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會影響紅血球、白血球、血漿、血小板的功能,你可以在這個類別找到所有與血液疾病相關,如 貧血 、 血友病 、 血小板疾病 、 白血球疾病 、 其他血液疾病 的知識。

基礎知識

血液疾病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告別貧血吃葉酸、維生素C、還要補這些

不少女性常覺得頭暈、走路不穩、臉色蒼白,多數人有這些症狀時都會認為是缺鐵性貧血,要趕緊補鐵才行。不過貧血一定要補鐵嗎?其實導致貧血的原因繁多,除了缺鐵性貧血、海洋性貧血,有些人則是缺乏特定的營養素而導致貧血,因此不是貧血就一定要補鐵,讓《Helo醫師》和你一起找出貧血原因,並教你要如何正確補鐵、遠離貧血! 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貧血 如前言所提到,貧血的原因與種類有很多種,有些人是先天疾病,有些人則是單純缺乏某些營養素才導致貧血。以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貧血不一定是缺鐵而已,若沒有搞清楚貧血原因就補充過量的鐵質,會讓腸胃過度吸收,並聚集在肝臟、內分泌器官,會導致器官損傷。我們先來看看貧血的原因有哪些: 缺鐵性貧血:台灣人最常見的貧血原因,女性比男性嚴重。 海洋性貧血:又稱地中海型貧血,為遺傳性疾病。 溶血性貧血:紅血球在人體內被破壞,且來不及製造新的紅血球,屬於遺傳性疾病。 營養不良性貧血:缺乏葉酸、維生素B12營養失調所引起的貧血症狀。 這些貧血又可以依照平均血球容積(MCV)分成下列種類: 小球性:MCV小於80,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屬於這類 正球性:MCV80~100,溶血性貧血、慢性疾病所造成的貧血屬於這類。 巨球性:MCV大於100,缺乏葉酸會造成巨球性貧血。 貧血可能缺乏這些營養素 除了缺鐵會造成貧血,少了下列這些營養素也會讓體內鬧血荒: 葉酸、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12與鐵質相輔相成,鐵是血紅素的重要原料,葉酸、維生素B12則是血紅素的輔酶,若缺乏這兩者會讓血紅素的合成量下降,引起貧血。而孕婦需要特別注意葉酸的攝取,若缺乏葉酸會導致胎兒有早產的可能;維生素B12大多是動物性蛋白,全素者需要特別注意維生素B12攝取量。 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質在小腸的吸收能力,也能讓葉酸發揮造血的作用。 維生素E:為抗氧化劑,可以保護紅血球避免受到氧化。 銅:鐵與銅在體內互相依賴,可以加速鐵的吸收。 多吃這些食物補足營養素 讓身體不再鬧血荒 在了解缺乏營養也會導致貧血後,我們來看看要吃哪些食物才能營養均衡,遠離貧血: 鐵:肝臟類、貝類、瘦的紅肉、紫菜、髮菜、黑芝麻都有豐富的鐵質。 葉酸:菠菜、花椰菜、蘆筍這類的深綠色食物,菇類、南瓜、馬鈴薯、全麥麵包、香蕉也都有葉酸。 維生素B12:為動物性食物,如肝臟類、秋刀魚、蜆類等,全素者較容易缺乏。 維生素C:柑橘類、芭樂、奇異果有較豐富的維生素C。 維生素E:常見於堅果、種子、植物油。 銅:糙米、全麥、花生、南瓜子、肝臟類都可以找到微量的銅。

看更多 血液疾病 相關文章

貧血

溶血性貧血: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溶血性貧血的定義外源性溶血性貧血(Extrinsic hemolytic anemia),又稱為自體免疫型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造成這種貧血的原因,是健康的紅血球細胞,遭脾臟內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的破壞所致。 有非裔血統的人,更容易受溶血性貧血影響,這可能是因為鐮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在此人種中較為普遍。此外,溶血性貧血會影響所有年齡層的人,不過能夠透過避開風險因素來降低罹患機率,若需要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溶血性貧血的症狀由於諸多因素都會造成溶血性貧血,因此每個人的症狀可能不太一樣。溶血性貧血的症狀與其他貧血的症狀無異,下列是多數人會出現的共同症狀: 皮膚蒼白 疲累 發燒 精神混亂 頭重腳輕 頭暈 虛弱或無法進行體能活動 下列是其他較不常見的溶血性貧血症狀: 尿色變深 皮膚及眼睛發黃(黃疸,Jaundice) 心跳有雜音 心跳加速 脾臟腫大 肝臟腫大 上述並未列出所有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若出現上述症狀或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不太一樣,建議與醫師討論,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溶血性貧血的原因內源性溶血性貧血(Intrinsic hemolytic anemia)主因是本身體內有具缺陷的紅血球細胞,通常是遺傳性疾病,例如:鐮狀細胞貧血症(Sickle-cell disease,SCD)或海洋性貧血(Thalassemia)。下列是其他可能導致細胞被自體破壞的原因: 感染 腫瘤 自體免疫性疾病 藥物副作用 白血病(Leukemia) 淋巴癌(Lymphoma)   溶血性貧血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貧血

鐮狀細胞貧血症: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基本概念 鐮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又稱為鐮狀細胞疾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會因為身體沒有足夠的健康紅血球,而無法運送氧氣到全身。 一般正常的紅血球,形狀是一個圓形的盤子,可以自由、輕易地在血管中移動,並將氧氣運送至身體每個部位。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的人,紅血球的形狀會呈鐮刀形狀,質地並會僵硬、黏黏的。這些不規則形狀的紅血球,在較小的血管裡移動時會有困難,並減緩血流速度,或停止血液流動,讓氧氣無法輸送到身體的一些部位,導致該組織和器官因缺氧而受損。 鐮狀細胞貧血症有多常見?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基因,主要來自:非洲、印度、地中海地區、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加勒比海群島、中美洲與南美洲。絕大多數的鐮狀細胞貧血症患者,都有較黝黑的皮膚。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症狀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常見症狀包括: 慢性貧血。 心跳過快。 疲勞。 因為血管阻塞,導致手和腳腫脹。 黃疸(Jaundice)、生長遲緩。 胸部、腹部、關節與骨骼感到嚴重疼痛,並會從數小時持續到數星期。 鐮狀細胞貧血症是先天性疾病,但在4個月大之後,會出現新的症狀。此外,鐮狀細胞貧血症的併發症包括:腎臟和眼睛疾病、足部壞疽(Gangrene)、中風(Stroke)、骨髓炎(Osteomyelitis)、肺炎(Pneumonia)等發炎症狀。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的骨髓會停止製造紅血球。有些鐮狀細胞貧血症的症狀並沒有列舉出來,如果對任何症狀感到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雖然鐮狀細胞貧血症通常在嬰兒時期就會被診斷出來,但如果有下列任何問題,請立即去看醫師: 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腹部、胸部、骨骼或關節感到強烈疼痛。 手或腳腫脹。 腹部腫脹,如果觸摸還會疼痛。 發燒,因為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的人,不但感染和發燒的風險較高,發燒也往往是感染的第1個徵兆。 皮膚黯淡、蒼白。 皮膚泛黃,或眼白呈黃色。 中風,其徵兆包括:一側的臉、手臂或腳感到麻木或虛弱;精神錯亂;失去視力或突然失去視力。 如果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與醫師仔細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的醫療方法。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原因 鐮狀細胞貧血症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體內構成血紅素的基因(乙型球蛋白基因,Beta-globin gene)突變所致。血紅素是含鐵量豐富的化合物,會讓血液呈現紅色,並讓紅血球將氧氣從肺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如果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異常的血紅素會導致紅血球變得硬、變黏、變形,而無法輸送氧氣。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風險因素 唯一會提高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風險的因素,就是生父、生母的基因。如果父母有鐮狀細胞貧血症的基因,那孩子的患病機率分別為: 25%的新生兒,不會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 50%的新生兒,身上會有隱性基因,但不會出現鐮狀細胞貧血症的明顯症狀。 25%的新生兒,一出生便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診斷與治療 上面所提供的資訊並不能替代專業醫師囑咐,想要有進一步資訊,請隨時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鐮狀細胞貧血症? 要診斷是否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醫師會根據醫療記錄和家族病史進行血液檢查,以確認是否有患病或血紅素突變的情形。嬰兒可以在出生後立即進行血液檢查,以確診是否患有鐮狀細胞貧血症。 鐮狀細胞貧血症如何治療? 鐮狀細胞貧血症無法完全治癒,醫師進行的治療,只能能控制症狀和減緩疼痛。但如果患者感到異常疼痛,且服用的藥物沒有效,醫師會直接在肌肉或關節注射加強型止痛麻醉劑,以阻斷神經傳導疼痛。 抑制紅血球血漿生產的羥基尿素(Hydroxyurea,抗腫瘤藥),主要會用來預防疼痛持續發生。 患者需持續補充大量的水和營養素,並且定時需要進行輸血,並用健康的血液取代原本有鐮狀細胞貧血症的血液。 兒童必需經常服用青黴素(Penicillin),以預防感染。 醫師可能會為患者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這種手術相當複雜,很多因素都要能配合得好,才能成功。 鐮狀細胞貧血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或許能幫助對抗鐮狀細胞貧血症的症狀: 喝大量的水,以預防脫水。 維持均衡健康的飲食,多吃大量富含葉酸的綠色蔬菜。 適量運動,以增加抵抗力。 照醫師指示接種疫苗。 搭乘飛機時注意機艙壓力,以免受到影響或感到不適。 請照醫師囑咐服用止痛藥,不要服用過多過量。如果需要服用新藥物或改變藥物,請先諮詢醫師。 不要為了減輕疼痛濫用酒精料或成癮性鎮痛藥(Narcotics)。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諮詢醫師,以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貧血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的定義如果您患有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那代表您身體缺乏這種維生素。在製造紅血球(又稱血細胞)時,維生素B12扮演重要角色,若沒有足夠的維生素B12,意味著您的細胞可能也缺乏足夠氧氣和營養來運作,最終您可能會覺得虛弱、疲倦。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也可能損害神經,並影響記憶和思考。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有多常見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在較富裕的國家相當常見,特別是老年族群。然而,透過降低風險因素能有效控制,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資訊。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的症狀輕微的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您可能不會出現任何嚴重的徵兆或症狀,其症狀可能類似於老化。若貧血日益惡化,您可能會有以下徵兆: 感覺虛弱、疲倦。 皮膚蒼白。 舌頭紅腫、疼痛,或牙齦流血。 胃部不適,以及體重減輕。 腹瀉或便祕。 如果維生素B12長期缺少,可能損害神經細胞,並且可能產生以下症狀: 手指和腳趾麻木或刺痛。 平衡感不好。 憂鬱症(Depression)。 失智,心理能力喪失。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您有上述任何徵兆或症狀,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生理反應不盡相同,所以最好與醫師討論,以了解最佳的方案。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的原因研究顯示,透過日常飲食,大多數人都能攝取到比基本值更多的維生素B12,特別是從肉類、蛋、奶類和起司。不過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通常是因為消化系統吸收維生素B12的能力不足所致,這可能因為以下3因素所導致: 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這類型的貧血可能導致胃部裡幫助吸收維生素B12的細胞被破壞。 曾接受手術移除部分的胃或小腸的最後一段:這包含某些過去用來幫助減重的移除器官手術,如迴腸(Ileum)移除手術。 消化食物的方式有問題:例如口炎性腹瀉(Sprue),也稱乳糜瀉(Celiac disease)。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的風險因素一般而言,如果有以下情形,缺乏維生素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飲食缺乏含天然維生素的食物來源,如肉類、乳製品、水果和蔬菜。 有腸道問題或其他可能阻礙維生素吸收的健康狀況。 酗酒。 服用的可能阻礙維生素吸收的藥物。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請務必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細節。 如何診斷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 如果醫師懷疑您有症狀,會詢問過去和目前的健康狀況,也可能建議病患接受血液檢測,去檢查紅血球的數量,看身體是否有足夠的維生素B12。至於葉酸(Folic acid)的多寡也需要檢查,因為一些缺少維生素B12的人,其體內葉酸也偏低。這兩種問題會導致相似的症狀。 如何治療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需要透過補充維生素B12來治療,這也是最先能幫助身體的維生素B12恢復到正常水準的方式。為了維持維生素B12的正常水準,患者可能需要在往後日子持續服用補充品。如果停止服用,很可能又出現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 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的生活調整與居家治療以下生活習慣調整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預防和因應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 您可以透過一些居法撇步來改善健康,例如攝取多樣的飲食,涵蓋肉類、牛奶、起司和雞蛋等補充維生素B12的食物來源。另外,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像是綠色蔬菜、柑橘,以及穀物也是好方法。 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協助找到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法。


貧血

貧血: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貧血的定義健康的紅血球細胞,能攜帶氧氣到人體所有組織,因此一旦身體紅血球不足時就會造成貧血(Anemia)。一旦患有貧血,身體就無法得到充足氧氣來正常運作。貧血有很多類型,常見的有: 缺鐵型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顧名思義,缺鐵型貧血意思就是身體缺乏鐵質而發生的貧血。 維生素不足型貧血:製造健康的紅血球也會需要葉酸(Folate) 及維生素B12(Vitamin B12)。有些情況是病患雖然沒有缺乏這些維生素,但是身體卻無法處理這些維生素,因此造成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這種致命的貧血狀況很少發生,通常是由感染、暴露在毒性物質中或是藥物所引起。 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若體內紅血球破壞的速度大於製造速度便會發生溶血性貧血。這種貧血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後天才發展出來。 鐮刀型貧血(Sickle cell anemia):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會使紅血球變成鐮刀狀且質地更堅硬無法變形,因而很難在血管中移動,會引發痛楚並造成組織破壞。 貧血能藉由控制風險因素能控制貧血狀況。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貧血的症狀貧血可能出現的症狀有疲勞、虛弱、臉色蒼白、心律不整(Arrhythmia)、呼吸困難(Shortness of breath)、頭暈、胸痛、手腳冰冷及頭痛(Headache)等。一開始通常不容易發現有貧血,但會隨著貧血發展症狀變嚴重兒突然意識到自己患有此症狀。請注意,上面並未列出全部症狀,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上述任何徵兆或症狀,亦或是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最好與醫師討論什麼是最好的治療方案。 貧血的原因貧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紅血球或是由於失血導致,不過有時候身體自行摧毀血紅素也會導致貧血。此外,貧血也可能因為慢性疾病,例如癌症(Cancer)、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HIV)、愛滋病(AIDS)以及骨髓疾病引起。 貧血的風險因素若有下列情況會有更高的風險罹患貧血: 飲食缺乏鐵質、葉酸及維生素B12。 小腸運作不良,影響處理營養素的能力。 經期婦女。 孕婦。 貧血的診斷與治療這裡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更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貧血 若有出現任何貧血徵兆,建議與醫師會診並安排全面診斷,因為貧血可能意味著罹患某些更嚴重的疾病。除此之外,醫師可以透過家族病史和檢查血液中紅血球有沒有不正常的地方來診斷貧血。一旦診斷出貧血,會需要進一步檢查來確認並病況。. 如何治療貧血 若貧血是由缺乏鐵質或維生素所引起,治療方式可能會是使用營養補給品來補充身體所缺的部分,然而若有其他問題,醫師可能會把重心放在治療其他問題上。醫師可能會開立處方藥物來幫助減輕症狀。 貧血的生活調整與居家治療無論您的貧血狀況是暫時還是永久,都可以透過合適的藥物和健康飲食來控制。若有任何問題應諮詢醫師來更了解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其他血液疾病

久坐不動恐血栓!深層靜脈栓塞這樣防

上班族忙著工作,也別忘記定時起來動一動,長時間久坐不動的話,可能會血液循環不良,嚴重可能會造成血栓喔!曾有長期久坐的公務員,因發現有下肢腫脹、皮膚潰爛的狀況,經過檢查後,診斷是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簡稱 DVT)。究竟深層靜脈栓塞是什麼,對身體有哪些影響和危害呢?以下將進一步介紹深層靜脈栓塞的原因、預防和治療方法。 什麼是深層靜脈栓塞? 當體內的一條或多條深層靜脈,形成血凝塊(Blood clot)或血栓時,就會造成深層靜脈栓塞,通常是腿部的靜脈血塊,而導致腿部疼痛或腫脹,或者也可能不會產生任何症狀。 (同場加映:什麼是女僕膝?膝蓋滑囊腫脹發炎所致) 深層靜脈栓塞的症狀 雖然深層靜脈栓塞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異常狀態,但通常會出現下列症狀: 單腿腫脹,較不會雙腿一起腫脹 通常從小腿開始,感覺像是抽筋或痠痛的疼痛感 腿部皮膚變色或轉為紅色 腿部有熱熱的感覺 (同場加映:防抽筋不只香蕉~10種超級食物報你知) 深層靜脈栓塞的原因和高危險群 身體有特殊病症的人,例如本身血液循環不良,或因服用藥物,引起血液凝固狀況異常等等,都比較有可能會形成深層靜脈栓塞,另外,長時間不動,例如手術或意外之後臥床休息時,也可能會發生。符合以下條件者,較容易發生深層靜脈栓塞: 超過 60 歲 體重過重 有抽菸習慣 有深層靜脈栓塞病史 正在服用避孕藥或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簡稱 HRT) 有癌症或心臟衰竭者(Heart failure) 有靜脈曲張 (同場加映:靜脈曲張手術) 以下情形更容易罹患深層靜脈栓塞: 正在住院或剛出院身體無法順利活動 只能臥床靜養的狀態 坐超過三小時的車或飛機 懷孕或過去六週內生過小孩。 身體脫水。 (同場加映:小孩熱天脫水不能等~應對和預防措施) 但是,有時深層靜脈栓塞也可能無預警地忽然發生。如果你懷疑自己有深層靜脈栓塞,千萬不要輕忽。如果嚴重的話,靜脈中的血凝塊可能會破碎,順著血液流動進肺部,進而阻塞肺部的血流,造成所謂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而這可能會危及性命,發現時請立刻就醫。當您發現出現以下症狀時,很可能是肺栓塞,請務必盡快就醫: 突然呼吸急促 深呼吸或咳嗽時,感覺胸痛或更不舒服 感覺輕微頭痛、頭暈或昏厥 脈搏加快 咳血 (同場加映:別以為頭暈沒事~這4類型是中風警訊) 飲食 5 招預防深層靜脈栓塞 多喝水以保持血液順暢流動:脫水會導致身體的血液更稠,增加產生血凝塊的風險。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工程與醫學指南,為了保持人體充足的水分,從每天吃的食物或飲料中,女生應至少攝取大約 2,500 克(g)的水分,而男生則應攝取大約 3,500 克的水。衡量自己是否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透過尿液顏色來判斷,尿液呈現淺黃色或清澈近乎透明時,代表正常,但如果尿液呈現暗黃色或琥珀色時,就表示水喝太少了。 (同場加映:多喝水不一定沒事!喝太多恐有6症狀) 喝葡萄汁或紅酒能降低血小板的黏性:營養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因為紫色葡萄中,有一種稱為多酚(Polyphenols)的抗氧化劑,而每天喝適量的紅酒或紫葡萄汁,能幫助防止血小板黏在一起形成血凝塊。 吃生大蒜預防深層靜脈栓塞: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研究指出,大蒜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包括可幫助破壞血液中血小板的壞分子。研究表示,想要讓大蒜的好處發揮最大的效果的話,可以把生大蒜瓣壓碎,這樣才能釋放出有益身體的化合物,然後直接生吃。如果不敢生吃的話,可以放烤箱烤或水煮,烹煮的時間盡量少於三分鐘。 (同場加映:吃大蒜說話好尷尬!10招快速消除口臭) 避免不好的脂肪才有助體內循環:美國營養師史蒂芬·馬斯理(Steven Masley)表示,吃太多東西會引發血管斑塊的堆積,增加心臟病(Heart disease)和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建議,最好完全避免反式脂肪,並減少攝取全脂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紅肉的脂肪,還有糖和鹽,這些都會讓身體發炎。因此,不妨在購物的時候,翻到商品背面,看看成分中是否有反式脂肪,成分中若有標示「部分氫化油」和「氫化油」等字眼,代表其也有些許反式脂肪,另外,也要留意鈉和糖的含量。盡量挑選成分單純,無反式脂肪、低鈉和低糖的商品。 (同場加映:慢性腎臟病飲食關鍵:低磷鉀鈉低蛋白) 使用初榨橄欖油減少栓塞風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Institute)指出,每週至少吃一次橄欖油,可以降低不抽菸的肥胖成年人(BMI 超過 30)的血小板活動,也就是說,適量的橄欖油可能會降低血液凝塊的風險。另外,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指出,初榨橄欖油中的酚(Phenols),是一種抗氧化劑,有助於預防血凝塊的產生。研究中,吃高酚含量的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的人,體內促進血凝塊的物質量較低。 (同場加映:有益心臟健康食物:大豆蛋白 莓果 酪梨 橄欖油)


血小板疾病

什麼是血小板減少症?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什麼是血小板減少症? 血小板(Platelets,或thrombocytes)是一種幫助血液凝結的細胞,而血小板減少症(Thrombocytopenia),就是血液中血小板數量不足的疾病。造成此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自身疾病,也有可能是因為藥物,罹患血小板減少症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症狀,只有少數案例,會在血小板數量過低時,造成具生命危險的體內出血。 血小板減少症有多常見 任何年齡的人皆可能經歷血小板減少症,請諮詢醫師了解如何降低風險。 血小板減少症的症狀 血小板減少症的症狀,取決於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可能發生的情況如下: 瘀青 疲倦(推薦閱讀:總覺得沒睡飽?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 蕁麻疹(推薦閱讀:什麼是蕁麻疹?蕁麻疹的原因、症狀和治療) 月經量大(推薦閱讀:女生必知!4月經症狀潛藏的健康危機) 直腸出血。(推薦閱讀:大便驗潛血~檢查息肉可預防大腸癌) 流鼻血或牙齦出血 受傷很久傷口仍無法止血 若狀況嚴重,會體內出血,並出現血便、血尿,或嘔吐物顏色深沉的狀況。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出現上述症狀,或其他沒有在上段列出的可疑症狀,以及有疑問時,都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有任何疑問時,諮詢醫師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血小板減少症的原因 骨髓問題:因骨髓問題而使身體產生製造血小板的困難,造成骨隨問題的原因有白血病(Leukemia)、貧血(Anemia)、化療、肝硬化(Cirrhosis),或缺發維生素B12、葉酸鹽和鐵質。 血小板阻塞:可能是因為脾臟受其他疾病影響,而喪失幫助血液抵禦感染等有害物質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擴張的脾臟會儲存過多的血小板,進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數量減少。(推薦閱讀:認識脾臟:脾臟的位置及功能) 血小板遭受分解:血小板有時會因特殊身體狀況,而遭受破壞,如下: 1. 懷孕:但生產過後會復原。 2.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即一種免疫功能的失調症。 3. 血液感染:細菌會影響血管,並造成血小板的摧毀。 4.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這種罕見的症狀,會因身體不斷將血液凝結,而消耗很多血小板。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同樣是一種罕見疾病,會在感染大腸桿菌後罹患。 藥物:有些藥物會影響免疫系統,進而降低血小板的數量,如肝素(Heparin),或含硫的抗生素。 血小板減少症的風險因素 造成血小板減少症的風險因素很多,如下: 因癌症而併發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或其他免疫系統疾病。(同場加映:認識癌症) 接觸到有毒的化學物質。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病毒感染。 遺傳。 血小板減少症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血小板減少症 醫師可能會詢問患者的家族病史,以及自身健康狀況等資訊。 醫師會為患者抽血,並檢查是否有血小板減少症的症狀,如瘀青或蕁麻疹。驗血時,醫師會檢查患者的全細胞計數(CBC),以及血小板數量。醫師也可能會進行血液凝結試驗,以確認血液凝結的所需時間,以及任何可能影響血液凝結的因素。 若患者脾臟腫大,醫師也會利用超音波進行檢查。 若醫師懷疑患者的骨髓有問題,則可能會進行骨髓切片,或骨隨抽吸切片檢查。 如何治療血小板減少症 視病因而定,治療的方式會有所不同。若是因疾病等醫療狀況而起,醫師會依其改善。若血小板減少症的狀況嚴重,醫師可能會採取以下措施: 輸血。 請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劑,或阻擋血小板抗體的腎上腺皮質素(Corticoids)。 脾臟移除手術。(推薦閱讀:車禍最容易受傷的器官!脾臟切除術後的照顧與生活) 血小板減少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血小板減少症: 盡量避免受傷。 限制酒精的飲用量。 使用非處方籤藥物時,請慎防副作用發生,若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的意見。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