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年人睡不好!據統計,超過百萬銀髮族每晚得依賴安眠藥,才能換得一夜好眠;近四成65歲以上長者,有服用安眠藥藥的習慣。在台灣,安眠藥品可以粗分為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與非苯二氮平(Non-benzodiazepine)兩類。
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國人使用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比率最高的族群為60~79歲的女性,其次為80歲以上女性;而使用非苯二氮平類比例最高的族群為80歲以上女性,其次為60~79歲女性。由此可知老年人失眠問題的嚴重性,若不慎使用安眠藥,也會提高健康風險。《Hello醫師》為您解析安眠藥對於老年人失眠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安眠藥的正確吃法。
安眠藥副作用對老人的影響
不管任何年齡族群,服用苯二氮平類或非苯二氮平類的藥物皆有副作用,對老年人來說,服用安眠藥的風險更大;研究顯示,導致風險提高的原因,除了老年人對於服用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的效果更為敏感外,還包括其他先天因素:
增加老人跌倒風險
安眠藥的副作用不僅會造成暈眩,更容易引發跌倒;頭暈也許不是病,但是對長輩來說「暈起來要人命」!由於老年人身體出現老化,肌肉纖維慢慢萎縮,使老年人動作容易顯得無力或遲鈍,無法像年輕人一樣即時反應,可能因頭暈導致重心不穩,摔傷影響程度也較嚴重。
成人自35歲後,骨骼中的鈣質每年流失約0.5%至1%的量,50 歲起流失更快,每年流失約1∼3%,骨質也漸為脆弱;因此,老人容易彎腰駝背,若摔跤也比年輕人更容易骨折。如果就此臥床,更可能「躺下就起不來了」。
銀髮族若有夜尿問題,可能在服用安眠藥後,夜起上廁所容易因此跌倒、骨折,大幅提高死亡風險。
老人注意力降低
人類身體老化後,神經傳導速度變慢,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較不靈敏。加上視覺中樞發生退化,使得老年人無法正確判斷物體間的距離、大小和運動速度。
此外,聽力也隨著老化而衰退,對聲音的接受能力減弱;服用安眠藥,可能會使得注意力更不集中,造成老年人風險的機率更高。生理機能的退化原已讓老年人的世界有如隔了一層「霧面玻璃」,安眠藥帶來注意力不集中的副作用,更是使情況雪上加霜,有時讓長輩連要看哪裡都分不清楚。
這也是為何有騎、開車習慣的老年人,服用安眠藥後要更當心,若產生藥效後造成恍神狀態,輕則把車身刮花,重則連命都不保了。
老人複雜性睡眠行為可致命
還需要注意的是,安眠藥可能會引發藥物造成的夢遊等複雜性睡眠行為(Complex Sleep Behaviors)。這是指病人服用安眠鎮靜藥物後,即使處於類似睡著的狀態,仍然會做出複雜的動作,且病人第二天醒來後,幾乎不記得任何這段期間發生的任何事情。這些可能的複雜性睡眠行為如下:
- 夢遊
- 夢駕(邊睡邊開車)
- 睡眠狀態下進食
- 睡眠狀態下更衣
- 睡眠狀態下烹飪
- 睡眠狀態下打掃
- 睡眠狀態下購物
- 睡眠狀態下發生性行為
據研究指出,65歲以上族群出現複雜性睡眠行為的發生率,與20~55歲族群相比,並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距,但複雜性睡眠行為很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傷害與提高致死風險。
試想夢遊而走上街頭不看紅綠燈、夢駕把車開到懸崖邊上,或邊睡邊煮菜要把廚房燒了都不自知,所以食藥署特別列出以下非苯二氮平類的4種藥品,提醒病患小心服用:
- Zolpidem(譯:佐沛眠)
- Zopiclone
- Zaleplon
- Eszopiclone
食藥署除在2013年即要求藥廠應在上述4種藥品說明書上加註警語,更在2020年4月決議,醫師禁止開這4種藥給已出現複雜性睡眠行為的患者,其他患者若使用這4類藥品出現複雜性睡眠行為時,也應立即停止服用並回診。
其實,不管是苯二氮平類或非苯二氮平類的藥品,都可能引發複雜性睡眠行為,國內也有新聞報導,老年人服用安眠藥後,在賣場內順手牽羊或賤賣家產,但事後當事人全都不記得了。因此,家有長輩服用安眠藥,一定得特別注意。
安眠藥怎麼吃
切記,服用任何安眠藥物之後,要「馬上」躺下來睡覺,不再從事其他活動。
據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統計,國人安眠藥使用量節節上升,健保申報安眠藥用量從2021年的4.35億顆,增加至2023年的4.77億顆,成長近一成。;但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服用佐沛眠或是Eszopiclone的受測者,與服用安慰劑的受測者相比,只快了8~20分鐘入睡,因此,民眾仍應注意,安眠藥並非萬靈丹,須注意不要過度依賴或是用藥過量!
安眠藥並非萬靈丹,須注意不要過度依賴或是用藥過量。
(同場加映:年紀大睡不好?老人失眠原因、治療與預防)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