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緊張或焦躁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得進行某些動作,例如:抓頭、搓手、咬嘴唇、咬指甲等,其中咬指甲的行為,可以算是我們身體行為記憶上頗有歷史淵源的動作;我們出生後的口腔期開始,寶寶透過吸吮獲得的不僅只是1餐溫飽,同時也得到了安全感,因此,即便早已脫離童年許久,有些人仍然會在情緒緊張時咬指甲來使心情平靜。
話雖如此,不管從健康層面或是儀態來看,咬指甲或吸吮手指都不是個適合成年人的習慣。《Hello醫師》將於本文帶您了解咬指甲的壞處以及改善的方法。
咬指甲的壞處有哪些?
雖然咬指甲與嬰兒口腔期的吸吮行為有關聯,但其實新生兒並不會有自發性的咬指甲習慣。一般來說,幼童大約要在4歲之後才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而男孩子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年紀又更大一些,但是通常在6歲之後就會戒除。
至於有咬指甲行為的成人,建議戒除的原因多不勝數,以外在而言,在別人面前咬指甲可能會讓對方產生不衛生的印象,而歪七扭八的指甲及坑坑巴巴的手指皮膚對外表也有不好的觀感、且咬指甲也可能造成牙齒損傷,讓您不再能夠自信地露出迷人微笑。(延伸閱讀:想擁有健康的指甲嗎!辨別指甲顏色形狀,運用6個簡單省錢方法保養)
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看,現代人經常手機不離身,手指在螢幕上滑完不夠,還要在鍵盤上敲敲打打,甚至許多人還會在上廁所的時候滑手機,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隱藏在手機、鍵盤和滑鼠上的細菌,比起馬桶座上的細菌還要高出數倍。
想像一下,咬指甲可能跟舔馬桶座的行為差不多髒,而且我們上完廁所還會洗手,但是並不會在每次使用完手機或鍵盤後洗手,而咬指甲所造成的周遭皮膚脫落、創造細小的傷口,這些小傷口就像為口腔內細菌而開的大門,提高人體染病機會。
改善咬指甲的6種方法
- 不要留長指甲:最好避免咬指甲的方式,就是讓那裡沒有指甲可咬,所以定期修剪指甲,不只可避免咬指甲的情況發生,也能減少指甲內藏汙納垢的情況。此外,短指甲不管在運動或從事勞動工作時,也比較不容易妨礙行動或斷裂。(推薦閱讀:指甲剪太短?當心「綠指甲」找上門!甲溝炎4招保養法、症狀治療完整看)
- 指甲美容:近年來指甲美容和彩繪的潮流相當流行,如果您不排斥的話,不妨可以嘗試看看;這樣不僅能轉換心情,而且當產生想咬指甲的衝動時,看到手上美美的指甲,總不忍心一嘴咬下,將這些心血破壞掉吧!
- 先從一隻開始禁止:雖說大拇指是許多人咬指甲的首選,但是也有不少人每隻指頭都是「可食用」的範圍。建議可以先從禁咬大拇指開始,觀察數天至1個禮拜,如果成效不錯,再逐步將禁咬的範圍擴展至全部手指。當然,我們都知道1個習慣的養成是經年累月的,並不是今天下定決心不再咬指甲,就能立刻見效,雖然它可能不比戒菸來的困難,但是使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還是會比較容易改善咬指甲的情況。
- 嚼口香糖:用口香糖作為手指的替代品聽起來是個好主意,就像有些人在戒菸的時候,也會透過嚼口香糖讓自己的嘴巴不會閒著,降低抽菸的慾望。除了嘴巴不能閒著之外,您也可以考慮透過轉筆或是按壓筆頭,來改善咬指甲的習慣。有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或工作,透過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將面臨的壓力宣洩出來,至少比咬指甲來得更加得體與健康。
- 從源頭改善:人們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已經知道了咬指甲多發生在我們感受到壓力或是焦躁不安的時候,因此,我們在戒除咬指甲的同時,也可以試著找尋其他的舒壓方式,不論是心態調整、冥想、運動、閱讀或是社交,都可能作為您自己的舒壓好方法。
- 苦味劑:當自己的毅力不足時,就只能靠外力來輔助了!市面上有種稱做「防咬甲液」的商品,這種防咬甲液常被用於改善小朋友的咬甲行為,其液體中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但是若您將其塗在指甲上後,一旦咬指甲,它絕對會讓您苦到不要不要的。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