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

口腔和其他身體部位一樣,充滿了各種不同的細菌,一般情況下這些細菌對健康是無害的。但若沒有做好口腔保健,導致口腔內的細菌失去控制,就有可能會引發感染,導致牙齦疾病、齲齒等的發生。

基礎知識

口腔健康

嘴破怎麼辦?5大原因害你「嘴巴破洞」這4招加速痊癒!

俗稱的火氣大嘴破、嘴巴破洞,其實正式名稱是口瘡(Canker sores),是一種在嘴巴裡面淺而小的口腔潰瘍(Aphthous ulcer)。嘴破時,進食或說話都很不舒服。一般嘴破有兩種類型,較常見為第一種,這種嘴破多為外力影響,例如:吃東西咬破嘴皮、或是矯正器刮破口腔,一般每年會出現 3~4 次,每次持續 1 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會發生;另一種嘴破,則因為身體狀況,導致口腔自然生成口瘡,在曾長過的人身上則更容易復發。 嘴巴破洞5大原因 造成嘴破的原因非常多,常見5類原因如下: 壓力過大 口腔內黏膜受損等 牙科用的器具也可能引發口瘡,如牙套或不合適的假牙。 酸性或堅硬食物刺激口腔:柑橘或其他酸性水果,如檸檬、鳳梨、蘋果、番茄或草莓等,以及表面堅硬的食物,都可能刺激口腔潰瘍或使症狀惡化。 潛在的健康狀況而引起的口瘡:免疫系統受損、荷爾蒙波動、維生素或礦物質的缺乏,如缺乏維生素B12、葉酸、鋅、鐵、鈣等,或胃腸道疾病,如乳糜瀉等。 口瘡vs唇皰疹 有些人會把口瘡與唇皰疹(Cold sores)搞混,這兩者是不同的。 唇皰疹又稱為「發熱性水皰」或「第一型單純疱疹」,由病毒引起,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但口瘡不具傳染性;唇皰疹通常出現在口腔外,如人中、嘴唇周圍或下巴,而口瘡是長在口腔內。 嘴破的症狀:嘴巴破洞白色是什麼? 舌頭、軟顎(口腔後部)或臉頰內側,出現疼痛感 在口瘡出現之前,有刺痛感或灼熱感 口瘡:白色或灰色圓形,帶有紅色邊緣 嚴重者,可能有身體發熱、淋巴結腫大等現象 嘴破怎麼辦?4 招加速痊癒 嘴破的疼痛感通常在 7~10 天內就會減輕,且 1~2 週內就會自然癒合,嚴重的口瘡可能需要長達 6 週才能癒合。雖然一般嘴破只能等待自然癒合又有復發的可能,但還是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加速癒合: 少吃刺激口腔的食物,包括柑橘類水果、酸性蔬果和辛辣食物 避免時常咀嚼口香糖引起刺激 記得飯後刷牙用軟毛牙刷,並且每天用牙線清潔,防止細菌感染 喝牛奶,吃優格或冰淇淋,可以幫助減輕疼痛 出現嘴巴破洞後,若發現它異常地大、不斷蔓延、持續 3 週或更長時間,難以喝水或伴隨高燒等情況,就必須去找牙醫治療,或前往醫療院所檢查是否有其他潛在疾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看更多 口腔健康 相關文章

齒顎矯正

咬合不正一定要矯正?醫師曝不矯正這些危險恐上門

咬合不正與牙齒矯正一直都是牙科治療項目的前幾名,其中,咬合不正不只經常影響外觀,甚至部分咬合不正嚴重者,還會出現頭痛、肩頸僵硬、聽力下降等症狀,若沒有正視問題即時矯正,恐怕會出現各種併發症並影響日常生活。咬合不正有何類型、應如何矯正?當咬合不正時若不矯正有哪些危險?就由《Hello醫師》為你一次說分明。 什麼是咬合不正 咬合不正(Malocclusion)是指齒列不整的一種現象,因上下顎骨骼內的牙齒排列不規則,或是肌肉功能不正常所導致的情況。暴牙、門牙外突、前牙錯咬、深咬、牙齒間隙過大,都屬於咬合不正的範圍之一。咬合不正不僅指牙齒排列不整齊,也會導致外觀出現以下特徵: 戽斗:俗稱月亮臉,下顎明顯突出。 牙齒內縮:外觀上為下巴後縮,戽斗突出與牙齒內縮。除需矯正外,還應搭配正顎手術。 顏面歪斜:上下顎的顎骨歪斜不正、暴牙會讓臉部歪斜。 咬合不正原因  先天後天比例各半 咬合不正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下列2種: 基因遺傳:較大的牙齒配上較小的顎骨,牙弓裝不下所有牙齒而讓牙齒排列不規則;牙齒太小而顎骨太大,容易讓牙齒間的縫隙太大,或是上下顎骨的大小不一致,造成牙齒錯咬。 環境因素:口腔與周圍器官長時間處於不平衡狀態,如吸吮大拇指、用嘴巴呼吸、只用一邊咀嚼、托腮,這些都會造成牙弓、牙齒角度的改變。 咬合不正何時該矯正? 不少人認為牙齒矯正的時機以12歲左右為佳,其實並非完全正確;由於每個人的顎骨發育時間不同,有些人在乳牙還沒換完時就需要矯正,有些人則需等到滿口恆牙才能矯正。 另外還有部分人的治療需分成2階段進行;第1段是提早在乳牙時期治療,第2階段則需等到恆牙換齊後,再搭配全口的固定式矯正裝置較佳,但整體的矯正時間就會延長。因此應在何時開始矯正,建議應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再判定最佳。 咬合不正需矯正多久? 咬合不正的矯正期需耗費多少時間,仍需視患者的咬合不正程度輕重並經醫師評估最準確。一般而言,從6個月到超過2年的治療期都有可能。 咬合不正並不一定得採手術治療,情況較輕者可使用牙套矯正即可。 咬合不正矯正手術可分下列3種 牙套:牙套可以分為傳統牙套與隱形(透明)牙套,傳統式就是我們一般看到的「鋼牙」,在牙齒上黏上矯正器以及綁上矯正線;隱形牙套近幾年來愈來愈流行,雖較美觀且容易清潔,但缺點是病人一天需要配戴至少20小時以上才有明顯效果。(推薦閱讀:你適合哪一款?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的好處與差別) 正顎手術:咬合不正若為單純的牙齒不整齊,通常只需戴牙套矯正即可,但若有戽斗、暴牙、下顎後縮這類骨骼異常問題,就必須先做正顎手術,將骨塊分開,然後再重新排列到理想的位置。 拔牙:有些人齒列過度擁擠,需要拔牙讓牙弓有足夠的空間排列所有的牙齒,醫師也會根據病人的咬合不正情況來決定要拔幾顆牙。(延伸閱讀:拔牙後別用吸管!5招預防乾性齒槽炎) 咬合不正不矯正 恐影響到全身 咬合不正除了影響到外觀,若長期置之不理,恐怕還會衍生下列病灶,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千萬不可大意: 咀嚼功能障礙:咬合不正的人無法將食物完全磨碎,容易增加腸胃器官的負荷。 容易蛀牙、牙周病:因牙齒排列不正,容易堆積食物在齒縫,不易清潔,容易蛀牙或是牙周病。 發音障礙:有咬合不正的人講話可能會漏風、影響發音的正確性,特別是有些發音需要牙齒輔助上更明顯。 顳顎關節病變:顳顎關節是耳朵前方下顎骨連接顳骨的關節,嘴巴的開合與顳顎關節有關,若牙齒歪斜會影響開合角度,長期下來會讓顳顎關節疼痛,嚴重時更會引起偏頭痛、肩頸痛。 口腔黏膜易受傷:偏離的牙齒在咀嚼時,容易咬到或是刮傷口腔黏膜。 咬合不正的日常保養 進行咬合不正矯正治療時,建議應搭配下列日常照護以達到最佳矯正結果: 牙齒與口腔清潔:配戴傳統式牙套的患者,應使用牙間刷來清潔每顆矯正器的縫隙,降低蛀牙或牙周病風險。 配戴維持器:矯正後仍需配戴維持器協助牙齒固定,此時若無確實配戴,恐怕造成牙齒移回原處,以致於完全白費工夫。 調整飲食習慣:配戴牙套後將造成牙齒痠軟,清潔上也相對困難,因此應盡量避免容易卡牙縫的飲食或黏性食物;吃水果或肉類時建議切成小塊以減少咀嚼次數。(推薦閱讀:特別容易蛀牙?口水少和愛甜食是齲齒主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牙齒矯正/美容

你適合哪一款?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的好處與差別

現代人愈來愈注重牙齒清潔與整齊,不少人成年後就想透過牙套矯正來改善外觀以及暴牙或牙齒咬合問題。然而,多數人對矯正牙齒仍停留在­傳統牙套、如同「大鋼牙」的刻板印象,每當微笑或開口交談就露出難以忽視的矯正器,尤其讓許多愛美的女性卻步。 因應市場需求,近年流行的「隱形牙套」愈來愈普及,加上便於清潔又美觀,因此大受歡迎。究竟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的差別在哪?是否所有人都可以戴隱形牙套呢?讓《Hello醫師》為你分別解析隱形牙套和傳統牙套的好處與差別。 隱形牙套5大優點 隱形牙套是由病人先印齒模之後,以電腦製作出個人的上下顎模型,再由醫師評估以及電腦軟體模擬牙齒的移動方向與程度,讓矯正期間牙齒的移動速度在病人可接受的範圍,逐漸幫助牙齒重新排列整齊。(延伸閱讀:成人戴牙套需要注意這些) 近年來不少人開始捨棄傳統牙套,選擇隱形牙套,主要是隱形牙套有下列的好處: 美觀舒適度絕佳:隱形牙套戴上去之後幾乎看不見,不像傳統牙套會露出鋼線與矯正器,再加上隱形牙套為醫學塑料(聚氨酯)製成,可服貼在牙齒表面,舒適性大為提升。 拆卸輕鬆:隱形牙套拆卸方便,不會因戴牙套就無法享用美食。不過隱形牙套一天需配戴20~22小時,有些人拿下來之後會忘記戴上去,相當考驗病人的自律能力。 疼痛感下降:傳統牙套因有鋼線拉扯牙齒移動,或因鋼線過長刮傷口腔黏膜,而隱形牙套則因服貼於牙齒上,少了鋼線的拉扯而讓疼痛感大幅下降。 彈性回診:不似傳統牙套需要醫師定期調整鋼線,約每3~4週須回診,隱形牙套的回診時間可拉長至6~8週。 清潔容易:隱形牙套具可隨時拆下清洗的便利性,讓牙齒不會因戴牙套而無法完整清潔,降低蛀牙風險。(延伸閱讀:蛀牙抽神經?要做牙套嗎?根管治療的過程與注意事項) 傳統牙套雖不易拆卸清潔,容易刮傷口腔,但其矯正力道與效率較高。 傳統牙套的好處 傳統牙套則是利用矯正器以及鋼線施力讓牙齒移動,正式配戴前甚至有部分患者須視個人情況拔牙以利調整結果。由於需要來回調整鋼線,以確保牙齒達到理想的位置,除了牙齦因鋼線緊縮而不適之外,也因傳統牙套為金屬鋼材,經常會誤傷口腔,因此部分患者容易經歷疼痛感,讓許多人在美觀考量之外,也因疼痛度而更加排斥。 然而,傳統牙套雖看似麻煩又不美觀,但實際上仍具優點: 矯正力道強:由於回診時間短,且需要醫師視個人矯正情況手動調整鋼線,比起回診時間長的隱形牙套,矯正力道較強,也可縮短矯正期、更快結束配戴。 配戴時間固定:傳統牙套都是黏在牙齒上,不像隱形牙套可隨時取下、偶有忘記戴回去的情形,進而影響矯正結果。對於較不自律的人來說,傳統牙套相對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控制牙根具優勢:相較於隱形牙套,傳統牙套力道較強,對於牙根的控制程度也比較好。若是牙齒需要大幅調整的病患,仍建議選擇傳統牙套比較適合。 戴牙套前後需要注意什麼? 戴牙套前需要請醫師評估牙齒的問題,例如是否有深咬、暴牙、咬合不正等問題,再來醫師會決定你適合戴隱形牙套或是傳統牙套。除此之外,戴牙套前還需要檢查是否有牙周病,若有牙周病可能要先治療好才有辦法做後續的診斷。(推薦閱讀:咬合不正一定要矯正嗎?醫師曝不矯正恐有這些危險) 戴上牙套後,請務必遵守以下事項: 維持口腔清潔:傳統牙套的清潔較不易,應使用牙間刷來清潔矯正器與牙齒之間的食物殘渣。 清潔牙套:若配戴隱形牙套,牙套也需要定期以清水清洗,以免細菌孳生其中。 盡量吃軟質食物:比起隱形牙套可以隨時拆卸吃東西,傳統牙套會讓牙齒痠軟,建議盡量以軟質或是流質食物為主,並避免黏牙、需要撕咬或是容易卡在牙縫的食物。 配戴維持器:在療程結束後,應遵照醫囑搭配維持器戴好戴滿,避免剛矯正好的牙齒回到原位。(你也想知道:口腔保健這樣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牙齒矯正/美容

牙肉不足影響植牙!植牙手術前先做好牙齦補肉

普遍來說,接受植牙手術前的評估,醫師會將重點放在評估骨頭量及植牙空間,但你知道牙肉不足也會影響到植牙的使用壽命嗎?(同場加映: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牙肉不足一般是指位於牙齒含牙齦間的「角化牙齦」發生萎縮,在這缺乏牙肉的情況下植牙,不僅會讓植體外露,也會造成刷牙容易流血,發生細菌感染的風險,因此需要透過補肉手術,修復角化牙齦。 牙齦萎縮可以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常見原因如下: 生理性牙肉萎縮 1. 年紀增長下,造成牙齦系統功能退化。 2. 飲食、藥物、生活環境汙染等因素造成早發性牙齦萎縮。(延伸閱讀:抽菸傷口腔~牙齒萎縮變黃 還生口臭) 病理性牙肉萎縮 1. 因牙周病關係,使牙齦受到牙結石和牙菌斑侵蝕,營養漸漸流失,接著就會導致牙槽骨流失進而造成牙齦萎縮。 2. 潔牙方式不標準以及不正確。(推薦閱讀:除了刷牙用牙線~口腔保健再添5招) 3. 配戴活動式假牙導致摩擦和壓迫牙齦。 4. 牙齒沒有咀嚼功能,牙周組織長期閒置狀態。 補肉手術患者案例分享 患者張先生口腔狀況不太理想,除了長期受到牙周病之苦,還有缺牙問題,進而求診林書正醫師接受治療,經醫師評估過後,患者骨頭尚未被嚴重破壞,但須先進行全口牙周病手術,並且搭配無痛水雷射殺菌,降低患者疼痛和幫助癒合,不過因為患者角化上皮嚴重不足,所以經過植牙手術後,安排補肉手術移植,增加患者植牙的穩定性。(延伸閱讀:植牙為什麼會失敗?6原因全面評估預防) 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牙齦萎縮是不可逆的,當患者牙齦出現萎縮除了會影響植牙成敗,也可能會引起牙根裸露、牙齒敏感、牙齦出血等症狀,建議患者若有不適,應盡快就醫檢查接受妥善治療。


口腔及牙齦疾病

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近年來多數患者對於植牙接受度越來越高,但對於補骨這件事情,還是會存在著為什麼我要花這筆錢接受治療? 我們可以把植牙手術比喻成蓋房子,補骨手術等同於打地基,如果在沙地和坡地上蓋房子,容易造成土壤流失和地基露出,相信大家都能夠認同,地基應該要建立在穩固且堅硬的地上。 為什麼已經有骨頭還要再補骨呢? 這也是很多病人的疑問,最主要是多數患者在失去牙齒後,並未立即處理治療,顎骨隨著時間會逐漸萎縮,其寬度和高度都會逐漸縮水,當時間拉長,其缺牙處的顎骨呈現尖凸樣,是相當不利於植牙的狀態。 當患者出現牙周病導致齒槽骨萎縮、長期缺牙導致齒槽骨萎縮、先天骨頭條件不佳、長期使用接受牙橋與活動假牙者,其齒槽骨萎縮,以上四種狀況條件者都需要接受補骨,補骨手術的目的提高骨骼量和支撐度,使植牙能夠獲得適當的位置和角度放入,並且增加未來植牙存活率及使用期限。 治療前▲   治療後▲ 最後,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植體周圍最少需要有 1.75mm 的厚度,才可以維持理想的健康,因此接受植牙前,補骨步驟更顯得重要,骨頭量不足時,患者接受骨粉及再生膜誘導骨頭量增厚,需要四到六個月的時間新生骨頭,但補骨階段若患者有抽菸、口腔衛生不良的情況,都是會影響到補骨成功率,因此,手術前後都需要控制好口腔衛生。 植牙手術除了評估骨頭量還可能需要補肉? 對於補骨比較有概念之後,另外,在植牙手術前需要評估骨頭量之外,補皮肉也是植牙成敗的關鍵。 提到補肉手術,大家應該要先認識『角化牙齦』這個東西是存在牙齒周圍,質地緊密且堅固,其功能為避免食物殘渣滲入牙齦溝,保護牙齒深層組織 、牙周組織與牙根。在牙齒健康存在時,角化牙齦不太會出現狀況,一旦牙齒掉落後,隨著時間拉長,角化牙齦也會隨之消失萎縮。 補骨手術我們把它比喻為打地基,那補肉手術則是做好水土保持,打地基同時做好水土保持,便能夠保護土壤不因雨水沖刷而出現坍方或樹根裸露的狀況。 補肉手術過程分享 現代醫師大多以角化牙齦移植術解決患者角化牙齦不足問題,先透過自體組織移植術,於患者上顎第一小臼齒至第一大臼齒之間的顎側結締組織最為合適,術前會先替患者客製保護板,於術後放置上顎,降低患者因為碰觸的疼痛感。 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現代人的習慣和不正確的觀念,經常講求快快快,但若是患者缺牙位置地基條件不好,硬是直接放入植體,造成植牙失敗的機率相對提高。因此,建議患者接受詳細計畫與完整評估,若有萎縮狀況應該要按部就班接受補骨手術、補肉手術甚至鼻竇增高手術等,把地基重整好,方能有足夠的空間放入植體,提高全口健康度以及植體使用壽命。


口腔及牙齦疾病

確實刷牙洗牙卻仍牙周病?當心是假牙沒做好清潔

郭阿姨:「我都有洗牙,每次醫生都說我牙齒很健康沒有問題啦!但為什麼自從我做完假牙後,刷牙都會有流血,然後牙齦浮浮腫腫?」(同場加映:植牙為什麼會失敗?6原因全面評估預防) 牙周建築師林書正醫師接到很多案例,大多是做完假牙後才發生牙周病問題的患者,假牙可分為固定式及活動式兩大類,固定式假牙又可分成單顆牙套與多顆牙橋,需要做多顆牙橋通常是患者有缺牙狀況,只能倚靠前後鄰牙支撐製作。 需要特別注意,許多業者在名稱上會讓患者誤導,以為固定式假牙是永久型假牙,認為做完固定式假牙後就一勞永逸,但其實固定式假牙會因每位患者的飲食習慣、口腔衛生、咬合關係,以及磨牙與否等因素,影響固定式假牙的使用年限。 除此之外,林書正醫師提醒,固定式假牙因黏著在牙齒上,多少會有縫隙,長時間使用上,可能因為黏著劑部分溶解,加上未保有良好口腔維生,在食物殘渣和細菌的殘留下,依然會有蛀牙以及牙周病的問題。(延伸閱讀:植牙手術介紹:風險、術前準備、術後恢復) 牙周病患案例分享 此位患者的左下位置共有三顆單顆假牙,假牙位置不時流血且偶爾腫痛所以求診,經林醫師檢查下確定此患者為牙周病,主因為三顆單顆假牙使用多年,且患者未有使用牙線清潔習慣,導致食物經常卡在假牙中間靠近牙齦位置縫處,導致牙肉反覆發炎,最終演變成牙周病的情況。 林醫師先將假牙移除後,接受水雷射手術,深入牙齦清除牙菌斑,並且重新製作假牙,由於患者即早就診接受治療,因此骨頭尚未嚴重破壞,經過醫師深度清潔後,在未補骨的狀態下,骨頭依舊恢復穩定。 最後,牙周建築師林書正醫師提醒,此次分享的案例患部為前牙,因此及早發現且接受治療,但不少患者因為患部為後牙,經常在初期流血時,並未立即就診治療,最終導致整顆牙齒需完全移植,無法保留,正確的口腔清潔以及定期半年洗牙做全口檢查相當重要。(推薦閱讀:除了刷牙用牙線~口腔保健再添5招)


口腔及牙齦疾病

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牙周病好發於中老年人,由於每位患者會出現的病徵不同,因此以下列出可能發生的牙周病症狀或徵兆,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當前往讓牙醫師做深入檢查,以確保把握黃金治療期。 牙齦紅、腫、凸、壓下去會痛。 刷牙或使用牙線會出血。 牙齦萎縮,視覺上牙齒變長。 牙齦與牙齒分開或牙齦脫離牙齒。 咀嚼時的咬合方式改變。 持續性口臭或嘴巴味道重。 日前,年約 40 歲的洪姓上班族一直被口中異味困擾,前往晶悅美學牙醫診所尋求林書正醫師做檢查,林醫師一看到牙齦顏色偏暗紅,且有浮腫及膿包,便立即判定大概是牙周病所造成。 林書正醫師指出,此患者並不會感到疼痛,牙周病的情況看似輕微,但透過翻瓣手術將牙齦打開後,發現牙菌斑已經布滿整個牙根,而且骨頭已遭侵蝕破壞嚴重。 林書正醫師為了降低患者不適,將全口分成四次區域性治療,透過傳統翻瓣手術搭配無痛水雷射治療,達到雙倍清除牙菌斑和殺菌的效果,不僅讓牙菌斑的清潔狀況更上一層樓,也降低牙周病反覆發生的機率。術後患者傷口恢復狀況良好,且沒有口腔異味、刷牙流血和牙齦紅腫等問題。 事實上,相當多牙周病患者在接受牙周病手術後,牙縫看起來變得更大,美觀上大受影響,即認為是醫師技術不佳造成。林書正醫師表示,由於牙周病手術過程會去除不健康的肉芽組職,而在術後恢復過程中,牙齦會自然往上萎縮,導致術後視覺上牙縫變大的狀況,但此時的牙齒狀態是健康的。 想要避免牙周病術後過大的萎縮狀況,建議在口腔出現不適時,便及早接受檢查和治療,方能降低治療過程受到大範圍的刮除治療,導致牙肉萎縮,最終造成牙縫不美觀的問題,但提醒患者,保有健康的口腔狀態更為重要!


口腔保養

齒黃蛀牙不要來!影響牙齒健康的12種食物

要保持口腔健康,除了要照顧牙齒清潔,也要小心有些食物容易損壞牙齒的琺瑯質,如高澱粉和糖分飲食,它們能與牙齒上的溶菌斑產生酸性化學反應,造成齲齒。相對的,吃對牙齒有益的食物,不但可以保護牙齒和牙齦,還能讓身體獲取其中的營養價值。本文將分別列出六種對牙齒有益和有害的食物,讓我們吃對食物,保護牙齒健康,綻放美麗的露齒笑容吧!(同場加映:潔白亮牙平時做起~5招維持口腔衛生) 6 種對牙齒有益的食物 1. 含氟化物食物 喝水本來就對身體有益,它能幫助清潔口腔中的食物碎渣、保護唾液分泌,而若飲水中加入氟,它更是天然的抗蛀牙礦物質。不過,由於其成分引起爭議,我國飲水含氟量只採微量,民眾可於其他管道攝取氟化物,包括在料理中加入適量的含氟食鹽、經醫師建議服用氟錠,以及遵照安全規範使用含氟牙膏或漱口水。(同場加映:殺菌除臭錯了嗎?漱口水2大健康迷思) 2. 高纖維和水分蔬果 多吃高纖維和水分的蔬果,尤其要吃清脆的,美國牙醫協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指出,它們能幫助唾液分泌及流動,透過多次咀嚼,可以清除食物碎渣和細菌,並中和口腔的糖分和酸性,是天然的「牙齒清潔劑」。此外,這類蔬果通常富含重要的抗氧化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維他命 C 和維生素 A,推薦的蔬果包括芹菜、蘿蔔、菠菜、萵苣、芥藍、蘋果、梨。 3. 肉類和高脂肪魚類 別小看咀嚼肉類對牙齒的好處,尤其是動物內臟和紅肉,因為咀嚼過程中將分泌大量的唾液,進而減低口腔的酸性,使食物碎渣得以清潔,減少蛀牙機會。另外,肉類、雞蛋及高脂肪魚富含磷,這能助強壯牙齒琺瑯質。 4. 乳製品 起司、牛奶及原味優格是護牙的超級食物,特別是起司,它們有很高的鈣質能強化骨密度,還有酪蛋白可以保護牙齒琺瑯質,加上磷酸鹽能中和口腔的酸性,一起幫助抗蛀牙。另外,優格的益生菌還可以抵抗牙齦疾病、消除口臭。 5. 堅果 這一小顆的堅果,卻富含對牙齒健康的好處,特別是花生、杏仁、巴西栗子、腰果,以及胡桃。它們的碳水化合物成分低,能降低牙齒的酸性化學反應,進而減低蛀牙風險,且富含鈣質和磷,有助於維持牙齒和牙齦的健康。(同場加映:十大堅果營養又美味!護心抗癌好處多) 6. 綠茶和紅茶 茶和咖啡含有多酚類,而根據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醫學中心的資料,綠茶和紅茶能抑制或殺死牙齒溶菌斑上的細菌,避免蛀牙。另外,若使用氟化水泡茶,它還多了氟化物的抗蛀牙礦物質,但請不要加糖,增加對牙齒的傷害, 6 種對牙齒有害的食物 1. 糖果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少吃糖果,因為會造成蛀牙,尤其要避免像棒棒糖、牛奶糖、薄荷糖、太妃糖、喉糖這類空熱量、高精糖的食品,建議吃那些不黏、容易消化的糖果。另外,有的研究指巧克力比糖果較健康,特別是黑巧克力,但仍需要更多研究考證。(同場加映:特別容易蛀牙?口水少和愛甜食是齲齒主因) 2. 黏在口腔的澱粉類 澱粉類零食之所以會導致蛀牙,是因為它可以阻塞在牙縫裡,進而使牙齒溶菌斑產生酸性化學反應,形成蛀牙。所以,在吃這類零食時要特別注意,像是白麵包、鬆麵包、蛋糕、薯片及餅乾。 3. 酸性水果和水果乾 雖然番茄和柑橘這類酸性水果富含營養,但建議搭配正餐吃,避免單吃,因為其酸性會傷害牙齒琺瑯質,提高蛀牙風險,也會惡化口瘡症狀。而且水果乾黏性較高,增加酸斑附著於牙齒的時間,不利牙齒健康。 4. 含糖與碳酸飲料 除了糖果和澱粉類零食之外,含糖與碳酸飲料也是造成蛀牙的原因之一,包括加糖的茶、咖啡或果汁,甚至運動飲料。它們皆含有大量糖分,或是磷酸、檸檬酸等酸性成分,這些物質都會侵蝕牙齒的琺瑯質,建議少喝為妙。(同場加映:改喝氣泡水較健康不傷牙?氣泡水好處與迷思大解密) 5. 冰塊 炎炎夏日,在飲料或開水中放入幾顆冰塊,來上一口消消暑,是許多人喜歡的消暑方式。但是,並不建議咬冰塊,雖然其不含糖分或其他添加物,但咬堅硬的東西仍會傷害牙齒琺瑯質,嚴重的話甚至會需要送牙醫急診。 6. 使嘴巴乾的食物 常常過量喝酒或喝含咖啡因飲料的人要留意,因為酒精和咖啡因都會惡化口乾症狀,使唾液分泌不順暢,提高蛀牙風險。此外,過量咖啡和茶還可能會使牙齒染色,過量喝酒則會提高口腔癌(Oral cancer)與其他牙齦疾病的風險。倘若是因藥物治療引致口乾,請向牙醫師說明狀況,或許氟化凝膠能就此解決。(同場加映:牙齒變黃別懷疑!是這些原因偷偷搞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口腔及牙齦疾病

口乾: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口乾的定義 口乾是口腔異常乾燥的狀況,主要是緊張造成脫水,或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口乾通常也是服用藥物的副作用。 口乾會無法中和細菌產生的酸性物質,導致細菌生長且無法清潔食物顆粒,因而增加蛀牙風險。 口乾有多常見? 口乾很普遍,影響年齡範圍不限。 口乾的症狀 以下為口乾常見的徵兆和症狀: · 口腔、喉嚨或舌頭乾燥 · 經常口渴 · 唾液濃厚、黏稠 · 口臭 · 味覺變異與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 可能有些症狀上述未提到,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都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上述提及徵兆或症狀,請諮詢醫師。症狀因人而異,請和醫師討論最佳解決方法。 口乾的原因 · 藥物:某些藥物會留下副作用導致口乾,這些藥物可能是用來治療憂鬱症(Depression)、精神病、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和肌肉痠痛。 · 脫水:由發燒、嘔吐、腹瀉等造成。 · 老化:年長者往往有更多健康問題,可能導致口乾。 · 癌症治療:化療會影響唾液生成。 · 神經受損:手術或受傷後,可能會由神經受損導致口乾。 · 其他健康狀況,例如自體免疫性疾病、薛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俗稱:乾燥症候群)、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與愛滋病、中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疾病,都會導致口乾,甚至光是張口呼吸也會造成口乾。 · 抽菸:使用或咀嚼菸草會影響口中唾液量。 口乾的風險因素 以下為口乾的多種風險因素: · 濫用藥物 · 乾燥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 · 糖尿病(Diabetes)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與愛滋病(HIV/ AIDS) · 憂鬱症(Depression) · 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 ·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 愛迪生氏病(Addison’s disease) · 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 口乾的診斷與治療 此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 醫師或牙醫會檢查口腔,並詢問醫病史與目前使用的藥物。 有時需要進行血液測試或掃描來測試唾液分泌。若是患上乾燥症候群,醫師會從唾液線取得活體組織切片樣本進行測試。 口乾的治療方式? 口乾治療取決於引起的問題: · 若是藥物引起口乾,醫師會調整劑量或替換其他藥物來控制狀況。 · 若唾液腺運作不正常,卻還能分泌一些唾液,醫師或牙醫可能會開藥,讓腺體正常運作。同時建議做好牙齒保護。 口乾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調整和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應對口乾: 若有任何疑問,都請諮詢醫師,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 藉由喝水、無糖飲料或無糖口香糖來保持口腔濕潤。 · 避免用嘴巴呼吸,請用鼻子呼吸。 · 滋潤雙唇,舒緩乾燥。 · 避免食用影響口乾的食物,例如咖啡因、酒精、菸草、含糖或酸性的食物。 · 請使用含氟牙膏來呵護口腔,並使用牙線;記得要定期和牙醫預約看診,預防蛀牙。 Hello Health Group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口腔及牙齦疾病

什麼是乾性齒槽炎?症狀、治療、預防

乾性齒槽炎的定義 什麼是乾性齒槽炎? 乾性齒槽炎(Dry Socket)是拔牙後,如拔除阻生智齒,因為血液在齒槽中形成的血凝塊破裂或脫落,致使齒槽骨和神經外露在口腔中,會造成強烈的疼痛及不適。乾性齒槽炎通常好發於拔牙後的3~4天,若有此種症狀,請立即去看牙醫檢視傷口。 乾性齒槽炎的徵兆及症狀 乾性齒槽炎是在牙齒被拔掉的位置空了一個洞,正常的情況來說,空洞裡會是暗紅色的血塊,而乾性齒槽炎則是空洞裡沒有血塊,反而露出白色的骨骼。 以下為乾性齒槽炎的徵兆及症狀: 拔牙後幾天出現劇痛。 拔牙處少了部分或全部的血塊,會發現拔牙後的齒槽是一個空洞。 可看見齒槽內的骨骼外露。 疼痛從拔過牙的齒槽,擴散至同一邊的耳朵、眼睛、太陽穴、脖子。 口腔散發出難聞的臭味。 嚐到異味。 下顎或脖子內的淋巴結腫大。 輕微發燒。 以上並未列出所有的徵兆及症狀,若有任何疑似症狀,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乾性齒槽炎的治療 雖然乾性齒槽炎很少造成感染或嚴重的併發症,但降低患者的疼痛是首要之務。拔牙後聽從醫師指示及自我照護,能夠促進傷口癒合,也能在治療乾性齒槽炎期間,降低相關症狀。 以下幾個方法,或許對您會有所幫助: 拔牙後48小時內,冷敷拔牙該側的臉頰,冷敷完後換熱敷,能幫助降低疼痛及腫脹。 服用由牙醫開立的處方止痛藥。 不要抽菸及食用菸草類產品。 喝清流質以保持體內的水份,也能預防因為服用止痛藥而造成的反胃感。 用溫鹽水輕輕漱口,一天數次。 輕輕地用牙刷清潔齒槽空洞的周圍。 記得定時回診讓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檢查傷口的變化和治療,若是在下一次回診前再次感到疼痛,或是疼痛加劇,請先打電話告知您的醫師。 何時該就醫? 拔牙後會有一定程度的疼痛,這是正常的現象,可以透過服用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開立的止痛藥,緩解疼痛的困擾,而疼痛也會隨著時間消減。在拔牙幾天之後,再次感到疼痛或是疼痛的情形惡化的話,請立即就醫。 乾性齒槽炎的預防 如何預防乾性齒槽炎 拔牙後,醫師會告訴你恢復過程中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傷口照護的說明,而自己也可以透過下列方法,預防疼痛不適: 您需要在拔牙後休息幾天,記得至少一個禮拜不要做激烈運動,因為這可能會造成齒槽內的血塊位移 拔牙後需喝大量的水,24小時內不要喝熱飲,及含有酒精、咖啡因、碳酸飲料。 您在剛拔牙後可能會漱口,刷牙也要輕輕地刷,並且避開拔牙處。拔完牙後24小時,在起床和用餐之後的每2個小時,都要用溫的鹽水漱口。 若有抽菸的習慣,拔完牙48小時內請不要抽煙;若有嚼煙草的習慣,拔牙後請至少1週不要使用菸草,因為菸草會延後傷口癒合,也會增加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口腔保養

口臭: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口臭的定義什麼是口臭? 口臭是一種不討喜的症狀,常常讓人覺得很尷尬。造成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你有這種困擾,應該要儘快去看牙醫,讓醫生診斷病因,並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口臭的味道會隨著不同的形成原因而改變,除此之外,口臭者常常口中也存在不好的味道。如果口中不好的味道是來自潛在問題,那麼在牙縫中的牙垢就不會是成因,不會因為刷牙或使用漱口水後,臭味就不見。 可能還是有些其他上面沒提到的口臭症狀,如果你對某症狀有疑慮,請儘快到牙醫就診。 口臭的治療方法 很多口臭的案例,在家就可以進行治療,包含: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刷牙、清潔舌頭兩次以上,並至少用一次牙線。 避免煙草製品。 避免食用味道刺激食物,像是大蒜、洋蔥、咖啡。 不飲用酒精飲料。 吃薄荷或是香芹來暫時舒緩口臭。 什麼時候需要看牙醫? 如果你有口臭,首先檢視自己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例如餐後刷牙、刷舌頭,使用牙線,以及多喝水。 若在你做出這些改變後,仍然還是有口臭症狀,就建議要去看醫生了。如果牙醫覺得是其他更嚴重的問題讓你的口臭日益加劇,他們可能會推薦你去找其他專科醫生,協助找出產生臭味的原因。 口臭如何預防 如何減輕或預防口臭: 保持每天至少兩次飯後刷牙的習慣,並使用含氟牙膏,有抗菌效果的牙膏,研究顯示可以幫助減緩口臭。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線。適當使用牙線,可以清除塞在牙縫的微粒、牙菌斑,並幫助控制口臭症狀。 仔細清潔舌頭可以幫助抑制口臭,因為舌頭是細菌的溫床。 依照醫師指示或每天至少清洗一次假牙等相關口腔用具。 避免口腔過於乾燥,保持濕潤的方法除了不抽煙外,還有多喝水,咀嚼口香糖或吃含糖度較低的糖果,都可以促進口水的生成。 改變飲食也很重要,避免會形成口臭的食物與飲料,以及黏度、甜度高的食物。 定期更換牙刷,建議每3~4個月就要換新,並選擇柔軟刷毛的牙刷。 安排定期的牙醫檢查,建議平均每年要看1~2次牙醫,讓你的牙齒都有確實檢查並清潔。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