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

透過健康檢查,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可能,減少死亡率和增加治癒率。此類別包含各種健康檢查的原因、目的、適用人群、注意事項、事前檢查須知及檢查過程等資訊。

基礎知識

健康檢查

巴氏量表是什麼?80歲以上免評,一次瞭解新制與申請外籍看護流程

申請外籍看護的手續繁瑣,其中以巴氏量表的評估最為複雜且耗時,從申請至確定結果,通常要1~2個月,每3年還要重新評估1次,對於需要長期照護的患者與家屬來說十分不便;行政院勞動部與衛生福利部於113年9月與114年底宣布,放寬外籍看護服務的申請門檻,讓更多族群免除巴氏量表的評估步驟,直接申請外籍看護。 巴氏量表是什麼?申請流程為何?哪裡可以下載?有哪些用途?除了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還有哪些族群放寬?《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巴氏量表是什麼? 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是一種日常生活功能的評估量表,主要用來測量病患的治療效果及退化狀況,量表分數愈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愈差。 巴氏量表的用途在於透過評量,了解病患須要何種醫療照護(健保居家護理、外籍看護或長照服務),以及是否符合各種醫療照護的申請資格。 巴氏量表申請4大用途 申請健保居家護理服務:醫師除了須開立居家照護醫囑單,醫療人員也會透過巴氏量表進行評估,確認對象是否符合健康保險申請之收案標準。 申請外籍看護:申請須由醫院開立診斷證明書及傳遞單,另依據巴氏量表評估個案的日常生活能力,確認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申請十年長照服務:「十年長期照護計畫」為政府因應失能人口增加,所推出的綜合照護計畫,服務內容包括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老人餐飲服務、交通接送服務、長期照顧機構服務、居家護理服務、居家(社區)復健服務、喘息服務等。 醫師臨床評估與診斷 巴氏量表申請流程?期限多久? 巴氏量表申請流程分為以下3個步驟: 準備巴氏量表:巴氏量表的正式名稱為「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申請者可點此下載,或向合作的仲介公司索取。 赴醫院進行評估:若病患有固定回診的醫療院所,可先與該單位確認是否能開立巴氏量表,因為醫師如果較了解病患狀況,便較能做出適切評估;若沒有,也可前往衛福部核可之院所接受評估。若病患行動不便,難以出門,許多縣市皆有提供到宅評估服務,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或向各縣市長照管理中心諮詢。 寄送申請資料:若您成功開立量表,分數也符合欲申請的照護服務之標準,請將量表連同其他申請所需資料,寄至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進行審核;請注意,巴氏量表的有效期限為60天,逾期就須重新申請。 【延伸閱讀:失智症「自我檢測」量表:老年癡呆症前兆、阿茲海默症測試】 巴氏量表新制放寬 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免評 自核定長照服務之日起,使用照顧服務持續6個月以上者。 經1名神經科或精神科專科醫師臨床診斷,失智評估量表為輕度以上(1分以上)者。 符合身心障礙免評項目(點此看完整項目): -將失智症放寬至輕度 -肢體障礙及罕見疾病不限病症 -新增2類別:呼吸器官失去功能之障礙程度達重度以上、吞嚥機能失去功能之障礙程度達中度以上。 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新制 根據最新修法,2025年8月起,符合以下條件者得免經巴氏量表、醫療機構之專業評估,直接申請外籍看護: 年滿80歲以上長者:無需巴氏量表, 不論失能與否,持身分證明即可申請。 年齡70~79歲、癌症二期以上者:無需巴氏量表,持診斷證明書即可申請。 勞動部6大配套措施 為盡力降低修法對重症家庭的衝擊,勞動部推動六大配套措施,保障重症家庭聘僱移工權益,勞動部也提出6大配套措施減緩衝擊。     勞動部因應8月起外籍看護新制,預估將增10萬筆健康或亞健康長者申請,恐造成重症家庭在找人或留用看護上更加困難;對此勞動部提出六大配套措施:推動輕重分流重症優先、擴大重症免評資格、重症家庭國內承接最優先、協調來源國增加量能確保品質、增派188名審查人力、編列11.8億提供短期照顧與資源,盼減少修法對19.7萬重症家庭的衝擊。   *修法規定,如被看護者具有原住民身分,則由衛福部會商原住民族委員會評估及認定。 巴氏量表下載連結 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與巴氏量表【1121013修訂版】 巴氏量表表格 巴氏量表分數怎麼看?申請外籍看護的分數標準? 巴氏量表評估項目共有10項,每種項目皆有相應的分數;診斷後的總分愈低,表示患者自理能力愈差,愈需要倚賴他人協助。 巴氏量表的分數分成5個等級: 完全依賴:0~20分 嚴重依賴:21~60分 中度依賴:61~90分 輕度依賴:91~99分 完全獨立:100分 經過巴氏量表的評估,符合以下標準者就能申請外籍看護: 未滿80歲,需要全日照護者(35分以下) 具特定身心障礙重度等級項目之一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