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

口腔和其他身體部位一樣,充滿了各種不同的細菌,一般情況下這些細菌對健康是無害的。但若沒有做好口腔保健,導致口腔內的細菌失去控制,就有可能會引發感染,導致牙齦疾病、齲齒等的發生。

基礎知識

口腔健康

嘴巴破洞怎麼辦?嘴破吃什麼?口腔潰瘍3招快速治療

嘴巴破洞、嘴破、口腔潰瘍,這些看似平常的小問題,卻常常痛得吃不下、講話也受影響。《Hello醫師》帶你一次了解嘴巴破洞的原因、怎麼辦、吃什麼比較快好,從症狀判斷、飲食建議到治療方法,幫助你快速改善不適,避免反覆發作。 嘴巴破洞是什麼情況?認識口腔潰瘍 「嘴巴破洞」在醫學上通常指的是口腔潰瘍,特別是「復發性口腔潰瘍」(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簡稱RAS),這是一種常見良性的黏膜損傷,好發於口腔內部的非角化區域,例如嘴唇內側、頰黏膜或舌頭下方等。 初期可能出現紅腫、灼熱感,隨後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的淺層凹陷,導致明顯疼痛。 根據亞東醫院說明,復發性口腔潰瘍依大小與外觀可分為3種型態,不同類型的潰瘍會影響復原時間與疼痛程度: 小型嘴破:小於1公分,約7~14天會癒合 大型嘴破:直徑1~3公分,癒合時間更久,可能結痂 泡疹型嘴破:數量多、易集結,常見於女性,好發且易復發 嘴破吃什麼比較快好?需要吃維他命嗎? 嘴破期間挑對食物和營養補充品,有助於減輕疼痛、加快癒合。醫師指出,嘴巴破洞若與營養素缺乏有關,建議可優先補充以下營養成分: 維生素B群(B2、B12、葉酸):有助修復黏膜、促進傷口癒合 維生素C:幫助膠原蛋白形成,促進傷口修復 鋅與鐵:強化免疫、促進組織癒合,常見於海鮮、紅肉、南瓜子等食物 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 柔軟易吞的蛋白質,如豆腐、蛋、魚 維生素C豐富但不刺激的水果,如熟木瓜、芭樂 含鋅或鐵的天然食材,如南瓜子、牡蠣、牛肉等 相對地,酸、辣、硬、熱這幾類刺激性食物則應暫時避免,避免延長潰瘍修復時間。 雖然網路上常流傳像是「奇異果泥」有助嘴破修復,但奇異果酸度高,可能刺激傷口,反而讓疼痛加劇,尤其腎功能不好者也不建議攝取過量。 簡單來說,嘴破期間的飲食策略是:溫和、營養、易入口,再搭配適當的營養素補充,就能有效縮短復原時間。 嘴破怎麼辦?怎麼趕快好?3招快速治療嘴破 嘴破雖然常見,但若疼痛明顯、反覆發作或影響進食,建議儘早處理。以下3個方法有助緩解疼痛、加速修復: 1.使用正確藥物 嘴破期間可使用局部用藥來減輕不適: 類固醇軟膏 / 噴劑:有助消炎、緩解紅腫疼痛 止痛噴劑或凝膠:含麻醉成分可短暫緩解劇痛 保護性凝膠:在傷口表面形成保護膜,減少刺激 但若潰瘍因黴菌感染引起(如念珠菌),類固醇反而可能惡化病情,應由醫師評估再使用。 2.保持口腔清潔 飯後刷牙、使用溫鹽水漱口,有助降低細菌數量並避免二度感染。不建議使用含酒精或起泡劑(如SLS)的漱口產品,以免刺激潰瘍處。 3.調整生活習慣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與情緒起伏 多補水,避免口腔乾燥加重潰瘍不適 減少壓力,建立穩定作息,提升身體自我修復力 大部分嘴破約在7~14天內可自行痊癒。若超過2週仍未改善,或出現反覆性潰瘍,建議儘早就醫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嘴破原因有哪些?營養缺乏還是壓力大? 嘴破的原因不只一種,除了「火氣大」這類民俗說法外,實際上可能涉及多種身體狀況與生活因素。常見成因包含以下5大類: 1.缺乏營養素 缺乏維生素B群(特別是B2、B12、葉酸) 缺鐵或鋅,影響黏膜修復與免疫力 飲食不均衡、偏食或節食常是主因 2.免疫力低下 熬夜、壓力大、情緒波動、過度疲勞 女性經期荷爾蒙變化影響黏膜穩定性 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也可能是潛在成因 3.口腔局部傷害 咬傷口腔內壁、刷牙過度、矯正器或假牙摩擦 吃到過燙或太硬的食物造成黏膜破損 4.感染與藥物副作用 常見感染源:皰疹病毒、黴菌、細菌 放射治療、化療或慢性病藥物可能導致口腔乾燥與潰瘍 5.潛在疾病或癌前徵兆 消化道疾病如乳糜瀉 抽菸或嚼檳榔者,嘴破也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警訊 若嘴破反覆發作或持續超過2週以上未癒,建議就醫檢查是否與上述潛在疾病有關。 嘴破白色是什麼?正常嗎? 許多人照鏡子時發現嘴破中間呈白色,常擔心是不是口腔癌前兆。其實,多數情況下嘴破呈現「白色」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稱為偽膜,是傷口癒合過程中的一部分。 常見的白色嘴破原因: 鵝口瘡(復發性口瘡):最常見原因,中央白色區域是破皮後形成的偽膜,周圍則有輕微紅腫。 外傷性潰瘍:如咬傷、燙傷造成,傷口中央呈現白色、平滑,有時伴隨紅暈。 慢性刺激傷口:例如假牙不合、牙齒長期摩擦,也可能導致白色潰瘍樣變化。 這些白斑通常會在1~2週內自行癒合,且不會硬化、增生、隆起。 嘴破有4狀況快就醫! 若嘴破呈現下列情況,建議盡快就醫評估: 白斑摸起來粗糙、顆粒狀或像花椰菜表面 傷口處堅硬或隆起不平 反覆發生在同一位置 潰瘍持續超過2週未癒 這些可能是「口腔癌前病變」或初期「紅白斑」,尤其對長期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者,更應定期檢查。 總結來說,嘴破中間出現白色潰瘍並不一定代表異常,但若伴隨上述危險特徵,則須提高警覺,儘早處理以避免延誤治療。 嘴破常見位置丨嘴角、舌頭或牙齦破洞未必是口腔潰瘍 「嘴破」可能發生在嘴唇內側、舌頭、牙齦、甚至喉嚨等部位,但並非所有的破洞都屬於口腔潰瘍。 以下介紹不同口腔部位破洞、破皮的可能疾病與病因: 嘴角破裂、脫皮 可能是「口角炎」,常見於: 維生素B2缺乏 黴菌(如念珠菌)感染 牙齒咬合不正或反覆摩擦 此類情況不屬於典型的口腔潰瘍,應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補充B群或抗黴菌治療。 舌頭或舌下破洞 舌頭內側、下方出現白色潰瘍,也可能為口腔潰瘍的一種,但若呈現顆粒狀、持續不癒,應懷疑其他黏膜病變或潛在腫瘤。 牙齦破洞、白斑 牙齦部位若出現白色潰瘍或裂傷,可能是刷牙太用力、假牙壓迫、感染所致。若破洞伴隨紅腫出血或腫塊,則可能與牙周病或其他齒科問題有關。 嘴破看什麼科?多久沒好該看醫生? 大部分嘴破約在7~14天內會自行痊癒,但若傷口久未癒合或反覆發作,建議儘早就醫,排除其他潛在疾病可能。 若破洞持續2週以上未癒,或反覆潰瘍、潰爛,應尋求專業協助,可能與其他免疫、感染、腫瘤等問題相關。 嘴破建議科別 家醫科:適用於初步症狀諮詢與開藥處理 耳鼻喉科 / 頭頸外科:適合潰瘍長在口腔深處或合併腫塊等 牙科或口腔外科:若潰瘍與牙齒摩擦、牙齦或假牙相關者 再次提醒,若嘴破合併以下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 傷口周圍變硬、反覆同處潰瘍 潰瘍表面呈顆粒狀、像花椰菜或紅白斑混雜 有吸菸、飲酒、嚼檳榔等風險習慣 這些都可能是口腔癌或癌前病變的早期徵兆,建議及早安排切片或影像檢查。

探索更多口腔健康類別

看更多 口腔健康 相關文章

口腔保養

貼片托盤樣樣來~居家牙齒美白方法

牙齒變色的情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但是幾種常見的食物、飲料,甚至漱口水,也會弄髒牙齒。不過現在只要自己動手,並避免接觸會弄髒牙齒的物質,就可以使牙齒變白,以及阻止進一步的變色。以下是居家牙齒美白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居家牙齒美白工具的用法 漂白劑:有些會包含過氧化氫,可以去除深層和表面的污垢,並改變牙齒原本的顏色。 凝膠牙齒脫盤:這種托盤能減少牙齒因發霉而變色的狀況,必須每天佩戴30~45分鐘,並長達至少1週。 美白貼:這種貼布非常薄,幾乎看不見,並塗有過氧化物基,每天只要使用幾分鐘,並持續1週以上至1年,就可看見結果。美白貼的效果可能不如漂白劑那麼有用,但使用上十分安全。 美白牙膏和漱口水:非處方牙膏和漱口水,有些含有溫和的磨料、化學藥品,或拋光劑。與漂白劑不同,它們不會改變牙齒的自然顏色。 天然素材:有些人喜歡在家輕輕用小蘇打和牙刷,以幫牙齒美白。除了這種傳統的居家美白法,芹菜、蘋果、梨子、胡蘿蔔、無糖口香糖等物,也會促進大量唾液分泌,有助於清掉牙齒上的食物殘渣,並中和會導致蛀牙的酸性成分。 有人造牙的人要特別注意 如果口中有大量的牙齒貼片、黏接劑、填充物、牙冠、牙橋等物,進行牙齒美白時需格外小心。因為漂白劑不會使這人造牙齒變亮,他們反而會在附近的真牙變白後,產生色差。因此,患者可能會需要去看牙醫,重新進行貼片等術。 美白後請好好保養 美白之後,如果小心使用會讓牙齒變色的食物和飲料,並不要抽菸,那麼美白結果就可能維持長達1年。判斷食物是否會沾染牙齒題的簡單方法,就是任何會弄髒白色棉T的東西,也都會弄髒牙齒,例如咖啡、茶、深色蘇打汽水、果汁等。此外,經常美白的牙齒,可能會呈現半透明或牙齒發藍的狀況,因此請不要使用過度,以免看起來不自然。


牙科疾病

睡醒下巴好酸!磨牙症的症狀及應對

磨牙症(Bruxium),就是牙齒互磨或咬緊的情況,患者可能會在晚上無意識地咬緊牙齒,這被稱為睡眠磨牙症,是與睡眠有關的障礙之一。輕度磨牙症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療。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頻繁且嚴重的磨牙症,可能導致下顎疾病、頭痛、牙齒受損等其他問題。 磨牙的症狀有哪些? 牙齒互磨或緊咬。 牙齒變平、破裂、碎裂或鬆動。 琺瑯質受到磨損,並且露出牙本質。 牙齒敏感性提高。 下巴或臉部疼痛或酸痛。 下顎肌肉疲勞或緊繃。 耳朵痛。 太陽穴痛。 臉頰內部咀嚼產生傷害。 舌頭上有凹痕。 可能有些症狀或未在上面列出,如果對此症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 我有磨牙症怎麼辦? 以下自我護理撇步,或許可以幫助改善磨牙症: 減輕壓力:聽音樂、洗熱水澡或運動,都可以幫助身心放鬆,並降低患磨牙症發生的風險。 避免使用會刺激物:晚餐後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並請避免飲酒和吸菸,因為它們都可能會使磨牙症惡化。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入睡,才能睡個好覺。 定期安排牙科檢查:牙醫可以通過定期檢查,發現口腔和下顎是否有磨牙症的跡象。 請床伴幫忙:如果有人跟你一起睡,請他注意你在睡眠時發出的聲響,以便下次拜訪牙醫時報告醫師。 使用護齒器:由牙醫提供的護齒器,可以防止牙齒被自己磨損,只要睡覺時套在牙齒上即可。 什麼時候該去看牙醫?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磨牙症,請確保在下次牙科檢查時告知醫師。此外,以下是會磨牙的人,該盡快就醫的情況: 牙齒磨損、損壞或敏感。 下巴、臉或耳朵疼痛。 其他人會抱怨你睡覺時太吵。 下巴無法完全打開或閉合。


口腔保養

牙齒怕酸怕甜又怕冰~預防牙齒變敏感

牙齒敏感時,不管進食、飲水,使用牙線或刷牙等,牙齒都可能感到暫時性的刺激。牙齒敏感主要是由於琺瑯質磨損,或牙根裸露所引起,但有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例如蛀牙、牙齒破裂或碎裂、近期剛置入填充物、美白等等。 牙齒敏感有哪些症狀? 牙齒敏感有許多症狀,包括牙齒怕甜、怕酸、怕燙、怕冰。而且不只在吃喝時產生,接觸到冷空氣、受到壓力或觸摸,如刷牙或使用牙線,也會產生不適。有些症狀可能未在上面列出,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 牙齒敏感怎麼控制? 控制牙齒敏感的方法有很多,包括: 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線:徹底清潔牙齒和口腔的所有部位。 使用柔軟的牙刷:在牙齦線周圍輕輕地小心地刷牙,以免破壞牙齦組織。 使用為敏感牙齒設計的牙膏:這可以幫助降低牙齒的敏感性;患者可能需要嘗試幾個不同的品牌,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產品。 注意飲食:避免很酸的食物和飲料。 使用氟化產品:每天使用含氟漱口水,有助降低敏感性。 避免磨牙:晚上使用護齒器。 定期看牙:每6個月,或根據治療情況去看牙醫。如果在家中嘗試治療敏感性牙齒數週,而又沒有得到任何改善,也請看牙醫。 如何預防牙齒變敏感? 應早晚各至少使用1次含氟牙膏、刷牙,用軟毛牙刷刷牙,且避免用左右移動的方式刷牙。 請記住,每2~3個月,或當牙刷磨損時,一定要更換。 避免食用含糖食品,以及碳酸和酸性飲料。 如果會磨牙,請諮詢牙醫是否該使用護齒器。 如果正在考慮牙齒美白,請在開始治療之前與牙醫討論。 定期看牙。


牙科疾病

智齒拔不拔?視疼痛或牙齒排列影響而定

一般來說,長智齒去牙科檢查時,醫師都會建議拔除。但有人可能會想,智齒又沒有造成疼痛不適,為什麼要拔?這是因為即使智齒沒有造成不適,也還是有可能對其他牙齒造成傷害。因此請給牙醫檢查,讓醫師確認是否真的有必要拔除。 需要拔除智齒的情況有哪些? 在某些情況下,智齒若長在正確的位置,並且不會造成疼痛,或造成其他牙齒的傷害,就不需要拔除。拔智齒最常見的原因是口腔空間不足,為了避免其他牙齒受智齒推擠,或傷及下巴、牙齦,導致的疼痛。以下是各種拔智齒的常見原因: 傷到其他牙齒:智齒可能會推擠到旁邊的牙齒,造成疼痛或咀嚼問題。 傷到下巴:智齒長出來的時候通常牙齦會腫脹,如果不拔掉,下巴可能會受影響。 造成牙竇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因為智齒會造成疼痛、壓力和堵塞,而影響牙竇。 牙齦發炎:智齒附近的組織可能會因為腫脹,以致很難刷乾淨。 蛀牙:牙齦腫脹可能會導致牙齒間的縫隙滋生細菌,讓人容易蛀牙。 影響牙齒排列:若有在戴牙套,智齒可能會影響矯正狀況。智齒有時候可能不痛,卻有擠到其他牙齒的狀況,因此若有長智齒,都要請牙醫檢查。 建議拔智齒的時機 其實拔智齒並沒有所謂「對的時間」,原則是只要智齒影響到口腔健康,就該拔除,因此有些人很小就拔,有些人則較晚才拔。 智齒拔除後可能出現的狀況 拔牙後可能會有疼痛和腫脹的現象。 拔牙後的前24小時,可能會有流血的情況。 拔牙後復原前,可能會有飲食困難。 拔牙過程可能會傷到之前的的牙科治療成果,例如矯正狀況。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口腔疾病

一覺醒來舌頭好痛!揭露睡覺咬舌原因

有時候,當我們吃飯吃太快,或運動太激烈時,就會不小心咬傷舌頭,但您是否有在睡夢中咬傷舌頭的經驗,這尤其常發生在舌頭兩側或舌尖的部分,嚴重則會引起疼痛、腫脹或潰瘍等症狀。事實上,睡眠中咬舌頭並不罕見,但它通常伴隨著4種可能原因,以下為您逐一說明。 1. 咬舌頭是因癲癇或呼吸中止 多數患有夜間癲癇(Nocturnal seizure)的人會在睡覺中咬舌頭,他們會出現異常的睡眠行為和動作,包含咬舌頭、劇烈的四肢擺動,以及頻繁排尿。這是因為腦細胞的訊號突變,導致肌肉僵硬並失去控制,腸道和膀胱也會受其影響。但由於它發生在晚上,且有的癲癇症狀也不太明顯,因此需先以腦波掃描給予診斷,再搭配藥物治療。 對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的病人來說,咬舌頭是一種很常見的睡眠障礙症狀,他們嘴巴的肌肉可能無法正常地放鬆,或是舌頭比較大,當困在兩齒之間時,舌頭就受傷了。需注意的是,一個晚上也許會有多於一次的呼吸中止現象,導致早上起床後嘴巴殘留血跡,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醫師尋求幫助。 2. 咬舌頭是因運動疾患或萊姆病 另有一種可能性,也就是節律性運動疾患(Rhythmic movement disorder)所引起的,一般發生在小孩睡前或睡覺時,因為其頭頸和臉部肌肉出現痙攣,導致他們會無意識地做出一些反射性動作,像是反覆甩頭和顫抖下巴,當動作太激烈時,就會傷及舌頭、眼睛和腦部。父母可以放心,隨著小孩成長,該運動疾患就會消失了。 此外,由於萊姆病(Lyme Disease)會干擾腦和神經系統,造成肌肉的不自主運動(Involuntary movement),所以病人也會誤咬臉頰或舌頭。 3. 咬舌頭是因磨牙或戴矯正器 磨牙也可能咬傷舌頭,甚至有的會痠痛一整天,它往往會伴隨著焦慮和壓力,或睡眠障礙的原因,包括睡眠呼吸中止、打鼾、做夢。如果您戴了牙套、牙齒矯正器或穿戴假牙,請務必確保牙齒是在對的位置。同時,矯正牙齒會佔據舌頭的空間,導致稍不小心就會咬傷舌頭。 4. 咬舌頭是因壓力大或藥物副作用 壓力是現代人的通病,當壓力越積越多,加上沒有一個紓壓管道的話,身體可能就會透過睡覺咬舌頭,藉此來得到釋放。所以,不管您有多忙,都要找個時間好好放鬆,或是安靜獨處,解放我們疲乏的心靈。 服用精神藥物也是原因之一,尤其像搖頭丸(MDMA,又稱Ecstasy)的麻醉藥,它會加速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活動,導致腎上腺素飆升(Adrenaline rush),產生頻頻磨牙的副作用。更糟的是,這類毒品有麻醉的效果,它會麻痺人的痛感受器,讓疼痛變成愉悅,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口腔及牙齦疾病

要見人等不了?治療加速唇皰疹癒合

雖然沒辦法殺死造成唇皰疹(Cold sores 或 Herpes labialis,也稱感冒皰瘡)的單純疱疹病毒,但唇皰疹的傷口會自行痊癒。如果等不了,也可以塗抹乳膏或服用藥物,縮短唇皰疹的癒合過程,有時甚至可以預防它的復發。 初次感染唇皰疹這樣做 若首次患有唇皰疹,口服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減緩疼痛,而且能稍微縮短癒合的時間。可以請醫師開立處方漱口水,減緩唇皰疹的疼痛和不適。 如果患者是兒童,他們可能會不舒服到無法正常吃喝、睡覺。這時請多鼓勵他們喝水或其他液體,以讓他們保持充足的水分。 唇皰疹復發的有效舒緩方法 當唇皰疹復發,建議採用下列方法,不但能有效舒緩病痛,也能讓潰瘍更快癒合: 塗抺外用乳膏或軟膏,以降低疼痛、搔癢,並縮短癒合時間。 在產生潰瘍前,向醫師取得口服的抗病毒藥物。若屬於經常復發且疼痛難耐的人,可天天服用,以預防復發。但請注意,一旦出現灼燒感或搔癢,請立即停藥。 雖然案例很少,但有些人是因為免疫系統天生較差,而需要較高劑量的藥物才能控制、預防唇皰疹發生。為了強化免疫系統和減輕疼痛,建議可以多補充維生素C(有口服和外用藥劑)、離胺酸(Lysine,口服藥丸)、香蜂花(Lemon balm,外用乳膏)。 氧化鋅(Zinc oxide)外用乳膏,也能有效縮短唇皰疹的癒合時間。


口腔及牙齦疾病

滿嘴水泡怎麼來?唇皰疹的原因症狀

唇皰疹(Cold sores 或 Herpes labialis)是一種病毒感染,,也稱為感冒皰瘡或面疱疹(Fever blisters),會在嘴唇周圍成片地長出含有液體的小水泡,破裂時會形成潰瘍,並結痂,不過通常會在幾個星期內慢慢痊癒,且不會留下任何疤痕。 唇皰疹的傳染途徑 唇皰疹是因為受到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並會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傳染,如親吻、分食、口交,或共用餐具、刮鬍刀和毛巾。而唇皰疹傳染力最強的時候,就是水泡流出液體時。HSV 分為感染在顏面嘴唇黏膜的第一型與感染在生殖器黏膜的第二型兩種,有鑑於現今社會性行為越來越開放,HSV1 也可能感染在生殖器周圍,HSV2 感染在顏面也不無可能。 唇皰疹的症狀 初次感染的一般症狀有喉嚨痛、淋巴腺腫大、口臭,並在口腔和嘴巴周圍感到疼痛、搔癢、灼熱,然後形成灰色或黃色的潰瘍,以及充滿液體的小水泡。也有人感染病毒後沒有任何症狀,但就算如此,還是能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復發的唇皰疹通常都會發生在相同的位置,範圍可能會擴大,但症狀較輕微,且癒合時間較短,通常也不會伴隨發燒和頭痛的症狀,只會長水泡和淋巴腫大。 唇皰疹也會出現在小孩身上 小孩也會感染唇皰疹,稱為單純疱疹齦口炎(Herpes simplex gingivostomatitis),是常見的兒童疾病,大多發生在小於5歲的幼童,而且小時候感染過的人,未來復發的機率很大。小孩的唇皰疹症狀有: 牙齦腫脹、發炎 嘴巴周圍有小小、疼痛的潰瘍 喉嚨痛,有時候是喉嚨腫脹 唾液過多,導致口水流得很頻繁 發燒達38°C或以上 因為水分攝取不足而脫水 噁心 頭痛 唇皰疹受刺激容易復發 唇皰疹感染後容易復發,且目前沒有完全根治的方式,只能用藥物加速癒合,和降低潰瘍的發生。而傷口癒合後,病毒並不會離開身體,而是潛伏在皮膚,待受刺激就會復發,例如: 發燒或感染其他類型的病毒 荷爾蒙變化如月經 壓力 疲勞 日照和風吹的暴曬程度 免疫系統的改變


其他口腔疾病

永不散去的惱人惡夢~會復發的唇疱疹

唇疱疹(Cold sores 或 Herpes labialis),,也稱為感冒皰瘡或面皰疹(Fever blisters),經常長在嘴巴周圍,會使病人感到疼痛。它因為受到第1型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的病毒感染而引起,而且一旦感染這種病毒,它就會糾纏好一陣子。唇疱疹屬於接觸傳染,得到唇疱疹後,症狀並不會馬上出現,可能過幾天才陸續出現。治療唇疱疹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使唇疱疹痊癒,未來也可能會再次感染。 唇疱疹的3階段症狀 一開始,在嘴唇周圍,會感到搔癢或刺痛。 幾天之後會冒出小小、硬硬的水泡(Blister),會有疼痛感。通常水泡會長在嘴巴周圍,有時候也會出現鼻子或臉頰等部位,而有些水泡會長在一塊,還會流出液體。 過幾天或幾週後,水泡會破裂,接著皮膚潰瘍會結痂,等結痂的皮脫落後,大多不會留下疤痕。 唇疱疹可能伴隨其他症狀,例如:喉嚨痛、口臭、發燒、脖子的淋巴結(Lymph nodes)腫大等 出現唇疱疹的原因有哪些? 如前面提到的,唇疱疹是由第1型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屬於接觸傳染(Contagious)的類型;病人可能是因為近距離接觸患有該病毒的人而感染,傳染的途徑有:親吻、性行為、共用餐具、刮鬍刀、與毛巾等用品。通常在年紀較小時,就可能受病毒感染,這稱為初次感染(Primary infection),而在初次感染之後,隨著年紀增長,有很大的機率會再感染好幾次,症狀會循環性地復發。導致唇疱疹復發8種常見原因有: 嘴唇受陽光曝曬。 壓力或疲勞。 其他的感染,如: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食物過敏。 治療牙齒,或嘴唇、牙齦受傷。 免疫系統受損。 進行磨皮手術(Dermabrasion)、雷射磨皮手術(Laser Skin Resurfacing)。 女性因為懷孕,或月經週期(Menstrual cycle)改變,導致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 治療感冒皰瘡。 通常感染唇疱疹不用幾天或幾週,就會自然痊癒,不過如果想要加快痊癒速度,可以考慮下列4種治療方法: 抗病毒乳膏、錠劑:例如無環鳥糞核苷(Acyclovir)、瓦拉西勒維(Valacyclovir),如果使用抗病毒乳膏,最好在潰瘍處輕輕塗抹一層就好,不要用乳膏持續按摩。 唇疱疹外用止痛藥。 非抗病毒乳膏,雖然它不能將唇疱疹治療好,但卻可以緩解唇疱疹帶來的疼痛與刺激。 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或對乙酼胺基酚(Paracetamol),以減緩疼痛。 照護唇疱疹的8撇步 除了服用藥物外,也可以參考下列8個小撇步,能舒緩唇疱疹帶來的不適感,特別如果小孩患有唇疱疹,會更有幫助。 喝大量開水。 避免吃太酸或太鹹的食物,儘可能食用較涼、軟嫩的食物。 除了塗乳膏的時候,請不要摸您的潰瘍處,塗藥前後請記得都要洗手。 可以在您的嘴巴周圍放置涼冷的濕毛巾,以減緩嘴巴發紅、腫脹狀態。 可以用含有小蘇打的漱口水潄口,以緩解口瘡(Sore mouth)的不適。 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如柑橘類水果、番茄。 可以使用一般非處方的軟膏,這有助於減緩唇疱疹造成的疼痛,或是治癒唇疱疹。 2歲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外用局部麻醉藥(Topical anesthesia)來緩減不舒服的症狀。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口腔及牙齦疾病

嘴巴破洞好痛苦~口瘡的預防及治療

大家常說的嘴巴破洞,其實就是口瘡,是一種口腔內生瘡或是發炎的狀況,通常會在1~2週內自行痊癒。嘴巴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受病菌感染,或是因為牙齒矯正器、假牙、斷牙和牙齒填充物鋒利的邊緣而造成,也可能是由疾病和身體機能失調所引發的症狀。嘴巴破很不舒服,趕快學習如何預防及治療,讓吃飯、說話恢復正常吧! 輕微vs嚴重的嘴巴破症狀 一般的嘴巴破洞,會使口中形成1個或以上的瘡口,並會造成疼痛。瘡口有可能長在舌頭、軟齶或內臉頰上,形狀呈圓,邊緣呈紅,中央顏色或白或灰。若狀況嚴重,可能還會伴隨發燒、身體變遲鈍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若身體出現其他症狀,或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的建議。 舒緩不適和加速癒合的方法 參考以下撇步,或許可以舒緩嘴巴破帶來的不適,並且加快癒合的速度: 避免熱食,以及酸、辣的食物。 用鹽水或冷水漱口。 若口腔灼傷,可以吃水果口味的冰棒。 服用止痛藥,如乙醯胺酚(Paracetamol,商品名:撲熱息痛)。 嘴巴破到什麼程度該看牙醫? 服用新藥後沒多久,嘴巴又再度破掉。 口腔和舌頭上方有大塊的白色斑塊。 破洞過了2週都沒有痊癒。 感到免疫系統衰弱時嘴巴破,可能是因為感染愛滋病毒(HIV)或是癌症。 同時有發燒、起疹子、流口水、吞嚥困難的症狀。 未來如何避免嘴巴再度破洞 避免食用酸、辣的食物。 少吃口香糖,因為可能造成口腔發炎。 每日餐後用軟毛牙刷清理牙齒,並使用牙線,保持口腔清潔。


牙齒矯正/美容

成人戴牙套~請先做好這些準備

戴牙套(Braces)矯正牙齒的美觀,在現代已是很普遍的現象了,而且不只是小孩,很多成人也會戴,大約佔了2成,而且這個趨勢還在快速成長中。趕緊來看看本文,了解更多牙套的知識,以及成人是否該戴牙套。 成人為何需要戴牙套? 人類會變老而牙齒亦然,它會隨著時間變化、因外力受傷、吃冰等壞習慣,或甚至是自然生長,而受損或齒列不整。許多人都曾在清潔口腔時,感到下巴疼痛、牙齦出血和其他問題,這些人想戴牙套是為了矯正齒列,讓自己笑起來更好看。 許多人齒列不整也沒戴牙套,是因為當年父母無法負擔這筆費用,一旦長大後,有工作收入能養活自己,也更在意外貌,又或是因為轉換職涯跑道,而去戴牙套,有些人認為這筆投資很值得。 剛開始戴牙套時,可能會有點不習慣,而且還多了牙齒照護的花費,但幾年後成果出來,就值得了。他們常說「牙套只是一時,美麗卻是一世。」 成人戴牙套的缺點 雖然戴牙套是個好選擇,但最好趁年輕時戴,因為年輕時的恢復力較好、康復得也較快。此外,大多數的保險都沒給付18歲以上的民眾戴牙套,所以若您預算有限,請先諮詢您的保險業務員。 戴牙套前該做好的準備 戴牙套能夠讓齒縫密合和齒列整齊,也能讓牙齒更健壯。但在牙齒矯正前,有幾件事您得先做好準備。若您目前有牙齦疾病,請在戴牙套前先治療好。另請確保您的牙齒和牙齦夠強壯,才能順利地走完整個流程。 請額外留意食物的選擇,避免黏牙和較硬的食物,也請勿咀嚼冰塊,因為可能會導致牙套破裂。 因為戴牙套後,口腔清潔會更困難,所以刷牙和用牙線清潔時,要更加細心慢慢清潔。一定要確保牙齒的食物殘渣都清乾淨了,因為食物殘渣不僅有害牙齒,也會破壞牙套。 請定期做檢查,可先計畫何時該做檢查,建議1個月檢查1次,有必要時,則1週檢查1次。不論您有多忙,都要撥空預約看牙醫,這樣才能讓牙醫隨時掌握您戴牙套的情況。 齒列矯正師會根據您的需求和狀況,提供您最適合的選擇。有些人可能需要戴矯正器和鋼絲,也有些人需要較美觀的牙套。牙套的種類包括:一般牙套、金屬牙套、隱形矯正器、全瓷牙套等。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