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探索
健康小工具
儲存

分享

第1.5型糖尿病(LADA)

醫學審稿: 姜冠宇醫師 · 整合醫學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文: 張雅惠 · 更新日期:2021/11/16

第1.5型糖尿病(LADA)

你可能聽過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但是你知道還有第1.5型糖尿病嗎?它的全名為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以下內文簡稱LADA),而由於含有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兩種不同的特徵,所以也稱為第1.5型糖尿病。以下就帶你一起來認識。

什麼是第1.5型糖尿病?

LADA是第一型糖尿病的一種形式。根據歐洲Action LADA 組織的行動研究長大衛萊斯理(David Leslie)教授的定義,LADA為30~50歲者最初被診斷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且患者具有穀醯酸脫羧脢自體抗體(或稱麩胺酸脫羧酶自體抗體,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簡稱GAD-Ab)。

第1.5型糖尿病的成因

因為LADA與第一型糖尿病相似,在了解LADA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源自患者胰臟中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被自體免疫系統破壞,導致胰島素不足,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 IDDM)。(推薦閱讀:第一型糖尿病

LADA也同屬於自體免疫問題所導致的疾病,同樣是因為β細胞逐漸被攻擊損壞,無法正常製造胰島素,但與第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第一型糖尿病因為β細胞快速受損,因此發病年齡多半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而LADA患者的β細胞受損發展較為緩慢,發病時間多半在成年後,因此LADA可能會被醫師誤診為同樣是於成年發病的第二型糖尿病。

第1.5型糖尿病誤診

LADA被誤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的情況其實很常見。英國的全球糖尿病社區網站(The global diabetes community)指出,實際上大約15~2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LADA。因為LADA患者是因為自體免疫問題造成β細胞損壞,本身不太會有胰島素阻抗現象,因此降低胰島素阻抗的藥物用在LADA患者身上的效果並不佳。(推薦閱讀:第二型糖尿病

您知道嗎?胰島素抗性是身體在拉警報
(認識糖尿病常見成因——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第1.5型糖尿病有多常見?

根據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LADA的特異性抗體存在於6~10%的糖尿病病例中。在35歲以下確診罹患糖尿病患者中,估計有25%為LADA患者。

糖尿病類型比一比

第1.5型糖尿病的症狀

雖然在成年發病,但和第二型糖尿病不同的是,LADA 的患者通常沒有過胖或過重的問題,因此無法從外觀上判斷否有可能罹患了LADA。

LADA的初期症狀包括:

  • 一直感到疲倦或飯後容易疲倦
  • 頭暈
  • 飯後不久就餓

隨著時間,LADA患者製造胰島素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喝多
  • 多尿
  • 視線模糊
  • 神經刺痛
  • 神經麻痺(恐怕是神經病變的徵兆)

即早發現LADA很重要,若在發病晚期才診斷出LADA ,會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推薦閱讀:糖尿病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神經病變

第1.5型糖尿病的風險族群

影響第一型糖尿病及LADA 最重要的基因,是位於第6對染色體上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簡稱HLA)基因,而通常發病的年齡為30歲以上。

第1.5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第1.5型糖尿病(LADA)診斷標準-01

診斷LADA必須同時符合3項條件:

  • 年齡:多於成年人發病 ,確診的年齡從25~40歲都有,而目前大多數歐盟國家採用的是30歲。
  • 自體抗體:具有和糖尿病相關的自體抗體,這項是判別LADA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差別,自體抗體(ICA)、穀醯酸脫羧脢自體抗體、胰島素自體抗體(Insulin autoantibody,簡稱IAA)和酪氨酸類磷酸酶(Tyrosine Phosphatase-like)的胰島素瘤抗原-2自體抗體(Insulinomantigen-2 autoantibody,簡稱IA-2A)等,都是自體免疫機轉相關的糖尿病常見的自體抗體。
  • 胰島素依賴:從診斷出糖尿病後,經過一段時期才會進展為胰島素依賴。這是判別LADA與第一型糖尿病的差別,目前認為至少要超過6個月的時間。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姜冠宇醫師

整合醫學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文: 張雅惠 · 更新日期:2021/11/16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