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會有不如意的時刻,不管是工作不順、感情問題,或是常常感到孤單,都是我們需要面對並跨越的生命歷程。而不管有沒有人在身邊陪伴,自己總是自己最好的安慰和鼓勵者。現在市面上不乏教大家愛自己的網路文章和書籍,但難的是要察覺自己值得被愛,這點也往往是阻礙人走出傷痛的原因。以下介紹一些關於愛自己的思維,提醒您別對自己太嚴苛。
無條件接納自己和失敗
要愛自己,首先要能對自己展現同理心、關懷與愛,特別在面對失敗時。懂得愛自己的人就算面對壓力,仍能耐心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這不代表要壓抑生氣和傷心等負面情緒,只是不要嚴厲責備自己的不足,並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失誤及軟弱。傳統華人文化注重謙虛的美德,但這個特質有時候會不小心變成自我批評的習慣,所以要提醒自己不管做得好不好,都不要貶低自己存在的價值。(失敗只是登頂前的小小低谷,保有自信愛自己才是王道!失敗又怎樣!這樣建立自信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放縱或自憐
有的人會把愛自己和放縱、自憐混為一談,但就跟對待小孩一樣,大家都知道愛他們是要幫助他們健康成長,而不是過度溺愛或保護他們。所以生活受挫時,愛自己的人不會用放縱的方式發洩、逃避,或是胡思亂想沉浸在自己的問題中,而是能換位思考,用對自己和他人無害的方式得到紓壓。
真實做自己但不要求完美
要愛自己就要勇於做真實的自己,但不要為了過於追求完美而打壞人際關係,不然可能會讓自己變得孤僻和易怒,並無法容忍或原諒任何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