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晨泳習慣的林先生最近感覺腳底隱隱作痛,仔細一看才發現腳底好像長了一顆表面粗糙的突狀物「疣」,只要走路一摩擦到就會感到疼痛不適。
究竟「疣」是什麼,和雞眼又有什麼差別?如果長了疣又該怎麼治療?《Hello醫師》邀請到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帶你一起搞懂疣的大小事。
為什麼會長疣?
疣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感染所造成,當HPV經皮膚上小傷口入侵後,透過複製、分化反應,就會造成局部角化增厚的現象,因此又被稱為「病毒疣」(Verruca vulgaris)。目前已知的人類乳突狀病毒已超過100種,不同的病毒則會有不同的皮膚表徵。(延伸閱讀:認識子宮頸癌:患者 9 成曾染HPV、早期存活率逾 9 成)
病毒疣的特徵
病毒疣的外觀是往外凸起的圓頂狀丘疹,表面摸起來有粗糙的角質,並呈現高低不一的棘狀突起,有些老一輩的則稱之為「魚鱗贅」。
病毒疣好發於學齡前兒童和老年人,是很常見的皮膚病灶之外,依據不同的表現形式,病毒疣可細分成以下4種:
- 尋常性病毒疣(Verruca vulgaris):外觀為膚色或深咖啡色粗糙的硬丘疹,通常長在手掌、手背或是手指,數量從1粒到多粒都有可能。
- 扁平疣(Flat wart):外觀看似扁平但表面是平滑的小丘疹,經常長在臉上,顏色呈肉色或咖啡色。扁平疣特徵是成片區塊生長,很少單獨出現,通常數量有很多個。
- 足部疣(Plantar warts):多數長在腳底,由於站立時會將身體重量壓在疣上,因此足部疣的表面通常很平滑,但也因久壓的關係,足部疣可生長到較深處且周圍會圍繞著一圈白色硬化的皮膚,皮膚表面會出現小黑點,這是供應病毒疣的血管阻塞和硬化所導致的結果,因此鞋內摩擦會感到相當疼痛。
- 生殖器疣(Condyloma acuminatum):通常生長在男性生殖器或是女性陰道內,疣會逐漸長大變成類似花椰菜的樣子,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菜花」,是具有高度傳染力的性病。
雞眼≠病毒疣
不少人經常將「疣」跟雞眼搞混,不過雞眼是皮膚長期受到壓力而產生的角質化硬結,不會傳染給其他人。除此之外,若腳底長疣,刮除過厚的角質可以發現密密麻麻的小黑點,這些黑點是血管硬化的結果,可說是作為和雞眼區別的重要指標。
病毒疣會傳染嗎?如何預防病毒疣?
「接觸傳染」可說是病毒疣的主要傳染途徑。無論是人與人的接觸或接觸沾染病毒的物體,包括:例如、毛巾、把手、滑鼠、拖鞋、游泳池、溫泉潮濕之地板等,皆有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
唐豪悅醫師表示,由於病毒疣的潛伏期平均為2~4個月,平時不易防範,因此如愛滋病或癌症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可說是極易受感染的族群之一!
另外,免疫力低下的兒童若接觸到帶有病毒疣的病患時,同樣容易因此而受感染。
為了減少與病毒接觸的機會,以下3點建議應時刻遵循:
- 避免使用公共拖鞋、毛巾
- 避免在公共場合打赤腳
- 保持腳底乾燥
病毒疣會自然痊癒?如何治療?
兒童病毒疣幾年後會自然好,但有些疣不但沒消失,還會傳染至其他部位,因此建議若身上任何部位發現長疣時,應儘早治療才不會傳染,並請遵照皮膚科醫師的建議使用,勿自行購買外用藥物塗抹,以免提高傷口感染風險。
唐豪悅醫師表示,病毒疣的健保治療方式主要有以下2種:
- 冷凍治療:利用液態氮的極度低溫讓表皮組織壞死,適合用在單發性病毒疣上,一般需要接受4~6次的療程才會痊癒,但好處是不太會留下疤痕。
- 外用藥劑:水楊酸是治療病毒疣的常見外用藥,透過將感染的組織軟化後進而去除疣體。不過有些疣的角質較厚,建議不妨先修剪部分厚皮之後,再使用外用水楊酸藥膏、藥水或是貼布進行治療。針對多發性病毒疣的治療,則可使用三氨醋酸,但治療時間相對更長,需要數週至數月才能將病毒疣完全消除。
部分民眾會透過民俗療法治療病毒疣,儘管可能會康復,但病毒疣本就有一定機會自行消失,故並不清楚是否為民俗療法所致,而病毒疣本身具傳染力,建議仍是積極治療,主動向皮膚科醫師就診。
病毒疣是否會復發?
病毒疣復發與否其實仍取決於個人免疫力與「接觸感染」的頻率。一般而言,好發於手部、足部的尋常性病毒疣復發性較低,若免疫力正常且手腳未有濕疹或傷口,即便碰觸病毒帶原者或物體,感染機率也不高。(延伸閱讀:手腳狂冒小水泡!汗皰疹治療預防靠這 8 招)
然而,生殖器疣的傳染性較高,若治療未將病毒完全消滅,再次復發的可能性極高,因此建議在治療完成後應回診追蹤檢查。
【延伸閱讀:《早安健康》病毒疣不治療會怎樣?病毒疣原因能自然好嗎?了解病毒疣初期症狀、藥膏與冷凍治療比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