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2021年底,近5年內感染日本腦炎的累積病例數已達132例,其中以40歲以上成人居多。
確認登出嗎?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2021年底,近5年內感染日本腦炎的累積病例數已達132例,其中以40歲以上成人居多。
為有效防範日本腦炎,我國已全面針對滿15個月的幼兒施打日本腦炎疫苗,但施打日本腦炎疫苗後會造成什麼副作用?又該注意哪些事項?《Hello醫師》一次為各位爸媽解惑!
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主要由攜帶日本腦炎病毒之病媒蚊叮咬人體傳染,流行季節為每年5~10月,但由於日本腦炎致死率高達20~30%,即便患者存活下來,也有高機率出現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因此目前預防日本腦炎的最佳方式,便是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延伸文章:爸媽注意了!常見夏天兒童疾病這樣預防)
目前國內日本腦炎疫苗主要有以下2類:
其中,活性減毒嵌合型疫苗為目前政府公費疫苗施打的唯一劑型,但若經醫師判斷不適合接種,則可改以不活化疫苗代替,而成人若有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需求,可至成人日本腦炎疫苗自費接種服務單位一覽表查詢。
建議接種對象:有感染之虞的成人,包括居住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或至流行地區旅遊,其未曾接種或接種史不明者。
接種時程:依國內現行供應之疫苗種類,建議如下:
我國自106年5月22日起,新生兒日本腦炎疫苗已由鼠腦不活化劑型,轉為活性減毒劑型。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須施打2劑,嬰兒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
若已接種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依下列原則接續接種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後,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浮現紅斑。
少數人會於接種後3-7天出現輕微或中度全身無力、肌肉痠痛、易怒、食慾不振、發燒、頭痛等症狀,通常會於數日內自行緩解,而發生嚴重過敏、昏睡或痙攣等症狀則極為罕見。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不適症狀持久未癒,請立即就醫。
根據衛福部《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接種須知》,以下族群應暫緩或不適合接種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日本腦炎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https://www.cdc.gov.tw/File/Get/rl23DzI9XpLgr3ZxCEjZug Accessed April 11, 2022
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https://www.cdc.gov.tw/File/Get/rl23DzI9XpLgr3ZxCEjZug Accessed April 11, 2022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請民眾加強防蚊並落實預防接種(衛生福利部)
https://www.mohw.gov.tw/cp-5016-60683-1.html Accessed April 11, 2022
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接種須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6318 Accessed April 11, 2022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衛生福利部)
https://nidss.cdc.gov.tw/nndss/disease?id=0620 Accessed April 11, 2022
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G-grOKyRVHDV8yGC-8NJrw Accessed April 11, 2022
日本腦炎疫苗簡介(台大醫網)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TUH_e_Net/NTUH_e_Net_no149/%E6%97%A5%E6%9C%AC%E8%85%A6%E7%82%8E%E7%96%AB%E8%8B%97%E7%B0%A1%E4%BB%8B.pdf Accessed April 1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