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幼兒及青年期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在台灣其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十萬人口有 1.5 人,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 1~3% 左右。
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
第一型糖尿病是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體內抗體錯誤攻擊胰臟中的 β 細胞,造成身體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Insulin)來控制血糖,但造成免疫系統異常的原因,目前仍不明。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都需要靠施打胰島素來治療(推薦閱讀: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型胰島素曾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有可能在出現症狀之前,就已經在體內發展超過好幾個月或甚至好幾年。(你知道糖尿病症狀有哪些嗎?請閱讀: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早在好幾年前,血液中就已經帶有某些自身抗體。這些抗體也可以作為檢測和診斷的依據之一。
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
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因素,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是遺傳基因、環境與自體免疫系統三方面的相互作用所造成。
自體免疫系統
患者的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胰臟中的 β 細胞, 造成 β 細胞受損,導致第一型糖尿病。免疫系統異常則可能會受基因與環境的誘發,就像有些人即使有第一型糖尿病遺傳基因,卻沒有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這讓有些專家相信環境或其中特定物質(如病毒),是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關鍵原因之一,而與飲食和生活習慣並無關聯。
糖尿病遺傳
到底遺傳基因對於第一型糖尿病發的影響多大?從同卵雙胞胎來看,他們具有相同性極高的基因,當雙胞胎其中一人在 25 歲以前第一型糖尿病發,另一人的發病機率有 50%,但是若雙胞胎其中一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另一人的風險約為 75%,這顯示就算有第一型糖尿病的遺傳體質,也須有環境因素的配合才會發病,而遺傳體質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也正是醫學界長期以來試圖要理解的地方。(推薦閱讀:孩子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怎麼辦!父母須知看這裡)
以下是家族基因的影響機率:
- 若父親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 6%。
- 若母親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 2%。
- 若兄弟姊妹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 5%。
- 來自同卵雙胞胎:50% 機率
- 來自異卵雙胞胎:5~6% 機率
在全球各地,第一型糖尿病的普遍性也不同。專家學者認為不同種族的基因,多少也影響著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例如中國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比歐洲、澳洲、或北美皆少 10~20 倍。芬蘭的第一型糖尿病患病率是世界最高的,每 10 萬人中,平均就有 60 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幾乎是美國的三倍。
研究人員認為,造成這其中巨大差異的,是一種稱為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以下簡稱 HLA)的基因。HLA 基因種類繁多,研究人員發現,某些種族擁有保護他們免受第一型糖尿病侵害的 HLA,其他則擁有會提升風險的 HLA 組合。

環境因素
帶有第一型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人,若遇到了與胰島 β 細胞表面自我抗原結構相似的環境分子,造成免疫系統無法分辨,進而連帶攻擊 β 細胞,那麼這個人就會因此發病。但到底哪些環境因素會誘發第一型糖尿病基因,目前科學家仍在研究證實中。
疑似能導致第一型糖尿病的環境因素如下:
- 過早接觸牛奶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簡稱 BSA)
- 病毒,例如:腮腺病毒(Mumps 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和先天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等。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