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隱球菌病: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隱球菌病: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隱球菌病的定義

什麼是隱球菌病

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一種呼吸時吸入新型隱球菌引起的疾病。健康的人鮮少罹患此疾病,但對免疫系統異常的人來說,這種病特別危險,因為身體缺乏抵抗隱球菌感染的能力。

隱球菌病多常見

健康的正常人鮮少受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感染,通常感染的情形都發生在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身上,尤其是罹患重症愛滋病(AIDS)者。隱球菌可透過避免危險因子來避免感染。若需要更多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隱球菌病的症狀

哪些是隱球菌感染的症狀

健康的人感染隱球菌幾乎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不過,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身上,可能會造成腦部感染。而神經(腦部)症狀較晚出現,因此,多數感染者被診斷出來時都會出現腦部及脊椎腫脹發炎。下列是其他有可能出現的症狀:

上述並未列出所有症狀,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聯繫醫師。

什麼時該看醫師

若您出現上述症狀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請與醫師討論以得到最妥善的治療。

隱球菌病的原因

新型隱球菌會導致此疾病,且通常在土壤裡找到。若您吸入新型隱球菌,便會使肺部受感染。感染可能自行痊癒、或者留在肺部或擴散至全身。新型隱球菌感染通常發生在免疫系統低下的人身上,且為最常見的愛滋病患者致命感染。

隱球菌病的風險

什麼會提高隱球菌感染的風險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容易受感染,例如:

  • 愛滋病患者
  • 服用高劑量皮質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 medication)
  • 接受癌症化療
  • 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disease)

隱球菌病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隱球菌感染

醫師可透過下列檢查及檢驗來診斷隱球菌感染:

  • 血液培養
  • 頭部斷層掃瞄
  • 痰液培養(含抹片篩檢)
  • 肺部切片
  • 支氣管鏡檢查
  • 腰椎穿刺(Spinal tap) ,取得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 腦脊髓液培養及檢測是否出現感染
  • 胸腔X光
  • 隱球菌抗原測試(尋找特定可進入血液的新型隱球菌)

如何治療新型隱球菌感染

有些感染不需治療,不過,一年內必須定期檢查,以確保沒有擴散。若出現肺部病變或擴散,應開立抗菌藥物。可能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以下為可能治癒的藥物:

  • 兩性黴素B(Amphotericin B)
  • 氟胞嘧啶(Flucytosine)
  • 氟康唑(Fluconazole)

請注意!服用兩性黴素B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

隱球菌病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的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改善隱球菌感染:

  • 若您的免疫系統較弱,請避免到高汙染地區。
  • 好好休息,直到發燒及咳嗽痊癒。
  • 服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已減緩疼痛及退燒。
  • 喝足後的水並均衡飲食。若容易噁心嘔吐,請少量多餐。
  • 定時回診,以防病情復發。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Ferri, Fred. Ferri’s Netter Patient Advisor. Philadelphia, PA: Saunders / Elsevier, 2012.

Porter, R. S., Kaplan, J. L., Homeier, B. P., & Albert, R. K. (2009). The Merck manual home health handbook. Whitehouse Station, NJ, 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 Print edition. Page 1233

Cryptococcosis Neoformans.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328.htm. Accessed August 12, 2016.

Cryptococcosis Neoformans. http://www.cdc.gov/fungal/diseases/cryptococcosis-neoformans/definition.html. Accessed August 12, 2016.

現行版本

2021/01/25

文: CihRong Huang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周士閔 更新


相關文章

超級細菌MRSA是什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原因、症狀公開!

細菌感染恐致命!敗血症的原因、症狀、治療、預防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CihRong Huang · 更新日期:2021/01/25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