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0歲透析病友有顆80歲的心?當心「心腎症候群」!預防心臟衰竭注意這2點》,本次《Hello醫師》邀請台中瑞東診所杜柏村院長,說明心臟檢查對於透析病友預防心臟衰竭的重要性,以及心腎照護上常見的2大問題。到底透析病友應做哪些心臟檢查?多久要檢查一次?選擇透析中心和醫院的考量重點?讓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透析病友應每年檢查心臟,預防心臟衰竭!
心、腎緊密相連,只要一個功能低下,另一方也會被連累;因此,定期接受心臟檢查,才能避免心臟功能受損,免於心臟衰竭;在問題初顯時,及早接受相關治療及調整,才可維持透析病友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並延長壽命。
杜柏村醫師說明,除了抽血及理學檢查外,常見的心臟檢查項目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及心臟超音波;基本上,透析病友每年都應做1次心電圖和胸部X光;若為高風險族群,例如糖友或心臟相關疾病病友,或已有心臟衰竭症狀者,則應加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各項檢查說明如下:
- 理學檢查:為基本檢查項目。透過聽診檢查心臟異音、肺部液體積蓄與否;檢查腳踝、腿部及腹部有無水腫情形;並查看頸部靜脈是否腫脹。
- 抽血檢驗:回診時定期檢驗。檢查血氧及電解質,了解肝、腎功能是否有因心臟衰竭而受影響。
- 胸部X光:每年檢查1次。確認心臟大小的變化,檢查有無肺水腫或肋膜積水。
- 心電圖:每年檢查1次。測量心跳速率和規律性,查看有無心律不整、心臟缺血或心臟肥大等情形。
- 心臟超音波:是診斷心臟衰竭的重要項目。高危險族群或心臟衰竭病友應定期檢查,建議至少每年檢查1次;可了解心臟有無正常收縮與心臟結構、大小及功能是否異常。
心腎照護常見2大問題:認知不足、治療鏈不完備
杜柏村醫師強調,檢查雖然有用,但多數病友及照顧者缺乏定期檢查的認知,或是雙向轉診的治療鏈設置不夠完備,導致透析病友未定期追蹤,經常發生已心臟衰竭卻不自知。透析病友心臟衰竭的風險會隨洗腎年數增加而逐年上升,醫病雙方都應具備正確的認知與準備,才能讓治療與照護更臻完善。
沒生病不檢查?心臟衰竭的風險高、預後差!
臨床上常有病友或照護者認為沒有生病,就不用做檢查,或是覺得赴醫院檢查,會增加時間與心力上的負擔。然而,定期檢查是透析病友預防心臟衰竭的第一道防線!多數透析病友年紀已長,身體狀況較不穩定,一不注意就可能有異常,若發現時間較晚,治療難度往往也會隨之增加;年輕病友雖然身體狀況佳,但若發生心臟衰竭,死亡率也相當高;因此不分年紀,病友都應該要定期接受心臟功能檢查。
就臨床的觀察情況而言,醫療認知正確、定期檢查且照護完善的病友,無論心、腎的控制狀況都比較好;相反地,病友心態不夠正確積極、自我照護能力差,或是缺乏照護資源,預後就比較差,心臟衰竭的風險相對也較高。
轉診管道不流暢,降低就醫及檢查意願
然而,病友也常遇到醫療院所之間的治療鏈不夠完備,而造成以下狀況:
- 地方診所的認知不足,認為有問題再做檢查。
- 上、下層醫院雙向轉診的管道不流暢,例如基層診所沒有固定配合的醫院,或上層醫院接受轉診的程序複雜、病史資料傳達不夠清楚。
- 大型醫院缺乏統一醫療平台,加強對透析腎友心、腎的雙邊照護。
上述問題都會增加轉診難度及治療時間,降低病友的檢查意願。雖然雙向轉診在透析治療上行之有年,但仍有許多加強空間。
杜柏村醫師建議,透析病友選擇透析機構除了考量完善的等待制度外,也可選擇轉診管道流暢、照護全面的透析中心,利用其距離較近、較方便,具有可近性的優點;若選擇診所進行透析,也建議可選擇有定期配合大型醫院的診所,腎友除了可就近洗腎外,若遇問題或需接受檢查時,也能即時安排轉診。
在一般情況下,透析病友到透析中心或診所的次數會較頻繁,醫師和護理師通常較能掌握病友狀況,部分診所的治療範圍也包括心臟衰竭,能視情況安排轉診或給予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病友便能就近獲得良好的診療與照護,降低未來心臟衰竭的風險。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TW2212055512)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