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每1,000個活產寶寶當中,約有6~10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包含心室中膈缺損和法洛氏四重症等較常聽到的先天心臟疾病。該如何照顧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和兒童呢?本文將一一為你介紹。
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6點哺乳須知
先天性心臟病寶寶的吸吮能力較差,因此家長在餵奶的時候要格外注意,避免寶寶嗆到或嘔吐,以下列出相關哺乳注意事項:
要點1:奶嘴的挑選
奶瓶口的奶嘴有許多種類型,由於先天性心臟病寶寶的吸吮能力不佳,如果奶嘴開口太小,可能會讓寶寶吸不到奶水,反而吸進一堆空氣,提高嘔吐機率。建議家長們可以選擇開口較大、圓形的奶嘴。
要點2:餵食採少量多餐
先天心臟病的寶寶較易在喝奶時感到疲倦,少量多餐可以確保寶寶喝到足夠的奶量。此外,寶寶一次喝太多奶,也容易因胃部壓迫胸腔而造成不適。(延伸閱讀:小孩夏天熱到吃不下?營養師教你5招改善食慾不振)
假設原本的餵奶間隔為每四小時 60c.c.,可改成每三小時 45c.c.。另外,寶寶在喝奶的時候也要適時的休息,不要一下全喝完,容易嗆到或太脹。
要點3:隨時注意寶寶狀況
如果你在餵奶時發現寶寶有發紺(皮膚發藍、紫)或是看起來呼吸急促,應該馬上暫停餵奶。
要點4:餵食者要半坐臥姿餵奶
半坐臥指的是半躺半坐,身體呈現 45 度的姿勢,媽媽們可在背後墊著枕頭或抱枕,幫助支撐身體。抱著寶寶餵奶時,寶寶則採膝胸體位,趴伏於媽媽胸前,可以讓寶寶更輕鬆喝到奶水、不易疲倦。(延伸閱讀:寶寶生病好心疼!父母怎麼餵才放心)
要點5:餵奶完需助排氣
喝完奶的寶寶,餵食者記得要幫寶寶拍背以助排氣,並讓寶寶採右側臥姿來幫助消化,同時觀察寶寶有無溢奶狀況。
要點6:吐奶處理方式
讓寶寶的頭部轉向側邊,接著拍其背部,讓殘餘在口腔內的奶水能夠全部流出,避免嗆到而造成吸入性肺炎,最後還要清潔寶寶口腔。
先天性心臟病童飲食須知
有心臟病的兒童與一般的孩子無異,都需要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惟因先天心臟病兒童的呼吸較費力且容易疲倦,因此影響食慾,導致營養攝取不夠。
家長們可觀察孩子的飲食喜好,在餐點裡適量加入喜好食物,提高孩子的進食意願。另外,也可以增加高蛋白質、熱量較高的食物,補足病童的成長所需。
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水腫或心衰竭的症狀,在飲食上就要改成低鹽或無鹽,並減少水分攝取。
孩子若有服用毛地黃(Digoxin)等心臟病藥物,則可補充富含鉀的食物,例如菠菜、空心菜、香蕉、柑橘(除了葡萄柚)、柳橙汁、山藥和地瓜等。
一般在接受治療時,醫師便會叮嚀相關注意事項,家長們不必過度擔憂。
先天性心臟病童運動原則
很多家長會因為擔憂心臟病童,而限制或阻止他們運動,這樣反而有反效果,不論是一般人或是心臟病童,都有需要享有運動的好處。
較為嚴重的心臟病童仍需遵照醫師的建議,嚴格限制運動量;而症狀輕微者進行一般遊戲或玩耍等輕度活動,只要運動時或運動完不會氣喘、發紺或出現異常疲倦等症狀,其實沒有問題。另外,發現孩子活動到一半突然蹲下或暫停活動,出現不適的神情,請立即休息並觀察情況有無好轉,否則應盡快送醫。
然而,過於劇烈的運動如賽跑、打籃球等,可能不太適合未經手術治療或處於藥物治療中的病童。建議家長仍應與醫師討論後,決定病童的運動方針。
先天性心臟病4注意
第一:預防便祕
便祕時需要特別用力,而對於心臟病童來說,這種出力也會增加心臟的壓力。因此平時多讓孩子由蔬菜水果中攝取充分纖維質,並利用腹式呼吸、按摩腹部等方式,促進腸道蠕動,達到每天排便。
一些特殊心臟病病童易罹患心內膜炎,為確保免於感染,請在接受牙齒保健(拔牙等)、消化道或生殖泌尿道手術等各項檢查與任何手術前,應事先請教先天性心臟科專科醫師或告知施術醫師是先天性心臟病的病童,是否需先服用預防性抗生素,以避免治療中造成感染。
除了部分先天心臟缺陷,容易讓細菌附著在心臟組織外,心臟病童感染心內膜炎(Endocarditis),會讓本來就較虛弱的心臟功能雪上加霜,引起其他重度併發症,不可不慎。
第三:預防感冒、避免感染
先天心臟病兒童的抵抗力普遍較弱,即使是一般感冒也要特別注意,以免造成嚴重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遠離感染源,像是避免和感冒的人接觸、維持環境整潔、戴口罩等。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弭,勤洗手和戴口罩這兩項基本的防護務必做好。
如果出現發燒,應該先幫孩子降溫並觀察身體狀況,因為發燒會讓病童的心臟負荷增加和容易缺氧,若無改善就須即刻就醫。
第四:小心哭泣引起發紺
對寶寶或兒童來說,哭泣是常見情況,但有先天性心臟病孩童如果過度哭泣、哭得太久或太用力,可能會造成發紺。所以安撫孩子的情緒,避免發紺症狀加劇。(延伸閱讀:寶寶哭不停怎麼辦?判斷嬰兒哭鬧原因及6招安撫入睡)
這些狀況需要立即就醫
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
- 呼吸困難、急促
- 發紺無法改善或症狀加劇
- 高燒不退
- 活動力變差、異常疲倦
- 下肢、眼眶、前囟門發生水腫
- 尿量大幅減低
- 心跳突然減慢或增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