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症狀

小朋友的抵抗力本來就沒有成人來得強韌,舉凡發燒、脫水、嘔吐、過敏等症狀不僅讓孩子不適,也會讓家長忙亂不堪。本分類的文章囊括了這些大小煩惱,讓爸媽更清楚如何應對。

基礎知識

常見疾病症狀

小孩發燒怎麼辦?兒童退燒6大處理方法!這時才要看醫生

有些父母常覺得小孩很脆弱,有時孩子一發燒,就緊張地想趕快帶去看醫生;其實,小孩沒有想像中脆弱,發燒也可能只是身體免疫系統在對抗疾病的正常反應。衛生福利部曾提醒:「傳統上,大家總認為發燒是件壞事,一旦發燒不退,有些民眾會到處換醫師看,形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小孩體溫高不一定是發燒 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小孩體溫偏高,像是大哭、玩得太激烈、剛起床或是天氣太熱,此時孩子身體可能只是在散熱,通常在 20 分鐘內就會恢復正常;此外,如果小孩剛注射疫苗,24 小時內體溫偏高也算正常;至於3個月到3歲間的小孩,即使有時體溫高達 39.5°C ,仍可能是身體對抗疾病的正常反應。(同場加映:破解小孩發燒8迷思~千萬別洗冷水澡) 如何判斷小孩發燒? 如果小孩看起來不舒服,體溫也偏高,就很可能是真的發燒,這時可以用溫度計測量準確的體溫,並依以下的發燒標準判斷: 肛溫:38.0°C 以上才算發燒 口溫:37.8°C 以上才算發燒 腋溫:37.2°C 以上才算發燒 小朋友發燒6大處理方法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小兒科醫師大衛宏尼克(David Hornick, MD)表示:「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退燒的治療會影響免疫反應,所以如果發燒很難受,就放心接受退燒治療,讓小孩感覺舒服點!」要注意的是,如果小孩發燒時睡得很熟,就不必刻意叫醒他起來吃退燒藥。此外,以下提供幾個舒緩發燒不適的方法: 經常更換衣物和床單。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可以讓六個月以上的小孩喝大量的水,補充因為流汗、嘔吐或腹瀉所流失的水分,也可以適度補充電解質。 應保持透氣,避免蓋太厚的棉被,或穿太厚的衣物。 避免使用電暖爐或電毯等,防止體溫持續升高。 用溫度接近體溫的溫水泡澡或擦澡。 小孩常發燒?免疫力是關鍵 母乳成分最適合寶寶 母乳營養成分豐富,其中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母乳寡糖HMO、母乳益菌、乳糖、母乳蛋白及母乳生物活性因子,最適合寶寶吸收與消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出生後6個月內可以純餵母乳;因為母乳中含有的完整營養和成分,對於小孩的免疫力建立有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成分1.母乳益菌:可分泌抗菌物質,消滅病菌 健康的嬰兒腸道菌叢是由母乳中的母乳益菌與母乳寡糖HMO所建立,例如長雙歧桿菌、鼠李糖桿菌、羅伊氏菌等等,其中,羅伊氏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可分泌抗菌物質,防止病毒與細菌攻擊益生菌,還能分泌殺菌物質,主動消滅病菌,舒緩腸絞痛,减少寶寶夜哭不適的問題。(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一項在托嬰中心的研究發現,6~36月大的嬰兒補充羅伊氏菌後,發燒天數平均降低57%、呼吸道感染次數降低51%、呼吸道感染天數降低34%,及缺席托嬰中心的天數降低44%。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感染諾羅病毒的寶寶在補充 羅伊氏菌後,第二天的不舒服率較未補充者下降31%。 成分2.母乳寡醣 HMO:做為誘餌驅離病菌,提升免疫力 70%的免疫細胞存在於人體消化道中,因此健康的腸胃是奠定免疫力的關鍵;母乳寡醣HMO(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可幫助維持腸道健康,調節身體免疫功能,更因為特殊的構造可以做為誘餌,困住病菌,將病菌帶離寶寶體外,降低嬰兒拉肚子等腸道不適的發生機率。 成分3.母乳蛋白:為寶寶築起強大保護層 母乳中的蛋白質有兩種成分:60%乳清蛋白(Whey)、40%酪蛋白(Caesin),母乳蛋白中的乳清蛋白比例較牛奶多,牛奶蛋白質比例為20%乳清蛋白、80%酪蛋白。母乳中蛋白的比例可以營造健康的腸道環境,幫助腸道好菌生長,讓好菌形成厚實的保護膜,阻止病菌入侵。 乳清蛋白包含乳鐵蛋白、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可透過黏附在胃腸道黏膜表面,阻止細菌的侵襲。以下為乳清蛋白的成分介紹: 乳鐵蛋白:發育中的小朋友對鐵的需求較大,乳鐵蛋白可進行鐵質運輸,減少寶寶腸胃道的壞菌,降低多種生活常見細菌的感染風險。 免疫球蛋白:寶寶出生頭3個月重要的免疫來源,可提升寶寶吸收力並減緩腹瀉狀況。 溶菌酶:具有溶解細菌細胞壁的效果。 母乳哺育是嬰兒餵食的黃金標準,可減少嬰幼兒期的急慢性疾病,若因為醫療或其他原因無法完全哺餵母乳,為確保孩子仍能攝取到與母乳最接近的成分,可挑選適合銜接母乳的配方奶粉,兼顧添加母乳益菌、母乳寡醣 HMO及母乳蛋白等三大營養素,以把握3歲前兒童免疫力養成的關鍵期。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一般來說,除非小孩有不吃不喝、食慾不振等異狀,否則持續5天以內的發燒,並不需要過度擔心。但如果確定小孩發燒,且符合以下狀況,請務必前往醫院就診。 小孩持續發燒5天以上,應請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原因。 發燒超過 40°C,且服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後2小時後都沒有退燒。 3個月以下的小孩發燒,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 比較小的小孩發燒,且一天尿濕尿布的次數少於3次;或大一點的小孩發燒,且 8~12 小時內都沒有排尿。 小孩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 39°C,或是發燒持續 24 小時以上。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看更多 常見疾病症狀 相關文章

常見疾病症狀

兒童過敏須知:早期接觸降低機率

很多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有過敏問題,而自行採取一些措施,對此,醫師們常提醒為人父母者,不要為了降低孩子未來過敏的風險,就提早限制他們攝取一些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因為有些研究報告發現,這種做法其實會導致反效果。 早期攝取致敏性食物 可降低過敏風險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The McMaster University in Hamilton)的健康科學研究生馬克斯韋爾·特蘭(Maxwell Tran),曾主導一項實驗,找了約1,400名兒童為研究對象,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食用各種食物,結果發現,在1歲前就食用花生、雞蛋或牛奶的小孩,日後反而比較不會對這些食物過敏。 跟上述同一所大學的麥爾坎·西爾斯教授(Malcolm Sears)則表示,兒童比較不會對那些在他們早期就食用過的食物產生過敏,但請記住,這並不代表這些孩子就不會發生過敏。上述的研究也引起了美國聖約翰醫院和醫療中心(St. John Hospital and Medical Center)的過敏和免疫學主任珍妮佛·阿普雅德(Dr. Jennifer Appleyard)的擔憂,因為小孩在3歲以前,免疫系統還很弱,如果太早接觸過敏原,反而容易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針對兒童過敏的研究,有很多都還在進行中,目前看來,在早期的兒童飲食中加入各項致敏食品,似乎不會造成太大問題,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先與您的醫師討論。 如何得知孩子是不是過敏? 兒童的常見過敏症狀如下: 眼睛淚汪汪,以及眼睛癢、紅、腫 眼瞼內沙沙刺刺的、眼睛下有黑眼圈 打噴嚏、鼻涕流不停、鼻涕倒流、鼻子癢、鼻塞 喉嚨痛、乾咳 嘴唇、舌頭腫又癢 呼吸不順、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胃痛、胃酸逆流、噁心想吐 便祕、腹瀉 發育不好、生長遲緩 喪失嗅覺及味覺 濕疹、紅疹、皮膚癢 血管性水腫 兒童的第一個過敏原,通常是經由母乳傳遞。如果孩子出現上述任何一項或幾項過敏症狀,就應考慮是過敏反應,最好對寶寶進行過敏檢測,常見會引發過敏的食物如下: 雞蛋 花生和牛奶 黃豆類食品 堅果(胡桃、核桃及腰果)和小麥類產品 魚和甲殼類海鮮(螃蟹、龍蝦、小龍蝦及蝦子) 遺傳是兒童過敏的另一個因素,過往已有許多例子,孩子與父母的過敏原相同,會對相同的東西產生過敏反應,爸爸媽媽在生育前,應該對自己的過敏原做個紀錄,注意這些過敏原對孩子的影響。不過,有過敏體質的爸爸媽媽,生下的孩子不一定都會過敏,生活環境對過敏也有很大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要提早發現、提早診斷、提早治療,這樣才能盡量減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影響。


常見疾病症狀

心疼小孩過敏~掌控關鍵飲食 減刺激

一般認為,食物過敏是當免疫系統視特定食物為有害因子時,所引發的過敏反應,而會引發過敏的食物稱作過敏原,在某些研究裡,食物過敏影響4-6%的兒童和6%的成人,在兒童及嬰兒中這樣的情況更常見。 食物過敏類型 食物過敏有兩種類型: 免疫球蛋白E介入(IgE mediated): 過敏症狀產生的原因與身體免疫系統釋出免疫球蛋白E抗體有關,這些抗體只會和特定食物起反應。 非免疫球蛋白E介入(Non-IgE mediated):當免疫系統的其他部分對特定食物產生反應,就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這種類型的食物過敏不會引發身體產生免疫球蛋白E抗體。 常見的過敏原食物 任何類型的食物都可能導致兒童過敏,然而,下列過敏原在所有兒童食物過敏反應佔了90%。 奶類 蛋類 花生 黃豆 小麥 堅果類 魚 貝類 治療食物過敏的主要方法是避免會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記得小心閱讀所有食品的標籤清楚了解成分,這樣能降低吃進食物過敏原的影響。 食物過敏的症狀 當兒童有食物過敏時,常常可以在皮膚表面、心血管系統、腸胃道系統以及呼吸道看到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有: 嘔吐、下痢或胃部筋攣以及疼痛 濕疹(Eczema)或蕁麻疹(Hives) 舌頭、嘴唇、喉嚨腫起,或嘴巴內部發癢,影響說話或呼吸能力 喉嚨緊縮,呼吸困難 喘鳴聲 脈搏微弱,可能導致血壓下降 頭暈 皮膚可能蒼白或發青 這樣的反應通常會發生在多處身體部位,且可能很快就會惡化。當發生這樣的情況時,應妥善治療病患,因為可能致死


常見疾病症狀

照顧氣喘兒...留意這些症狀即早治療

支氣管氣喘(Bronchial asthma, 或稱氣喘 Asthma)是兒童中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在兒童身上的發生率,是成人的2倍(10%比5%),因此需要特別注意。事實上,兒童氣喘在診斷時常被延誤,特別是2歲以下的兒童,治療的效果也因此無可避免地受到延誤診斷的影響。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一種慢性發炎的呼吸道疾病,發炎反應使呼吸道對不同的刺激物更加敏感,當呼吸道(主要指支氣管)暴露在這些刺激物中,就會腫脹、痙攣以及充滿黏液,若呼吸道阻塞,則會引起咳嗽、喘鳴(Wheezing)和呼吸困難。氣喘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完全不具傳染性。 如何得知孩子是否有氣喘? 若孩子有以下幾個明顯的徵兆,您就必須特別注意: 劇烈咳嗽 嚴重胸痛 喘鳴聲 呼吸短促 其他徵兆包含呼吸急促、胸悶、胸腔擴張、鼻部腫脹等。然而,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診斷和下定結論。患氣喘的兒童可能會反覆咳嗽(特別是晚上)、喘鳴、呼吸困難,甚至在下列情況發生時,症狀會更糟: 當天氣改變時 當想努力做某一件事時 當吃到奇怪的食物時 若孩子有喘鳴現象,呼吸短促常被認為是重要的徵兆。然而,反覆咳嗽的症狀相當不尋常,且在診斷中比較少見。事實上,氣喘兒童只在夜間出現咳嗽的徵兆(所以很多氣喘兒無法睡覺),有些專家這個稱為咳嗽型氣喘(Cough-filled asthma),這是氣喘疾病中相對少見的型態,但時常被忽略。若是這種例子,應該帶孩子到呼吸科診所就診,尋求妥善的治療。如果孩子小於2歲,加上重複發生喘鳴現象至少3次時,即使家族沒有氣喘或過敏病史,也應該想到孩子可能患有氣喘,並及早帶孩子就醫。 常見的治療方式 常見照顧氣喘兒的方式是,避開可能導致氣喘發作的原因: 勿讓寵物(如犬、貓等)待在家中,且要除掉蟑螂。 勿在有孩子的區域吸菸。 勿讓家中產生濃厚的氣味。 避免使用如香水或防蚊液之類的噴霧。 避開線香產生的煙。 孩子睡覺的地方必須乾淨整齊,固定用熱水清洗床單和毯子,並在陽光下曬乾。勿讓孩子玩填充玩偶,或是讓動物到孩子們睡覺的地方。 用窗戶(關或開)來維持新鮮乾淨的空氣。 氣喘發作時如何處理? 關鍵在於要認識氣喘發作的早期徵兆,徵兆可能是咳嗽、喘鳴、胸悶、呼吸困難、半夜醒來等,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即時地快速處理孩子的狀況(例如使用吸入器),最好給孩子約1小時的休息時間。 遵循小兒科醫師的指示很重要,並定時追蹤,就算孩子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也絕對不能自行停藥。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