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胎盤前置風險多!日常4招避出血、預防前置胎盤發生

胎盤前置風險多!日常4招避出血、預防前置胎盤發生

有些女性懷孕5個月後左右,會發現自己下體總有出血狀況,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前置胎盤,必須盡早剖腹產才能保障寶寶與媽媽的健康。前置胎盤是孕婦常見的病狀之一,生產時也會併發各種狀況,讓準媽媽們輕忽不得。《Hello醫師》就一次告訴您什麼是前置胎盤,是否能自然生產?而當胎盤前置發生時,日常生活中又有哪4招讓準媽媽們加強預防、避免前置胎盤發生!

什麼是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Placenta praevia)與胎盤的位置有關,正常懷孕時,胎盤是附著在子宮腔前壁、後壁或是頂部的位置,隨著懷孕週數越長,胎盤也會跟著往子宮頂部前進。而前置胎盤是指懷孕5個月後,胎盤位置太低,附著在子宮下段,下緣甚至覆蓋到子宮頸口,阻礙了胎兒先露的部位。臨床上將前置胎盤分成以下4種:

  • 完全性前置胎盤(total placenta previa):子宮頸內口完全被胎盤覆蓋。
  • 部分性前置胎盤(partial placenta previa):子宮頸內口部分被胎盤覆蓋。
  • 邊緣性前置胎盤(marginal placenta previa):胎盤緣位於子宮頸內口的邊緣。
  • 低位胎盤(low-lying placenta):胎盤著床於子宮下段,雖然很接近但未到達內口。

其中有完全性以及部份性胎盤的孕婦若用自然產是相當危險的,這是由於胎兒出生時,子宮頸會先打開,若胎盤先剝離則會引起大量出血。被診斷出有前置胎盤的媽媽們也需要注意生產時,可能會導致­「植入性胎盤」,嚴重時不易止血且有較高的死亡率。

發生前置胎盤的高風險族群:

雖然前置胎盤的成因尚不清楚,但以下的高風險族群須特別注意:

  • 曾發生過前置胎盤
  • 多胞胎
  • 多次生產
  • 高齡產婦
  • 子宮肌瘤
  • 子宮位置不正常

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無明顯症狀:無痛性出血是關鍵

有些孕婦因沒有明顯症狀,不曉得自己有前置胎盤的問題,而多數孕婦都有無痛性出血的問題:

  • 無痛性出血:由於子宮下段變薄後牽扯到胎盤附著的位置,導致陰道出現無痛性出血,通常為無痛、大量的出血,而有些孕婦會合併胎盤早期剝離的問題。

隨著出血次數增加,血量也會越來越多,而出血量大的女性,約有10~20%的機率會合併子宮收縮,任何孕期間的出血都不可大意,務必去醫院檢查。雖然前置胎盤的出血量不太會讓孕婦休克,大部分出血也都會自然停止,不過有些孕婦會併發產痛,導致突發性腹痛、破水或是胎動降低,這些情況都應立即就醫。(推薦閱讀:落紅就要生了?待產包要帶什麼?產兆與待產注意事項

有前置胎盤只能剖腹生產嗎?

目前只有低位性及部份邊緣性胎盤的孕婦可以自然產,其他前置胎盤的媽媽們必須剖腹生產。由於前置胎盤是母體出血,再加上出血量不太會讓孕婦休克,但要是無法有效止血、安胎失敗或是胎兒已經成熟時,必須要終止妊娠才能保障媽媽與寶寶的健康。

日常4招預防前置胎盤

雖然前置胎盤無法預防,不過懷孕的媽媽們依然可以從日常的生活照護預防大量出血:

  • 避免泌尿道感染
  • 避免搬重物或進行過度腹壓的活動,例如按摩、彎腰拖地、性行為。
  • 嚴禁騎機車:騎車時因道路會增加突發性劇幅震動的機會,容易使胎盤剝離的風險大增。
  • 避免盆浴、溫泉。(你可能想了解:孕婦瑜伽3式!強健身體為生產做準備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pregnancy-weight-gain]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前置胎盤(台南新樓醫院)http://class.sinlau.org.tw/sinlau_class/upload/2014071616053523.pdf Accessed August 23, 2021

前置胎盤(馬偕醫院)http://211-75-137-248.hinet-ip.hinet.net/know_health_view.php?docid=187 Accessed August 23, 2021

認識前置胎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mammy.hpa.gov.tw/Home/NewsKBContent?id=1166&type=01 Accessed August 23, 2021

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5000/231.pdf

前置胎盤(耕莘醫院)http://www.fy.org.tw/HEdudoc/%E5%A9%A6%E7%94%A2%E7%A7%91/1707OG07%E5%89%8D%E7%BD%AE%E8%83%8E%E7%9B%A4.pdf Accessed February 11, 2022

現行版本

2022/05/03

文: 文子齊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Karen Lin 更新


相關文章

孕期頭痛、水腫、視力模糊?孕婦殺手「子癲前症」症狀與治療

剖腹產兒糖尿病風險高~關鍵竟是細菌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文子齊 · 更新日期:2022/05/03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