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小朋友在學齡前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生長的黃金期。所以需要父母的關注。本篇從寶寶怎麼如廁,以及語言的發展開始,窺看嬰幼兒如何「一暝大一吋」。

基礎知識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和尿布說掰掰~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通常1.5~3歲的小孩,正是訓練用便盆或馬桶上廁所的階段,但許多父母都覺得訓練孩子戒尿布的過程有些困難,多數小孩在學會自己去小便之後,仍對上大號感到不安與焦慮,並容易有便祕情形。以下介紹訓練學齡前兒童上廁所的撇步,和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戒尿布時機與方法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副教授法比安·戈羅津斯基(Fabian Gorodzinsky)表示,小孩學習上廁所的年齡大概從18個月~4歲大左右,但可先觀察,若孩子在心理或生理上似乎還沒準備好,就別急著讓小孩戒尿布,並持續用尿布來輔助練習。初期可讓小孩穿著尿布坐在便盆上廁所,當他們習慣坐便盆後,再嘗試拆掉尿布,讓他們直接在便盆內大小號。(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用獎勵取代懲罰 訓練戒尿布最重要的是讓寶寶不排斥上廁所,並對上廁所感到自在和開心,不要因為沒有使用便盆就懲罰他們,這樣會讓他們對上廁所感到壓力和害怕。父母不妨可設定獎勵制度,告訴小孩如果使用便盆,就可以獲得貼紙或小獎品,若經過一陣子仍沒有效果,可能代表這時訓練寶寶戒尿布太早了。 讓嗯嗯更順暢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順利地上大號,首先要讓他們排便順暢,因為便祕會造成小孩更不想使用便盆。喝過多牛奶、吃太少纖維,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請讓小孩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全榖物和多喝水,建議1~3歲學步期的兒童,每天喝至少1公升(1000毫升)的水,可幫助腸道蠕動,讓排便過程更順暢。若發現小孩有長期便祕的問題,先別擅自讓孩子喝油或吃瀉藥,請求診醫師開立處方藥。平時泡溫熱水澡,也有助於腸子蠕動。 大便失禁的狀況 法比安副教授表示,在訓練寶寶戒尿布的時期,可能會遇到寶寶大便失禁的狀況,因為他們的便祕問題,有許多乾硬的便便堆積在腸道裡,讓神經失去知覺。這會讓小孩不太容易察覺自己想要上廁所,也不會注意到自己已經大在褲子裡了。若是遇到這種情況,請爸媽們不要懲罰小孩,而是先解決便祕問題,並找專業醫師治療。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