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保養

中醫理論相信可以從指甲看出我們健康狀況。確實指甲的形狀、表面的變化、顏色,都能透露出一些端倪,各種異狀可能代表某些警訊。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關於指甲保養與指甲健康相關的資訊。

基礎知識

指甲保養

青春痘很嚴重怎麼辦?皮膚科名醫親解口服A酸正確用法與禁忌

長期受到痘痘困擾,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打擊自信與干擾生活。25歲女性上班族小娟自青春期以來,因荷爾蒙失調與作息不規律,導致青春痘頻繁復發;隨著工作壓力增加,臉部出現多顆膿皰並留下明顯痘疤,求職屢屢碰壁,連番面試失利更讓她信心大受打擊。 青春痘是最多人感到困擾的皮膚疾病,視個別症狀不同,常見治療方式從外用到口服都有,其中口服A酸已成為中重度青春痘的主要治療選項之一。《Hello醫師》為您訪問林政賢皮膚科診所林政賢院長,解析青春痘的形成原因、症狀分級與常見的治療方式,並說明口服A酸的作用與使用注意事項。 為何有青春痘?形成青春痘4大因素! 青春痘的醫學名稱為「痤瘡」,為最常見的皮膚科疾病,與皮脂腺分泌異常、高油高鹽食物、日常作息不規律、壓力大或部分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有關。 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JAAD)統計,全球16至24歲青少年約28%有青春痘困擾,即使成年後25至36歲,也有近2成受影響;國內盛行率也差不多,好發族群則集中在16至24歲。 林院長表示,臨床個案中,青春痘相關就診者約佔整體的2至3成,其中不少人除了外觀困擾,還面臨社交上的心理壓力。 他曾遇到一名青少年病患,因嚴重痤瘡而極為自卑,「不僅影響情緒、交友,甚至因此不敢上學,家人怎麼勸說都沒用。」他提醒,痘痘不僅是皮膚問題,也可能牽連到自尊與社交生活,應及早評估與治療。 以生理因素來看,青春痘主要形成原因可歸納為以下4項: 荷爾蒙變化異常 皮膚層過度角化 皮脂腺分泌過盛 痤瘡桿菌的過度增生 嚴重痤瘡是什麼?醫:青春痘常為混合症狀! 林院長說明,依不同研究之論點,對青春痘的分級略有差異,但大致可分為輕度、中度與重度等3級,各級別的臨床表現如下: 輕度痤瘡:尚未發炎,因毛囊堵塞而產生輕微的白頭與黑頭粉刺;若隨意擠粉刺,且清潔不完全,可能惡化成發炎病灶。 中度痤瘡:開始發炎,出現泛紅、腫脹、丘疹、結節與膿皰等症狀。若隨意戳破病灶,容易留下疤痕。 重度痤瘡:發炎持續一段時間,除了紅腫之外,也伴隨深層囊腫或大膿皰,觸碰時會產生疼痛。若戳破可能讓細菌感 染惡化,留下凹疤。 他進一步指出,臨床上,多數嚴重痤瘡患者都屬於「混合型痤瘡」,即粉刺、膿皰與囊腫同時存在,皮膚狀況反覆不穩,對外觀影響甚鉅。 青春痘很嚴重需要就醫嗎?外用藥膏與口服藥有何差異? 嚴重的青春痘常處於發炎狀態,患者應盡快進行專業治療,以減緩發炎反應、穩定膚況,減少後續惡化與留疤的風險。 根據青春痘的不同型態與嚴重程度,醫師通常會開立外用藥膏及口服藥進行協同治療,常見的外用藥膏及口服藥如下: 常見青春痘外用藥膏 過氧化苯:具殺菌作用,可抑制油脂過度分泌。 外用抗生素:抑制痤瘡桿菌,有助消炎。 杜鵑花酸:改善角質代謝,有助淡化色素沉澱。 外用A酸:消炎及抑制油脂分泌,且助毛囊正常角化。 常見青春痘口服藥 口服抗生素:具消炎作用,有助抑制痤瘡桿菌。 口服荷爾蒙藥品:適用於女性患者,有助調節皮脂分泌。 口服A酸:適用於嚴重痤瘡者,可抑制皮脂腺分泌,減少痤瘡桿菌增生,進而達到消炎作用。 包括口服A酸在內,青春痘口服藥皆是處方用藥,須經皮膚科醫師評估後開立,並搭配定期回診追蹤以確保用藥安全。 口服A酸有效嗎?醫:搭配外用藥膏加速治療! 「口服A酸為目前治療痘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林院長強調,該藥物透過抑制皮脂腺分泌與毛孔收縮,可從源頭減少粉刺與發炎反應。目前國內核准的口服A酸可分為3類,其中僅1類專用在青春痘治療,其餘2類主要應用於乾癬疾病。 不過,林院長也指出,臨床最常使用的「口服A酸」,雖具治療效果,但因膠囊體積較大、無法磨粉且帶有特殊氣味,導致部分患者難以吞服,排斥服藥的情況不在少數,「有些患者只能改服傳統抗生素,療效自然無法達到預期。」 不過,隨著製藥技術進步,在相隔35年之後,衛生福利部近期核准一款新型口服A酸,為臨床治療帶來新的選擇。他分享:「這款新藥採用義大利原料搭配專利技術,治療效果並不亞於現行口服A酸,且膠囊體積較小,也無油耗異味,讓病患接受度大幅提升,也積極配合後續治療,為嚴重痤瘡患者帶來一大福音。」 口服A酸禁忌與副作用說明 林院長提醒,口服A酸為維生素A的衍生物,服用期間應避免補充含有維生素A的保健品及藥品,以免增加副作用風險。常見副作用與處理建議如下: 皮膚脫皮、嘴唇或鼻腔粘膜乾燥:使用凡士林或護唇膏幫助保濕,並建議額外補充水分。 皮膚對光線更敏感:使用高防曬係數產品,並避免長時間曝露於陽光或紫外線下。 血脂、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異常:定期回診抽血追蹤,確認各項數值位於正常區間。 視覺變化、夜間畏光:避免夜間駕駛,必要時可配戴普通眼鏡,且搭配人工淚液緩解乾燥。 此外,以下族群服用藥物前也須謹慎評估: 備孕或懷孕女性:A酸具致畸風險,服藥期間應嚴格避孕,並避免於懷孕或備孕期間服用。 哺乳中女性:口服A酸具高親脂性,可能透過乳汁傳遞,影響孩童健康。 肝、腎功能不全者:建議避免食用,或須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方可服用。 特殊體質、酗酒者:糖尿病、肥胖、過敏或酗酒者,服用前須經專業醫師評估。 欲捐血者:服藥期間應避免捐血,以免受血者為備孕婦女或出現其他副作用。 林院長也進一步說明他收治個案小娟的治療歷程,原本對治療失去信心的她,在接受口服A酸治療後,搭配外用杜鵑花酸及過氧化苯,同時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持續治療3至4個月後,膚況逐漸穩定,半年後不再長痘,「她不僅恢復自信,也順利求職成功。」 最後,林院長提醒,治療期間應遵照醫囑,切勿自行停藥。為降低復發風險,臨床上常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調整劑量,「由原先3天1顆,調整至1週1顆,以低劑量的方式治療,待膚況穩定後再逐步停藥。」若再搭配正確清潔習慣及作息調整,即使面對嚴重痤瘡,也有機會逐步改善、重拾生活自信。

看更多 指甲保養 相關文章

指甲保養

指甲剪未消毒易感染!教你正確剪指甲3方法

指甲長了就要剪,聽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但許多人都不知道正確的指甲保養方法。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指出,修剪指甲並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可避免蟯蟲(Pinworm)的感染,且指甲修剪不當,更會導致指甲脆弱、容易折斷。《Hello醫師》教你3個正確剪指甲的方法,讓你剪指甲輕鬆不費力,預防指甲感染、腫脹和疼痛。 1. 剪指甲前先消毒用具 首先,確保指甲剪和指甲銼刀等修甲用具都已正確消毒,不管是在家或找美甲師修剪,共用指甲剪易有細菌傳播的風險,因此建議1個月至少要消毒指甲用具1次。消毒水可準備70~90%的酒精,然後用小刷子將用具都刷一遍,再將它們浸泡熱水,放著晾乾。 需要注意的是,若手或腳趾甲不慎遭到感染,皮膚周圍通常會出現腫脹和疼痛,指甲也有可能變厚,若感覺情況嚴重,請找醫師協助。(推薦閱讀:指甲剪太短?甲溝炎4招保養法、症狀治療完整看) 2. 剪指甲最好在洗澡後 洗澡後是剪指甲最好的時機,因為這時指甲偏軟,修剪比較不費力,或者將手或腳浸泡在溫水中數分鐘,也能達到同樣效果。要留健康又好看的指甲,請儘量剪成方形,以防止指甲往內生長,指甲邊緣的利角則可修圓,讓指甲不易斷,同時也能避免勾到布料和衣物。(推薦閱讀:穿鞋痛得受不了?可能是嵌甲惹的禍) 此外,固定遵循同一個方向剪指甲,可以增強指甲厚度,降低意外折斷的機率。如果您發現指甲不平滑,甲面上有看起來一條條垂直的微微突起的角質層,請不要擔心,這對身體無害且會隨著年齡增加變得明顯。另外,指甲因受傷而產生白點或白線,也會隨著指甲不斷生長而消失。 3. 剪指甲後需保持乾爽 剪指甲後的保養也很重要,雖然指甲在乾燥環境中較容易破裂,但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也不行,建議洗碗或使用清潔劑前先戴上手套。另外,也可擦上保濕霜,有助強化指甲和角質層,但別過於頻繁地磨指甲,適度的讓指甲休息才能確保指甲不褪色。 要擁有健康的指甲,除了要好好保養,也要改掉傷害指甲的壞習慣,像是咬指甲、撥角質層,以及拔從指甲長出來的倒刺等。正確修剪倒刺的作法是用指甲剪剪除,若硬拔傷及指甲肉,就算是小傷口也很容易引發細菌感染。另外,使用指甲油清潔時,請避免挑含丙酮(Acetone)成分的商品,有任何問題或疑惑請找專業醫師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指甲保養

指甲不是口香糖!6方法戒除咬指甲

人在緊張或焦躁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得進行某些動作,例如:抓頭、搓手、咬嘴唇、咬指甲等,其中咬指甲的行為,可以算是我們身體行為記憶上頗有歷史淵源的動作;我們出生後的口腔期開始,寶寶透過吸吮獲得的不僅只是1餐溫飽,同時也得到了安全感,因此,即便早已脫離童年許久,有些人仍然會在情緒緊張時咬指甲來使心情平靜。 話雖如此,不管從健康層面或是儀態來看,咬指甲或吸吮手指都不是個適合成年人的習慣。《Hello醫師》將於本文帶您了解咬指甲的壞處以及改善的方法。 咬指甲的壞處有哪些? 雖然咬指甲與嬰兒口腔期的吸吮行為有關聯,但其實新生兒並不會有自發性的咬指甲習慣。一般來說,幼童大約要在4歲之後才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而男孩子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年紀又更大一些,但是通常在6歲之後就會戒除。 至於有咬指甲行為的成人,建議戒除的原因多不勝數,以外在而言,在別人面前咬指甲可能會讓對方產生不衛生的印象,而歪七扭八的指甲及坑坑巴巴的手指皮膚對外表也有不好的觀感、且咬指甲也可能造成牙齒損傷,讓您不再能夠自信地露出迷人微笑。(延伸閱讀:想擁有健康的指甲嗎!辨別指甲顏色形狀,運用6個簡單省錢方法保養) 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看,現代人經常手機不離身,手指在螢幕上滑完不夠,還要在鍵盤上敲敲打打,甚至許多人還會在上廁所的時候滑手機,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隱藏在手機、鍵盤和滑鼠上的細菌,比起馬桶座上的細菌還要高出數倍。 想像一下,咬指甲可能跟舔馬桶座的行為差不多髒,而且我們上完廁所還會洗手,但是並不會在每次使用完手機或鍵盤後洗手,而咬指甲所造成的周遭皮膚脫落、創造細小的傷口,這些小傷口就像為口腔內細菌而開的大門,提高人體染病機會。 改善咬指甲的6種方法 不要留長指甲:最好避免咬指甲的方式,就是讓那裡沒有指甲可咬,所以定期修剪指甲,不只可避免咬指甲的情況發生,也能減少指甲內藏汙納垢的情況。此外,短指甲不管在運動或從事勞動工作時,也比較不容易妨礙行動或斷裂。(推薦閱讀:指甲剪太短?當心「綠指甲」找上門!甲溝炎4招保養法、症狀治療完整看) 指甲美容:近年來指甲美容和彩繪的潮流相當流行,如果您不排斥的話,不妨可以嘗試看看;這樣不僅能轉換心情,而且當產生想咬指甲的衝動時,看到手上美美的指甲,總不忍心一嘴咬下,將這些心血破壞掉吧! 先從一隻開始禁止:雖說大拇指是許多人咬指甲的首選,但是也有不少人每隻指頭都是「可食用」的範圍。建議可以先從禁咬大拇指開始,觀察數天至1個禮拜,如果成效不錯,再逐步將禁咬的範圍擴展至全部手指。當然,我們都知道1個習慣的養成是經年累月的,並不是今天下定決心不再咬指甲,就能立刻見效,雖然它可能不比戒菸來的困難,但是使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還是會比較容易改善咬指甲的情況。 嚼口香糖:用口香糖作為手指的替代品聽起來是個好主意,就像有些人在戒菸的時候,也會透過嚼口香糖讓自己的嘴巴不會閒著,降低抽菸的慾望。除了嘴巴不能閒著之外,您也可以考慮透過轉筆或是按壓筆頭,來改善咬指甲的習慣。有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或工作,透過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將面臨的壓力宣洩出來,至少比咬指甲來得更加得體與健康。 從源頭改善:人們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已經知道了咬指甲多發生在我們感受到壓力或是焦躁不安的時候,因此,我們在戒除咬指甲的同時,也可以試著找尋其他的舒壓方式,不論是心態調整、冥想、運動、閱讀或是社交,都可能作為您自己的舒壓好方法。 苦味劑:當自己的毅力不足時,就只能靠外力來輔助了!市面上有種稱做「防咬甲液」的商品,這種防咬甲液常被用於改善小朋友的咬甲行為,其液體中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但是若您將其塗在指甲上後,一旦咬指甲,它絕對會讓您苦到不要不要的。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指甲保養

穿鞋痛得受不了?可能是嵌甲惹的禍

嵌甲(Ingrown toenail)是常常發生在運動員或是服務業身上的腳部健康問題,運動場上激烈的跑動、腳步的變換;又或是長時間穿高跟鞋久站,都有可能讓鞋子壓迫到腳趾,導致腳趾甲往內生長,產生嵌甲,以下就讓《Hello醫師》告訴大家如何保護好腳趾甲(腳指甲),以及4種改善嵌甲的方式。 嵌甲的症狀與好發族群 疼痛、紅腫,或是感染造成不明的分泌物,都代表著腳趾甲可能有嵌甲的狀況。需要特別注意自己雙腳的族群有:腳汗多、腳趾甲硬、糖尿病(Diabetes)患者。前面2者容易因感染或是鞋子擠壓,而產生嵌甲;糖尿病患者則是因為血液循環系統不良,一旦腳趾受傷,復原的速度會比平常人緩慢,而增加嵌甲的發生機率。另外,也有部分人受到基因的影響,較易發生嵌甲的毛病。 修剪腳趾甲的方法與其他併發症 除了前面提到的職業影響外,在平常剪腳趾甲的時候,很多人習慣把指甲剪到最裡面,不僅如此,還會把趾甲2側都往內修剪成圓弧狀,雖然這樣的確看起來很乾淨,完全看不到白白的趾甲殘留;但這可是造成嵌甲的主因之一,因為當指甲被往內修到極致時,趾甲與趾肉間的空隙就會加大,而當平常工作或外出時,因為鞋子擠壓的關係,趾甲會被趾肉包住,長時間在這種狀態下,腳指甲便會往趾肉內生長,最終導致嵌甲。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修剪腳趾甲時,不應往趾甲2側內縫修剪,並且不要把白色的地方都剪光,修剪完的趾甲應該偏方型,如果您怕腳趾甲邊緣太銳利,容易勾破襪子,可以用銼刀稍微將邊邊小角磨得圓潤,但不要把整個邊緣都修成圓形。 另外,腳趾因受傷而造成感染,也可能造成嵌甲,像是踢到桌腳趾甲翻起來、或是被重物砸到腳趾,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傷口,很有可能影響傷口的復原,甚至引發甲溝炎(Paronychia)或甲癬(Onychomycosis,俗稱灰指甲)等併發症。另外,如果嵌甲的情形持續很久,或是不停惡化,也可能造成進一步的感染。(推薦閱讀:指甲剪太短?當心「綠指甲」找上門!甲溝炎4招保養法、症狀治療完整看) 4方法改善嵌甲症狀 如果您發現自己有疑似嵌甲的狀況,但是趾甲還沒有陷入肉內太深、沒有強烈疼痛,而且也沒有感染跡象的話,以下提供4種方法可以讓您在家動手矯正腳趾甲,預防嵌甲的情況惡化;但若這些方法沒有緩和您的疼痛,請尋求醫師的專業治療。 撥開包裹住腳趾甲趾肉,讓趾甲邊邊顯露出來,之後拿2顆小棉花球,塞入趾甲邊邊與趾肉間的縫隙,避免趾甲再度陷進肉裡。 每天用溫水泡腳3~4次,每次15~20分鐘,溫水可以幫助軟化趾甲、減輕疼痛。但記得泡完腳後,要馬上把腳擦乾,雙腳保持乾燥才不會惹黴菌上身。 在嵌甲處塗上抗生素藥膏,減低感染發生的機率。 選擇尺寸合適的鞋子,鞋子過緊除了會造成嵌甲外,也有可能壓迫您的腳趾關節,導致拇指外翻。(同場加映:拇趾外翻痛得要命怎麼辦?看這篇就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指甲保養

凍甲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凍甲手術的定義凍甲手術是一種凍甲的治療方式。凍甲指的是腳指甲長進腳趾周圍皮膚裡,造成感染和疼痛的症狀。凍甲問題通常發生在腳的大拇指上,而且最常見原因不是沒有正確修剪腳趾甲,而是發生在腳指甲沒有長直的家族中,或是常穿寬度不夠、不合腳的鞋子的人身上。 為什麼要進行凍甲手術? 凍甲有可能會復發,而且是許多人遇到的常見問題。若您的指甲已經深入皮膚,您可能就要考慮手術。不過若還沒深入皮膚,您或許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避免凍甲,或在家自行治療: 試著將腳指甲剪成一直線,然後磨平尖角,避免留下尖尖的邊緣。 穿適合、舒適的鞋子。 醫師可能會將皮膚盡量和長進去的指甲拉開,或是剪掉長入皮膚的指甲。 凍甲手術的風險因素所有手術都有併發症的風險,因此術前了解風險和併發症非常重要。若您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或執刀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凍甲手術可能造成以下併發症: 對麻醉過敏。 過量出血或形成血塊。 手術的傷口感染。 手術傷口下方的骨骼組織感染。 凍甲手術的術前準備及過程手術前,您一定要告知醫師最近的用藥情況、過敏或任何身體狀況。並在手術前,請依照醫師的指示停止飲食。 凍甲手術的流程 此項手術通常需要局部麻醉,進行時間約10分鐘,且醫師會根據您的凍甲狀況,來選擇不同種類的手術,例如: 全指甲抽出術(Nail avulsion):移除整片腳指甲。 楔狀切除手術(Wedge excision):移除部分腳趾甲 化學/雷射/電燒法(Nail-bed ablation):移除部分或整片腳指甲,接著用化學物質或電氣燒灼腳指甲生長板。 札迪克手術法(Zadek’s procedure):移除整片腳指甲後,切除腳指甲的生長板。 凍甲手術的術後恢復 手術後的短時間內,您就能返家。 手術後的前幾天,您可以抬腿,讓腫脹的症狀消失。之後,您也可以進行一些稍活躍的活動。 2週內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保持傷口處敷料乾燥、清潔。 將腳指甲剪成一直線,不要留下尖角。 穿上合腳舒適的鞋子。


指甲保養

灰指甲臭又醜!5方法乾爽預防拒感染

灰指甲會使指甲變成難看的灰、白色,且容易藏汙納垢,讓腳指甲散發難聞的臭味,不僅不美觀還讓人感到噁心,但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又有不少人受其名影響,認為指甲沒有變灰就代表沒有感染,因此延誤就醫。那麼平常該如何避免呢?其實,只要留意平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就能有效避免有灰指甲。 究竟造成灰指甲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灰指甲呢?就讓《Hello醫師》於本文為您介紹關於灰指甲的大小事,讓大家都能擁有健康指甲! 灰指甲成因:黴菌感染 甲癬(Onychomycosis),俗稱灰指甲或臭甲,是由黴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灰指甲好發於年長者,也常見於糖尿病患者身上,因為免疫力下降,黴菌容易趁機而入。灰指甲會造成患者的指甲顏色變深,有可能感到疼痛。以下是容易罹患灰指甲的4種原因: 腳指曾受傷 穿著過緊不合腳的鞋子(延伸閱讀:穿鞋痛得受不了?可能是嵌甲惹的禍) 免疫抑制疾病患者,如:愛滋病、糖尿病 罹患腳指血管疾病。 大部分的灰指甲患者,是因為感染過足癬(香港腳),而及時治療,導致黴菌擴散到腳指甲,且由於腳部環境較差,容易成為黴菌的溫床,因此形成灰指甲。另外,由於足癬的發作率高於手癬,腳指甲的生長率又較手指甲慢,所以通常是腳指甲遭感染。(推薦閱讀:鹹魚味飄出來了?抗腳臭8招請記得) 預防灰指甲5方法快Follow 1. 公共場所是黴菌感染熱點 有些人去健身房習慣赤腳做深蹲或硬舉,忽略了地板其實潛藏滿滿的黴菌,其他類似地點還有游泳池、公共澡堂和宿舍的浴室,這些都是黴菌滋生及感染的大本營;即使有時候還是無可避免得跟地板有所接觸,請記得離開前,必須將腳清洗乾淨並擦乾,保持腳部乾爽。如果是喜歡做美甲的朋友,請特別注意店家的器具,是否都會消毒過,或者也可以帶自己的美甲器具,以避免發生感染而得到灰指甲。 2. 定期修剪指甲 定期修剪指甲可避免指甲過長,但也不要剪得過短,因為容易有傷口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指甲根部的甘皮 (Cuticles)部分,有阻擋異物入侵、避免細菌感染的功能,不建議修剪。此外,指甲刀和毛巾等個人盥洗用具,不可與他人共用。 3. 指甲縫也要清洗 除了勤洗手之外,我們在洗澡時,常常會忽略腳指甲裡面也需要清潔,尤其是腳悶在鞋子裡一整天,腳指甲底下是黴菌生長的溫床,一定要用肥皂或沐浴乳仔細清洗,如果覺得腳指縫不方便清潔,可以購買指甲刷。 4. 保持手腳乾爽 潮濕的環境是黴菌的最愛,家庭主婦或是餐飲業者經常得碰水,最好能戴上手套保護肌膚,洗滌完手套也必須晾乾,並養成洗完澡後把腳擦乾的習慣。避免穿著過緊的鞋子和襪子,因為除了容易造成汗水堆積,有拇趾外翻情況的人,若鞋子楦頭過小,也可能因壓迫而加重病情。(延伸閱讀:指甲剪太短?甲溝炎4招保養法、症狀治療完整看) 5. 避免亂摳亂抓受傷 傷口就像開給黴菌的大門,所以沒事不要腳癢就亂摳亂抓,容易造成一些微小的傷口,咬指甲也不例外,不僅可能造成灰指甲,還會把那些黴菌和細菌給吃下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指甲保養

想擁有健康的指甲嗎!辨別指甲顏色形狀,運用6個簡單省錢方法保養

除了頭髮及皮膚,指甲也需要細心呵護,因為指甲也顯示了整體的健康狀態。過度保養指甲,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Hello 醫師》將會教各位如何辨別指甲的健康情形,並運用以下6個簡單又省錢的小方法,保養出漂亮又健康的指甲! 指甲的構造 指甲如同頭髮,屬皮膚的附屬器官,由較硬的角質蛋白構成,能夠保護四肢末端,在活動時不易受傷。以下是指甲的構造: 甲片。 甲床:指甲片下方。 指甲母質:隱藏在指甲小皮下方,是指甲生長中心。 指甲弧影:指甲母質的一部份凸出,位在甲片下方,呈半月弧狀,在大拇指最明顯。 指甲小皮:覆蓋在甲片與指頭交接處的透明組織。 指甲溝:在甲片左、右兩側與近心側的凹槽。 辨別指甲是否健康的因素 指甲能夠辨別人是否健康,健康的指甲外觀光滑,沒有凹坑或凹槽。它們的顏色和稠度均勻,沒有斑點或變色。有時會出現從角質層到指甲尖端的突起,但對人體並無害。而指甲受損時可能會出現白點或是斑痕,只要隨著指甲增長,便會消失不見。若是出現以下情形,則代表指甲可能出現病變,請盡速向皮膚科醫生求診: 指甲形狀的變化,如:彎曲的指甲。 指甲出現顏色的變化,如:黃色、紅色等。(延伸閱讀:指甲剪太短?當心「綠指甲」找上門!甲溝炎4招保養法、症狀治療完整看) 指甲過分變薄或變厚。。 指甲周圍腫脹、疼痛甚至出血。 無法長出指甲。 保護指甲的6個小技巧 1. 多攝取生物素(Biotin,維生素B7) 若您的飲食健康且營養充足,那不需其他補充品,就能讓您的指甲強韌健康,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指甲都很強韌,有些人的指甲天生就很脆弱,多攝取生物素與維生素B群,可以改善指甲脆弱的問題,生物素可以幫助您的指甲,長得快又強韌。 2. 指緣保濕 乾燥的角質容易脫皮破損,因此指緣保濕不只可以幫助您的指甲不斷裂,也能讓指甲看起來更美觀。 3. 定期修剪指甲 定期修剪指甲可以避免指甲斷裂破損,修剪指甲的頻率,依指甲的生長速度而定,您也可以使用銼刀,讓剛剪好的指甲平滑些,以免讓粗糙的指甲邊緣不小心傷到自己。(推薦閱讀:正確剪指甲3方法!器具消毒防感染) 4. 使用舊式指甲刷 用較長且尖銳的工具精心清潔指甲,反而易使指甲受到感染,女性及美甲師費力清潔指甲及甲床間的縫隙,卻容易因清潔過當,反而造成細菌或黴菌感染,因此建議使用舊式的指甲刷,輕柔地刷淨指縫比較安全。(延伸閱讀:指甲不是口香糖!6方法戒除咬指甲) 5. 戴手套 建議在做一些較費手工的工作,如園藝或洗碗等,戴上手套來保護指甲,因為洗碗時碰觸高溫和清潔劑,都會讓強韌的指甲乾燥受損,所以使用手套來保護您的指甲,是必須的,但有個有趣的現象是,經常泡在水裡的游泳選手,他們的指甲卻總是強韌又健康。 6. 專業美甲須適度 研究顯示,經常做專業美甲的人,他們的指甲較易乾燥脆弱,主因之一,是因為他們的指甲經常接觸化學物質;之二則是,專業美甲可能使甲床感染,導致指甲發炎紅腫。(推薦閱讀:指甲剪太短?甲溝炎4招保養法、症狀治療完整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