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0~1歲時正值口腔期,會特別喜歡藉由吸奶嘴或手指,來獲得平靜和滿足,但當寶寶漸漸長大,可不能讓他們一直仰賴奶嘴來平復情緒或入睡,因為研究發現,若吸奶嘴的習慣維持太久,那麼未來需要矯正或治療牙齒的機率可能增加。
寶寶在0~1歲時正值口腔期,會特別喜歡藉由吸奶嘴或手指,來獲得平靜和滿足,但當寶寶漸漸長大,可不能讓他們一直仰賴奶嘴來平復情緒或入睡,因為研究發現,若吸奶嘴的習慣維持太久,那麼未來需要矯正或治療牙齒的機率可能增加。
究竟幾歲戒奶嘴比較適合?又該如何幫寶寶戒除奶嘴的誘惑?本文將帶你釐清嬰兒戒奶嘴的重要性,並提供5種戒奶嘴方法,守護寶寶口腔健康發展。
戒奶嘴的時間點因人而異,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建議家長,孩子6個月大時即可嘗試減少奶嘴使用,最晚1~2歲時應戒除。
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證實,使用奶嘴會對親餵母乳產生障礙,或影響寶寶吸吮乳頭的能力,但仍不宜讓寶寶長期依賴奶嘴。
若遲至3歲仍保有吸吮奶嘴的習慣,可能有害孩子口腔健康,造成如口腔衛生不佳、妨礙牙齒生長、咬合異常等情形,進而導致咬字不清,不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延伸閱讀:寶寶學說話分階段!注意有無語言發展遲緩徵兆)
另有研究發現,有吸奶嘴習慣的寶寶,耳朵發生感染的機率比沒有吸奶嘴者高出50%,這是因為當寶寶過度吸吮奶嘴時,可能會讓細菌與液體積聚於耳咽管,引發中耳炎。若能在1歲前戒奶嘴,則幼兒發生急性中耳炎的風險將明顯下降
若寶寶符合以下的情形,代表不需要急著讓他戒奶嘴:
提醒爸媽,戒奶嘴是一個過程,可能要過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才會看到效果,所以請保持耐心,別因一時心急前功盡棄!
家長應檢視自己給寶寶奶嘴的頻率和時機,是否過於頻繁,並開始建立「除非不得已或有緊急狀況,才給奶嘴」的觀念,幫助孩童逐漸延長並習慣沒有奶嘴在口中的生活。
當寶寶哭鬧時,請給他一些時間,嘗試讓他自己冷靜下來,或者嘗試用其它方式,如抱著他輕輕晃動、發出聲音逗他開心等,避免直接用奶嘴堵住寶寶的哭聲。(延伸閱讀:寶寶哭不停怎麼辦?判斷嬰兒哭鬧原因及6招安撫入睡)
為降低孩子對奶嘴的依賴,父母不妨可給寶寶玩具、布娃娃或是柔軟的毛毯,有助孩子在無奶嘴可吸時,從這些物品上獲得慰藉與安全感。
一般而言,寶寶在吸吮奶嘴的慾望會比白天強烈,建議家長不妨在白天時多和寶寶遊玩、轉移注意力,讓寶寶漸漸習慣在白天不吸奶嘴的感覺,再一步步延伸到晚上。
設定午覺和晚上的固定睡覺時間,並建立睡前儀式。例如睡前講故事、一起躺在搖椅上,或是親親說晚安等,透過每天重複這些簡單的動作,就能幫助他們將這些行為和入睡產生聯想,而容易入眠。(延伸閱讀:了解嬰兒睡眠時間:睡前儀式讓寶寶乖乖睡)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Tips to Wean Your Child From Pacifiers(Cleveland Clinic)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tips-to-wean-your-baby-from-pacifiers/ Accessed July 7, 2022
急性中耳炎(奇美衛教資訊網)https://www.chimei.org.tw/main/cmh_department/59012/info/7750/A7750107.html Accessed July 7, 2022
寶寶吸奶嘴,會有不良影響嗎?(衛福部)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12459 Accessed July 7, 2022
Pacifiers: Are they good for your baby?(Mayo Clinic)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infant-and-toddler-health/in-depth/pacifiers/art-20048140 Accessed July 7, 2022
Pacifiers and Thumb Sucking(Healthy Children)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crying-colic/Pages/Pacifiers-and-Thumb-Sucking.aspx Accessed July 7, 2022
現行版本
2022/07/07
文: 張雅惠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由 于承宇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