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保養

產後女性容易因為擔起哺育新生命的責任、面對新的家庭關係,而產生許多壓力。媽媽保養類別囊括生產後媽媽生理與心理的保健資訊,還有產後護理、產後自我照護、女性之聲、媽媽經等子主題。

基礎知識

媽媽保養

媽媽別悶壞自己!產後調適5點要記得

當上媽媽,是人生最驚喜的一段旅程了,然而,懷孕路途艱辛,產後更有許多困難要調整,對女生來說,有了小孩,彷彿整個世界都變了,除了要照顧家庭,自己也有不少壓力要克服,但人不是鐵打的,媽媽再累,也要堅持住一些調適方式,讓自己遠離憂鬱,請參考以下5點。 1. 媽媽稍事休息別累壞 身為新生兒的媽媽,幾乎所有時間都會被哺乳、餵食及換尿布等育嬰工作佔滿了,一刻也不得閒,但即便如此,媽媽還是要留點時間給自己,可以做些伸展、瑜伽等運動,或在寶寶睡著時,小睡一下。如果真的不放心,不妨請家人幫忙看照寶寶一下。 2. 心中有苦要說出來 父母雙方同樣有照顧寶寶的責任,彼此之間也需要敞開心胸,共同討論養育寶寶的方法,以及面臨的瓶頸。事實上,某些媽媽習慣逆來順受,會把困難和情緒藏在心裡,不與另一半分享,久而久之會形成積怨無法宣洩,甚至衍生成產後憂鬱症。如果媽媽需要幫助,一定要說出來,讓另一半了解您發現的瓶頸,同時也學習如何解決新的問題,相信對雙方的感情都能增溫。 3. 媽媽愛家也要愛自己 即便照顧小孩,讓媽媽疲於奔命,但愛別人之前,別忘了愛自己。您不需要扮演永遠一百分的母親,舉例來說,寶寶哭鬧不休,即使安撫也沒用,這時別將責任和對錯都攬在自己身上,您該留點空間和餘力喘息。當媽媽並不表示放棄您的生活,或許您可以接續生產之前的嗜好、工作、社交圈等,幫助自己重新回歸熟悉的人生。如此一來,媽媽也能透過熟悉的環境,尋找紓壓的方式,找找親朋好友訴訴苦,能降低產後的失落感。 4. 懷孕前的衣服先別丟 懷孕會讓身材變形走樣,衣服要加大好幾碼,但先別因為衣服穿不上,就沮喪地丟掉它們,這種情狀只是暫時的,生產過後,透過幾個月到1年的規律運動、飲食,和良好的生活作息,很快地,媽媽又可以穿上心愛的舊衣服了。 5. 媽媽別忽略肌膚保養 懷孕期間,荷爾蒙的劇幅改變會對影響媽媽的皮膚,部分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內分泌好像出現狀況,例如:突然冒出一堆痘痘。並且,媽媽會擔心護膚產品中的成分可能會影響胎兒成長,因此在懷孕期間都不敢任意使用。然而,生產過後,媽媽在照顧家庭之餘,也別忘了愛「面子」,循著往常的保養步驟,重新找回屬於媽媽的美麗。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和忠告。

探索更多媽媽保養類別

看更多 媽媽保養 相關文章

產後自我照護

凱格爾運動、緊實手術如何選?產後重拾性生活!

在國際婦女節的三月,Hello 醫師推出的「產前、產後、保養」專題,一同與你歡慶女性孕育生命的偉大奉獻!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接受 Hello 醫師的專訪,講解媽媽「卸貨」後如何保養的珍貴建議,這次一起來關心「產後性生活」吧! 產後想愛愛要縫緊緊? 產前有些醫師會施行「會陰切開術」(Episiotomy),以加快產婦生產,並減低分娩所帶來的會陰撕裂傷。不過寶寶出生後,部份的媽媽擔心陰道鬆弛會影響與另一半的性生活,所以急切地希望醫生在會陰縫合手術的施做上能夠「縫緊一點」。 會陰縫合手術其實是為了加速會陰傷口的癒合,要讓陰道緊實完全是另一回事,並不會在生產完畢之後就馬上動刀。郭醫師表示,這是因為產後陰道周圍的組織被新生兒撐大,仍然腫脹得厲害,原本的樣貌已看不出來,除了無法施行精準的手術,更無法掌控結果。 郭醫師也提醒道,如果是因為產後陰道鬆弛讓自己與另一半的性生活「不協調」,通常還是要等到生完孩子的一至兩個月再做陰道緊實的療程。在經過醫師評斷是否要動刀之前,可以先試試「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延伸閱讀:產後陰道鬆弛不要來~凱格爾運動做起來) 產後性生活想維持,凱格爾運動要勤做 凱格爾運動的功效其實不錯,許多媽媽練習半年多,不僅陰道鬆弛的狀況改善,連尿失禁的問題就不藥而癒了。 郭醫師說,生產的過程中,由於寶寶的頭圍很大,或是產程過長、甚至產程太快等等,都會造成肌肉韌帶的傷害或讓肌肉鬆弛。產後媽媽可能因咳嗽、大笑、打噴嚏、提重物、快跑、跳躍等行為,導致腹腔的壓力隨之突然增加,而鬆弛的懸韌帶無法及時對應,也無法對抗往外竄流的尿液,導致漏尿的症狀,就是所謂的「應力性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雖然能解決應力性尿失禁、陰道鬆弛等問題。但是對於生過三、四胎的婦女而言,若漏尿等等的狀況仍然嚴重,其實可以考慮其他的方式來應對,像是陰道雷射、埋線手術、陰道整形手術。 陰道雷射 陰道雷射不能算是手術,應該算是非保守治療,因為並沒有動刀,也無須麻醉。透過雷射的光熱能,刺激陰道黏膜的更新與增厚,也能夠讓膠原蛋白增生,有助於陰道的緊實,也能夠改善「應力性尿失禁」的情形。 陰道埋線手術 陰道埋線手術比較像是「把鬆開的陰道口紮緊」的概念。就是把線一圈一圈埋入陰道口與陰道壁,藉此把陰道束緊。當組織與線會融合在一起,線被吸收之外,也能刺激膠原蛋白的增生,讓陰道變得比較緊實。 陰道整形手術 陰道整型有如把鬆弛的橡皮筋去除一般,藉著手術,將多餘的陰道黏膜切除後再縫起來,讓鬆弛的陰道恢復緊緻,也可以解決漏尿的問題。 有助產後做愛的療程跟醫美很像 郭醫師最後提到,其實陰道緊實的療程,跟醫美的概念非常相似。陰道雷射有如「膠原蛋白拉提」,陰道埋線手術可以跟「V 臉線雕」的概念對比,而陰道整型就像「拉皮」。 其實用這樣的方式想像,就不會覺得把陰道變緊實是多麼的「驚天動地」了。至於哪一項療程最適合自己,還是要請教專業的婦產科醫生最為保險。(延伸閱讀:什麼是私密美學?陰道緊實、陰唇縮小術不只美觀而已) 現代女性無論有無生產經驗,都應該擁有對身體的自主權,把握享受魚水之歡的權利。不管是凱格爾運動的應用,或者施做上述的療程,其實皆以開放的心胸面對最好。 千萬不要因為尿失禁、性生活不美滿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再就醫!就算今日不是三八國際婦女節,每天都應該要善待自己,活出健康的身、心、靈。(延伸閱讀:生產後性愛行嗎?溫存前這6件事必知) 【點我看郭安妮醫師所有文章】 【點我前往懷孕保養專區】


媽媽保養

懷孕全指南!郭安妮 X 張益堯「醫師上菜」聰明孕養新撇步

準媽咪們在懷孕期間可能都會有各種關於飲食、營養、胎兒發展、懷孕症狀等疑問。除此之外,在產後的復原與保養,對於改善媽咪們的心情與體態,預防產後憂鬱也相當重要。 Hello 醫師特別邀請到郭安妮醫師與張益堯營養師,透過「醫師上菜」的直播,為妳解答孕婦飲食怎麼吃、以及產前產後的營養補充和保養等常見問題,也與你分享兩道美味的產後料理作法。 孕婦飲食和體重 如何養胎不養肉? 臨床上面常常看到,因為大家現在都生比較少,好不容易才懷了一胎,媽媽和婆婆就一直餵一直餵,甚至她們在門診就會說:「醫生我覺得我已經吃很多了,他們還一直塞,我這樣會不會吃太胖?」 其實,很多孕婦在懷孕之前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吃,會不會胖到生完會瘦不回來,讓我們先來看看孕期體重增加標準吧! 孕婦體重增加標準 懷孕之後,一般孕婦體重正常會增加多少?一個體重正常、沒有太胖或太瘦的孕婦,整個懷孕的過程會增加 10~14 公斤。 那要怎麼增重呢?懷孕前三個月一般是胖一到兩公斤,那個時候寶寶還不是很大,所以不用增重太多。 中間三個月的話,我們大概可以增加三到四公斤;後期則大概胖四公斤左右。 但是因為懷孕前每個孕婦的體重不太一樣,有些偏瘦、有些人偏胖,或是可能懷雙胞胎,所以他們需要增加的重量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孕前是比較瘦的媽媽,例如 BMI <18.5 的話,整個懷孕期間體重可以增加 13~18 公斤。 如果孕前是比較正常的 BMI,大約 18.5~25,大概就是胖 12~16 公斤。 如果孕前BMI 高到 25~30 的話,則可胖約 7~11 公斤。 如果媽媽懷孕前就屬於比較胖胖的類型,BMI 超過 30 的話,懷孕期間大概可以胖 5~9 公斤。 如果是懷雙胞胎的媽媽,因為有兩個小朋友在吃營養,所以可以胖 16~20 公斤都是沒問題的。 (點此前往 BMI 計算器) (點此前往懷孕體重計算器) 根據孕期規劃飲食和營養攝取 那要怎麼樣才能養胎不養肉,肉不養在媽媽身上呢?一般在懷孕初期,吃懷孕前的份量就足夠了;懷孕中期以後,就要注意每天的飲食需要多加 300 大卡的熱量。 額外補充蛋白質 吃紅肉補鐵 不過從懷孕一開始,每天就需要增加 10 克的蛋白質攝取,因為胚胎是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包括魚肉、蛋類、豆製品。 但是肉只能吃白肉嗎?事實上,孕婦紅肉攝取要增加。所謂紅肉就是我們看它在還沒煮之前是紅的,像是牛肉、羊肉、豬肝,屬於含鐵量很高的食物。 郭醫師舉例:「臨床上有個孕婦,她第一次產檢的血色素是 12 ,屬於正常,但到生產前再做產檢時,她的血色素就掉到八。」 原來因為她公公婆婆覺得白肉很養生,所以懷孕期間都只給她吃白肉,像雞肉、魚肉,但它們的鐵質對於孕婦來說是不夠的。所以如果妳懷孕期間只吃白肉,一般要生的時候很容易貧血。 可以的話,建議吃些紅肉,如果有些人不吃牛肉,那可能要另外再補充鐵質或是從一些植物性來源攝取。 攝取各色青菜水果防便祕 水果跟青菜很重要,尤其孕婦因為黃體素的關係,導致腸子蠕動比較不好,很容易便祕,所以青菜水果都要補充,但是因為水果的糖分很高,因此不行把水果當正餐或吃過量。青菜水果應該各種顏色都要吃,這樣纖維和維生素才會夠。(推薦閱讀:補充維生素C和鉀!懷孕水果這樣吃) 油脂的部分應該選擇優質的,每天大概兩湯匙就夠了,不用額外補充。 飯量多寡對應每日運動量 上面講的是一個大原則,那孕婦到底應該要吃幾碗飯、多少肉才夠呢?其實跟每天的運動量有關係,孕婦一天的運動量會對應到他該吃多少飯喔!(延伸閱讀:懷孕到底能不能運動?有什麼好處?孕婦運動3大守則) 一起來看運動量該怎麼分: 孕哺期每日飲食建議 如果是運動量低的孕婦要吃多少飯呢?一般我們說五穀根莖類的一份,就是一碗飯,或兩碗麵,中型饅頭一顆,吐司如果是薄的,那一份就是四片。 運動量低的孕婦一般吃 2.5~3 份就夠了,也就是每餐都要有一碗飯。 如果懷孕已經四個月以後,那不管是哪種運動量的媽媽,都要再增加半碗的飯才夠。 一般會建議遵照這個飲食指南去吃,如果有些媽媽體重增加不夠的話,比如說初期體重要增加一到兩公斤,但有些媽媽會害喜,可能增加的體重就沒有這麼多,那等到孕吐狀況好一點時,建議的飲食份數可以均衡增加。 不過如果想要先提升體重的話,一般建議先增加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和奶類。 另外,張益堯營養師也特別補充魚類含有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寶寶腦部發育也非常重要,而在葉酸攝取方面,主要可以透過綠色蔬菜獲得,不過其實透過保健食品攝取的劑量會比較充足。 懷孕初期葉酸和鈣很重要 為什麼葉酸對孕婦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預防寶寶的神經管缺損,不過一般從食物當中攝取可能不夠,所以全世界的婦產科協會都建議在準備要懷孕的前三個月,就要開始額外補充葉酸,一直到產後哺乳都要持續攝取,建議每日攝取量為 600~800 微克。 鈣質的部分同樣也很重要,因為寶寶的鈣質全部都是從媽媽身上攝取的,如果有些媽媽攝取比較不夠的話,比較容易出現抽筋或腰痠背痛。 在懷孕初期和中期,每天需要攝取 1,000 毫克的鈣;懷孕後期,如果媽媽很容易抽筋的話,就還要額外再加到 1,200 毫克。 補鐵防貧血 DHA 幫助寶寶 剛剛我們說過鐵是很重要的,它是構成紅血球的重要元素,孕婦缺鐵會容易頭暈、疲累,寶寶也容易早產或流產,或者影響寶寶的認知和智力的發育。因此建議每天要攝取 30 毫克的鐵,同時建議可補充維他命 C,加強鐵的吸收。 另外,因為鐵會妨礙鋅和銅的吸收,因此建議每天要多補充 15 […]


產後精神健康

產後憂鬱怎麼辦?如何分辨?認識症狀、測憂鬱指數

新手媽咪育珍在產後回診時,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跟我哭訴:「我老公都沒有主動關心我、也不能體會餵母乳的辛苦……」 像育珍一樣的產婦可不少,很多媽咪們產後因為要負起照顧小寶寶的責任,以及面臨產後身體修護等問題,在情緒上容易落入低潮,因此本文將介紹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成因與症狀,並提供你檢視自己有無產後憂鬱症的方法,當個快樂的媽咪。 產後憂鬱3大原因 從懷孕初期一直到產後,產婦在生理與心理上都會出現許多變化,有些人會變得很愛哭,或者常常焦慮,遇到事情就容易自責,其實這些情況都跟產後憂鬱有所關聯,以下為可能導致產後憂鬱的3種原因: 生理因素:從懷孕開始,體內雌激素及荷爾蒙等黃體素急遽變化,讓媽咪情緒上的變化起伏較大。再者,產後不舒服,如生產痛、會陰疼痛,或是哺餵母乳不順利都會讓產婦變得較憂鬱。 心理因素:對於當「母親」這個角色產生一些心理壓力,也擔心自己產後身材不能恢復等等,都容易讓產婦變得焦慮或認為自己無法承擔責任,而產生憂鬱。(延伸閱讀:產後減肥難?5個原因作怪這樣解決) 外在因素:婚姻關係、婆媳問題、經濟壓力、工作環境都會影響產婦的情緒,如果家人朋友沒有適時關心,也較容易發生情緒失落的情形。 提醒所有媽咪,如果發覺自己情緒低落,最好能主動告知周遭的人。家人也要多多注意產婦的情緒變化,包括心情低落、容易焦慮、煩躁、暴怒、哭泣、失眠、吃不下東西等,有以上現象就必須盡快請醫師協助輔導。(推薦閱讀: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風險族群求助) 11種常見產後憂鬱症狀 分娩後,媽媽們會因雌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下降,容易感覺到疲累、呆滯,而新陳代謝及免疫系統上的變化,也可能導致疲勞和情緒波動,以下為產後憂鬱症11種常見症狀:  食慾不振:吃不下飯,或是特別挑剔食物。(延伸閱讀:吃得少食慾不振怎麼辦?11招補足熱量,找回好胃口) 失眠:翻來覆去難以入睡,或是因為難入睡,一直看電視更加無法入眠。 強烈煩躁不安:一點小事就會沒有耐性。 無止盡的疲勞感:明明沒有做什麼,卻還是感覺到疲憊不堪。 性致缺缺:對另一半提不起「性」趣,或總是被動配合。(推薦閱讀:產後不再憂鬱~一起恢復活躍的性生活) 缺乏目標、動力:生活頓失目標,連平常喜歡做的事情都喪失興趣。 容易感到內疚:若不慎被丈夫、婆婆或是他人責備,容易放大負面情緒。 情緒起伏很大:開心的時間維持短暫,下一秒可能又被憂鬱所籠罩。 覺得帶寶寶很煩:突然覺得寶寶是生活中的負擔,出現「被拖累」的想法。 容易牽怒家人、朋友:例如常會指使丈夫,或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出現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想法:當出現把寶寶視為威脅,或是討厭自己的想法時,務必要趕快尋求專業協助。 產後憂鬱可分幾種類型? 其實產後憂鬱還可以細分為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s)、產後憂鬱症、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3種,雖然有部分憂鬱症狀重疊,但在嚴重程度上則有所差異。 據統計,大約有5到8成的媽媽會經歷產後情緒低落,依狀況程度不一,有1到2成的媽媽會罹患產後憂鬱症,尤其又以第1次生產的媽咪最易患病,不過只要家人給予充分的支持,多能度過難關。以下列出不同的產後憂鬱類型: 檢視產後憂鬱指數 生產後,產婦容易出現一些情緒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這些心理變化,情況嚴重時,會演變成產後憂鬱症。很多媽咪產後只顧著照顧小孩,忽略了自己的心情變化,甚至有輕生或傷害小孩的念頭,卻渾然不覺,其實這就是產後憂鬱症在作怪。(推薦閱讀:產後心理變化大!4招小撇步讓你告別產後憂鬱) 建議媽咪在產後1個月時,可透過產後憂鬱自我檢測,檢視一下自身心情感受,依照真實的情緒,回答下列問題: 是否常被情緒低落、憂鬱或感覺未來沒有希望所困擾? 是否常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做事沒有愉悅感? 是否會無來由地感到害怕、緊張,或是感到不安? 我曾經有傷害自己,或是傷害孩子的念頭? 如果上述幾個現象的確發生在你身上,建議告訴家人或是婦產科醫師、兒科醫師,以避免傷害的發生。 產後憂鬱不是一個人的事 有些長輩會以過來人的態度說:「我們也生過小孩,以前都是這樣養的。」但是這些話只會讓處於壓力和焦慮中的媽咪們更加難過,覺得自己似乎沒有能力照顧好小寶寶。 產後坐月子期間,其實正是產後憂鬱症的好發期,老公和家人除了幫忙照顧寶寶之外,還可多詢問媽咪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讓媽咪有喘息的時間,並且多以鼓勵關心來代替責備。 另外,也應該讓產婦有情緒發洩的管道,避免壓力不斷累積。我也建議媽咪們做月子時,身心不要過勞,多補充睡眠與休息,可增進身心與情緒的協調能力。(推薦閱讀:媽媽別悶壞自己!產後調適5點要記得) 如果媽咪們的憂鬱症狀持續兩週以上,且狀況越來越差,甚至已經很難照顧你的寶寶,請務必立刻就醫尋求協助。在此也呼籲新手爸爸們要多多分擔妻子的憂愁,幫忙照顧小孩,才能避免新手媽媽陷入兵荒馬亂、身心俱疲的情況中。(推薦閱讀:產後憂鬱症不限女性?爸爸焦慮好難熬) 【點我看郭安妮醫師所有文章】 【點我前往懷孕保養專區】 [embed-health-tool-ovulation]


產後精神健康

產後憂鬱症不限女性?爸爸焦慮好難熬

一般提到產後憂鬱症,我們大多以為只有女性會深受其苦,但根據美國東維吉尼亞醫學院(Eastern Virginia Medical School in Norfolk, Va)的詹姆士.保羅森博士(Dr. James F. Paulson)指出,新手爸爸也會罹患產後憂鬱症,更值得注意的是,父親的產後憂鬱症對寶寶發展的影響更甚。 針對5000對育有9個月大寶寶的雙親,保羅森博士及其團隊調查顯示,每10位新手爸爸就有1位出現中度到重度的產後憂鬱症狀,此比例比一般大眾高出3~5%。 憂鬱爸媽與寶寶的互動較少 除了數據收集,雙親的憂鬱症是否影響寶寶互動,也是調查的重點,其結論是:如果父母雙方都嚴重焦慮時,則親子之間的互動,像是閱讀、說故事及唱童謠等也會較少。 更驚人的發現是,只有父親的行為會對2歲前的寶寶造成顯著影響,如果爸爸很憂鬱,不讀故事書給寶寶聽,則寶寶學習的字彙量會嚴重受限,但科學家們則未發現,母親與寶寶的互動對寶寶學習字彙量有影響的證據。 產後憂鬱症男女症狀不相同 當新手爸媽出現焦慮、空虛感、社交退縮、挫折感及有自殺傾向時,就能確診是產後憂鬱症,產後憂鬱症的確診症狀比一般寶寶出生後帶來的焦慮感更加嚴重,這些情緒症狀會在產後持續數週甚至更長的時間。(推薦閱讀:憂鬱症簡介:不是不知足!超過三億人受它所擾) 然而,男女出現產後憂鬱症的徵兆及症狀略有不同,女性較易感到悲傷或退縮,反之男性則是變得易怒、脾氣暴躁或暴力傾向。很多男性病友未尋求協助或建議,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堅強,成為妻子與孩子的後盾才對,也因此,新手爸爸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比率很高,很多人因害怕妻子不再像過去一樣愛他,而寶寶也不再像其他孩子一樣可愛,財務壓力也隨之而來,種種壓力都成為生活的負擔。 新手爸爸可以怎麼做? 產後憂鬱症的症狀不僅影響著您,本身也傷害小孩,因此作為一個父親,若您留意到任何憂鬱症的徵兆,請別忽視,為了您自己與孩子,請專業協助。


產後自我照護

睡眠剝奪很危險!媽媽竭盡所能趕快睡

新手媽媽需要面臨很多困難,其中一項就是睡眠剝奪(又稱睡眠不足,insufficient sleep)。當半夜寶寶不睡覺,需要媽媽起床餵食、照顧,就會剝奪媽媽的睡眠。睡眠剝奪比想像中更危險,例如會導致疲勞駕駛,也會增加產後情緒問題的風險。以下提供一些幫助媽媽們擊敗睡眠剝奪的方法。 跟寶寶同時睡 預防產後睡眠不足的關鍵,就是試著在寶寶睡覺時睡覺。有些媽媽會選擇在寶寶睡覺時做家事、打電話等,但寶寶醒來後,媽媽就沒機會休息了。工作過量又缺乏睡眠,會導致產後情緒問題,因此請盡量趁寶寶睡覺時休息,和寶寶一起睡。 (同場加映:在職新手媽媽~5撇步管理家庭與工作) 在固定時間就寢 如果你是夜貓子,請試著改變這個壞習慣,並試著維持在固定的時間睡覺,例如固定在晚上 9點餵寶寶,並哄寶寶睡覺,久而久之自己跟寶寶都會養成固定的睡眠習慣。 尋求身邊親友協助 不要害怕向身邊親友尋求協助,包括伴侶、家人、保母、朋友等,任何協助都能為自己多爭取幾個小時的睡眠。 以水平姿勢哺乳 可以試著在寶寶和你都躺著的時候哺乳,因為這樣的姿勢比坐著更舒服,甚至可以趁機小睡一下,有些媽媽認為這個方法很有效。 寶寶沒在哭就別擔心 沒有聽見寶寶在哭時,就不要去擔心他。就算寶寶在你聽到之前已經哭了幾分鐘,通常也不會有大礙。 小心產後憂鬱症 新手媽媽有很高的風險,會因為睡眠不足而罹患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若你覺得自己有產後憂鬱的症狀,應諮詢醫師尋求正確的治療方法。 (同場加映:產後別不開心!媽媽們懂這4點多調適) 帶寶寶一起去兜風 可以試著每週帶寶寶拜訪公婆或回娘家,讓寶寶的祖父母有機會照顧您和寶寶,讓自己安心地休息一下。


產後精神健康

產後心理變化大!4招小撇步讓你告別產後憂鬱

生產完後,產婦需要一段時間讓子宮和其他生殖器官恢復到懷孕前狀態,這段恢復期稱為產後期。讓身體慢慢恢復的這段期間,對女性有重要和長遠影響,無論是身心靈任一方面,都要有充分、適當休息與照顧。然而,每位產婦生理及心理所產生的變化,都不盡相同,有些產婦還可能因此出現產後沮喪,甚至嚴重的產後憂鬱症。 然而,當產婦患有產後沮喪或產後憂鬱症時,究竟會出現什麼心理變化?媽媽們又可透過哪些方式,進行心理上的調適?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 產後沮喪、產後憂鬱症症狀有哪些? 在產婦生完孩子後,有些人會有產後沮喪(Baby blue)的症狀,這是很普遍的。這種情緒低落、心情不穩定的現象,可能會在產婦身上持續幾天或將近2星期。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有將近80%的新生兒母親,在產後都會經歷情緒波動,或是有負面情緒。這種現象是因為母親體內荷爾蒙改變造成的,產後沮喪的症狀有:沒有原因、不自主地想要哭泣,失眠,感到悲傷,容易動怒,覺得坐立不安,心情有所改變等。 然而,如果症狀持續超過2星期以上,那您可能就患有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有些人會因此有罪惡感,覺得自己不重要、沒有價值,對剛出生的嬰兒感到厭倦,生活失去興趣、重心,甚至會有傷害自己寶貝的念頭。如果患有產後憂鬱症,那您愈早接受藥物治療愈好。當您覺得以上症狀在您身上已經持續很久,或是您經常有想要傷害寶貝的念頭時,請立刻去看醫師,接受治療(例如:心理諮商)。產後憂鬱症隨時都可能發生,即使生產完1年之後,也是可能會發生。(推薦閱讀:產後憂鬱怎麼辦?如何分辨?認識症狀、測憂鬱指數) 產後憂鬱怎麼辦?4招緩解心理壓力 每位產婦在生產完後,確實都需要有丈夫、其他家庭成員或朋友們,溫暖地照顧。下列是能幫助您緩解產後憂鬱的4招小撇步: 充分休息:您應該盡可能多休息,在產後前幾個月裡,您的寶貝可能隨時需要有人餵食;因此,您可以利用寶貝睡覺時,同步跟著休息、睡覺。請您記得,深層睡眠(Deep sleep)是治療憂鬱的最好方法。(同場加映:關燈睡覺最好!開燈睡覺會產生這4問題) 接受他人協助:由於照顧新生兒要耗費許多體力、精力,剛生產完的媽媽都需要很多幫助,請您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忙,並於空閒時間多多休息。 多與他人互動:對女性而言,與他人談話,傳達內心感受、想法,是新媽媽釋放壓力的好方法。您可以多與丈夫、家人或朋友多聊聊,閒話家常。 休閒娛樂幫助改善:例如:聽音樂、觀賞有趣的電影,或是逛街購物,以舒緩產後憂鬱的情況。從事這些活動,有助於減少負面想法、轉變情緒,讓您變得更開心、快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ovulation]


產後護理

產後照護這樣做!照顧產婦的身體健康

生產完後,產婦需要一段時間讓子宮、其他器官回復到懷孕前狀態,這段恢復期稱為產後期。而這段讓身體慢慢恢復的期間,對女性有重要、長遠影響,無論是身體、心理未來的健康,都要有充分、適當休息與照顧。然而,每位產婦的復原、改變情況都不相同。因此,下列將為每位媽咪及準爸爸介紹,女人的身體在產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產後身體的改變 生產完後,身體狀況會漸漸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況,然而您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改變,如: 肌肉疼痛:對剛生產完的女性而言,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尤其是您的手臂、脖子或下巴,最容易感到疼痛。 陰道流血、出現分泌物:這個情況可能持續2~4個星期,接下來2個月內,這種現象有時會有,有時可能沒有。 子宮因收縮而變小:在分娩之後,有時最久可能需要8星期的時間,您的子宮才會恢復到懷孕前的原來大小。 陰道疼痛:您可能會覺得陰道不舒服、有麻木感,甚至感到疼痛。如果您有會陰撕裂(Perineal tear),或進行會陰切開術(Episiotomy),疼痛感可能會更加劇烈。 下腹部感到疼痛:如果您是剖腹生產,您的下腹部可能會有疼痛感。您的醫師會開立一些藥物讓您服用1~2星期,以減緩您的不適。 乳房充血: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因為在生產後的3~4天,您的乳房就會充滿乳汁。請您不用過於擔心,因為這是正常過程。您可以用冰敷、熱敷,或是洗熱水澡的方式,舒緩乳房充血造成的不適。 體重增加:對很多婦女而言,都有這樣的情況,這可能跟生產完後,情緒改善有關。 生產完之後的照顧 為了妥善照顧好您的寶貝,並加快身體康復、痊癒的速度,請您多留意自己產後照護。下列是自我照顧的注意事項: 均衡、健康飲食:生產完後,您需要攝取充分的營養,以促進身體復原過程。多吃些蔬菜、水果、蛋白質與穀類食物,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成分。 運動前請先諮詢醫師:醫師會告訴您,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運動。 勿用棉條:在月經週期時,大約2星期時間裡,請您使用護墊,不要用衛生棉條。 服用處方藥:為了緩解痙攣(Seizures)的不適,您可以服用布洛芬(Ibuprofen),也可以服用醫師開立給您的處方藥。 冰敷:可以用冰敷方式,舒緩陰道的疼痛或腫脹。將冰敷袋放在毛巾上,避免直接接觸皮膚,然後放在適當位置大約10~20分鐘。 泡溫水澡:可以用溫水輕柔和緩的清潔身體;此外,您也可以每天3次泡在溫水裡,這樣有助於您的腸道蠕動。 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會因為痔瘡(Hemorrhoid),或是在陰道與直腸之間的區域,感到疼痛。為了舒緩疼痛,您可以使用冰敷袋,或是將含有金縷梅酊劑(Witch Hazel)成分,不含酒精的爽膚水加在護墊後,包覆在疼痛部位使用。 為了緩和便祕的情形,請您喝大量的水、液體,並且多吃高纖食物。必要時,您的醫師可能會開立軟便劑讓您服用。 剖腹生產的產婦,至少6星期以上請避免從事過於激烈的運動。此外,當您咳嗽或睡覺時,最好抱著枕頭、壓住切口,以減少疼痛感。 要避免的事 在您完全復原之前,請不要有性行為;一般女性生產完,大約需要4~6星期時間恢復。如果您外出旅行,路途遙遠坐在車上時,請記得要起身活動走走。除非有必要,否則產後5~6星期之前,不要安排長途旅行。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產後精神健康

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風險族群求助

在遭遇重大災害或創傷事件後,如果行為有顯著改變,那可能就是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創傷事件是指會讓人感到害怕、無助、無能為力、驚訝,或恐懼的情況。 產婦如果在生產過程經歷創傷,或先生目睹太太的生產過程,都很有可能讓人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稱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partum PTSD)。很多人以為逃避痛苦的記憶就沒事,但事實上,那只會加劇創傷造成的傷害,因此請面對它,愈早尋求協助愈好。 誰是高風險族群? 如果曾有下列經歷,會較容易有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生產過程拖延過長,而且異常痛苦。 生產過程因為難產,借助使用產鉗、真空吸引等助產器。 剖腹生產。 嬰兒出生時,患有先天性疾病。 嬰兒出生時,隨即需要送到加護病房照顧。 在生產過程中,或生產結束後,產婦對自己與剛出生的嬰兒性命,因沒有安全感而感到極端害怕。 生產過程中,感到無助或軟弱無力。 過去曾經歷創傷性事件的打擊。 別期待創傷會自己消失… 別低估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影響力,認為情緒、心理上的傷害會慢慢自己消失。因此請不要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所有傷害,並記得,身邊一定找得道好友、醫師和心理諮商的支持與協助。把感受說出來,對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療癒會很有幫助,詳細尋求幫助的方法如下。 向醫師尋求協助 如果對生產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他將針對個人的情況,提供最好的建議。患者也可以加入有相同經驗的女性支援團體,向她們請教、學習處理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 向伴侶尋求協助 伴侶就是要拿來信賴、依靠的,當對方看到妳感到困擾時,一定也會很不好受。但如果與伴侶的關係正處於低潮,那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 向專家尋求協助 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有密切關係,兩者有共同的症狀,並會對心理健康產生雙重的壓力影響。不過這兩種疾病需要用不同方法治療,因此,如果知道自己患有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請尋求專門治療此病的專家的協助。必要時,也可以請醫師提供值得信任的專家名單。 檢視自己的分娩記錄 如果因為忘記生產的部分過程而感到焦慮,可以回去看看自己的分娩記錄。由於過程中可能有很多醫療上的專用術語,因此可能需要產婆或產前媽媽教室的老師幫忙,才容易理解。重新檢視自己的分娩記錄,並不是要修改生產過程的記憶,或是告訴妳怎樣才是正確的生產過程。而是要讓人在看過之後,將記憶空白的地方填滿,避免焦慮產生。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產後精神健康

生產過程極度痛苦~創傷性生產的影響

創傷性生產(Traumatic birth)是指產婦經歷極為困難、痛苦且壓力很大的生產過程。在創傷性生產過程中,產婦會面臨許多淚水,與難以應付的辛苦情況,並在產後導致感染、失禁等健康問題,以及在心理和情緒留下深遠的影響。 造成創傷性生產的原因 創傷性生產,並不全然是因為生產過程困難而造成的。生產過程中,若醫院產房裡的醫師、護理師沒有傾聽產婦的需求,給予她需要的協助,產婦也可能因為在生產時感到莫名無助,而有強烈的失落感。 創傷性生產伴隨的狀況 由於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創傷性生產所帶來的結果也會因人而異。下列是一些創傷性生產可能伴隨的狀況,如果有出現這些情況,請儘快尋求醫師協助。 對分娩、陣痛,與生產過程感到困擾。 擔心、害怕未來還要再生小孩。 對生產沒有把握,覺得產前照護不足。 伴侶關係面臨瓶頸。 對性生活、肌膚之親缺乏興趣。 覺得與新生兒沒有親密感,同時也會有愧疚感。 覺得被冷落,感到孤單。 生產完後有產後憂鬱症(Pospartum depression)。 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很多人都會覺得性生活和跟伴侶的關係,會在小孩出生後變得不一樣,這是正常的。但如果情經歷創傷性生產,且這個況持續好幾週或好幾個月都沒改善,並持續感到恐懼、妨礙日常生活,那就可能得了產後創傷壓力症候群(Postpartum PTSD)。產後創傷壓力症候群的常見症狀如下,如果符合請告知醫師,並可能需要接受心理諮商: 生產過程的記憶不斷浮現在腦海,記憶可能如幻覺般重現,讓人瞬間身歷其境,或者會像夢境一樣浮現。有時候,還會因為生產過程的記憶突然消失,而有空虛、恐慌或焦慮之感。 會讓人回想起生產過程的情景,都會令妳感到害怕,並可能讓妳不願意回醫院檢查。 不願意從電視上看到任何有關生產,或和醫院相關的節目,也不願意談論任何與生產有關的話題。 睡得不安穩、心情差、感到驚恐、注意力無法集中。 認為生下一胎時,自己或寶寶可能會喪命。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產後自我照護

生產完多久才能愛愛?關鍵妙招舒緩產後性愛不適

辛苦的媽咪在懷胎十月後,除了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也應該讓身體好好休息,放鬆一下。不過忍了很久的爸爸,已經在旁虎視眈眈許久,準備再和老婆親熱一番,但這時很多人可能會有所顧慮,例如:身體是否能負荷、如果沒有心情怎麼辦等。關於生完多久才能愛愛,和其他產後愛愛的大小事,以下一一告訴你。 生產完多久才能愛愛 產後相隔多久才能愛愛,並沒有特殊限制,只要雙方溝通同意就可以。不過,大多數醫師會建議等生產後4~6週後再行房,因為生產完的前2週,出現併發症機率較高,再加上不論是否為剖腹產,都會有傷口的產生,所以給予身體時間復原,是較為理想的。 此外,如果生產後有陰道撕裂傷,需要手術修補的話,那可能得休息更長的時間才能進行性行為。 如果等不及,可以考慮其他性行為,如自慰或口交等非侵入型的性交方式。 產後陰道疼痛與舒緩方法 在產後前幾個月愛愛,感受可能會很明顯不同。因為在生產後,雌激素(Estrogen)的濃度會下降,會造成女性有陰道乾燥的情形,而且通常會持續4~6週,這個情形也好發在親餵母乳的媽媽身上。此外,媽媽的性慾低下除了哺乳外,生產時的會陰撕裂,或有進行剖腹手術的媽媽,也容易感到下體疼痛。因此以下提供5個方式,能夠舒緩生產後的疼痛。 洗溫水澡。 服用止痛藥。 排盡尿液、清空膀胱。 另外塗抹水性潤滑液。 藉由不同姿勢或體位,控制性交時的力道。 產後陰道不緊實與荷爾蒙的變化 生產後影響性愛的感受,除了因為產後的陰道肌肉較不緊實,且延展性也會暫時的受限外,其他像是媽媽的基因、寶寶的大小、生產過幾胎或是本身是否有鍛鍊,如:凱格爾運動等,也都是影響因素。另外,產後荷爾蒙的變化,有時也會造成一些不便,例如:高潮後可能會刺激泌乳,所以愛愛前可以先將乳汁擠乾淨,降低泌乳量。(延伸閱讀:凱格爾運動、緊實手術如何選?產後重拾性生活!) 心理壓力造成性慾低下 生產完後,其實除了身體不適外,媽媽的心理也會有許多壓力,甚至嚴重還會有產後憂鬱症,如果還沒準備好要愛愛,是相當正常的,建議應該多與伴侶溝通來解決。影響愛愛心情的常見原因有以下7種: 壓力。 疲勞。 沒有性慾。 疼痛。 產後憂鬱症。 害怕再懷孕。 陰道乾燥、撕裂傷。 產後避孕或再生育規劃 產後避孕:如果有避孕需求,產後一樣要特別注意,產後6個月內,如果月經還沒來,且完全哺乳的媽媽,根據統計,約有98%的避孕率。然而根據研究,完全哺乳的避孕效果,仍會有個體的差異。 生育計畫:如果仍有下一胎的計畫,少數研究指出,等待18~24個月再懷下一胎,能降低懷孕併發症及其他健康問題,不過建議溝通雙方的意願,並討論懷孕時間的間隔,是較為重要的。 避孕藥選擇:使用同時含有雌激素及人工合成黃體素(Progestin)的避孕藥,對剛生產完的媽媽,會增加血栓的發生機率。健康的媽媽,在產後一個月後,服用避孕藥都是相對安全的,不過黃體素有減少泌乳量的疑慮,因此,如有服用避孕藥的需求,仍建議諮詢醫師。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