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於以往,對絕症或癌症末期的患者隱匿病情,已不再適用於現今社會價值觀了。患者寧願被告知疾病真相,也不要什麼都不知情地死去。
為幫助患者減輕不適、在最後的生命階段能活得有尊嚴,醫師會先諮詢其家屬和專業健康照護團隊的意見,並給予緩和與安寧療護的建議。本文將剖析兩者的功能與不同之處,讓患者得到最好的全人醫療照顧,同時盡可能地圓滿其心願,也因此安寧照護又被稱為臨終照護。
緩和療護與安寧療護的定義
按照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醫學院的資料,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雖然很相似,但仍有不同之處,其定義如下:
緩和療護(Palliative care):此治療幫助舒緩患者的身體、情緒及心靈層面,同時疾病治療仍能繼續進行。並且,它可於重病的任何階段進行,不須等到頻死時才開始此治療,其包括像疼痛緩解、營養或心理諮商。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此照護同樣為舒緩患者的身心靈層面,但不再進行疾病治療。一般來說,若醫師判斷患者只剩六個月的壽命時,患者及其家屬可選擇是否要接受安寧療護。
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都是為舒緩重病患者的症狀,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且各自會有特殊的專業醫療照護團隊,以滿足其身心靈和情感的所有需要。縱使安寧照護會納入緩和療護的療程,它們仍具有不同的療護功能與目的,以下舉出兩者的三大區別:
- 緩和療護可於重病中的任何階段進行,安寧照護只會給予絕症的最後階段,或於生命即將結束前的患者。
- 緩和療護可與其他疾病治療同時進行,包括化療、放射線治療,以及免疫療法,安寧照護只會在所有疾病治療都無效後才進行,但仍可抑制症狀或副作用,此為舒緩症狀,並非治療疾病。
- 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團隊皆會與患者的治療照護團隊溝通與協調,但緩和療護會與治療並行,而安寧照護則會負責主要的患者照護工作。
緩和與安寧照護目的和考量因素
在台灣,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主要提供給癌症患者,其目的有以下三點:
- 照顧與尊重患者,並幫助舒緩疼痛。
- 幫助患者完成心願,好讓他臨走不帶一絲遺憾。
- 幫助患者的家屬在失去摯愛後,能走出悲傷。(推薦閱讀:摯愛離世後~走出悲傷做到這5點)
不過,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ing)提醒,在考量臨終照護前,請務必先慎重思考以下三個因素:
- 患者生存的渴望或接受治療的意願(尤其是老年患者)。
- 患者的剩餘壽命。
- 疾病治療與照護的醫療設備。(推薦閱讀:家人朋友得癌症~如何當個好照護者)
緩和療護非放棄治療
有些人可能誤把緩和療護與「放棄治療」混為一談,但其實並非如此。患者在接受緩和療護的階段中,其他疾病治療仍可同時進行,並不拘患者的年齡或疾病的嚴重程度。
緩和療護可以幫助舒緩疾病的症狀和疼痛,進而改善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品質。根據美國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及早接受緩和療護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還可助於延長壽命。所以,請別把緩和療護和「放棄治療」畫上等號。
經由緩和療護團隊的多專業協助與支持,包括醫師和醫療專家、護士、營養師、社會工作員,以及至親家屬,患者會更清楚自身的病況,並溝通和討論出自己最想要的療護方法。換言之,緩和療護將患者的治療意願納為最大考量,好讓醫護團隊和家人也都能理解和尊重其心願。
在舒緩疾病症狀的過程,緩和療護團隊會盡其最大的努力,幫助患者恢復日常活動的生活,減輕常見的壓力及症狀如疼痛、焦慮、憂鬱、疲勞、食慾變差、噁心、便祕、呼吸困難、睡眠問題等。
不過,當緩和療護再無法幫助患者舒緩症狀時,醫護團隊通常只有以下兩個選項:
- 繼續增強緩和療護
- 轉為安寧照護(尤其當醫師判斷患者只剩六個月的壽命)
安寧照護的意義與服務類型
安寧照護與緩和療護有些微不同,兩者皆可提供綜合型療護和支持,但在安寧照護的醫療設定下,治療疾病的方法將中止進行,不過,身體的症狀控制仍是可以進行。舉例來說,若化療不再對癌症患者有治療效果,而該患者選擇了安寧照護,化療便會中止進行,但若該患者有高血壓,則控制高血壓的治療仍可以進行。
重要的是,患者在接受安寧照護前,醫師與照護團隊要確保對方清楚理解他的病況。直白地說,就是無可救藥的地步了,再也沒有醫療方法可以治療,或緩解其疾病繼續惡化。
在安寧照護的中心思想裡,每個人的生命都相當寶貴,在接受死亡為他生命的最後階段時,也應該獲得良好照顧,尊重並幫助患者減輕痛苦,讓他們有尊嚴並完成心願的活到最後嚥下最後一口氣,然後安然逝去,這同時也能幫助親屬度過哀傷。
原則上,安寧照護並不一定要在醫院進行,其他安寧照護機構、護理之家或在家都是可行的場所。根據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的資料,台灣的安寧照護服務可分為以下六個層面。
- 安寧門診:提供緩和醫療的處置與照顧諮詢、末期臨終照顧、病情告知、悲傷輔導。
- 安寧病房:提供必須住院才能處理的醫療服務,症狀改善後可出院。
- 安寧居家療護服務:讓病人能待在熟悉的家中,獲得適當的症狀緩解與控制,協助其順利度過瀕死期、在家善終,或在必要時提供適時轉介。
- 社區化安寧居家療護:銜接基層診所或區域醫院的末期病人返家,以及後續的安寧療護服務。
- 安寧共同照護:由安寧團隊人員與末期病人原醫療團隊合作,共同擬定照護計畫及諮詢服務,提供更全面的症狀控制與緩解、情緒支持以及心理調適。
- 長照安寧:銜接長期照護和安寧療護間,一種由失能到死亡的垂直連續性照護。
安寧照護團隊除了有專業的醫師和照護團隊,可能還會有心理治療師和宗教師,為的是要給予患者及其家屬最大的支持。以安寧居家照護為例,護士和醫療人員會固定做家庭訪視,同時也有醫護人員 24 小時隨時待命,以便掌握患者即時狀況。
不過,有些人會抗拒安寧照護,甚至是醫師本身也不例外,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如同放棄生命。所以,如果患者或其家屬發現已無任何治療選擇,而醫師也沒提出其他治療方向,或許該由你主動開口問醫師了。
誰需要安寧照護?
過去,台灣安寧照護的服務族群多為癌症末期和漸凍人,但經「住院安寧療護」以及「安寧居家療護」的範圍擴大後,另新增八個疾病類別的病人如下:
欲了解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施行細則,以及相關醫療抉擇意願書,請至安寧照顧基金會查看。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