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過來:寶貝需要做新生兒自費超音波嗎?專業醫教你這樣做!
【聽醫師的話】 × 黃斯煒醫師專欄 家長常會問:新生兒自費心臟超音波到底有沒有必要做呢?其實這個檢查比較像是「買保險」的行為;當生活有餘裕時,會想花錢多買點保險;但經濟拮据時,保險就變成可以犧牲的東西。新生兒自費心臟超音波也是一樣,因為大部分孩子檢查的結果,幾乎都是正常或者輕微異常,只要追蹤即可。 新生兒心臟病風險有多高? 根據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吳美環研究,台灣每10萬名新生兒,約有1307位是有先天性心臟病(不包含開放性軟圓孔),機率約是1.3%。這樣的機率乍聽之下其實不低,等於每一百個新生兒中,就有一位新生兒是有先天性心臟病。 事實上,這些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中,大部分都是單純的先天性心臟病,以下共佔了1046位新生兒(約80%): 心房中膈缺損 心室中膈缺損 開放性動脈導管 肺動脈狹窄 心室中膈缺損怎麼辦?新生兒心室中膈缺損分4種,缺損大小影響自癒率 https://helloyishi.com.tw/heart-health/congenital-heart-disease/child-ventricular-septal-defect/ 另外,比較嚴重、一定需要進行手術矯正的嚴重型先天性心臟病僅有141位,大約是0.1%。 嚴重型先天性心臟病的0.1%機率算高嗎? 實際上並沒有這麼高;透過「新生兒自費心臟超音波」發現孩子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機率,其實比0.1%還要更低。 剛剛所說的統計,是「 盛行率」的統計,是反映整個群體的狀況。由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尤其是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多數會在出生後就出現「厲害」症狀,例如唇色發紺(發紫)、呼吸急促、心臟衰竭等,所以一出生後不久,就會被送到加護病房做檢查及照顧。 另一方面,現在產前的胎兒心臟超音波,也是越來越精準,許多先天性心臟病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會被診斷,出生之後馬上就會進行治療。 所以對於產前檢查正常、出生後完全沒有症狀的健康寶寶,藉由新生兒自費心臟超音波來診斷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其實機率遠低於0.1%。 除了心臟超音波之外,其實新生兒都有做「危急性心臟病篩檢」喔! 寶寶出生之後,醫師會和爸爸媽媽說,孩子會進行很多很多新生兒篩檢項目喔!這些項目確實非常繁瑣,爸爸媽媽不可能記得起來;其中就有一項是「危急性心臟病篩檢」,這是透過測量新生兒的右上肢和下肢得到血氧濃度結果,如果差距過大或是血氧濃度太低,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台北榮民總醫院的研究發現,篩檢6387位新生兒中,篩檢有問題的寶寶有16位,其中5位最後被診斷是危急性心臟病。因此透過篩檢而找出危急性心臟病的機率大概是0.07%。 各項檢查之外,其實還有「醫生」啊! 不論是足月兒或者是早產兒,一定會有醫師幫孩子做基本的生理檢查,其中就包含心音聽診。先天性心臟病中,許多都會伴隨有心雜音。一般新生兒發現有心雜音時,就會需要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確認是否有心臟結構的異常。 層層保護之下,讓風險降到最低! 醫學令人討厭的地方【聽醫師的話】就是,我們可以說有心臟病的機會低於0.01%,但就是沒辦法說100%沒有心臟病,因為凡事都有例外。在層層保護之下,聽起來台灣的孩子在經過一連串的檢查之後,應該都不會有未發現的先天性心臟病啊?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仍是有少數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在出生後檢查都正常,但在數個月後慢慢產生症狀,就診之後才發現是先天性心臟病。 透過自費的心臟超音波,可以讓未發現的心臟病機率降到更低。 說了這麼多,那到底要不要做新生兒自費心臟超音波啊?我自己的孩子,我一定幫他做心臟超音波。畢竟超音波是非侵入的檢查,且提供的資訊很充足,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臟病都可以透過心臟超音波診斷。算是性價比很高的一個檢查。 當然性價比是一回事,但還是需要考量經濟能力。新生兒自費心臟超音波是一個「划算」但「非必要」的檢查。因為在台灣的孩子其實受到了層層保護,很多常規的篩檢、檢查可以抽絲剝繭,嚴重的心臟病抓出來。因此也不必為了沒有做新生兒的心臟超音波感到太過擔心。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