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歲兒童期

兒童期的小朋友像個小大人一樣,慢慢從依附家長的黏人精,慢慢邁入以同儕為主的青春期。在這段時間裡,家長要如何教導孩子?飲食方面要怎麼照護?更多疑惑都可以在本分類找到解答。

基礎知識

6~12 歲兒童期

兒童成長關鍵!這6類維生素缺一不可

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維生素是營養需求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兒童的身體無法自行製造所需維生素,為了讓兒童骨骼發育、肌肉成長,必須從日常飲食獲得,《Hello醫師》為您介紹以下這6類營養素。 1. 維生素A(Vitamin A) 維生素A對促進正常發育、修復細胞與骨骼、促進肌膚及眼睛健康和增強免疫反應很有幫助;黃橙色食物如胡蘿蔔、山藥、南瓜,或牛奶、起司及蛋等,通常都富含維生素A。 2. 維生素B群(The B Vitamins) 維生素B群包含維生素B2、維生素B3、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維生素B群可促進兒童體內的紅細胞(舊稱紅血球)形成、強化新陳代謝、製造身體能量、增強健康的循環和神經系統;維生素B群可從肉類、雞肉、魚肉、蛋類、堅果類、牛奶、豆類、起司和大豆類等食物取得。 【延伸閱讀:B群推薦品牌15款2024最新!B群怎麼吃、攝取量詳解】 3. 維生素C(Vitamin C) 維生素C通常用來促進健康肌肉生長,強化結締組織與肌膚,有助於傷口和骨骼癒合,也可以增強對感染的抵抗力;維生素C可從柑橘類水果如橘子、柑、柚、枸櫞、甜橙、酸橙、金橘、檸檬等取得,其他如草莓、奇異果、番茄和綠花椰菜等綠色蔬菜,也富含維生素C。 4. 維生素D(Vitamin D) 維生素D可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發展,對有助發育階段的小孩長高;維生素D優良來源包括牛奶、油脂豐富的魚類如鮭魚和鯖魚等;此外,陽光可視為一種天然維生素D補充劑,因為陽光可促進肌膚中的天然物質,轉化成一種活性維生素D。 5. 鈣(Calcium) 您可每天多為孩子補充牛奶、起司、優格、豆腐和柳橙汁,建立強壯骨骼。有些案例顯示,兒童時期未能補充足夠的鈣,不只會影響兒童發育,也會導致長大後的骨骼脆弱或多孔。 6. 鐵(Iron) 鐵有助於製造血球,對於開始有月經的女孩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另外,鐵也有助於兒童肌肉生長和血液製造,若體內鐵儲存量過低,兒童可能有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憂鬱等症狀,也可能更容易受感染。父母可從紅肉如牛肉、豬肉或火雞肉和動物肝臟,以及菠菜、豆類和梅乾等富含鐵的蔬菜補充鐵。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探索更多6~12 歲兒童期類別

兒童期重要階段

看更多 6~12 歲兒童期 相關文章

6~12 歲兒童期

何時給小孩手機?考慮7風險與8撇步

現在的小孩,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習慣擁有手機。跟大多數家長想法一樣,您可能也有疑問,不知小孩是否已經準備好使用手機了。很多父母認為,要給孩子手機,安全是首要的考慮因素,相信爸媽都希望能隨時隨地與孩子聯絡,當然,也要孩子任何時候都可以聯絡到家長。舉個最好的例子就是,萬一孩子遇到需要緊急醫療照護的狀況時,若小孩隨身有手機,跟家長或外界聯絡與求助時,就會方便許多。 小孩有手機的7點可能風險 在您決定買手機給孩子之前,請先考慮以下7點可能的風險: 1. 當小孩有了手機之後,很容易會上網瀏覽一些對他們年紀而言,可能不是很合適的網站,這些網站可能含有暴力、與性愛相關的內容等。 2. 孩子可能會發生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問題,因為有智慧型手機的小孩,通常都會因為玩遊戲、跟朋友傳訊息等行為,導致很晚才睡甚至熬夜睡眠不足。 3. 使用手機,也可能讓孩子沉迷於社群網站,或陷入網路霸凌的風險。 4. 擁有手機的小孩,社交能力可能變差。如果小孩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與朋友聯絡、回覆訊息,瀏覽社群網站,同時意謂著他們將減少很多與朋友面對面接觸交流的機會。 5. 有些父母過度保護小孩,希望任何時候都能聯絡到孩子、與孩子溝通,以確保孩子不會有任何潛在的危險,家長可能認為,孩子會跟不熟識或不對的人,透露個人訊息,因此希望能隨時掌握孩子的行蹤。 6. 可能會提高小孩過度依賴手機的風險。如果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您就給孩子手機,那麼您可能會因為各種事情與原因,而有接不完的電話。 7. 使用手機的相關費用,也是值得考慮的因素。購買手機後,還需要搭配上網與通話的方案,這是您每個月都得支付的開銷。 2個重點評估孩子是否該有手機 如果孩子已經準備好要擁有自己的手機時,請您跟他們坐下來好好談談,去了解孩子將如何妥善使用手機,以下有2個談話重點供參考: 1. 對大多數小孩來說,平均在12~13歲時,擁有自己的第1支手機。孩子的父母,應是決定孩子是否能擁有手機的人,而不是由祖父母或朋友決定。請爸媽先想想,孩子是否有正確判斷事情的能力,以及孩子以前自己做決定的紀錄是否良好。 2. 問問您的孩子想要手機的原因,是否想用通訊軟體聯絡朋友,還是打算花時間使用臉書,又或者只因為朋友都有他們自己的手機,所以您的孩子也想要有自己的。 請您評估孩子對於使用手機,是否已有足夠的心智成熟度與認知能力,您可以從他們以往表現出的負責任行為和態度,去預測他們未來使用手機的情況,例如:孩子總是準時寫完功課,主動自發地收拾自己的房間。有些孩子在年紀很小時,使用手機就能表現出很負責任的態度;但有些孩子,可能到了高中才懂得負責任的作法。如果孩子缺乏時間管理的能力,擁有手機可能會讓他們的時間管理變得更糟糕。 8個小撇步讓小孩安全用手機 給孩子基本款的手機,而不是智慧型手機。 設立瀏覽手機螢幕的時間限制。 請不要讓小孩下載遊戲的應用程式。 您在使用自己的手機時,也請做孩子的好榜樣。 告訴小孩,您會小心監督他們使用手機的過程。 讓孩子了解色情簡訊的陷阱與風險,以及如何封鎖檢舉垃圾簡訊。 上床就寢前1小時,請您將孩子的手機收起來,並放在臥室外充電。 運用一些家長可以控制、管理的應用程式,限制孩子談話、傳送訊息的對象,以及孩子可以瀏覽的網站。


6~12 歲兒童期

禮節怎麼教?6建議給各位家長教小孩

每個孩子生來都具有無限的天賦與潛能,但禮節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這個浮華世界裡,家長有責任教導孩子適當的行為舉止,尤其在華人社會中,我們尊崇的四維八德,對於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更為重要。因此本文將為您介紹什麼是禮節,以及為什麼要教孩子這個重要的東西。 禮節是什麼 禮節是一種生活方式,並非只是在餐桌上的禮儀,也不是只有在什麼社交場合穿什麼衣服、因為它代表的是如何注意以及在乎別人的感受。因此,父母們應該在孩子還小時就教導您的孩子禮節,並讓它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為什麼要教孩子禮節 專家認為沒有及早學會禮節的孩子面臨的壞處很多,畢竟沒有人會喜歡跟沒禮貌的孩子交朋友,因此,為了讓孩子能順利地開始社交生活,並且減少與人相處時的衝突,教導孩子禮節這件事就變得格外重要。 教導孩子禮節的6個建議 做一個好榜樣:當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禮貌,那您必須先當一個有禮貌的人,教導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先以身作則,避免使用不當的詞語。您不希望從孩子嘴裡說出口的字眼,您自己也不該說出口,很多家長都因為沒有在孩子面前好好說話做榜樣,而無意間破壞了孩子們的「語言模式」。 先教最重要的關鍵字:每個孩子都應該在學會其他字彙前,先學會「請」、「謝謝」 、「我是否可以」、「抱歉」以及「不,謝謝您」這5個句子。 保持耐心:禮節不可能一覺醒來就學會,您應該給孩子學習的時間及適應這些新規則的緩衝期。 降低您的期望:若您的孩子年紀還小,那請別寄予太多厚望,畢竟幼兒是不可能表現出優雅的用餐姿態,但他們可以學會向您的客人問好,以及快樂地好好待在餐桌上。 持之以恆:持續指導,甚至有時加強輔導是讓孩子成功學習禮節的關鍵;請確認您和伴侶以及小孩的照顧者都站在同一條船上,假如您不允許孩子玩弄食物,但家裡的其他人卻視若無睹,那麼這樣標準不一會讓孩子產生困惑。 把偏見留給您自己:如果您對特定族群有偏見,請別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教導您的孩子理性、不要抱持偏見,別批評別人的性格、種族、國籍、性別以及宗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6~12 歲兒童期

小心陌生人!9步驟提升兒童安全意識

要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陌生人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我們可以教導孩子什麼是適當的行為,以及當有人帶著不安好意的心態接近孩子時,孩子該怎麼應對。下列為各位家長列出9個小撇步,讓您的孩子在外面遊玩時也能保持安全。 1. 身體安全最重要 在與2~3歲的孩子開始聊有關陌生人的概念時,先談談一般安全概念。例如:出門時,要他們跟緊一點。另外,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可以學習關於自己的生殖器的正確用語,請各位父母要教他們不能讓隨便讓其他人摸私密處,儘管是平常認識的親戚都不行! 2. 討論陌生人的定義 4歲左右的孩子通常就可以討論這個問題,一開始先問:「你知道陌生人是什麼嗎?」如果您的孩子不太清楚,告訴他們陌生人就是他們不認識的人。為了不嚇到孩子,您得強調陌生人不一定是好人或壞人,陌生人只是不認識的人。 3. 找到能信任的大人 告訴孩子他們可以找哪些大人尋求協助,如可以信賴的其他家長、學校老師,社區警衛,或者警察等,這樣孩子就會知道需要協助時可以找誰幫忙。 4. 制定外出安全守則 建立與陌生人應對的規則,父母應該告訴較大的孩子,如果有陌生人接近他們,他們應該直接走向與他們一起外出的大人。學齡期的孩子應該明白他們可以向靠過來的陌生人打招呼,但是他們沒有必要與陌生人交談,尤其是父母不在身邊時,更不應該。清楚告訴孩子,他們不應該跟陌生人去任何地方。 5. 建立上網安全規則 把電腦放在開放空間,您才能監督孩子在網路上做了些什麼,尤其不要讓年紀較輕的孩子加入奇怪的聊天論壇。10歲不到的小孩容易成為網路上有心人士的目標,請家長告訴孩子絕對不要在網路上提供自己的個人資訊、回答問題或填寫任何的表單。 6. 使用公廁要小心 孩子6歲時,大多已準備好自行使用公共廁所,但是要小心,您可以站在廁所門外,告訴孩子有需要就呼叫父母。如果有其他人提供協助,孩子要知道怎麼婉拒,例如:「不用,謝謝,我可以自己來。」或「不用,謝謝,我爸媽會幫我。」 7. 孩子獨自在家也知所進退 告訴孩子如果門口有人,不要直接開門,而是應該要說:「我的父母現在沒辦法過來門口。」如果來訪者帶著包裏,孩子應該請那人放下包裏,或改天再來。 如果您家裡有裝設有線電話,您應該決定孩子是否可以接電話。如果您打算在外出時經常打電話回家,使用來電顯示可以讓孩子知道打過來的是父母親。 8. 角色扮演來實地演練 角色扮演是很重要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如何處理棘手的狀況。告訴孩子如果他們獨自在公園裡,有人接近他們時應該怎麼做。舉例來說,如果有個男人開著車靠過來,問最近的雜貨店在哪裡時,您要教孩子先往後退一步再指路。不過,如果他下了車,走近孩子的話,孩子應該要知道往後退好幾步、轉身、進屋子或進學校尋找大人協助。 9. 叮嚀永遠不嫌多 沒有需要過度反應,只需要在合適的場合如萬聖節、放假期間或孩子要前往任何可能會遇到陌生人的地方時,再次強調以上所提的安全資訊。 Hello Health Group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兒童期生長與發展

小孩幹嘛騙我?謊言可能是求助或善意

小孩6~8歲時,會因為多種發展上和情緒上的原因而說謊,例如有讓自己感到很重要的需求,或是希望不要傷到別人的感情。以下是小孩常見的謊言類別,他們說謊的原因,和大人可以採取的應對方法。 誇大事實或捏造故事 不論小孩看起來多成熟,他們仍可能會捏造一些故事。如果他們喜歡誇大或創造與事實不符的內容,可能代表小孩缺乏自信,需要有人給他一點鼓勵。他們也可能對要做好某件事感到壓力,或是覺得需要證明自己,讓特定小圈圈裡的人接受自己。 不管他們的故事背後有什麼理由,重點是不要嘲笑這些自吹自擂的小孩,不然他們的自信會比之前更低。家長應該展現對小孩本身的讚賞,稱讚他們合理的成就。面對他們的謊言,如果可以,請轉移對話內容,或冷靜地告訴他您知道他們所說的並非事實,但即便如此,您依然愛他。如果他們在您面前對別人說謊,請不要當眾拆穿他們,待您們獨處時,再耐心地解釋您知道他剛剛說的是事實就好了,才不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為了掩飾犯下的錯 小孩為了不受罰而說謊的情況,會讓父母陷入兩難的局面。如果您懲罰承認犯錯的小孩,他們以後會寧願說謊不坦白;但如果您不懲罰他們,他們的行為就不會改正;而如果做錯事的小孩說了謊被您懲罰時,情況可能變得更加複雜。面對這些問題,重點在於取得寬容和嚴懲間之間的平衡,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解決: 保持冷靜,不要帶情緒,把這個事件視為教小孩誠實的機會教育。 注意小孩說謊的動機,而不是謊言本身。 解釋說謊為何不對,裁定合理且不會太過嚴重的處置,但別忘了告訴他們父母不管怎樣都還是愛他的。 懶得解釋貪圖方便 小孩知道,跟父母說他們想聽的話,可以降低摩擦。「功課都寫完了。」、「有,我刷牙了。」等,這些謊話看似無害,但最好不要讓小孩養成這種應付的習慣,不然他們會覺得不誠實也沒關係。您發現小孩在說這類的謊言時,要讓他們知道說謊不好,告訴他們誠實的重要,並提醒他們說謊可能帶來的後果。 有時是善意的謊言 父母常對小孩很早學會社交性的謊言而感到驚訝,然而,善意的小謊有時可以避免讓人難堪,而且小孩懂得同理他人、不傷到別人也很重要。不過,家長需要確保小孩分得清善意的謊言和欺騙、惡意隱瞞之間的差別。 謊言可能是求救訊號 小孩可能會因為在學校或社交上被焦慮壓垮而說謊,雖然他們需要協助,但也可能不想讓父母對他們失望。如果您懷疑小孩因為上述的原因而有事瞞著您,您應該和小孩討論,鼓勵他們談談自己的焦慮,並考慮降低對小孩的期望,讓小孩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達到成就感,才能幫他們提升自信,減少說謊。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兒童期營養

兒童的必需脂肪酸從哪來?這樣吃才對

儘管我們飲食中擔心脂肪會導致肥胖(Obesity),但人體仍然需要脂肪酸才能起作用,尤其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EFAs)對我們的健康和身心發展非常重要。它們也被認為是預防和治療許多症狀的重要成分。因此,本文將帶您了解,這些脂肪酸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 為什麼必需脂肪酸很重要 必需脂肪酸是我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因為人體並無法自己產生這些重要的營養素,而必需脂肪酸可以強化神經系統,有助於神經的傳遞。它們還能增強心血管系統(Cardiovascular system),以及免疫力(Immunity),並幫助人體吸收營養。此外,必需脂肪酸也會被人體用於生產各種前列腺素。 必需脂肪酸有2個主要類別,分別是 Omega-3 和Omega-6,他們都屬於不飽和脂肪酸,而這2種不飽和脂肪酸能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濃度、減少發炎症狀並保持心臟功能正常。 攝取必需脂肪酸的來源 Omega-3主要存在於油性魚,如鯡魚,金槍魚和鮭魚,以及低芥酸菜子油和核桃油中。 Omega-6則可以在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葡萄籽油和櫻草油中找到。您應該尋找含有Omega-3強化成分的食物,例如牛奶,花生醬,酸奶,柳橙汁和雞蛋。堅果和種子也是攝取脂肪酸的良好來源。但是,它們不適合年紀太小的孩子,因為在吞嚥時會有窒息的風險。 孩子應該攝取多少脂肪酸 1~3歲的兒童平均每天需要7克(g)的Omega-6和0.7克的Omega-3,而4~8歲的兒童每天則需要約10克Omega-6和0.9克Omega-3。除了攝取脂肪酸外,若是如果您的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那麼他們的身體可能無法消耗必需脂肪酸。 因為必需脂肪酸需要依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和鎂,鋅和銅等才能發揮作用。 您的孩子不能攝取太多這些必需脂肪酸,尤其是他們平常的食物已經充滿著過多的脂肪,否則容易增加患心臟病(Heart disease)、中風(Stroke)和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風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6~12 歲兒童期

女生數學比較差?環境影響才是關鍵

「男生數學通常都比女生好啦!」、「女生的數學能力本來就比較不行啊!」您是否有聽過這些話呢?不管您的性別如何,在就學的過程中,都可能受到這些刻板觀念的影響,使您懷疑自己的數學能力,究竟是不是跟自己的性別有關。本文將帶您了解,性別與環境,到底對男女的數理能力有什麼影響。 男女數理能力小時並無差異 根據自然夥伴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的報導,有研究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 MRI)觀察100個介於3~10歲之間的小孩,發現他們的數學解題能力或考試成績,都沒有明顯性別差異。但是為什麼隨著時間拉長、年齡漸長之後,男性的數理能力會逐漸略高於女性?研究者認為,這項問題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環境影響。 環境與刻板印象造成差異 我們都知道人是群居動物,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之中,時常需要修正自己部份的行為或是個性,以融入社會。要如何在「做自己」跟「為了他人而改變」之間做出取捨,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而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有些刻板的價值觀,就算您自身不想接受,也可能會在無形之中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小孩像白紙,受到環境影響之後會漸漸染色。由於長久的刻板觀念對於女性在數理能力上的質疑,使得女性自身也會對自己的數理能力產生懷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便有更高的機率選擇放棄或逃避,而非試著理解,並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性別,久而久之,她們在數理方面的表現就為漸漸弱於男性。 換個角度來看,性別刻板觀念所造成的影響,同樣也可能發生在男性身上。如果男性的數學很差,就可能只會被認為是他不夠努力,而不是因為他沒有興趣或真的沒天分。 也有研究指出,在某些性別角色觀念較傳統的國家,男女於數理上的成績差異會較大。其原因可能來自於傳統社會對男性的期待較高,如果成績不佳,不如早點脫離學生身分出去找工作,早點賺錢比較實際,使得能留在學校當中的男性,都是念書的料;反觀女性,通常在課業上,特別是理科,就比較不被要求。 此外,不僅是數學成績會受性別影響,單就學習這件事情來看,由於社會對男性的期待多是開朗、大方和外向,統計指出,男性花在讀書的時間可能比女性要少,造就了男女在學業表現上的多方差異。 自身發展不該受性別限制 在現代社會,性別不該是阻礙我們成就任何事情的枷鎖,像是認為男生就不應該念護校,或是女生不適合當工程師等陳腐觀念,早就該隨著時代的演進一併淘汰。 在小孩的世界裡,主要的觀念傳授者不是老師便是家長,而成功的教育往往都需要家庭和學校互相配合,才能使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性成長,發覺自己的興趣所在。 在台灣,有不少家長喜歡干涉小孩選學校、選科系甚至選工作的自由,為小孩鋪設自認為有前途或是喜歡的路給他走。如果您也認為我們不該用性別決定小孩的學習方向,那就不要讓社會的刻板印象,成為影響孩子選擇人生道路的絆腳石。發現小孩的學習表現不盡人意時,不論學科為何,請讓他了解學習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非由先天的性別所定,並支持他選擇自己的道路。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與治療。


6~12 歲兒童期

小孩偷看A片怎麼辦?家長必學應對6招

撞見小孩偷看A片怎麼辦?其實現在網路發達,小朋友想找什麼資訊幾乎都找的到,對於生於網路世代的這一代兒童青少年更是容易,根據 2009 年凱澤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調查,網路上幾乎過半的資訊,都含有情色相關的內容,代表家長不論再怎麼小心,很可能都是防不勝防。關於小孩看過 A 片或過早地接觸這些情色內容,相信不少父母都相當擔心,過早接觸情色內容可能會產生下列五種負面影響,並在最後建議六種簡單的方法應對,提供家長參考。 1. 小學就看過A片 青少年平均接觸 A 片的年齡,男生約為 11 歲、女生 13 歲,不過,這只是平均值,也就是說,許多小孩可能在更早、甚至在青春期前就開始接觸到色情內容,而如今隨著網路的發達,平均年齡也更為下降,因此,家長需要更早教育小孩,否則可能導致小孩對性有錯誤的認知。(推薦閱讀:A片看到無法自拔~8點檢視是否成癮 ) 2. 過早發生性關係 電影和音樂常過度美化酒精、毒品和性愛等行為,如果青少年接觸這些內容,就很容易去嘗試,此外,電影內的情色內容,都會影響青少年對性愛的態度,並可能模仿電影的行為。也有研究顯示,男孩在接觸較露骨的內容後,兩年內發生關係的比率,比起從未接觸過的小孩,高了三倍,另一份調查也指出,愈早接觸情色內容,發生性關係的年齡愈早,並且更傾向發生危險性行為。 3. A片誘導危險性行為 小孩越早接觸A片等情色內容,就越容易發生危險性行為,研究顯示,13 歲前就有過性行為的人,未來較有可能有多重性伴侶、性愛成癮、危險性行為,或是性愛前使用酒精或毒品等情形;詹寧斯布萊恩醫師(Dr. Jennings Bryant)的研究更指出,66% 的男生和 40% 的女生,都表示自己想要嘗試,在網路或媒體上看過的危險親密行為,這相對也增加了未婚懷孕及傳染性病的風險。 4. 模仿A片性暴力內容 有些研究指出,過早、或 14 歲前接觸A片,以及其他較露骨的情色內容,都會增加性暴力的發生率,可能成為受害者或加害者。有些習慣看A片的人,更容易尋求暴力或較變態的內容,包括強暴、虐待等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會模仿這些行為,並產生犯罪。 5. A片導致性愛成癮 並不是每個接觸情色內容的小孩都會有成癮問題,但研究顯示,過早接觸這些內容,跟未來性愛成癮或心理上有很大的影響,根據一份對性愛成癮者的調查,高達90%的男性和77%的女性承認,早期接觸色情片是他們成癮很大的因素之一。 這 6 招幫助小孩建立正確觀念 媒體傳達的內容五花八門,孩子在早期接觸這些情色內容,可能會導致他們對關係或性愛,有錯誤的認知,以下提供給家長幾點建議,以傳達正確觀念給自己的小孩。 限制小孩使用網路的時間 使用軟體過濾色情內容 注意小孩接觸到的內容,如果發現孩子正在看不適當、或情色的內容,要趁這個時候機會教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觀念。 對於關係和性等難以啟齒的話題,要適時和小孩討論,並告訴他們自己的觀念和期待。 父母應維持好榜樣,設立良好的伴侶關係和自我價值,孩子都會看在眼裡。 教導小孩應主動質疑媒體播放內容,或網路內容的正確性和目的,尤其是關於「性」、「關係」和「性別」角色的呈現,父母應和孩子相互討論,幫助小孩建立媒體判讀的能力。 雖然限制小孩接觸情色的方式,效果可能很有限,不過可以傳達給孩子一個概念,有關於情色或關係的問題,應該來找父母或師長,才能獲得較正確的觀念,但也要特別小心,過度權威或一昧地限制他們,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因此,建議父母應保持開放的心胸,了解小孩遲早會接觸性,適當的性教育搭配適時的機會教育,才能同時讓孩子健康成長,並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6~12 歲兒童期

孩子上學第一天~紓解離別焦慮看3重點

孩子終於到了要上幼稚園的年紀,可是第一天送孩子上學時,孩子把父母攬牢牢,哭哭啼啼不願離開怎麼辦?本文將提供您3大重點、12種方式來改善孩子的上學意願,讓孩子滿懷期待去學習。 重點一:上學前的心理準備 事先探勘環境:可以的話,在孩子正式上學前,帶他先去看看他之後上課的環境,讓孩子在第一天踏進校園時,不會那麼陌生。 提前讓孩子習慣:如果您的孩子在上學之前都跟您形影不離的話,要他們瀟灑的離開您走進教室可能會有點困難,可以在平時找機會讓親友幫忙您看顧孩子或是讓孩子參加一些娛樂活動,讓孩子習慣跟別的小朋友相處,接受父母不在身邊的環境,對於避免在上學時嚎啕大哭有所助益。 帶孩子購買上學用品:帶孩子購買書包、文具和鉛筆盒等上課會用到的東西,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卡通圖案,提高他們對上學的興趣。 闡述上學的樂趣:告訴孩子上學是一件好玩的事,可以認識新朋友、遊樂場有鞦韆和溜滑梯可以玩以及可以穿漂亮的新制服等,塑造出孩子對上學的正面想像。 說明上學要幹嘛:讓孩子知道上學這件事是怎麼進行的,老師會教他們新東西、孩子可以交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有點心可以吃、上課要聽老師話等,讓孩子對於學校活動有基本的認識,以做好心理準備。 重點二:與孩子道別有技巧 信任學校讓小孩安心:與孩子分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對父母或小孩來說都一樣,尤其是孩子哭著抓著您不放,想要您陪他們一起上課的時候,但是許多研究發現,父母在孩子身邊待得愈久,孩子就更難冷靜和停止哭泣,父母可以跟孩子說明學校很安全、老師會教他很多有趣的事情,抱抱或親一下孩子之後,便遵循自己原先的時間規劃,把孩子留給老師照顧,不要因為孩子的挽留而不願離去,這也是相信老師專業能力的表現。 與孩子約定好說再見方式:如果您習慣在離開孩子之前,捏捏他的鼻子或親臉頰,請每次送孩子上學時都記得做這件事,孩子會把它當成專屬於你們的說再見方式,讓他們更加的有安全感且信任父母。 記得說再見不要偷溜:有些人因為害怕跟孩子分別或是因為孩子不願意走進教室,趁孩子注意力被轉移的時候偷偷離開,雖然這樣的確能夠讓您從孩子的哭哭啼啼中脫身,但是孩子需要了解說再見是父母送他們上學的必經過程,父母趁孩子不注意偷溜,會讓孩子覺得不安,認為自己被父母丟下了,無法改善上學焦慮的狀況,再說,假如隔天上學時,孩子又哭個不停,難道又要找機會偷溜嗎?面對解決孩子上學焦慮的問題,才是長久之計。 微笑面對孩子別擔憂:父母擔憂或是不安的表情,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很容易察覺的,臉上帶著笑容的跟他們告訴他們不用害怕,媽媽/爸爸下課後馬上就會來接你,讓孩子知道他們不是被父母丟在學校,增加他們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一件有趣,且您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 家長打開心防:讓孩子了解其他的小朋友也都跟他一樣對上學感到害怕,而且老師也知道他們會害怕,所以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來幫助他們適應環境了,所以害怕不是你的問題,其他人也都跟你一樣。 重點三:孩子放學父母關心 準時接孩子回家:遵守與孩子的約定是讓孩子願意信任父母的重要關鍵,孩子放學後卻遲遲看不到父母的身影,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不是被父母拋棄了,而且遲到的行為會讓孩子更加排斥上學,因為他根本沒辦法確定爸爸媽媽到底會不會來接他。 課後關心:孩子放學之後,可以抱抱他們,聊聊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或者有沒有交到新朋友等,關心他們在學校的狀況,了解他們有沒有遇到困難,協助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也能提升他們的上學意願。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與治療。


6~12 歲兒童期

小孩半夜敲門?6招改善孩子半夜跳上床

小朋友好像老是喜歡在半夜爬上大人的床,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是有時候又會打擾到睡眠品質。孩子們不能一覺到天亮的問題,應該每個父母都有經驗,而且也都有這方面的疑問。今天就要幫您找出原因,並且提供應對的處理方式。 為什麼孩子們半夜會醒來 專家認為夜間醒來是睡眠循環中大人和小孩都常會面臨到的一部分,不過懂得好好睡覺的人會知道怎麼睡回去。不巧的是小朋友就很不會處理這種狀況。若孩子半夜爬上您的床,就表示他們需要幫忙才能再次入睡。另外,對於怪物、鬼或其他東西的恐懼也會讓孩子很難再睡著。3~6歲的孩子在做惡夢時常常會跑出房間。 幫助孩子處理半夜醒來6方法 助眠小物:有些小孩有需要助眠小物的問題。因此,若晚上起床時發現手上沒有拿著助眠小物,這些孩子就會不舒服或緊繃。助眠小物可以是填充玩具或其他特別的東西。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慢慢為孩子增加助眠小物,例如:讓他們和絨毛玩偶一起睡或播放輕音樂。切記要在孩子睡著前離開房間。剛開始可能很難,不過要有耐心,讓這件事成為睡覺時的例行公事。 立場一致:如果有讓孩子睡回去的計畫,那立場就要一致。例如若您計畫設立界線,那就一直不斷嘗試守住界線。堅定立場,確認孩子有躺回床上,再親他們一下,然後就離開。 幫助孩子面對恐懼:幼兒會怕黑很正常。可以在他們臥房裡加裝個小夜燈來幫助他們面對恐懼,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房間裡的東西。睡前讀書也可以讓他們忘記恐懼。 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床鋪:藉由讓孩子挑選自己的床可以幫助他們喜歡睡覺這件事。挑選自己的床可以是挑選床單、枕頭、或床型,也可以花時間和他們一起裝飾床。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床很舒適,比較容易睡的安穩。 提供獎勵:若已經試過許多方法都沒用,這個時候透過禮物的方式,或許可以解決困擾。您可以想一下獎勵孩子的方式。例如:買一個新的絨毛娃娃。這樣利誘的方式,或許能鼓勵孩子在自己的床上睡覺。 妥協:您可以在特別的場合讓孩子一起睡在您房間裡。不過也不是睡在同一張床上,例如,把孩子放在您房中的軟墊上即可,讓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狀況下,仍然保持著一個人睡的習慣。


6~12 歲兒童期

玩具戒斷法!這6招讓孩子獨立一覺好眠

有些孩子睡覺時,會抱著填充玩具入睡,因為這樣讓他們覺得更有安全感。對孩子而言,有填充玩具陪伴入睡其實是很好的,這讓他們能夠睡得更安穩。然而如果睡覺時間到了,孩子找不到伴隨入眠的填充玩具,可能就得大傷腦筋。以下提供您6個小撇步,讓孩子不需要有填充玩具,也可以好好入睡。 1. 等孩子準備好再出手 期望孩子睡覺時不要有填充玩具陪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您可以在睡覺前,試著讓孩子不要把填充玩具帶在身邊,或是婉轉的告訴他們,要利用今晚睡覺的時間,把填充玩具洗乾淨;這樣孩子就能暫時與他們的填充玩具分開。如果稍後孩子仍然要求把填充玩具拿回來,那您可能得再等一段較長的時間,等孩子準備好之後,再試試看。 2. 限定填充玩具數量 根據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分校的健康科學研究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UTHSC-H)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漸進式改變確實對改變人的習慣有幫助。如果您的孩子睡覺時,床上有過多的填充玩具陪伴他們入眠,您可以試著告訴孩子,只選一個最喜歡的玩具就好。 3. 把填充玩具當成普通玩具 填充玩具或許是孩子睡覺時必要的陪伴,但如果您的孩子可以在白天,把填充玩具當成普通玩具般的玩耍,那他們對填充玩具的依賴會慢慢減少。 4. 找別的地方放置填充玩具 與其只有擺在床上,您可以幫孩子在臥室裡找別的地方放置填充玩具,如:書桌角落,窗戶旁邊,或書櫃的架子上。這樣有助於讓孩子改變一定要有填充玩具陪伴入睡的習慣,因為它們仍然在臥室裡,離孩子不遠,安全感還是存在。 5. 偶爾與填充玩具分開 您可以試著告訴孩子,除了週末沒有填充玩具陪伴入睡,其他睡覺時間都有;或您也可以試著建議孩子,去爺爺、奶奶家住幾晚,但不要帶著填充玩具。緩慢、漸進式的減少孩子睡覺時必需有填充玩具伴隨,對完全改變他們的習慣,會有很大幫助。 6. 耐心對待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因為要放棄心愛的填充玩具陪伴入睡而感到焦慮,而且確實需要能安撫的東西陪伴入眠,請多給他們一些時間,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請耐心對待孩子,當孩子準備好時,再由他們自己主動放棄填充玩具的陪伴。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