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量血壓位置與姿勢、血壓標準、注意事項

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量血壓位置與姿勢、血壓標準、注意事項

血壓是血液在動脈中流動所產生的壓力,無論血壓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其中又以高血壓特別常見。在家量血壓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監控自己的血壓狀況,並加以改善,從而降低心臟病或相關併發症的風險。究竟在家量血壓有哪些注意事項,例如量血壓的時間、姿勢、位置?如何量血壓?種種疑問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

血壓的基本概念

血壓是血液在動脈內的壓力值,在家測量血壓有助於在家監控血壓。血壓計會紀錄2項數值,單位皆為毫米汞柱(mmHg):

  • 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代表心臟收縮時,血壓的最高值。
  • 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代表心臟舒張時,血壓的最低值。

例如測量到的收縮壓是120mmHg,舒張壓是84mmHg,血壓計會顯示的測量記錄即為120/84。一般正常血壓,收縮壓應低於120mmHg,舒張壓應低於80mmHg。(血壓高的定義?請看: 認識血壓:血壓標準、高血壓的症狀、原因和治療

血壓計的種類

目前市面上可供購買與使用的血壓計,主要有以下3種:

傳統血壓計

傳統血壓計分為錶式水銀式,皆透過需手動按壓充氣的臂套、聽診器或麥克風,來測量血壓。使用方法如下:

手動讓臂套充氣、洩氣,並用聽診器聽脈搏。血壓會顯示在有指針的圓盤上,當臂套充氣、壓力增加,指針會順時針移動;臂套洩氣、壓力降低,則會逆時針移動。而收縮壓是臂套洩氣後,指針在首次聽到脈搏的瞬間所指的數字;指針在脈搏聲消失的瞬間所指的數字,則是舒張壓。

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量血壓位置與姿勢、血壓標準、注意事項

電子血壓計

是種使用電池的血壓測量儀器,使用方法如下:

在上臂套上壓脈帶(袖套),透過壓脈帶加壓緊縮和放鬆的過程,紀錄動脈血液流動的狀況,並以數值呈現出來。另外,較早期的電子血壓計則是以電子麥克風記錄血流。此類血壓計主要有手臂和手腕兩種測量方式,不過手腕血壓計比較容易因量血壓姿勢不正確而產生明顯誤差。

攜帶式血壓監測

攜帶式血壓計體積小,可整天穿戴,1次的配戴的時間通常為24~48小時,血壓計會定時自動測量血壓。若先前其他血壓測量方式結果不一,醫師就可能會建議此種在家測量方式。

為什麼要在家量血壓?在家量血壓的4個好處

若有以下情形,醫師可能會建議你在家量血壓:

  • 已診斷出為高血壓前期:收縮壓介於120~129mmHg;舒張壓<80mmHg。
  • 已診斷出有高血壓:收縮壓≥130~139mmHg;舒張壓80~89mmHg。
  • 符合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因素:長期體重過重、鈉含量攝取過多等。

此外,自己在家量血壓還有以下好處:

  • 避免緊張:有些人會因為要前往醫院或見到醫師而感到緊張,造成在醫院量血壓總是量不準,也就是所謂的「白袍高血壓」,而自行在家中量血壓便能改善這種情況。
  • 對自己負責:建立自己量血壓的習慣可以幫助你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讓你更有責任感和動力將血壓維持標準範圍內,從而開始注意自己的健康,開始著手改變生活型態或習慣。
  • 方便省時:家裡備有1台血壓計可以免除每次量血壓都要前往醫院或診所的麻煩。
  • 幫助醫師治療狀況:你在家中定時紀錄的血壓數值,也是醫師在了解你的病情或進行相關醫療決策的考量之一。
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量血壓位置與姿勢、血壓標準、注意事項
電子血壓計操作簡單,適合民眾自行在家測量血壓使用。

什麼時候該量血壓?要量幾次?認識「722」量血壓原則

依據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請量量)原則:

  • 「7」:連續7天量測。
  • 「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
  • 「2」:每次測量血壓2遍,中間至少間隔1分鐘。

在家量血壓的注意事項:姿勢、位置、時間

  • 定期校正血壓計,壓脈帶至少要能圍繞上臂1圈半,並覆蓋2/3的上臂,壓脈帶周長則必須超過上臂周長的80%。
  • 單次測量的血壓值偏高,並不一定代表你患有高血壓。你的測量方式、心情、時間都可能對血壓造成變化,因此建議持續測量至少1~2星期後,再做評斷。
  • 通常血壓都早上較高,晚上較低,因此建議可固定每天量血壓至少2次,例如起床後和睡前各量1次,取得血壓平均值。
  • 由於左右手臂的血壓可能有不同,第1次量血壓時,請測量完單側手臂血壓後,間隔1~2分鐘,再測量另一側手臂,以血壓數值較高者為準,並且之後都量該側手臂即可。不過若左右手血壓差距太大(超過20mmHg),可能代表血管出現病變,應盡快就醫檢查。

在家量血壓的準備流程

測量血壓前應做到下列事項:

  • 確保處於舒適放鬆的狀態,避免在活動後、生氣時或穿著厚重衣物測量血壓。
  • 量血壓前30分鐘應避免抽菸、進食、攝取含咖啡因飲料、運動並先上完廁所,保持心情平靜。
  • 若非使用電子血壓計,請保持測量環境安靜,以利聽清脈搏聲。
  • 在量血壓前,應坐在椅子上休息至少5分鐘,避免翹腳。(延伸閱讀:翹二郎腿使血壓高?翹腳對健康的影響

另外,除非醫師有指示,否則不可依據在家測量到的血壓,自行調整血壓藥物。

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量血壓位置與姿勢、血壓標準、注意事項
每次量完血壓應紀錄下來,以利追蹤血壓的長期變化或供醫師作為診斷參考。

在家量血壓的測量步驟

開始量血壓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 量血壓時請勿移動、說話或翹腳。
  • 綁上壓脈帶:壓脈帶前緣需固定在手肘內彎上2~3公分處,接著調整鬆緊,讓壓脈帶與手臂肩保留約1指寬,並將壓脈帶中心或聽診器置於肱動脈處(肘彎往上4~5指處)。
  • 綁好壓脈帶後,將手臂微彎,靜置於桌上與心臟同高的地方,手掌朝上。
  • 若你使用電子血壓計,此時可直接按鈕開始測量;如果是傳統血壓計,則須手動按壓將空氣打入臂套,請慢慢按壓直到聽不到脈搏聲後,再充氣讓毫米汞柱上升約30mmHg,這時請緩慢放氣(每秒降低1~2mmHg),同時注意血壓讀數,你聽到的第1個脈搏聲便是收縮壓,接著持續放氣,聽到最後1個脈搏聲就是舒張壓。
  • 電子血壓計會自動在顯示血壓讀數,放鬆壓脈帶;傳統血壓計則要在你記錄完血壓讀數後,手動將氣完全放掉。
  • 如不需再次使用,就可以將壓脈帶卸下並將血壓計收好,並記錄你的血壓與量測日期及時間,甚至你還可以將每日的活動一併紀錄,例如幾點服藥、心情、壓力,有助於讓醫師更有依據地調整你的藥物。

血壓標準範圍

前面提到,一般成人正常血壓應落在120/80mmHg以下,若你只超過一點點,則屬於高血壓前期,需開始留意。另外,如果血壓低於90/60mmHg,則有低血壓的問題。若你對自己的血壓讀數有疑慮,請直接與醫師諮詢。(延伸閱讀:蹲下久坐起身就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的定義、原因、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測量血壓的步驟(三軍總醫院護理部)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files/web/192/contents/10072/CV-02%E6%B8%AC%E9%87%8F%E8%A1%80%E5%A3%93%E7%9A%84%E6%AD%A5%E9%A9%9F1.pdf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測量血壓之護理指導(臺安醫院)https://www.tahsda.org.tw/communitymedicine/files/%E4%B8%89%E9%AB%98%E8%A1%9B%E6%95%99_%E6%B8%AC%E9%87%8F%E8%A1%80%E5%A3%93%E4%B9%8B%E8%AD%B7%E7%90%86%E6%8C%87%E5%B0%8E.pdf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高血壓手冊(奇美衛教資訊網)https://www.chimei.org.tw/main/cmh_department/59012/info/7320/57320108.html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Get the most out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in-depth/high-blood-pressure/art-20047889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如何正確量血壓(AHA)https://www.heart.org/-/media/files/affiliates/wsa/los-angeles/how-to-measure-bp-with-logo_chinese.pdf?la=en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如何正確量血壓?(花蓮縣新城鄉衛生所)http://lh.hlshb.gov.tw/circulatedview.php?menu=2631&typeid=2631&circulated_id=1144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血壓數字傳遞的訊息(臺北市藥師公會電子報)https://tpa-epaper.org.tw/index.php?sn=412&srh=Search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高血壓(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 https://www.ths.org.tw/ 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淺談高血壓(高雄醫學大學)https://www.kmuh.org.tw/www/kmcj/data/9807/11.htm Accessed March 17, 2022

現行版本

2024/04/11

文: 于承宇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張凱安 Kyle Chang 更新


相關文章

高血壓心臟病:血壓標準、診斷、治療、預防

認識血壓:血壓標準、高血壓的症狀、原因和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于承宇 · 更新日期:2024/04/11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