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走路時總覺得腳底壓到東西,而且還有些微疼痛感,回家後把腳抬起來一看,發現腳底出現1粒腫腫的硬皮,中間還有1個半透明的小圓點。
確認登出嗎?
當走路時總覺得腳底壓到東西,而且還有些微疼痛感,回家後把腳抬起來一看,發現腳底出現1粒腫腫的硬皮,中間還有1個半透明的小圓點。
本以為過幾天就會自行痊癒,結果隔天出門愈走愈痛,去醫院一看才發現原來是腳底長雞眼了!
究竟什麼是雞眼?長雞眼的原因與症狀為何?與病毒疣有哪些差異?又該如何治療及預防?快跟著《Hello醫師》一起搞懂長雞眼的原因,擺脫腳底疼痛感!
雞眼(Corns)大約黃豆大小,成形時稍微突出於皮膚,中間呈現半透明色,看似雞的眼睛因而得名,其成因主要是因腳底反覆摩擦所致,常見長雞眼原因有以下4種:
雞眼好發於腳底、趾背、趾間、小趾外側、大拇趾及蹠骨突出處等部位。當長出雞皮後,可能會有以下2種症狀:
有些位在腳底的病灶,外表又硬又凸,且一旦壓迫到病灶便會疼痛不已,雖然上述症狀乍聽之下與雞眼相似,但其實可能長出「病毒疣」。
不同於雞眼沒有傳染力的特性,病毒疣主要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可能會經由共用拖鞋或光腳踩在游泳池等公共場合,將病毒疣傳染給其他人。
此外,病毒疣的外表較雞眼更為粗糙,且中間也沒有半透明的小圓點,若將其表面過厚的角質去除,可發現因血管硬化而產生密集的小黑點,亦為判斷病毒疣與雞眼的重要指標。若將其誤認為是雞眼而延誤就醫,便可能造成感染加劇。
當雞眼周圍出現紅腫、發熱、疼痛、流膿或發紫(黑),甚至因遭感染而發燒,就應盡快至皮膚科就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一般而言,雞眼通常可藉藥物治療有效消除,醫師會開立具有去角質作用的高濃度水楊酸(Salicylic acid)外用藥膏、藥水或雞眼貼布,讓病患回家自行塗抹或使用,以協助其軟化雞眼厚厚的角質層,並減輕不適症狀。
若使用藥物治療後無效,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接受液態氮冷凍療法、電燒、雷射或外科手術等方式去除雞眼。然而,儘管雞眼經治療後已經消失,但之後仍需避免讓足部長期遭受摩擦及壓迫,以免其再度復發。
由於長雞眼常與腳底反覆摩擦有關,所以建議平時常走路或跑步者,應挑選合腳的鞋子,並可考慮鋪鞋墊、購買氣墊鞋或穿著厚襪,為腳底增加緩衝空間,避免雙腳在鞋內子過度擠壓或摩擦。
如果民眾常穿高跟鞋上班,建議可於中午休息時間脫掉鞋子,按摩、放鬆一下雙腳,以減輕腳底壓力,有助降低因反覆摩擦而長出雞眼的風險。(同場加映:死皮硬起來!老繭和雞眼的症狀與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認識雞眼與疣(仁愛醫院)https://www.jah.org.tw/form/index-1.asp?m=3&m1=8&m2=365&gp=361&id=504 Accessed June 17, 2022
病毒疣、雞眼,別傻傻分不清!(全民健康基金會)https://www.twhealth.org.tw/journalView.php?cat=46&sid=772&page=1 Accessed June 17, 2022
腳底長硬皮不一定是雞眼喔!(台灣癌症防治網)http://web.tccf.org.tw/lib/addon.php?act=post&id=4802 Accessed June 17, 2022
淺談“雞眼”(台北市政府)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public/Attachment/053113562267.pdf Accessed June 17, 2022
病毒疣的認識(彰化縣政府)https://www2.chcg.gov.tw/main/files/%E7%97%85%E6%AF%92%E7%96%A3%E7%9A%84%E8%AA%8D%E8%AD%98_32_1070128.pdf Accessed June 17, 2022
Corns and calluses(Mayo Clinic)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rns-and-calluses/symptoms-causes/syc-20355946#:~:text=Corns%20and%20calluses%20are%20caused,squeeze%20areas%20of%20the%20feet. Accessed June 1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