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走進診間時面有難色,支支吾吾才小聲說「醫師,我的肛門好癢…」語畢,林先生忍不住就抓了屁股幾下。
多數人習慣將肛門與不潔或不雅的形容詞畫上等號,平時不僅鮮少談論肛門問題,若有問題也傾向避不就醫而自行擦藥。但肛門癢其實是十分普遍的肛門症狀,《Hello醫師》向您說明何謂肛門搔癢症、肛門癢的原因、治療及預防。
肛門搔癢症是什麼?
肛門搔癢症指肛門因特殊原因奇癢無比並伴隨有灼熱感,使人忍不住想用力搔抓,卻從而引起抓痕、血痂、皮膚肥厚及苔蘚化,此症好發於20~40歲青壯年。
肛門搔癢症的範圍通常為肛門或肛門周圍,但也有可能包含外陰或陰囊,容易在夜間及排便後發作,患者會因夜間發癢過於嚴重而無法正常睡眠。
肛門癢多為生活及衛生習慣不佳所致
肛門搔癢症的原因可分為2類,一為原發性(Primary),二為續發性(Secondary,又稱繼發性原因),以下分別說明:
第一類:原發性肛門搔癢症
多數患者皆屬此類,常見原因:
- 肛門周圍皮膚因流汗、糞水或尿液浸潤,而長期處於潮濕狀態。
- 患者因攝取過量液體,導致糞便過稀、糞水較多。
- 患者食用易加重肛門癢症狀之特定食物,如酒類、牛奶、果汁、咖啡、茶、碳酸飲料、巧克力、水果、番茄、花生與爆米花等。
- 肛門因過度使用刺激性的清潔用品,使肛門分泌物增加,就會處於潮濕狀態。
- 肛門因不當塗抹藥膏或使用保險套進行性行為,出現過敏反應。
- 薦骨區感覺神經受壓迫而導致神經病變性癢感(Neuropathic itch),或感覺異常性背痛(Notalgia paresthetica)而引起癢感。
第二類:續發性肛門搔癢症
- 感染因素: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如蟯蟲)
- 皮膚病變:乾癬、濕疹、接觸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 系統性疾病:糖尿病(最為常見)、黃疸、慢性腎病變、白血病、甲狀腺異常
- 肛門疾患:痔瘡、肛裂、直腸脫垂、瘻管、發炎性腸道疾病(如直腸炎)
- 內科疾患:下瀉、神經疾病、腸躁症
- 其他因素:放射線療法、尿失禁、大便失禁
肛門癢怎麼辦?解說屁股正確清潔步驟
治療肛門搔癢症時,醫師首先會檢查肛門。若確診為續發性肛門搔癢症,則對症下藥;若為肛門濕疹則以類固醇藥膏治療;若為股癬(黴菌感染)則使用抗黴菌藥膏。
多數患者皆為原發性肛門搔癢症,僅須調整生活習慣及肛門的清潔習慣即能改善。若日常上完大號後,建議依照以下2步驟清潔肛門:
1.水洗或濕擦
肛門皮膚雖富有彈性,但反覆使用衛生紙擦拭,仍可能減損皮膚水分與油脂,甚至造成破皮。使用清水清洗肛門,能避免損壞皮膚表層,保持水分,而且清潔力也比衛生紙更好,但水洗較為麻煩且耗時,出門在外不易執行,因此,建議可使用濕式衛生紙擦拭肛門。
濕式衛生紙保有水洗與一般衛生紙的優點,不僅富含水分,清潔力高,擦拭起來較不刺激,感受溫和舒適,同時也方便攜帶,容易使用;唯一須注意的是,挑選時,建議選購無酒精或其他刺激成分的濕式衛生紙,以免刺激肛門、造成過敏;此外,最好選用以紙漿製成、能溶於水的產品,可直接丟入馬桶,對環境也更加友善。
2.乾擦
乾擦的重點在於吸附多餘水分,保持肛門乾爽,僅需使用衛生紙稍微貼合肛門、吸收水分,切記不要過度摩擦肛門。
肛門癢保養預防7重點
- 若肛門會滲漏糞水,建議就醫查明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可藉棉花吸收糞水,或穿戴成人紙尿褲,避免糞水流溢。
-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沐浴乳過度清潔,洗澡水亦不宜過燙。
- 穿著舒適透氣的棉質內褲並每日更換,避免穿著緊身悶熱外褲,如牛仔褲。
- 避免任何加重肛門癢症的刺激物,如菸酒、牛奶、果汁、咖啡、茶、碳酸飲料、巧克力、水果、番茄、花生及爆米花。
-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以每日一次為目標,並適時坐溫浴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痔瘡的可能性。
- 勿隨意塗抹非醫師處方之藥膏,若出現急性癢症可暫時使用含類固醇成分之止癢藥膏,但不宜長期使用,避免皮膚萎縮。
- 若因肛門劇癢忍不住想抓癢,請用輕柔的方式,例如以手指隔著衣物按壓肛門及周圍皮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