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R. Su · 更新日期:2021/11/09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定義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簡稱 CTE),是一種因反覆腦部傷害而導致的腦部退化,但只有在患者過世後,於屍體剖檢時進行腦部病理檢查才能確診。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有多常見?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通常會在從事劇烈運動的運動員身上發現,例如美式橄欖球等,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症狀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常見症狀有:

  • 思緒混亂或認知障礙
  • 憂鬱症(Depression),或變得冷漠,對人事物漠不關心
  • 短期記憶喪失
  • 執行能力障礙 、語言障礙、視力障礙、吞嚥困難、嗅覺異常
  • 情緒不穩定、易怒、有攻擊性或衝動行為
  • 藥物濫用(Substance abuse)
  • 自殺傾向或自殺行為
  • 運動障礙,例如行走困難、顫抖、肌肉運動能力喪失、無力或僵硬
  • 注意力無法集中
  • 失智症(Dementia)

臨床解剖上對於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完整症狀尚不明朗,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可用於確診的病理特徵未知,也少有慢性創傷性腦病變惡化情形的相關資料,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以下症狀請盡速就醫:

  • 自殺傾向:研究指出,慢性創傷性腦病變患者會有較高的自殺風險。(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只會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24 小時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腦部受損:若曾有過腦部受傷的經驗,雖未接受急診,仍請就醫檢查。若小孩有腦部受傷的疑慮,請盡速聯絡小兒科醫師,醫師會依據症狀建議最適當的醫療措施。
  • 記憶力衰退:若自覺可能有記憶力方面的問題,或其他認知行為問題時。
  • 性格或情緒轉變:當感覺憂鬱焦慮、有侵略性或強迫性行為時。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原因與風險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原因

若曾有腦震盪(Concussions)或頭部遭受撞擊,這些創傷可能會在日後逐漸產生腦部問題的系列症狀。頻繁的腦部創傷會導致 Tau 蛋白(Tau protein,又譯濤蛋白)增加,一種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患者腦中發現的蛋白質。(同場加映:想要預防大腦老化!這樣運動就對了

Tau 蛋白並不是不好的蛋白質,它可以穩定腦細胞,但當它因為腦傷而累積後糾結成團,就會慢慢地扼殺神經細胞。沉積的 Tau 蛋白也會蔓延到其他細胞上,而使大腦運作困難,因此演變成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不是所有有過腦傷病史的人,都會罹患慢性創傷性腦病變。此外,有研究人員認為遺傳也與慢性創傷性腦病變有關。但目前因腦震盪受傷,是唯一已被證實的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病因。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風險

反覆經歷腦部創傷,會使罹患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風險提高。其他關於導致此病的原因仍在研究中,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同場加映:外傷性腦損傷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診斷與治療

如何診斷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目前尚無有效的臨床診斷方法,因為此病會影響的部位,仍是研究人員及病理學家尚在探索的範圍,只能在病人過世後驗屍解剖確診。

如何治療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目前沒有治療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方法,唯一得知的只有預防罹患此病的方式,那就是避免重複性的腦傷。對於疑似有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潛在患者,也許能使用治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或其他失智症的方式進行治療,例如以改變大腦的行為途徑來控制病情惡化。(同場加映:這樣訓練大腦~緩解及預防癲癇沒煩惱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或許能幫助預防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發生:

  • 保持睡眠充足
  • 進行全面身體檢查
  • 減輕工作壓力
  • 做重大決定前先詢問他人意見
  • 減少會使症狀惡化的體育活動,或依醫師指示,逐步重拾原有活動。
  • 如果使用電腦會加重症狀,請減少使用時間。
  • 避免飲酒,並確實按醫囑服藥。
  • 必要時,把代辦事項寫下來,或減少待辦事項。
  • 在腦震盪未康復前,請注意避免再次的腦部撞擊,否則二次撞擊症候群(Second impact syndrome),或二次腦震盪,可能導致永久腦傷或死亡。

若正在照護疑似患有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人,那麼可以提供與照護失智症患者類似協助。

  • 營造安靜的環境:降低環境的紛亂與易分心的噪音,可讓患者較容易集中注意力、正常運作,並避免患者陷入混亂和挫折感。
  • 給予讓人放心的回應:照護者的激動反應可能會使患者行為更脫序,因此請避免糾正患者和不停質問,並對患者的疑慮盡量給予正面回應和肯定。
  • 調整待辦事項:為患者將1件事,拆解成多個簡單且容易成功執行的步驟,將1天的行程結構化,並建立規律,都可以減少病患行為脫序。
  • 鼓勵規律運動:每天30分鐘的散步可以改善患者情緒,並維持關節、肌肉以及心臟健康。運動也能提升睡眠品質、預防便祕、改善憂鬱症狀、維持運動機能,並帶來鎮靜效果。若步行不便,可以嘗試騎飛輪或做椅子體操。
  • 鼓勵遊戲與認知訓練:鼓勵患者玩遊戲,例如下棋或其他需要思考的活動,以延緩患者心智衰退的情形。
  • 建立睡前儀式:患者的行為問題會在夜間惡化,因此建立固定的睡前安定儀式,例如把患者與電視或其他家庭成員活動的聲音隔離;也可以開夜燈以避免患者迷失方向。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R. Su · 更新日期:2021/11/09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