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是指 肺臟 與心臟,把氧氣輸送到組織細胞運用的能力。心臟如同身體 肌肉 一樣需要鍛鍊,本類別將提供訓練心肺耐力的各種運動介紹,如間歇性運動、 跑步 ,及 心率 測量等實用資訊。

基礎知識

心肺耐力

達到目標心率運動!變強必知的鍛鍊法

不論是想減肥、準備賽事或是想鍛鍊體能,心率都是很值得參考的數據,能幫助你達到預設的運動強度,以達到訓練的目的。《Hello醫師》為您介紹關於心率測量方式等相關知識,同時為您詳細介紹目標心率(Target heart rate,簡稱 THR)的算法及用途。 心率的測量方式 心率指的是心臟跳動的速度,計算單位為 Bpm(Beat per minute),也就是每分鐘的心跳數,例如心臟一分鐘跳 60 下,心率就是 60 bpm。 市面上有販售心率監測器,或稱心跳帶的相關產品,能用儀器自動計算自己的心率,現在有些智慧 3C 產品,也有類似功能。不過就算手邊沒有這些工具,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計算,方法就是用二指併攏壓著頸動脈或腕動脈,然數脈搏在一分鐘內跳了幾下即可。當然,如不想等待這麼久,也可以只數 15 秒內的脈搏跳動次數,再將結果乘以四,一樣可以算出當下的心率。 3 個關於心率的名詞 心率在不同的活動狀態,都會有不同的變化;而不同的訓練項目,也會要求你設法達到特並的心率。 1. 靜止心率 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指的是身體靜止不動時,心臟每分鐘所跳動的次數。一般來說,最好的測量時間是早晨剛起床,或靜坐五分鐘之後。休息時,每個人會因年紀和身體條件,而有不同的靜止心率。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簡稱 NIH),靜止心率的標準如下: 一般人:十歲以上,包括老人,為 60~100 bpm。 訓練有素的運動員:40~60 bpm。 體能好或是身體較健壯的人,靜止心率會較低,而青少年的靜止心率可能會偏高,屬於正常的現象,並不代表身體不健康。 2. 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就是每分鐘心跳數的極限,大概的預估方式為: 220 - 年齡 = 最大心率  例如 20 歲的人,最大心率就是 220 - 20= 200 bpm。或者也可以根據田中醫師(Dr. Tanaka),發表於美國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簡稱 NCBI)的計算公式計算:208 - (0.7 X年齡)= 最大心率。 不論使用哪種算法,最大心率多少都還是會因人而異,因為除了年紀,性別和基因也會造成影響,得依靠更專業的測量,才能算出精準的數字。儘管如此,這些公式簡單好記,誤差並不大,還是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3. 目標心率 目標心率是一個用來測量運動強度的指標,在不同的目標心率範圍運動,會達到不同的訓練效果,而目標心率的算法,就是: 最大心率 […]

看更多 心肺耐力 相關文章

心肺耐力

什麼是HIIT?高強度間歇性訓練4大運動好處報你知

您今天HIIT了嗎?不少人以為運動時間愈長,減肥或健身效果愈好,其實不然!想更有效率地燃燒熱量,不妨嘗試「間歇性訓練」或進階版的「高強度間歇性訓練(HIIT)」。這類間歇性運動不一定需要器材、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效果卻非常顯著,因此近年成為健身圈熱門的訓練方式之一。以下《Hello醫師》將為您介紹什麼是間歇性訓練、HIIT 的特色,以及高強度間歇運動的4大好處。 什麼是間歇性訓練? 簡單來說,間歇性訓練(Interval Training)是由「動作+休息」交替循環的運動訓練方式,強度與持續時間可依個人需求彈性調整。 什麼是 HIIT 高強度間歇性訓練? 廣為流行的 HIIT(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是一種將爆發性的高強度運動,與短時間休息交替進行的訓練方式。在短時間內讓心跳達到高峰,有助於快速燃脂、提升代謝率,甚至在運動結束後仍持續燃燒熱量,產生「後燃效應」。 HIIT 的動作和休息時間沒有標準格式,常見的做法如:進行1分鐘高強度動作(如快跑或波比跳),搭配3~5分鐘休息,整體訓練時間約20~45分鐘。另外,Tabata也是一種常見的 HIIT 訓練形式,一組循環包括:「20秒高強度動作+10秒休息,重複8個循環」,短短4分鐘就能明顯提升心率。 做間歇性訓練的4個好處 1. 燃脂效率高 高強度間歇訓練能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心率與能量消耗,且運動後仍會持續燃燒卡路里(後燃效應)。研究發現,長期進行 HIIT 可有效降低體脂肪,減脂效率甚至不亞於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時間有限的人來說,是相當高效的減脂方式。 2. 多變有趣 與長時間的慢跑相比,高強度間歇性訓練的動作變化多樣,像是深蹲跳、登山者、開合跳等,能同時訓練不同部位肌群,較不易感到無聊。HIIT的變化性與挑戰性,可以讓人更有動力保持運動習慣。 3. 隨時隨地可做 高強度間歇運動通常不需器材,只要一塊空地,穿上運動鞋準備毛巾與水,就能展開訓練。不論在家、戶外或旅途中都能安排,對於生活忙碌的人來說特別實用,也降低了「沒時間」、「沒設備」等逃避運動的藉口。 4. 提升心肺功能 進行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時,身體對氧氣的需求大增,會促使心臟加快跳動、提升泵血效率,有助於強化心肺耐力與最大攝氧量(VO₂ max)。長期持續訓練,能顯著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讓您在日常活動中更不易喘、更有體力。 HIIT 的入門運動與注意事項 常見的 HIIT 動作,如波比跳(Burpee)或跳箱等強度較高的無氧運動,不建議初學者一開始就直接嘗試,建議先從「快走+慢走」這類基礎的運動開始,待身體逐漸適應,再慢慢增加運動時間與強度。 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時,也建議尋求專業教練指導,確保動作正確、降低受傷風險。雖然部分研究指出 HIIT 對心臟病患者也可能有益,但若本身患有慢性病或平常缺乏運動習慣,仍應先諮詢醫師或專業教練再進行,才能運動得更安全、更安心。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