?5招緊急處理
若僅是輕度的胃食道逆流,可藉由以下方式改善症狀,但若長期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建議仍盡快就醫檢查,查明病因並對症下藥。
- 喝溫水:稀釋胃酸、減少刺激
- 從躺改坐或從坐改站:挺直上半身以降低賁門壓力,讓胃酸不易逆流
- 服用制酸劑類型的胃藥
- 鬆開皮帶或脫掉過緊衣物
- 睡覺時墊高枕頭、左側睡
胃食道逆流怎麼舒緩治療?
胃食道逆流如何診斷?
醫師會依據你的症狀診斷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進行某些檢驗來確認狀況,例如:
- 24 小時食道酸鹼值測定(Ambulatory acid (pH) probe tests):利用儀器測量 24 小時酸鹼值。
- 內視鏡(Endoscopy):利用有彈性的管子來觀看食道內部以及蒐集組織樣本(活體組織切片)來進行進一步實驗。
- 測量食道的活動並衡量食道內的壓力。
- 利用水和鋇(Barium)的混和液覆蓋消化系統內部並拍攝 X 光片,並從 X 光片檢查食道是否有異狀。
胃食道逆流如何治療?
許多人會使用非處方藥來治療胃食道逆流,但若症狀惡化或藥物沒有幫助的話,可能會需要透過手術或其他方式來處理胃食道逆流。下列為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
- 制酸劑(Antacids):例如美樂事(Maalox)、胃爾達錠(Mylanta)、健胃仙(Gelusil)、嘉胃斯康(Gaviscon)、碳酸二羥鋁鈉(Rolaids)以及坦適含鈣胃錠(Tums),能快速舒緩症狀。
- H-2受體阻斷劑(H-2-receptor blockers):這類型的藥物包含希每替定(Cime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尼扎替丁(Nizatidine) 或 雷尼替丁(Ranitidine)。(推薦閱讀:胃藥有致癌物?雷尼得錠的安全性)
- 防止胃酸產生並治癒食道的藥物:蘭索拉唑(Lansoprazole)以及奧美拉唑 (Omeprazole)。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embed-health-tool-b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