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懷孕第42週:98%42週內生 否則引產

懷孕第42週:98%42週內生 否則引產

寶寶的成長狀況

在第42週時,您的懷孕時間已被認為是過期了(超過您的預產期)。但是,重點在於,懷孕過期並不代表嬰兒有任何問題。實際上,大多數新生兒,並未能在預產期出生,反而大多出生在預產期前後2週內,這代表您沒有什麼好擔心的。98%的新生兒,在第42週結束前出生,因此您的寶寶,很有可能會比您想的更早出生。

在這個階段,根據您對水果的熟悉度,寶寶的大小可以比喻成是一顆大波羅蜜,或是一粒西瓜。儘管寶寶的尺寸看似很大,您仍然可以像其他媽媽一樣,採取自然生產,讓寶寶如常地通過產道出生

雖然超過預產期,是完全正常的,不過寶寶可能會出現某些體徵,例如稍長的頭髮或指甲,以及乾燥出現裂紋脫皮,或有皺紋的皮膚。會出現上述的皮膚狀況,是由於寶寶的保護層皮脂,在預產期之前,就開始脫落了,它們大多是暫時性的。

身體與生活的改變

在懷孕第42週,您的懷孕症狀應該與前幾週差不多,包括腿部抽筋與痙攣睡眠困難背痛骨盆壓迫痔瘡頻尿和宮縮。預料您可能會有心理壓力而您能為自己和寶寶做的,就是盡量放鬆,讓寶寶自己選擇出生的時間點。

要提醒自己的是,既然寶寶可能會在這週結束前出生,您應該注意的臨盆症狀包括如下:

  • 分泌物(可能帶有血絲)
  • 破水
  • 短時間內持續且強烈的宮縮

我該注意些什麼?

雖然超過預產期,並不需要擔憂,但懷孕42週,的確提高了某些併發症的風險,例如:

  • 胎盤問題
  • 羊水過少
  • 臍帶受到擠壓
  • 新生兒需要住進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 生產時可能造成身體傷害
  • 需要進行剖腹產(Cesarean section)

定期產檢

產前檢查時,您應該和醫師討論,如上述那些在這階段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您要像在孕期第3階段時一樣,儘可能計算寶寶在您肚子裡踢動的次數,如果頻率有任何變化,應立即通知醫師,或醫院產科。

其他應該注意的跡象,包括任何異常分泌出血或腹痛。如果出現任何這些狀況,必須立即通知醫師。

我該進行哪些檢查?

在這階段,醫師應該更密切謹慎地,監測您的懷孕表現,這是因為高懷孕週數,確實比一般的孕婦,相對提高了某些併發症的風險。雖然如此,只要您的寶寶受到嚴密監測,並且沒有出現任何令人擔憂的跡象,應該就不會有問題。

在此期間,醫師可能還會執行某些檢查,以確保寶寶的健康,包括42週懷孕超音波,非壓力測試(測量胎兒心跳及子宮收縮),以及壓力性測試。這些測試的目的,是確保寶寶的活動良好呼吸順暢,有足夠的羊水,和心臟健康跳動。

也由於相關風險增加,醫師也可能考慮以醫療手段,進行催生。如果測試結果,顯示寶寶不適合再待在子宮裡,催生就是必要的。催生的方法包括以下:

  • 羊膜剝離刺激:醫師會用手指,在子宮頸內的羊膜囊上滑動,刺激生產激素釋放,在48小時內,引發子宮收縮 。
  • 人工破水:醫師會使用專門工具羊膜鈎,來鈎破羊膜囊。這種方法可能會引發子宮,在幾個小時內開始收縮。
  • 加速子宮頸成熟軟化:醫師會使用陰道塞劑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促使子宮頸急速軟化與擴張。
  • 催產素(Oxytocin)刺激性子宮收縮:使用靜脈注射的方式,給予催產素,以刺激子宮收縮。

孕期的健康須知

以下是一些叮嚀:

  • 和醫師保持聯繫,隨時更新狀況
  • 和醫師徹底討論各種選項
  • 不要在測試中有所隱瞞
  • 多多走路,走遠一點
  • 儘量避免壓力
  • 撐住,設法撐過比之前更令人難受的骨盆壓迫睡眠困難宮縮,和其他症狀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embed-health-tool-pregnancy-weight-gain]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42 weeks pregnant. https://www.thebump.com/pregnancy-week-by-week/42-weeks-pregnant. Accessed October 29, 2018.

42 weeks pregnant. https://www.whattoexpect.com/pregnancy/week-by-week/week-42.aspx. Accessed October 29, 2018.

Pregnancy week 42. https://www.parents.com/pregnancy/week-by-week/42/. Accessed October 29, 2018.

 

現行版本

2020/05/11

文: Weitseng Lin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周士閔 更新


相關文章

新手媽媽「背」受煎熬!3大招助緩解

媽媽別悶壞自己!產後調適5點要記得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eitseng Lin · 更新日期:2020/05/11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