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不僅會造成呼吸道、肺部疾病,也會增加罹癌風險。究竟PM2.5是什麼意思?標準為何?空汙又如何影響人體健康?《Hello醫師》帶您一探究竟,說明PM2.5對人體的危害,分享預防空汙危害的4個方法。
懸浮微粒PM2.5的意思?單位為何?
PM是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中文名稱為懸浮微粒,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硝酸鹽、氨、氯化鈉、黑碳、礦物粉塵和水,並包含懸浮在空氣中之有機和無機物固體和液體的複雜混合物。
懸浮微粒指在空氣中存在的微小固態或是液態物質,例如灰塵、花粉、塵土、煙霧和小水珠等,這些物質的形狀大小各異,主流分類上將小於或等於10微米(µm)稱為PM10,小於或等於2.5微米則為PM2.5,也稱為細懸浮微粒。若您不清楚微米大概有多小,可以用頭髮做比較,人類的平均頭髮直徑約為70微米,比細懸浮微粒大約30倍。
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
一般來說,微粒愈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愈大,因為人體會更難攔阻它的侵入。舉例來說,10微米的懸浮微粒,便能夠入侵人體,黏附在肺部,而細懸浮微粒甚至還能進入血液當中,隨著血液的流動循環全身。
細懸浮微粒PM2.5,因粒徑小,可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如果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可引發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同場加映: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人體吸入懸浮微粒之後,首當其衝的便是氣管和整個呼吸系統,這會導致呼吸困難、咳嗽和打噴嚏,且長時間暴露在懸浮微粒的環境中,可能會提高罹患氣喘(Asthma)、心臟病(Heartdisease)、肺病的機率,其中,老人、小孩和孕婦則是懸浮微粒危害的高風險族群。
另外,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一篇研究指出,每立方公尺的PM10只要上升10微克(μg),就會提升0.44%的死亡率,相同情況下,PM2.5提升的死亡率則為0.68%。
PM2.5濃度過高跟毒氣一樣危險!
簡單來說,懸浮微粒的濃度愈高,對人體的影響愈嚴重。許多人可能認為,不過就是空氣比較髒一點,吸幾口又不會怎麼樣,但從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懸浮微粒的濃度變化,跟死亡機率有直接相關,當某地的懸浮微粒數值極高時,是有機會「致人於死」的,如同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TheGreatSmog)。
倫敦素有霧都之稱,身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大量燃燒煤炭造成了二氧化硫(Sulfurdioxide)與懸浮微粒不停的堆積於城市上空,將整個倫敦壟罩在霧霾之下。該事件發生於1952年12月5日,受到天氣影響,當日城市中的煙塵更加難以散去,由於時值冬季,家家戶戶燃煤暖氣與工廠煙囪所排放的大量廢氣,彼此聚集、融合,使煙霧變成厚重且致命的黃色氣體。
根據統計,大約有4000人在吸取煙霧後死亡,致命的黃色毒霧持續了5天左右才完全消散,然而受到煙霧影響,而感到身體不適的人或是產生其他併發症的人數,可能達到25000人以上。
4招避免戶外空汙的危害
想要避免懸浮微粒進入到體內,除了避免待在該環境之外,如何避免吸入也是重要的一環,以下介4種避免吸入PM2.5的方法:
- 避免在戶外活動:若天空看起來灰濛濛、自己呼吸不順暢或空氣指數不佳時,請減少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若欲運動,建議可赴健身房、游泳池或其他室內運動場地。
- 戴口罩:一般口罩對於防護懸浮微粒的功用不大,例如布口罩、活性碳口罩等,需選購通過CNS15980檢驗的口罩,才具備防護PM2.5的能力。
- 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抽菸、燒香或煮飯的油煙等行為都會不斷製造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建議少燒香、戒菸,煮菜時則需保持室內通風,開抽油煙機。
- 減少車輛怠速時間:車輛所排出的廢氣,是造成空氣中懸浮微粒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論是在路邊等人或是暫停路邊找路,請熄火以減少廢氣排放。
台灣的空氣汙染程度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所訂定的空氣品質標準,PM2.5在24小時內的平均值應低於35、年平均值應低於15,而台灣政府規定的數字已經稍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規範的日平均值25、年平均值10。
若參考2018年的空氣品質監測年報,可以發現年平均PM2.5濃度約在19,正負5左右,同時超越了我國以及WHO所訂定的標準,代表台灣的空氣品質仍有努力的空間。
從此空氣品質監測網的圖片可以發現,東半部的空氣品質最佳,為綠色「良好」,PM2.5濃度介於0至15之間,雲嘉南地區則最糟,呈現三角形橘色的「對敏感族群不健康」,PM2.5的平均濃度35至54之間,這跟台灣工業重鎮的聚集地多半在南部有關。
以指標的上限值來看,若一位民眾在當日,由北部空氣品質良好的地區,搭高鐵前往雲林,受到PM2.5增加將近40微克的影響,其死亡率將提高2.72%。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