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歲學齡前

學齡前的小朋友很可愛,但是如果生病或是耍性子的時候,家長都要崩潰啦!你可以在此分類了解學齡前重要階段為何;學齡前的照顧又有哪些需要特別留心,以及學齡前的生長與發展的注意事項。

基礎知識

1~5 歲學齡前

和尿布說掰掰~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通常1.5~3歲的小孩,正是訓練用便盆或馬桶上廁所的階段,但許多父母都覺得訓練孩子戒尿布的過程有些困難,多數小孩在學會自己去小便之後,仍對上大號感到不安與焦慮,並容易有便祕情形。以下介紹訓練學齡前兒童上廁所的撇步,和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戒尿布時機與方法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副教授法比安·戈羅津斯基(Fabian Gorodzinsky)表示,小孩學習上廁所的年齡大概從18個月~4歲大左右,但可先觀察,若孩子在心理或生理上似乎還沒準備好,就別急著讓小孩戒尿布,並持續用尿布來輔助練習。初期可讓小孩穿著尿布坐在便盆上廁所,當他們習慣坐便盆後,再嘗試拆掉尿布,讓他們直接在便盆內大小號。(尿布推薦: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用獎勵取代懲罰 訓練戒尿布最重要的是讓寶寶不排斥上廁所,並對上廁所感到自在和開心,不要因為沒有使用便盆就懲罰他們,這樣會讓他們對上廁所感到壓力和害怕。父母不妨可設定獎勵制度,告訴小孩如果使用便盆,就可以獲得貼紙或小獎品,若經過一陣子仍沒有效果,可能代表這時訓練寶寶戒尿布太早了。 讓嗯嗯更順暢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順利地上大號,首先要讓他們排便順暢,因為便祕會造成小孩更不想使用便盆。喝過多牛奶、吃太少纖維,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請讓小孩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全榖物和多喝水,建議1~3歲學步期的兒童,每天喝至少1公升(1000毫升)的水,可幫助腸道蠕動,讓排便過程更順暢。若發現小孩有長期便祕的問題,先別擅自讓孩子喝油或吃瀉藥,請求診醫師開立處方藥。平時泡溫熱水澡,也有助於腸子蠕動。 大便失禁的狀況 法比安副教授表示,在訓練寶寶戒尿布的時期,可能會遇到寶寶大便失禁的狀況,因為他們的便祕問題,有許多乾硬的便便堆積在腸道裡,讓神經失去知覺。這會讓小孩不太容易察覺自己想要上廁所,也不會注意到自己已經大在褲子裡了。若是遇到這種情況,請爸媽們不要懲罰小孩,而是先解決便祕問題,並找專業醫師治療。

探索更多1~5 歲學齡前類別

學齡前重要階段

看更多 1~5 歲學齡前 相關文章

1~5 歲學齡前

托兒所新鮮人!6招讓午覺睡得更安穩

幼兒在托兒所不容易好好睡覺的情況,是很普遍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與父母親分開感到不安或難過,或是他們對新環境還沒有完全適應所導致。長期而言,兒童在托兒所如果不能好好的睡覺,會對健康產生影響。為了要改善情況,父母親應該與托兒所的老師、托育人員溝通,共同找出解決的方法。以下列出6招一些對父母親有幫助的小撇步。 1. 養成孩子固定時間睡覺 如果要讓孩子習慣在固定時間睡午覺,在您將寶貝送去托兒所之前的一段時間,就先讓他們在家裡養成固定時間就午睡的習慣。如:托兒所的午睡時間是中午12點開始,您可以讓孩子在家裡時間快到時,就去午睡。當孩子漸漸習慣這個作息,接近中午12點時,他就會有睡意。培養孩子固定時間就睡覺,對他們更容易入睡是有幫助的。 2. 漸近式陪伴的幫助午睡 期待您的寶貝剛到托兒所的前幾天就好好午睡,似乎不太可能。有的家長會在午睡時去看看寶貝,讓孩子多些安全感,但這樣的作法卻會影響孩子作息。因為,若家長有一天沒有去看孩子,他們會因為等待爸媽而不睡覺。比較妥當的方法是,利用上課的時間探望、陪伴孩子1小時,午睡時間到了之前,家長就離開托兒所,讓孩子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午睡。 3. 尋求托兒所的老師協助 家長可以請托兒所的老師多協助、關心、撫慰孩子的心情。孩子剛到托兒所的新環境,家長要讓他們認識老師,並主動告知孩子睡前的一些習性,如:喜歡聆聽睡前小故事,在家時旁邊會有人陪伴哄著入睡,或是有人會唸故事書等。家長可以請托兒所的老師,試著採取相同作法,這樣將有助於孩子在托兒所時,感到放鬆而更容易入睡。 4. 讓孩子帶熟悉的玩具陪伴午睡 有些孩子睡覺時,會抱著可愛動物造型,或是卡通圖案的填充玩具入睡。如果您的孩子在家睡覺時習慣有填充玩具陪伴,那去托兒所時,也讓他們帶著。因為剛上托兒所的孩子,有熟悉的填充玩具伴隨,他們在午睡時會更有安全感,睡得更安穩。 5. 為孩子尋找合適的托兒所 也許您的孩子在某家托兒所午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或是某家托兒所無法符合您的期待,那請您再多花點時間,為孩子找到合適的托兒所。 6. 尋求家庭其他成員的幫忙 如果您的孩子有其他兄弟姐妹,也可以請他們幫忙。當孩子獲得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員的幫助、支持,對於在托兒所睡覺一事,會覺得更是稀鬆平常。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學步期(1~3歲)的小孩,語言能力的發展非常快,大多數已經會組合單字,構成簡單的句子並說出來,也聽得懂指令,例如「給我你的瓶子」或「揮手掰掰」。雖然他們可能還無法描述複雜的事情,但家長們如果趁這個階段多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就有機會能讓小孩的語言能力大幅進步喔!以下介紹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3種方法: 1. 多和小孩說話 想培養小孩的說話能力,就多和他們說話吧!例如說段故事或告訴他們一些事情,讓他們多聽聽您在說什麼,同時注意以下要點: 隔絕干擾來源:為了讓小孩專心地和您溝通,先關閉如電視或電腦等容易使人分心的東西。 找話題:以小孩感興趣的話題來學說話的效果最好,不妨從他們當下正在專注的事物開始,例如小孩若在玩積木,就從積木開始聊,或是談談小孩感興趣的人,例如說說爸爸、爺爺等人的小趣事等等。 觀察小孩想表達什麼:除了讓小孩聽你說話,聆聽他們說話也很重要,即使他們還不太會表達,您還是可以多多延伸描述和問題。例如,問孩子狗狗在哪裡,當孩子指向狗時,父母可以做簡單的描述,如「牠是隻白色的狗狗」,並問孩子「狗狗現在在做什麼?你覺得牠等一下會做什麼?」等。 停頓接話:讓小孩練習運用詞語,像是「填空問句」的方式一樣,停頓下來讓小孩接話。 適時停止:如果小孩看起來疲倦、不安或暴躁時,不需勉強他們繼續聽,留到下次再說吧! 2. 教小孩更多詞語 除了說故事之外,小孩在1~2歲時,便會開始學習使用動詞,例如孩子可能會說「狗狗走開」或「媽媽來這裡」。當小孩在練習陳述時,大人可在小孩說一句話之後,幫他們用更清楚的描述方式,說出完整的句子來回應小孩,讓他們知道可以怎麼組合句子,例如「你想讓媽媽幫你把狗狗趕走是嗎?」。 3. 幫助小孩記得和理解 人在學習大量的新詞彙時,一開始都會容易忘記意思或是使用方式,所以父母們可重複使用相同的詞,來形容某樣物品,經過反覆提醒,小孩會較容易記住和理解其意。另外,用唱歌或押韻說唱的方式,除了能增加樂趣,小孩也容易朗朗上口,更容易記住詞語。


1~5 歲學齡前

學步期小孩和寵物!安全共處必知要點

寶寶和毛小孩在同個屋簷下相處時,有些安全上的要點需留意,畢竟狗狗仍是有獸性的動物,再和善都還是可能會咬人。以下介紹家中的小孩和寵物相處時需注意的細節,以及如何教導調皮好動,正值「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1~3歲學步期兒童,與寵物安全互動的方式。 讓毛小孩熟悉新成員 若是養狗狗的家庭,在寶寶出生前,多讓狗狗去嬰兒房認識新環境,在寶寶出生後、回家前的幾天,將帶有寶寶味道的毛巾,鋪在狗狗的休息環境讓牠熟悉味道。寶寶接回家後,讓牠們先聞寶寶身上的味道,來熟悉這個新成員,同時給狗狗零食當獎勵,未來只要狗狗對寶寶表示友好時,也都要給狗狗點心,讓牠們認為寶寶是可親近的朋友,並非敵人。 與寵物保持距離 通常獨留小孩和狗狗相處時,很容易發生咬傷意外,所以當狗狗和小孩不在您的視線範圍內時,必須確保兩者已隔離開了,而平時當毛小孩出現以下行為時,請讓寶寶與牠們保持適當距離: 睡覺時:提供寵物安靜的地方休息,別讓小孩打擾牠們。 吃飯時:千萬不可讓小孩在寵物用餐時接近牠們,更不可拿走寵物的碗。 被栓著時:如果為了懲罰狗狗而牽制牠們的行動時,可能會讓牠們心情不好,這時請別讓小孩接近牠們。 生病或受傷時:當毛小孩疼痛或不適時,可能會更易暴躁和衝動。 毛小孩和牠的寶寶互動時:當毛小孩和牠們的寶寶在一起睡覺或餵奶時,請別讓小孩接近牠們。 叼走小孩玩具時:請告訴小孩,若玩具或食物被狗狗搶走時,請不可擅自去跟牠們搶。 與毛小孩的互動須知 小孩無意間的動作都可能激怒寵物,所以當孩子與狗狗互動時,最好與狗狗保持約一隻手臂的距離,以便在意外發生時,可立刻介入處理。平時主人們也要多找時間來陪伴寵物,別讓寵物感覺因為小孩的關係,所以自己被冷落了。以下幾點小提醒供參考: 對小孩示範撫摸毛小孩的方式,以狗狗為例,請從頸部往尾巴方向來撫摸背部,不可拍打和撫摸頭部和屁股的部位。 請小孩平緩地走向寵物,不可跑向牠們,也不能對牠們大聲喊叫。 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平時溫柔善待動物,孩子也會模仿您的態度來對待牠們,此外,偶爾讓小孩嘗試給毛小孩獎勵,讓牠們認為小孩是友善的小主人。 避免直視陌生動物或是他人寵物的眼睛,請保持安靜、不能尖叫,維持站立的姿勢。 如果發現毛小孩和孩子的互動緊張,或是寵物出現狂吠和攻擊行為時,請立刻隔離牠們,並向寵物訓練師尋求協助。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與治療。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