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是很常見的肌肉問題,依據發生位置有不同的病症名稱,舉凡板機指、媽媽手、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等,都是肌腱炎的一種。《Hello醫師》為您講解肌鍵是什麼,並說明:肌腱發炎原因?肌腱炎症狀有哪些?肌腱炎多久會好?如何治療肌鍵炎?
 
 
 肌腱炎是什麼?
  「肌腱」位於肌肉本體的末端與骨骼或關節的交接處,以細繩般的帶狀結構附著於骨骼上,具有以下功用:
    - 將肌肉的力量傳到骨骼,帶動骨關節的活動
  - 穩定骨骼關節結構
  - 吸收外部力量,減少或避免肌肉本體受傷
  
   多數連接於骨骼處的肌腱都很薄,甚至呈片狀,厚度僅幾釐米,組織結構雖然強韌,但血液供應量較少。當肌腱經常反覆過度使用,或因為動作不當而導致受傷,就可能引起發炎,產生紅、腫、熱及痛等症狀。
 肌腱發炎症狀
  肌腱炎可分為急性、慢性等兩種狀況:
    - 急性肌腱炎:患部疼痛,且按壓或出力時,疼痛會加劇,甚至外觀出現紅、腫及熱等現象。
  - 慢性肌腱炎:發炎肌腱會結疤,產生粘黏僵硬的現象,使得患處不能活動自如。
  
  肌腱炎分3級
  依據影像學的檢查結果,肌腱炎還分成3個等級:
  - 肌腱炎第一級:無法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看到撕裂傷,但理學檢查有反應。
  - 肌腱炎第二級: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發現軟組織有撕裂現象。
  - 肌腱炎第三級: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發現軟組織已斷裂。
  
   一般來說,第二級以上的患者即使接受手術,也未必能完全復原,因此須把握初期的黃金治療期。
 肌腱炎原因與好發部位
  肌腱發炎的常見原因包括:
  - 使力過度,超過肌腱負荷
  - 反覆使用特定部位且缺乏休息
  - 工作或運動姿勢不良
  - 外力創傷
  - 骨關節錯位
  - 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疾病
  
 肌鍵炎的好發部位如下:
  - 肩膀:肩關節有許多重要肌腱,例如肱二頭肌、脊上肌、脊下肌或旋轉肌袖等,都可能因為工作或運動姿勢不良而引發肌腱炎。
  - 手指、手腕:當手指過度使用時,手指肌腱及腱鞘易發炎、腫脹,導致手指彎曲後,無法順利伸直,俗稱「板機指」;另外,大拇指的伸肌及外展肌腱若經常使用不當,也會發炎、腫痛,造成「媽媽手」。
  - 手肘:手肘外側(拇指側)是手指及手腕伸肌肌腱的附著處,而內側(小指側)則是手指及手腕屈肌肌腱附著處;外側的肌腱發炎俗稱「網球肘」,內側發炎則稱為「高爾夫球肘」。
  - 下肢:例如膝蓋的髕骨肌腱炎、足跟的阿基里斯肌腱炎,或擴張筋膜肌肌腱炎、鵝頸肌肌腱炎等
  
      肌腱炎多久會好?治療方法解說
  肌腱炎的治療首重找出並去除致病原因,例如使力過度、反覆使用或姿勢不良等,因為如果病因不去除,即使治療,患部也會反覆發炎。
 肌腱炎的治療可分成治療發炎期與慢性訓練期等兩階段:
 1.治療發炎期
  當患部肌腱處於發炎狀態時,必須適度休息,同時冰敷、局部壓迫,以及抬高或固定患部。
 冰敷的方法依病因及發炎嚴重程度而有不同:
  - 一次性的急性傷害:在疼痛初顯時,立即冰敷消炎止痛。
  - 一般中度運動外傷:在受傷後6小時內持續冰敷,隨後轉為冷熱敷交替或直接熱敷。
  - 嚴重發炎、疼痛:冰敷時間拉長至1~2天,待腫脹降低或穩定後,再轉為熱敷,促進組織循環與修復。
  
 除了上述的基本處置外,醫師也會視病情開藥或搭配其他的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口服消炎止痛劑、局部類固醇注射
  - 物理治療:深層熱療、低能量雷射或電療
  - 局部肌腱按摩:幫助消除肌腱沾黏
  - 手術治療:慢性肌腱炎患者有沾黏狀況,且無法透過上述方法改善時,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2.慢性訓練期
  在肌腱發炎初期,就立即接受專業醫師的檢查與診斷,並遵從醫囑妥善休息與治療後,通常經過6~8週的時間,發炎就會顯著改善,甚至停止疼痛,此時就能進入慢性訓練期,藉由訓練肌耐力、強化肌鍵來避免復發;訓練期依患部、嚴重程度而異,通常須3~6個月不等。
 肌腱炎看哪科?
  復健科與骨科皆能處理,如果是初診或病情較為嚴重,建議赴可進行超音波或其他影像學檢查的醫療院所檢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embed-health-tool-b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