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傷口好不容易癒合後,疤痕卻遲遲不消,甚至逐漸隆起的經驗嗎?既不美觀,讓人又癢又抓甚至還會隱隱作痛。這個令眾多愛美人士頭痛的症狀,稱為蟹足腫(Keloid)。
究竟什麼原因會造成蟹足腫?與肥厚性疤痕有什麼差別?又該如何預防及治療?《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大家一一解惑!
蟹足腫是什麼?
蟹足腫是一種凸起的疤痕,目前仍未了解其形成原因。有些人有容易產生蟹足腫的體質,使得蟹足腫較容易在這些人身上產生。以人種來看,蟹足腫在非洲、亞洲和拉美人身上比較容易產生,而非洲和亞洲人中又有約1/3的人的一級血親,也有蟹足腫的症狀,顯示其擁有家族遺傳的傾向。
以年齡來看,10~30歲間是蟹足腫的好發區段。蟹足腫在疤痕處形成之後,會逐漸成長變大,一旦蟹足腫停止生長後,顏色會漸漸地變深,這也是很多人想要切除蟹足腫的原因,畢竟誰也不希望身上有個又大又黑的疙瘩。
另外,蟹足腫出現的時間可長可短,但最慢通常在1年之內會生成,蟹足腫可能會讓人感到搔癢或是刺痛。
蟹足腫與肥厚性疤痕比一比!
單從外觀看來,蟹足腫可能會與肥厚性疤痕(或稱增生性疤痕)有些類似,它們都是疤痕組織過度增生,而出現疤痕凸起、變厚的症狀,不過蟹足腫還要更進一步,它的疤痕不僅僅只侷限在傷口,甚至還會擴散到傷口以外的部分,因此對患者的外表,或是活動度的影響,也比肥厚性疤痕嚴重。
蟹足腫常見7原因
- 撞傷(推薦閱讀:受傷後要冰敷還熱敷?這樣分辨就對了)
- 擦傷
- 割傷
- 手術傷口
- 打耳洞
- 酸性物質灼傷
- 水痘傷口
蟹足腫的形狀長怎樣?
蟹足腫的形狀會根據其形成的位置而定,一般來說長在耳垂部分的蟹足腫,呈現橢圓形;若是在胸部、手腳的位置,則會呈現微微浮起的疤痕形狀。蟹足腫摸起來的觸感可能跟麵團一樣軟軟爛爛的,也可能像橡膠一樣有彈性,取決的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狀況。
蟹足腫的預防方法一次看
預防這3種蟹足腫
- 打耳洞:如果你打完耳洞後,發現耳垂逐漸變硬,那就代表蟹足腫即將現形。最好戴上壓力耳環,來阻擋蟹足種的形成,配戴時間可參考下面的治療方法所述。耳洞可能會因此而逐漸密合,但不建議再打新的耳洞,因為很可能會再次引發蟹足腫。
- 刺青或其他穿環部位:處理方式大致與第1點差不多,其他部位的壓力護具可能會因長時間穿著而更加不適,在做大範圍的刺青之前,最好再三評估,因為可能會造成大範圍的蟹足腫。(推薦閱讀:刺青稍等咧!小心過敏感染留疤等風險)
- 手術前先告知醫師:如果你有蟹足腫的體質,在做手術前可以先告知醫師,了解是否有其他較不易引起蟹足腫的處理方式,或可預先針對蟹足腫來安排術後的治療方法。
4招妥善照顧傷口 預防蟹足腫生成
1. 傷口清洗:保持傷口乾淨有助減少疤痕的產生。如有蟹足腫體質者,不建議使用雙氧水和優碘等消毒用品,並改以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搭配肥皂清理傷口,就能避免傷口過於乾燥。
2. 包紮:使用油布可幫助傷口保濕,而利用紗布包紮,則比較不會產生傷口沾黏的情況。
3. 防曬:有研究顯示紫外線(UV)會幫助使人容易產生疤痕,以及造成疤痕顏色暗沉。因此,在傷口復原前,可透過包紮和衣物遮擋,來阻擋紫外線的吸收,復原後則可以使用防曬乳來代替。最好選擇SPF指數30以上,且對UVA和UVB都有防護效果的防曬乳。(推薦閱讀:防曬乳怎麼擦? 2小時補擦一次SPF至少30)
4. 除疤凝膠(Silicone gel):使用除疤凝膠或貼片,來減少疤痕的區域,也能避免蟹足腫的形成。
蟹足腫6大治療方法
治療蟹足腫的方式有很多,皮膚科醫師會根據蟹足腫生成位置的不同,來決定使用哪種治療方式。蟹足腫也有可能在進行切除,或是以其他治療方式後,再度復發。另外,使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也較能找出對該患者較為有效的方法,以下為蟹足腫常見的6種治療方法:
- 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 ):透過注射皮質類固醇進入蟹足腫的疤痕,使疤痕縮小,通常要經過4次左右的療程,才能完全使疤痕扁平,成功率可達50~80%,療程過後仍有復發的可能,所以醫師常佐以其他治療方式來達到最佳效果。(推薦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 手術切除:手術切除看起來是個一勞永逸的方式,但幾乎百分之百會再次復發,因此醫師可能會透過注射皮質類固醇或是放射線治療,來減少復發機率。
- 壓力護具:例如壓力耳環、壓力襪和壓力衣等,透過護具在傷口的地方施壓,便能減少血液的傳輸,以避免產生蟹足腫。高達9成的人在穿戴壓力護具後,免於因手術切除後再度產生蟹足種的情形。不過穿戴壓力護具1天至少要16小時以上,且要持續半年至1年,患者的耐心和毅力可說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 雷射治療:透過雷射治療,可有效淡化疤痕顏色和凸起的幅度。
- 冷凍療法(Cryotherapy):對於範圍較小的蟹足腫效果較高,也會在注射皮質類固醇後使用冷凍治療,加強治療效果。
- 放射線療法(Radiation treatment):通常在使用手術切除蟹足腫後,會使用放射線治療以避免復發,也可以單獨使用來減少蟹足腫的體積,但仍不比前者有效。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