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蹦蹦跳跳,一不小心跌倒是常有的事。大部分情況,小傷口在妥善的照料下,都會很快自行復原,但最怕的就是免疫系統沒有成功抵擋細菌入侵,導致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相信這個名詞對大家都不陌生,腦中可能已經出現截肢、傷口潰爛的畫面。本文將帶您了解產生蜂窩性組織炎的原因,它的併發症,以及預防和治療方式。
確認登出嗎?
在外面蹦蹦跳跳,一不小心跌倒是常有的事。大部分情況,小傷口在妥善的照料下,都會很快自行復原,但最怕的就是免疫系統沒有成功抵擋細菌入侵,導致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相信這個名詞對大家都不陌生,腦中可能已經出現截肢、傷口潰爛的畫面。本文將帶您了解產生蜂窩性組織炎的原因,它的併發症,以及預防和治療方式。
當細菌透過皮膚表面上的傷口入侵人體,便有機會引發感染,並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在引發感染的細菌當中,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或鏈球菌(Streptococcus)是2大常見禍源。無論是常見割傷、裂傷、擦傷、動物咬傷、手術傷口,甚至皮膚因濕疹(Eczema)或其他皮膚病而脫皮,任何傷口都是細菌趁虛而入的好機會。蜂窩性組織炎也好發於腿部,原因可能跟糖尿病患者下肢水腫的情形有關。
蜂窩性組織炎的症狀,與一般組織發炎的症狀大同小異,胞括紅腫、疼痛、患部灼熱。當症狀較嚴重時,也可能出現發燒、顫抖、頭暈、畏寒、出汗等情況。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患部出現水泡、四肢無力、癱軟或有強烈睡意,則很有可能代表細菌已經開始擴散,必須馬上就醫治療。
在某些情況下,蜂窩性組織炎還可能會使皮膚底下形成膿瘍(Abscess),主要是因白血球在抵抗細菌所致。雖然部分膿瘡可能會自行消除,但有些可能需要醫師協助,才能將內部膿水抽出,消除膿瘡。
儘管許多許多人對蜂窩性組織炎充滿恐怖的印像,實際上若症狀輕微,也有可能自行痊癒,當然免疫系統愈強、抵抗力愈好的人,身體自行將入侵的細菌清乾淨的機會也會愈高。
迅速地將細菌於皮膚淺層殲滅,能避免細菌擴散;反過來說,免疫系統不佳的族群,像是糖尿病患或是過於肥胖的人,得到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不僅較高,症狀惡化的速度可能也較快。以糖尿病患者為例,除了免疫力不佳外,血液循環也不好,因此在感染發生時,將對抗細菌的免疫部隊送達戰場的速度會較慢。
另外,有些人可能對於蜂窩性組織炎有傳染的疑慮,理論上來說,除非您皮膚上的傷口,剛好接觸到有蜂窩性組織炎患者的皮膚,不然傳染的可能很低。如果您的手腳有脫皮或乾裂的情形,應盡量避免接觸患者,以降低病菌傳播到您身上的機會。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CELLULIT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AD) https://www.aad.org/diseases/a-z/cellulitis-treatment Accessed April 29, 2022
Cellulitis: All You Need to Know(CDC)https://www.cdc.gov/groupastrep/diseases-public/Cellulitis.html#:~:text=Cellulitis%20is%20a%20common%20bacterial,Many%20Bacteria%20Can%20Cause%20Cellulitis Accessed April 29, 2022
淺談蜂窩性組織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https://www.kmuh.org.tw/www/kmcj/data/9505/13.htm Accessed April 29, 2022
蜂窩性組織炎 11002(衛福部草屯療養院)
https://www.ttpc.mohw.gov.tw/?aid=508&pid=110&page_name=detail&iid=1009 Accessed April 29, 2022
蜂窩性組織炎的診斷與處理(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4bcf0f7685e44f68a7d9b793d17be78b Accessed April 2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