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一旦轉移至遠端,便進入第四期,也就是晚期。當乳癌發展至此,代表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他處,對肺、腦等重要器官造成影響,因此治癒率低。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乳癌第四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約為25%~30%。
國內每年約5千名乳癌病人在治療後進入晚期,並因復發或轉移而需接受放療、化療或荷爾蒙療法。《Hello醫師》為您詳細解說末期乳癌的常見症狀。
乳癌末期症狀
乳房腫塊摸或看得到
乳癌初期的腫瘤通常都很小、沒有感覺,而且很難被察覺。有些較小的腫瘤,可能要透過乳房X光檢查(Mammograms)等篩檢技術才能發現。
末期乳癌的腫瘤,體積不一定都很大,但通常都看得到或摸得到。腫塊有時不一定會長在乳房,也有可能長在多腋窩附近,或是整個乳房、腋窩都呈腫脹狀。
(同場加映:預防乳癌從預約開始!20歲開始預約乳房檢查)
乳房和乳頭周圍皮膚異常
某些乳癌會有皮膚異常的症狀,例如柏哲德氏症(Paget’s disease),即是長在乳頭上的一種乳癌,會讓患部搔癢、刺痛、皮膚變厚或發紅,有些人的乳頭和周圍皮膚甚至會乾燥、脫屑。
發炎型乳癌也會造成皮膚異常的現象,這是因為淋巴管被癌細胞堵塞,而使皮膚會發紅、腫脹、凹陷。末期乳癌也一樣,當腫瘤過大或侵入乳房皮膚時,患者也會出現上述的皮膚異常症狀。
(延伸閱讀:胸部硬塊不一定是乳癌!乳癌的前兆、症狀、診斷)
乳頭分泌物
無論處於乳癌第幾期,患者的乳頭都有可能產生異常分泌物。無論分泌物的顏色透明與否,甚至是黃色、膿狀或血色,皆屬異常現象。
乳房和腋窩周圍腫脹
在乳癌初期,即使癌症細胞已在腫瘤內部生長,但外觀和感覺可能皆無異樣。不過末期乳癌可不是,此時由於乳房癌化,或淋巴結腫脹導致體液堆積,患者的乳房和腋窩周圍都會看得出腫脹。
乳癌末期其他症狀
當癌細胞從乳房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通常肺、肝、骨頭是三個最常受影響的部位。除了這些部位開始產生不適,乳癌末期的患者也可能經歷以下症狀:
乳癌常見轉移部位與對應症狀
乳癌進入末期時,癌細胞可經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至多個器官,常見轉移部位及其症狀如下:
- 肺:呼吸困難、胸悶、慢性咳嗽或胸痛
- 骨骼:局部或廣泛骨痛、容易骨折、活動受限
- 肝臟:黃疸、腹脹、食慾不振、噁心
- 腦部: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行為或記憶改變
- 淋巴結:頸部、鎖骨或腋下可見明顯腫塊
若患者出現這些異常症狀,應盡快回診檢查,以判斷是否與癌細胞轉移有關。
乳癌第四期雖然屬於晚期,但並不代表治療無效。現行治療包括荷爾蒙療法、標靶治療、化療與放射線治療,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改善生活品質。
此外,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與心理支持對於末期乳癌患者同樣重要,可減輕疼痛與焦慮、協助患者維持尊嚴與自主性。若對治療方向或副作用有疑慮,應與腫瘤科醫師充分討論,共同擬定個人化的照護計畫。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