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傷(Sunburn)是皮膚過度曝露在陽光的紫外線(或簡稱UV)下,導致皮膚紅腫熱痛的現象,由於紫外線破壞細胞的蛋白質及核蛋白,造成蘭格漢氏細胞(Langerhans Cells)暫時減少,同時也損害表皮細胞和黑色素細胞。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超過 1/3 的成人都曾經曬傷過,顯示曬傷的經驗對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因此,《Hello 醫師》接下來會簡單分享紫外線的資訊,並介紹曬傷後應該如何處置。
紫外線種類有哪些?
紫外線分別有三種:UVC(波長100~280 nm)、UVB(波長280~320 nm),以及UVA(波長320~400 nm),波長越短的紫外線能量越強,對人體的傷害最高,但穿透力也最弱。(延伸閱讀:紫外線防護係數UPF是什麼?夏日防曬衣服挑選4大重點)
曬傷脫皮的原因
UVC由於會被臭氧層吸收,因此不會到達地球表面,另外兩種UVA及UVB則會穿透大氣層,是造成人體曬黑、曬傷的主因,甚至穿透人體皮膚表皮及真皮層,,UVA主要會使皮膚曬黑、傷害視力、老化、產生皺紋,因穿透力較強,可穿透玻璃、塑膠等到達室內;UVB的能量較強,主要會使皮膚曬傷,也較容易造成皮膚癌(Skin Cancer),但穿透力稍差造成曬傷程度取決於人體的皮膚狀態、陽光強度以及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
曬傷脫皮5大高危險情境
若有以下情形,則容易出現曬傷脫皮:
- 位於赤道及高海拔地區
- 在夏季進行戶外活動
- 從事雪地或海邊水上活動者
- 有皮膚癌家族病史
- 服用光敏感性藥物,包括:包括部分心血管藥物(Thiazides, Amiodarone, Nifedipine)、抗生素(Doxycycline, Tetracycline, Sulfonamides)、抗黴菌藥物(Voriconazole)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利尿劑(Acetazolamide、Furosemide)等。
如何預防曬傷脫皮?
若前往可能遭曬傷區域進行戶外活動,可透過以下方式避免曬傷:
- 穿著深色、長袖、布料緊密的防曬衣物。撐傘、戴寬帽緣的帽子、戴太陽眼鏡
- 在曝曬陽光前15分鐘,擦拭足量防曬乳,並定時補擦。
- 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指防曬產品能延長皮膚被UVB曬紅時間的倍數,挑選防曬乳,若是日常防曬建議選擇SPF 15以上的產品,日間戶外活動則挑選SPF 30以上的產品。(延伸閱讀:防曬係數怎麼看?SPF、UVA、PA差異?防曬乳指數一篇搞懂!)
- 雪地活動時,因冰雪容易反射紫外線,一定要配戴能有效阻隔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曬傷脫皮怎麼辦、擦什麼?除了蘆薈還有3種方法
一旦曬傷,皮膚將在幾天內開始脫皮,而脫皮的狀況可能持續數天,直到皮膚自然修復為止,這時候,建議採取以下方式,幫助皮膚快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