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登出嗎?
口乾會無法中和細菌產生的酸性物質,導致細菌生長且無法清潔食物顆粒,因而增加蛀牙風險。
口乾很普遍,影響年齡範圍不限。
以下為口乾常見的徵兆和症狀:
· 口腔、喉嚨或舌頭乾燥
· 經常口渴
· 唾液濃厚、黏稠
· 口臭
· 味覺變異與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
可能有些症狀上述未提到,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都請諮詢醫師。
若有上述提及徵兆或症狀,請諮詢醫師。症狀因人而異,請和醫師討論最佳解決方法。
· 藥物:某些藥物會留下副作用導致口乾,這些藥物可能是用來治療憂鬱症(Depression)、精神病、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和肌肉痠痛。
· 脫水:由發燒、嘔吐、腹瀉等造成。
· 老化:年長者往往有更多健康問題,可能導致口乾。
· 癌症治療:化療會影響唾液生成。
· 神經受損:手術或受傷後,可能會由神經受損導致口乾。
· 其他健康狀況,例如自體免疫性疾病、薛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俗稱:乾燥症候群)、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與愛滋病、中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疾病,都會導致口乾,甚至光是張口呼吸也會造成口乾。
· 抽菸:使用或咀嚼菸草會影響口中唾液量。
以下為口乾的多種風險因素:
· 濫用藥物
· 乾燥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
· 糖尿病(Diabetes)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與愛滋病(HIV/ AIDS)
· 憂鬱症(Depression)
· 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
·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 愛迪生氏病(Addison’s disease)
· 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
此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
醫師或牙醫會檢查口腔,並詢問醫病史與目前使用的藥物。
有時需要進行血液測試或掃描來測試唾液分泌。若是患上乾燥症候群,醫師會從唾液線取得活體組織切片樣本進行測試。
口乾治療取決於引起的問題:
· 若是藥物引起口乾,醫師會調整劑量或替換其他藥物來控制狀況。
· 若唾液腺運作不正常,卻還能分泌一些唾液,醫師或牙醫可能會開藥,讓腺體正常運作。同時建議做好牙齒保護。
以下生活調整和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應對口乾:
若有任何疑問,都請諮詢醫師,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 藉由喝水、無糖飲料或無糖口香糖來保持口腔濕潤。
· 避免用嘴巴呼吸,請用鼻子呼吸。
· 滋潤雙唇,舒緩乾燥。
· 避免食用影響口乾的食物,例如咖啡因、酒精、菸草、含糖或酸性的食物。
· 請使用含氟牙膏來呵護口腔,並使用牙線;記得要定期和牙醫預約看診,預防蛀牙。
Hello Health Group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Dry mouth. http://www.nhs.uk/conditions/dry-mouth/Pages/Introduction.aspx. Accessed July 21, 2016.
Dry mouth.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ry-mouth/basics/lifestyle-home-remedies/con-20035499. Accessed July 21, 2016.
Dry mouth (Xerostomia). http://www.dentalcare.com/en-US/dental-education/patient-education/xerostomia-english.aspx. Accessed July 21, 2016.
Dental health and dry mouth. http://www.webmd.com/oral-health/guide/dental-health-dry-mouth. Accessed July 21,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